中药大黄与白果_第1页
中药大黄与白果_第2页
中药大黄与白果_第3页
中药大黄与白果_第4页
中药大黄与白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1、大黄的副作用有哪些?2、白果为有毒的药食两用中药,其安全的食用方法与用量是什么?一大黄的副作用有哪些呢?大黄为多种蓼科大黄属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

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临床功用药性:苦、寒。趋向沉降。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除湿退黄。临床应用:1、实热积滞便秘

2、头痛,目赤咽肿,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3、血热吐衄

4、热毒疮肿

5、瘀血诸证

6、黄疸、淋证治热结便秘要药毒副作用

大黄性味苦寒,久服易损伤脾胃,大黄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头昏、腹痛、腹泻、黄疸等,还有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过敏性紫癜、药疹、皮炎、水疱、哮喘加重等。

过敏性紫癜水疱哮喘

虽然大黄是通便良药,但会引起继发性便秘,这是由于大黄既含有通大便成分(如结合蒽醌),同时还含有止泻成分(如鞣质),其小剂量服用后有时不仅不会引起泻下反应,还会呈收敛作用,停药之后即出现继发性便秘。

长期依赖大黄泻下作用来排毒,还会影响人体对某些有益物质的吸收,造成贫血等不良后果。二

白果为有毒的药食两用中药,其安全的食用方法与用量是什么?

白果又名鸭脚子、灵眼、佛指柑,银杏、公孙树子,是银杏的种仁。呈椭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平滑坚硬,一端稍尖,另端钝,边缘有2~3条棱线,中种皮(壳)质硬,内种皮膜质。一端淡棕色,另端金黄色。种仁粉性,中间具小芯,味甘、微苦。临床功用药性:甘、苦、涩、平;有毒。趋向沉降。归经:归肺、肾经。功效:敛肺定喘,止带缩尿临床应用:1、痰多咳喘

2、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白果主要分为药用白果和食用白果两种,药用白果略带涩味,食用白果口感清爽。目前医药界认为,儿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后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过多。一、有一种简单的白果的安全吃法,就是用湿毛巾或信封将白果裹住,放入微波炉小火转二三分钟,听到啪啪响,说明白果爆开后,就可以食用,剥掉壳后气味很香,口感软糯非常好。

二、作为莱肴中的佐料。白果要剥壳然后去掉皮,然后将白果仁放入烧鸡、烧鸭或者烧肉、猪蹄膀等菜肴里面一起炖烧,放入白果肉后,可以消除肉的油腻感,使人食欲大增,起到调节胃口的作用。最好将白果仁稍迟一点放入,因为白果里面含淀粉,容易糊,也就是在食材差不多熟透之后,再放入白果,不仅可保持白果香糯的口感,还不会有食用白果中毒的担忧。

三、再介绍一种白果的安全吃法—白果粥。将白果去壳用开水绰过去皮,然后取白果仁6-10粒,冰糖少量,粳米2两,再加水适量,同时放入锅中,文火煮熟即可。白果也可以与其他淡甜低糖的米粥类在一起煮,如白果八宝粥、白果绿豆粥、白果沙参莲子粥等,糖以冰糖、白糖为宜。

四、白果入药用法用量:煎服:5~10g。用时捣碎。入药时须去其外层种皮及内层薄皮和心芽。注意事项

白果一般不可生吃,儿童一般连吃20颗左右,成人连吃50颗左右就会有中毒的危险,预防白果中毒的方法就是将其煮熟、炒熟后再食用,不过煮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