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f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f教学文案_第2页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f教学文案_第3页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f教学文案_第4页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f教学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源李鸿章康有为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体会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西学东渐程颐1033-1107程颢1032-1085

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让人们埋头苦读经书,不过问政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问题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开眼看世界”的时代背景传统的华夷文化观:天朝上国

贵华夏

贱夷狄美国联邦宪法英国议会开会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高翔《近代的初曙》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传统的华夷观开始改变,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思考新形势下的中国和世界。

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一:开眼看世界(开启向西方学习之端)

(一).背景

1.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民族危机加深。3.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1.林则徐(二):活动

探究一:

阅读课本回答:当时找到了什么药方?该如何评价此药方2.魏源⑴药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位:《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宗旨:《海国图志》的宗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内容: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军事科学技术)背景:鸦片战争战败,天朝上国幻梦破灭基础: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探究二:阅读材料和结合课本分析是什么促使国人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第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什么的药方?此药方给近代中国什么影响?材料:甚至在19世纪60年代动乱的10年中,深信需要西方技术的士大夫毕竟不多;而传统的文化准则的控制力量像过去那样强大。像科举考试和绿营军等级制度不仅有广大既得利益集团支持,而且由于传统而获得了圣神不可侵犯的性质。现代化显然需要冲破文化的障碍。—《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始向西方学习)

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一):背景⒉“师夷长技”思想影响、知西方军事先进的传统士大夫阶层—洋务派出现⒊传统文化和保守排外力量很强大(二).药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探究二:提出了解决问题什么的药方?(如何处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此药方给近代中国什么影响?⒈洋务派(曾、李和左等)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⑴.中学指什么⑵.西学指什么⑶.中学和西学是什么关系⑷.根本目的是什么封建制度、封建纲常伦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学”是根本“西学”是补充维护清朝封建统治⒉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军事工业(自强)民用工业(求富)近代海军近代教育京师福州上海天津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福州电气学塾旅顺威海卫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三)实践:材料:以上是中国初始工业化和防卫性现代化(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也就是“师夷之长技”取得的第一批成果。这里面不仅包括了现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引进,同时也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长,这是鸦片战争以后半个世纪中中国涌现的新生事物。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著商务印书馆

探究二:阅读材料和结合课本诊断此药方给近代中国什么影响?

(四)评价: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和新式学堂,引进了大工业生产和培育一批近代人才

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融合中西文化,谋求中国近代化的初步努力2.局限性:单纯引进西方科技而没有变革封建制度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⑴.积极性:指导下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p69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郑观应《盛世危言》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维新思潮的涌动预习提问:早期维新派提出了怎样的思想,应如何评价?

①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兴办学校;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制;②评价:进步性:①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成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局限性: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②也没有付诸实践。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1.背景: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和启蒙思想影响2.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1.我是康有为,我的活动和政治主张是:(罗豪威同学)2.我是梁启超,我的活动和政治主张是:(刘振悦同学)3.我是谭嗣同,我的活动和政治主张是:(张新茹同学)4.我是严复,我的活动和政治主张是:(肖赞同学)5.我是政治评论员,我从中看到了他们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苗秋月同学)3.维新思想的实践:

1898年光绪帝戊戌变法探究三:阅读课本和结合所学维新变法医治好国家了嘛?它得到实践了吗?历史地位是什么?

a、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b、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

4.维新思想的作用(影响)p70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维新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挽救清朝统治学器物宣传维新变法学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学习西方,图强御侮课堂小结1.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完全相反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期间的抵抗派和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派

B.顽固派和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

D.洋务派和维新派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书中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火成,在变官制。”这里的“官制”指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