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页(共26页)2025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之晚清时期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5•成都模拟)表11850﹣1860年清政府户部银库积存表(单位:万两)表1可以佐证当时()年份1850185218531860数额896572169117A.自然经济濒于解体 B.对外赔款数量巨大 C.投资洋务耗费颇多 D.政治局势动荡不安2.(2025•高要区一模)1862年初,李鸿章统帅淮军到达上海,与西人接触后,自感“竟如李陵、王崎之于匈奴”,极力避免淮军与“外国人掺杂”。但不及一年,他就不禁叹服西方练兵制器“实非中国所能及”。李鸿章的这一转变()A.有利于近代化的转型 B.反映了崇洋媚外的士人心理 C.导致洋务运动的开展 D.说明清政府已放弃闭关锁国3.(2025•如皋市模拟)清朝前期,地方督抚每年可向朝廷举荐任官员,但“大省不得超过十人,小省限三人”。咸丰同治年间,清廷屡令督抚不拘资格保荐人才,仅两江总督曾国藩保举的武职三品以上的人数已上万人,保至三品以下的人数必远多于数万人。这导致清王朝()A.科举制度走向崩溃 B.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官僚机构臃肿低效4.(2025•厦门模拟)19世纪中叶以前,变种英语“广州英语”充当了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沟通用语。此后,广州英语的地位被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取代。这一变化()A.缘于贸易体制的变动 B.体现中西合璧的时代特征 C.助推列强侵略的加剧 D.深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5.(2025•绵阳模拟)1847年,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提出在上海北浅滩安置标桩。1855年,美国海军官员泼来勃尔将柯普登号系泊于长江口铜沙东南边缘,充作灯船之用。1857年,英国海军官员卡尔在长江口南港入口处设航道浮标。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A.英美势力范围争夺 B.列强扩展中国市场 C.中西文化交往深入 D.半封建化程度加深6.(2025•新疆二模)19世纪中后期,郑观应凭着买办的经验,对商机的敏感和实业救国的情怀,联合唐廷枢创办了公正轮船公司。该公司明明是中国公司,注册史料却表明投资方是英国人。为了立足商海,郑观应不得不花高价买了员外郎官衔。这种现象表明()A.企业家爱国情怀的衰退 B.晚清官商勾结政治腐败 C.民族工业生存环境恶劣 D.民族企业家的投机性7.(2025•云南模拟)1882年,法国攻陷河内,意图北侵。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亦未练成,一发难收……法为德挫十余年,养精蓄锐,欲借孱小以逞强贪利”;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清流派主张“非战不能练海防,不败不能练战……兵凶战危,何等大事,何等难事?岂有谈笑指挥数营杂兵劣械,而能坐摧强敌者乎?”反映了()A.两派在和战问题上有明显分歧 B.清廷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博弈 C.地主阶级旨在维护清政府统治 D.帝国主义的侵略引发边疆危机8.(2025•邯郸模拟)甲午战争前,在沿江沿海的一些城市中,陆续出现了由外国资本、清政府和新兴民族资本所经营的近代新式工业,但多数在资本、规模、技术上都非常有限。据统计,近代新式工业的产值仅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这表明,甲午战争前()A.清政府坚守传统的抑商政策 B.沿海城市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C.洋务企业的封建化色彩浓厚 D.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较缓慢9.(2025•河南模拟)1864年,莫尔费等四名外国人由上海赶赴湖州应募洋勇,途经麻庄村时,因抢劫村民财物被民团拿获。民团将其先后送交当地横泾税卡、木渎司县丞处和吴县官府,均被拒绝处理。这可以用来说明()A.地方司法受社会性质的影响 B.“东南互保”事件妨碍地方治理 C.太平天国运动瓦解基层秩序 D.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10.(2025•江门一模)当辛丑议和开始不久,美国总统就宣布:“仅从金钱上衡量,如数赔偿会超出中国的支付能力。所有的强国一致同意,强调放弃通过肢解这个帝国的任何扩张企图。我倾向于认为,合理的赔偿部分可以通过中国向全世界开放平等通商来实现。”上述宣言反映出美国()A.奉行门罗主义的政策 B.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放弃门户开放的原则 D.谋求在华利益的野心11.(2025•石家庄模拟)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认为欧美日本之所以开化,“往往得小说之助”。梁启超刊发《译印政治小说序》,明确提及欧洲“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他们旨在阐明小说()A.是传播西方文化的载体 B.是挽救中国时局的关键 C.酝酿了政治革命的思潮 D.对社会启蒙的重要价值12.(2025•武汉二模)如表为19世纪70年代后京师同文馆培养的部分学生:姓名籍贯任职经历杨兆黎浙江吴兴清政府驻比利时大臣刘世训江苏南汇历任清政府驻法、俄、德等国使馆翻译、参赞和民国外交次长汪凤藻江苏苏州历任清政府驻俄、德参赞和驻日钦使陆征祥江苏上海历任清末驻俄、德、奥、荷四国使馆译员,出使荷、俄大使,民国外交总长、巴黎和会中国首席代表上述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A.政治体制的变革 B.努力适应近代外交惯例 C.新式教育的起步 D.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13.(2025•长春二模)1905年,为抗议美国继续推行排斥华工的政策,上海商会提出“我华人当合全国誓不运销美货以为抵制”,商会领导人曾铸称“不用美货,人各有权,敝国政府亦不能勉强”。这迅速得到全国各地商会的响应。这表明()A.华工为一战作出重大贡献 B.商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C.商人为民族利权积极抗争 D.国大民主革命意识增强14.(2025•邵阳模拟)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农民为拯救自身与国家的拼命之举,也是近代农民最后、最大的一次自主的行动。他们动员了所有的资源:武术、气功、巫术、戏台上的神仙鬼怪、英雄好汉,以及仅有的关张赵马的武器。没有统一的组织与动员,运动表现出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罕见的自发性与离散性。该学者旨在()A.揭示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B.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C.批评国人民族意识落后 D.强调中华文化的先进性15.(2025•梅州模拟)1905—1911年,清廷共举行七次留学毕业生考试,总计约1400人合格,合格者被授予举人、进士出身,其中留日学生占90%以上。有近千人被授予官职,大部分被分派入中央新设的学部、外务部、民政部、法部、农工商部等任职。由此可见,清末留学毕业生选官()A.体现新旧杂陈的时代特征 B.满足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 C.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D.借鉴了日本的文官考试制度16.(2025•山西模拟)在《原道醒世训》中,洪秀全引用了《礼记•礼运》中提及的“大同”之说,其后到广西传教,还写过这样的诗句:“安得义胆忠肝兮,同安宇宙于太平?”“太平”的主旨在《天朝田亩制度》里也有着具体的体现。洪秀全这一思想()A.有利于鼓舞人民参加运动 B.将儒学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C.突破了旧式农民起义范畴 D.深受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17.(2025•榆林二模)浙江北部湖州长兴、安吉等地,分布着当地的主要方言吴语苕溪小片。至19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很多外地方言岛,如河南话、安庆话、江北话等,这些外地方言岛的形成主要缘于()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实施 C.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D.外国势力的入侵18.(2025•曲靖一模)雇佣500名工人以上的厂矿、工人数量部分统计表(1900﹣1910)1中国外国合计厂矿数工人数厂矿数工人数厂矿数工人数江苏4866360183603066102390浙江55890﹣﹣55890山东7703024200911230湖北915529342001219729直隶54719414100918819广东3821620﹣﹣3821620江西136002130035000河南1233018400210730……合计11613038540109410156239795如表可以反映出()A.洋务运动效果显著 B.民族工业有所发展 C.清末新政暗藏危机 D.南北经济同步增长19.(2025•曲靖一模)在“华夷”话语充斥朝野的时代,徐继番的《瀛寰志略》却特立独行地放弃以“夷”来指称西方各国,对于西方各国称谓是“泰西诸国”,其中“国有公会所,内分二所,一曰爵房,一曰绅房。爵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据此可知,当时()A.拓展了对外学习的深度 B.初步提出了自强的主张 C.逐步放弃了制夷的思想 D.近代化取得了初步成果20.(2025•深圳模拟)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并在各大省、重要商埠先后设立分行。其招商资本额实收350万两,其中官股100万两。银行设有洋大班(经理职)和华大班,洋帐房和华账房,还发行了银元票和银两票,“至此国中始见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这体现了()A.国家货币主权的收回 B.列强资本输出的发展 C.国内市场的整合统一 D.金融行业的近代转型21.(2025•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如表是1894年前中国的新式企业资本构成表,这反映出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单位:万元(增值1、2分别是买办官僚资本、一般商人资本的利润积累转化而来)类别国家资本外债资本买办、官僚资本增值1一般商人资本增值2总计军用工业9311401071民用工业91341954官督商办工业10885875265261403007商办工业2805605851717占比43.4411.3811.946.416.0910.74100A.资本力量薄弱规模有限 B.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C.受制于外国资本的控制 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衡22.(2025•黔南州二模)《康有为自编年谱》记载:“(1898年)进《波兰分灭记》,言波兰被俄奥分灭之惨,士民受俄人荼毒之酷,国王被俄人控制之害,守旧党遏抑之深,后国王愤悔变法,俄使列兵禁制,不许变法,卒以割亡,哀痛言之。”康有为意在()A.学习波兰变法措施 B.寻找变法的理论依据 C.广泛宣传维新思想 D.推动维新变法的实施二.材料题(共2小题)23.(2025•邯郸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措施1872年轮船招商局创办时,因中国人未谙造船、航海驾驶等知识,不仅各轮船“皆购自外洋”,而且驾驶、管轮等技术性职务如各船主、大副、二副、大车、二车也只得“全属西人”1886年轮船招商局船长、大副等高级船员共144人,皆为洋人1908年从船长到四车的179个高级船员职位中,外国人仍高达175人。其中,船长、大副、二副、三副、大车等技术性较强、较为关键的高级职位全被外国人把持,二车、三车等次级性职务仅有4名中国人担任1913年有4名中国人被任命为轮船招商局船长,华人仅占该局全部船长总数的14%。此后,董事会担心若“骤换华人,恐与保险有碍”,决定继续雇佣洋人当船长1919年轮船招商局各轮船的驾驶工作仍全由洋员承担,总管栈、总出纳等一些技术性不强但位置较为重要的职务,也长期由外国人担任1928年设立航务员养成所,并改组招商公学,创设航海专科1932年将轮船招商局收归国营,采取聘用制度,量才器使。对于外籍专家,则分情况,或聘请或辞退1933年交通部规定“凡在职之外籍船长,期满后不得续雇。遇有船长遗缺,应由国人船员按格提升,不得再雇外人”1936年实行甄别考试,“以经验学识之优劣,为局员去留之标准”——摘编自段金萍《轮船招商局人才策略的转变》围绕“轮船招商局人才策略的转变”这一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24.(2025•邯郸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地主土地占有制下的佃农、半自耕农经营及自耕农经营的小农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据(1846年)时人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棉花、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北洋政府时期,各地军阀凭借军事实力、政治特权获取了大量土地,逐渐成长为新兴的军阀地主。据统计,1931年,中国的海外华侨已近1200万人,东三省的人口也从1840年的200多万人增长为1931年的约3000万人。1936年,小农家庭的手织布在棉布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下降到38.8%,自给率只有28.7%。同时,棉花的小农家庭自给占棉花消费总量的比重也从1860年的69.4%降至1936年的10.9%。——摘编自臧高峰、任保平等《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材料二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开始设立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颁发与农业相关的专项经济政策和奖励章程,兴办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鼓励民间农学会劝农设学,开设商埠发展外贸农业。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注入了近代化因子,提供了诸如制定专项法规、兴办农校、建立试验推广机构等历史与技术发展的基本框架,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开始走上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近代转型之路……虽然政府和许多有志之士为中国农业的转型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但中国还是没能完成从传统农业向近代代农业的过渡,这其中包含了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各种社会条件的限制。——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变迁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业近代化的特点和未能实现转型的原因。
2025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之晚清时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ABABCADADD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BCAAAABADBD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5•成都模拟)表11850﹣1860年清政府户部银库积存表(单位:万两)表1可以佐证当时()年份1850185218531860数额896572169117A.自然经济濒于解体 B.对外赔款数量巨大 C.投资洋务耗费颇多 D.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解题关键信息是材料表格。【解答】A.自然经济的解体与材料中的清政府的财政库银积压无关,排除;B.战争赔款只是部分原因,排除;C.投资洋务只是部分原因,排除;D.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清政府的财政库银积压明显减少,主要与当时的内忧外患及清政府投资洋务相关,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2.(2025•高要区一模)1862年初,李鸿章统帅淮军到达上海,与西人接触后,自感“竟如李陵、王崎之于匈奴”,极力避免淮军与“外国人掺杂”。但不及一年,他就不禁叹服西方练兵制器“实非中国所能及”。李鸿章的这一转变()A.有利于近代化的转型 B.反映了崇洋媚外的士人心理 C.导致洋务运动的开展 D.说明清政府已放弃闭关锁国【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结合题干“与西人接触后,自感‘竟如李陵、王崎之于匈奴’,极力避免淮军与‘外国人掺杂’。但不及一年,他就不禁叹服西方练兵制器‘实非中国所能及’。”及洋务运动的历程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与西人接触后,自感‘竟如李陵、王崎之于匈奴’,极力避免淮军与‘外国人掺杂’。但不及一年,他就不禁叹服西方练兵制器‘实非中国所能及’。”可知,李鸿章到达上海与西人接触后,对西人的认识出现了由鄙视西方技术到叹服西方技术的变化,这一变化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利于近代化的转型,是理性的认识,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崇洋媚外的士人心理,材料主要强调李鸿章在1862年接触西人的背景下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排除B项;1861年洋务运动即已开启,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信息,仅涉及李鸿章对待西方科技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3.(2025•如皋市模拟)清朝前期,地方督抚每年可向朝廷举荐任官员,但“大省不得超过十人,小省限三人”。咸丰同治年间,清廷屡令督抚不拘资格保荐人才,仅两江总督曾国藩保举的武职三品以上的人数已上万人,保至三品以下的人数必远多于数万人。这导致清王朝()A.科举制度走向崩溃 B.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官僚机构臃肿低效【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题关键信息是“咸丰同治年间,清廷屡令督抚不拘资格保荐人才,仅两江总督曾国藩保举的武职三品以上的人数已上万人,保至三品以下的人数必远多于数万人”。【解答】A.科举制崩溃是在1905年,排除;B.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咸丰同治年间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要求地方不拘一格举荐人才,这导致地方督抚势力增强,中央集权受到冲击,正确;C.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正确;D.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权力的扩大,不涉及官僚机构臃肿,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4.(2025•厦门模拟)19世纪中叶以前,变种英语“广州英语”充当了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沟通用语。此后,广州英语的地位被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取代。这一变化()A.缘于贸易体制的变动 B.体现中西合璧的时代特征 C.助推列强侵略的加剧 D.深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鸦片战争的影响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19世纪中叶以前,广州是清政府唯一对外贸易的港口,广州英语'充当了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沟通用语”。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发展,“广州英语”的地位被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取代,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中西合璧的时代特征,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广州英语的地位被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取代,无法体现列强侵略的加剧,排除C;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5.(2025•绵阳模拟)1847年,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提出在上海北浅滩安置标桩。1855年,美国海军官员泼来勃尔将柯普登号系泊于长江口铜沙东南边缘,充作灯船之用。1857年,英国海军官员卡尔在长江口南港入口处设航道浮标。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A.英美势力范围争夺 B.列强扩展中国市场 C.中西文化交往深入 D.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分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解答】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英美在上海及长江口进行的诸如安置标桩、设置灯船和浮标等活动,意在改善航运条件,便利他们在中国掠夺资源、倾销商品,这符合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展在华经济侵略的企图,B项正确;英国、美国分别进行各自的活动,为了自身在华的商业、航海利益进行相关设施的设置,并未强调势力范围的争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强获取经济利益的举措,未涉及中西文化交往的情况,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的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半封建化程度”强调的是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上的重大变化,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2025•新疆二模)19世纪中后期,郑观应凭着买办的经验,对商机的敏感和实业救国的情怀,联合唐廷枢创办了公正轮船公司。该公司明明是中国公司,注册史料却表明投资方是英国人。为了立足商海,郑观应不得不花高价买了员外郎官衔。这种现象表明()A.企业家爱国情怀的衰退 B.晚清官商勾结政治腐败 C.民族工业生存环境恶劣 D.民族企业家的投机性【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结合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呈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郑观应联合创办公司,虽注册为英资但有爱国情怀,他买官衔也是为了公司立足商海,并非爱国情怀衰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官商勾结的信息,主要强调的是民族企业为了立足面临的困境,而不是政治腐败中的官商勾结问题,排除B项;根据材料“注册史料却表明投资方是英国人。为了立足商海,郑观应不得不花高价买了员外郎官衔”并结合所学可知,郑观应创办公正轮船公司,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环境下,民族企业在外国势力和封建势力夹缝中生存,注册英国、高价买官衔,目的是应对封建势力的盘剥,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半殖民地社会环境下民族企业家的无奈、心酸,而非是投机性,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7.(2025•云南模拟)1882年,法国攻陷河内,意图北侵。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亦未练成,一发难收……法为德挫十余年,养精蓄锐,欲借孱小以逞强贪利”;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清流派主张“非战不能练海防,不败不能练战……兵凶战危,何等大事,何等难事?岂有谈笑指挥数营杂兵劣械,而能坐摧强敌者乎?”反映了()A.两派在和战问题上有明显分歧 B.清廷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博弈 C.地主阶级旨在维护清政府统治 D.帝国主义的侵略引发边疆危机【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洋务运动,解题关键信息是“非战不能练海防,不败不能练战……兵凶战危,何等大事,何等难事?岂有谈笑指挥数营杂兵劣械,而能坐摧强敌者乎”。【解答】A.根据材料概括可知,题干中分别引述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和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清流派在面对法国侵略时的不同态度,前者主张谨慎从事,避免直接对抗,后者主张通过战争增强海防力量。这种对待法国侵略的不同态度,说明两派在和战问题上有明显分歧,正确;B.材料涉及的是对法国攻陷河内,意图北侵,清政府的两种态度,未涉及统治集权内部权力的斗争,排除;C.材料涉及的是对法国入侵,清政府官员的不同态度,而非地主阶级对政府统治的维护,排除;D.材料反映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引发边疆危机而导致的清政府官员的不同态度和分歧,而不仅仅体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引发的边疆危机,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洋务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8.(2025•邯郸模拟)甲午战争前,在沿江沿海的一些城市中,陆续出现了由外国资本、清政府和新兴民族资本所经营的近代新式工业,但多数在资本、规模、技术上都非常有限。据统计,近代新式工业的产值仅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这表明,甲午战争前()A.清政府坚守传统的抑商政策 B.沿海城市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C.洋务企业的封建化色彩浓厚 D.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较缓慢【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前近代新式工业产值占工农业生产总值比重小,工业化发展不足,使得城市吸引力较弱,吸纳人口的能力有限,进而造成城市化发展较缓慢的局面,D项正确;甲午战争前,虽然清朝没有废除抑商政策,但随着列强的入侵,“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清政府也没有严格执行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沿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共性的问题,即工业化水平较低,城市化进程缓慢,而非强调城市间的差异,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分析洋务企业存在的弊端,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9.(2025•河南模拟)1864年,莫尔费等四名外国人由上海赶赴湖州应募洋勇,途经麻庄村时,因抢劫村民财物被民团拿获。民团将其先后送交当地横泾税卡、木渎司县丞处和吴县官府,均被拒绝处理。这可以用来说明()A.地方司法受社会性质的影响 B.“东南互保”事件妨碍地方治理 C.太平天国运动瓦解基层秩序 D.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分析】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结合领事裁判权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获得领事裁判权,即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题干中地方官府拒绝处理外国人抢劫案件,反映了外国人拥有领事裁判权,该案件应由外国领事处理案件,材料说明中国司法主权遭受破坏,A项正确;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B项;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且太平军没有占领上海,排除C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10.(2025•江门一模)当辛丑议和开始不久,美国总统就宣布:“仅从金钱上衡量,如数赔偿会超出中国的支付能力。所有的强国一致同意,强调放弃通过肢解这个帝国的任何扩张企图。我倾向于认为,合理的赔偿部分可以通过中国向全世界开放平等通商来实现。”上述宣言反映出美国()A.奉行门罗主义的政策 B.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放弃门户开放的原则 D.谋求在华利益的野心【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题关键信息是【解答】A.门罗主义是美国对美洲的外交政策,A项错误,排除;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项错误,排除;C.材料坚持门户开放政策,不是反对,排除;D.根据题干可知,美国在辛丑议和中反对肢解中国,希望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来保障其对华贸易,这反映出美国谋求在华利益的野心,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1.(2025•石家庄模拟)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认为欧美日本之所以开化,“往往得小说之助”。梁启超刊发《译印政治小说序》,明确提及欧洲“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他们旨在阐明小说()A.是传播西方文化的载体 B.是挽救中国时局的关键 C.酝酿了政治革命的思潮 D.对社会启蒙的重要价值【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关键信息是,“往往得小说之助”“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解答】A.严复和梁启超强调的重点并非小说是传播西方文化的载体,而是小说在欧美日本及欧洲政界进步中起到的作用,排除;B.虽然他们重视小说作用,但说小说是挽救中国时局的关键过于夸大,排除;C.题干中严复和梁启超的言论主要围绕小说对欧美日本及欧洲政界进步的作用,并未提及政治革命思潮,此时他们倡导的更多是改良而非革命,排除;D.严复认为欧美日本开化得小说之助,梁启超提到欧洲政界进步政治小说功高,这表明他们认识到小说能够启迪民众思想,对社会启蒙具有重要价值,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2.(2025•武汉二模)如表为19世纪70年代后京师同文馆培养的部分学生:姓名籍贯任职经历杨兆黎浙江吴兴清政府驻比利时大臣刘世训江苏南汇历任清政府驻法、俄、德等国使馆翻译、参赞和民国外交次长汪凤藻江苏苏州历任清政府驻俄、德参赞和驻日钦使陆征祥江苏上海历任清末驻俄、德、奥、荷四国使馆译员,出使荷、俄大使,民国外交总长、巴黎和会中国首席代表上述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A.政治体制的变革 B.努力适应近代外交惯例 C.新式教育的起步 D.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材料主要展示的是京师同文馆培养的学生在外交领域的任职情况,未涉及政治体制变革相关内容,政治体制变革主要指国家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如从封建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制等的转变,材料中并无体现,A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到,京师同文馆培养的学生担任了清政府驻外国的大臣、使馆翻译、参赞、钦使等职务,这些都是近代外交体系中的官职和角色。这表明当时中国在培养适应近代外交需求的人才,努力按照近代外交惯例开展外交活动,B正确。新式教育起步不能仅仅通过京师同文馆培养的部分学生的任职经历来体现,且材料重点强调的是这些学生在外交领域的发展,而不是新式教育起步这一现象,C排除。材料主要围绕这些学生在外交方面的任职,没有关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相关表述,D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3.(2025•长春二模)1905年,为抗议美国继续推行排斥华工的政策,上海商会提出“我华人当合全国誓不运销美货以为抵制”,商会领导人曾铸称“不用美货,人各有权,敝国政府亦不能勉强”。这迅速得到全国各地商会的响应。这表明()A.华工为一战作出重大贡献 B.商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C.商人为民族利权积极抗争 D.国大民主革命意识增强【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题干所涉及的时间是1905年,而一战爆发于1914年,1905年还未发生一战,所以华工不可能在此时为一战作出重大贡献,A排除;商战思潮强调通过商业贸易竞争来抵御列强经济侵略,题干重点在于商人针对美国排斥华工政策进行抵制美货的抗争,并非单纯强调商业贸易竞争,“商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表述不准确,且题干未体现商战成为主流,B选项排除;1905年上海商会提出抵制美货以抗议美国排斥华工政策,且全国各地商会迅速响应。这表明商人们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华工权益也是民族利益的一部分),积极采取行动进行抗争,C选项符合题意;题干主要围绕商人抵制美货以抗议美国排斥华工政策展开,重点在于商人维护民族利权的抗争,没有直接体现出国民民主革命意识增强,民主革命意识更多强调反封建、争取民主权利等方面,与题干主旨不符,D选项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4.(2025•邵阳模拟)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农民为拯救自身与国家的拼命之举,也是近代农民最后、最大的一次自主的行动。他们动员了所有的资源:武术、气功、巫术、戏台上的神仙鬼怪、英雄好汉,以及仅有的关张赵马的武器。没有统一的组织与动员,运动表现出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罕见的自发性与离散性。该学者旨在()A.揭示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B.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C.批评国人民族意识落后 D.强调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要求依据材料“也是近代农民最后、最大的一次自主的行动”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学者指出义和团运动是“近代农民最后、最大的一次自主行动”,凸显了底层民众在民族危机中的抗争意识。但其动员主要依赖传统的宗教迷信和民间秘密结社,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组织架构。这种动员方式使得运动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指挥,容易被封建势力利用,最终导致运动的失败。由此可见,该观点将义和团运动视为传统社会面对现代性冲击的被动反应,其失败印证了梁启超“新民说”的主张——只有通过教育培养现代国民,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的功绩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凸显了底层民众在民族危机中的抗争意识,这是国人民族意识增强的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中华文化的先进性,且传统资源的运用体现的是文化转型的滞后,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15.(2025•梅州模拟)1905—1911年,清廷共举行七次留学毕业生考试,总计约1400人合格,合格者被授予举人、进士出身,其中留日学生占90%以上。有近千人被授予官职,大部分被分派入中央新设的学部、外务部、民政部、法部、农工商部等任职。由此可见,清末留学毕业生选官()A.体现新旧杂陈的时代特征 B.满足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 C.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D.借鉴了日本的文官考试制度【分析】本题考查了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05—1911年,清廷共举行七次留学毕业生考试,其中合格者被授予举人、进士出身(这属于传统选官制度下的身份),其中近千人被授予官职,这说明晚清留学毕业生选官仍然受到了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但同时题干中提到清末时期通过留学毕业生考试、授予官职的人数较多,可以看出此种选官方式具有一定广泛性,留学毕业生的被任命与当时清廷新设的政府机构(如学部、外务部等)相符,反映了此举动旨在推动并适应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故既受传统的影响,同时又适应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A项正确;题干只是提到留学毕业生考试合格后被授予官职,并未提到是否满足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题干只提到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并未将之与其他选官方式进行比较,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成为官员选拔主要方式的结论,排除C项;日本的文官考试制度确实建立于清廷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之前,但是题干并未提到清末留学毕业生选官是否受到日本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6.(2025•山西模拟)在《原道醒世训》中,洪秀全引用了《礼记•礼运》中提及的“大同”之说,其后到广西传教,还写过这样的诗句:“安得义胆忠肝兮,同安宇宙于太平?”“太平”的主旨在《天朝田亩制度》里也有着具体的体现。洪秀全这一思想()A.有利于鼓舞人民参加运动 B.将儒学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C.突破了旧式农民起义范畴 D.深受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解答本题需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及评价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大同”太平”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平均主义、天下一家的思想,符合农民要求获得土地,反封建斗争的需要,有利于鼓舞农民参加运动,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以拜上帝教为指导思想,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仍属于旧式农民起义,它建立的仍然是封建性质的政权,排除C、D两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17.(2025•榆林二模)浙江北部湖州长兴、安吉等地,分布着当地的主要方言吴语苕溪小片。至19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很多外地方言岛,如河南话、安庆话、江北话等,这些外地方言岛的形成主要缘于()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实施 C.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D.外国势力的入侵【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题关键信息是“至19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很多外地方言岛,如河南话、安庆话、江北话等”。【解答】A.根据“至19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很多外地方言岛,如河南话、安庆话、江北话等”可知,江浙地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活动区域,这一地区方言种类增多是太平天国影响的结果,正确;B.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与材料方言无关,排除;C.材料现象受到农民运动影响较大,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外国势力入侵不会导致某一地方言种类增多,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8.(2025•曲靖一模)雇佣500名工人以上的厂矿、工人数量部分统计表(1900﹣1910)1中国外国合计厂矿数工人数厂矿数工人数厂矿数工人数江苏4866360183603066102390浙江55890﹣﹣55890山东7703024200911230湖北915529342001219729直隶54719414100918819广东3821620﹣﹣3821620江西136002130035000河南1233018400210730……合计11613038540109410156239795如表可以反映出()A.洋务运动效果显著 B.民族工业有所发展 C.清末新政暗藏危机 D.南北经济同步增长【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答】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即清末新政时期,国内近代厂矿数量和雇工人数增长明显,甚至有超过外国的趋势,反映民族工业有所发展,B项正确;据所学,洋务运动在19世纪末已宣告破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末新政对近代工业的促进作用,并非其存在严重弊端,不能说明其暗藏危机,排除C项;南北经济同步增长与直隶、河南厂矿、工人数明显低于江苏、广东等地不符,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025•曲靖一模)在“华夷”话语充斥朝野的时代,徐继番的《瀛寰志略》却特立独行地放弃以“夷”来指称西方各国,对于西方各国称谓是“泰西诸国”,其中“国有公会所,内分二所,一曰爵房,一曰绅房。爵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据此可知,当时()A.拓展了对外学习的深度 B.初步提出了自强的主张 C.逐步放弃了制夷的思想 D.近代化取得了初步成果【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思想的萌发,解题关键信息是“国有公会所,内分二所,一曰爵房,一曰绅房。爵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解答】A.根据“国有公会所,内分二所,一曰爵房,一曰绅房。爵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可知,徐继畬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学习更加深入,正确;B.材料反映的是认识到西方制度先进,不涉及自强主张,排除;C.“放弃制夷主张”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思想的萌发,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20.(2025•深圳模拟)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并在各大省、重要商埠先后设立分行。其招商资本额实收350万两,其中官股100万两。银行设有洋大班(经理职)和华大班,洋帐房和华账房,还发行了银元票和银两票,“至此国中始见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这体现了()A.国家货币主权的收回 B.列强资本输出的发展 C.国内市场的整合统一 D.金融行业的近代转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聚焦于近代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变化,通过中国通商银行成立这一具体史实,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中金融领域转型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以及对选项中所涉及的国家货币主权、列强资本输出、国内市场整合统一等概念的辨析能力。【解答】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采用了近代银行的组织形式,设有洋大班、华大班等管理职位,有洋帐房和华账房的财务设置,还发行纸币与外商银行纸币竞争。这些都表明中国传统的金融行业向近代化转型,开始具备近代金融机构的一些特征,D项正确;虽然中国通商银行发行了本国纸币,但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国并没有完全收回国家货币主权,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述的是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及相关运营情况,重点在于中国自身金融机构的发展,并没有直接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发展。列强资本输出主要表现为对中国进行铁路投资、开矿设厂、政治贷款等,材料未涉及这些方面,排除B项;仅从中国通商银行在各大省和重要商埠设立分行以及发行纸币等信息,不能得出国内市场已经整合统一的结论。当时中国国内仍然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交通不便、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阻碍着国内市场的整合统一,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21.(2025•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如表是1894年前中国的新式企业资本构成表,这反映出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单位:万元(增值1、2分别是买办官僚资本、一般商人资本的利润积累转化而来)类别国家资本外债资本买办、官僚资本增值1一般商人资本增值2总计军用工业9311401071民用工业91341954官督商办工业10885875265261403007商办工业2805605851717占比43.4411.3811.946.416.0910.74100A.资本力量薄弱规模有限 B.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C.受制于外国资本的控制 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衡【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先明确表格呈现的是1894年前中国新式企业资本构成,包含国家资本、外债资本、买办﹣官僚资本及一般商人资本等多种成分及其占比情况,还有增值部分的来源说明,然后结合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及特征进行分析。【解答】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中国新式企业资本构成包含国家资本、外债资本、买办、官僚资本、一般商人资本等多种成分。其中,外债资本占比为11.38%,说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依赖外国资金,具有半殖民地特征;买办、官僚资本占比11.94%,且存在买办、官僚资本利润积累转化(增值1)情况,买办是中国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商人,他们与官僚资本结合,体现了封建势力与外国经济势力的结合,反映了半封建特征,所以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B项正确;表格中并未直接体现资本力量薄弱和规模有限。虽然能看到各类资本的数值,但没有与其他国家或时期进行对比的信息,无法得出资本力量薄弱规模有限的结论,A项错误;虽然有外债资本,但仅从占比11.38%不能得出中国近代工业受制于外国资本控制的结论,没有足够信息表明外国资本对中国近代工业有绝对的控制权,C项错误;表格主要呈现的是资本构成情况,没有关于轻重工业产量、产值等方面的信息,无法判断轻重工业的比例是否严重失衡,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22.(2025•黔南州二模)《康有为自编年谱》记载:“(1898年)进《波兰分灭记》,言波兰被俄奥分灭之惨,士民受俄人荼毒之酷,国王被俄人控制之害,守旧党遏抑之深,后国王愤悔变法,俄使列兵禁制,不许变法,卒以割亡,哀痛言之。”康有为意在()A.学习波兰变法措施 B.寻找变法的理论依据 C.广泛宣传维新思想 D.推动维新变法的实施【分析】本题考查了维新思想,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材料重点并非学习波兰变法措施,而是以波兰的悲惨结局警示中国要变法,否则可能面临类似被瓜分的命运,A排除;康有为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托古改制等,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材料中以波兰为例不是在寻找变法理论依据,B排除;广泛宣传新思想不是其主要目的,此时康有为等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清政府进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C排除;康有为通过讲述波兰分灭的惨痛教训,意在告诫清政府要积极变法,推动维新变法的实施,以避免像波兰一样被列强瓜分的命运,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材料题(共2小题)23.(2025•邯郸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措施1872年轮船招商局创办时,因中国人未谙造船、航海驾驶等知识,不仅各轮船“皆购自外洋”,而且驾驶、管轮等技术性职务如各船主、大副、二副、大车、二车也只得“全属西人”1886年轮船招商局船长、大副等高级船员共144人,皆为洋人1908年从船长到四车的179个高级船员职位中,外国人仍高达175人。其中,船长、大副、二副、三副、大车等技术性较强、较为关键的高级职位全被外国人把持,二车、三车等次级性职务仅有4名中国人担任1913年有4名中国人被任命为轮船招商局船长,华人仅占该局全部船长总数的14%。此后,董事会担心若“骤换华人,恐与保险有碍”,决定继续雇佣洋人当船长1919年轮船招商局各轮船的驾驶工作仍全由洋员承担,总管栈、总出纳等一些技术性不强但位置较为重要的职务,也长期由外国人担任1928年设立航务员养成所,并改组招商公学,创设航海专科1932年将轮船招商局收归国营,采取聘用制度,量才器使。对于外籍专家,则分情况,或聘请或辞退1933年交通部规定“凡在职之外籍船长,期满后不得续雇。遇有船长遗缺,应由国人船员按格提升,不得再雇外人”1936年实行甄别考试,“以经验学识之优劣,为局员去留之标准”——摘编自段金萍《轮船招商局人才策略的转变》围绕“轮船招商局人才策略的转变”这一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题意要求围绕“轮船招商局人才策略的转变”这一主题作答,所以在提取信息与确定论题时,应揭示出轮船招商局人才策略的转变。根据材料“全属西人”“皆为洋人”“技术性较强、较为关键的高级职位全被外国人把持”“全由洋员承担,总管栈、总出纳等一些技术性不强但位置较为重要的职务,也长期由外国人担任”“凡在职之外籍船长,期满后不得续雇。遇有船长遗缺,应由国人船员按格提升,不得再雇外人”等信息可确定论题为:轮船招商局从借才异域到人才自立。然后,阐述过程中,必须突出论题,做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可以引用试题中的部分材料,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阐述该论题主要联系洋务运动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轮船招商局人才使用的具体史实。最后,小结升华:从借才异域到人才自立,既体现了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也揭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正确途径,人才自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示例:论题:轮船招商局从借才异域到人才自立。阐述:洋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蒸馏单甘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菊粉提取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 2025-2030中国苯乙烯马来酸酐(SMA)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芒硝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航空金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天然气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媒体电商平台代运营服务合作协议
- 2025-2030中国脱盐乳清粉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能源管理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度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库新版
- 快递驿站承包协议书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生字词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 地坪漆专项施工方案及流程
-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表
- 水工艺与工程新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小学三年级下册 译林版英语:期中复习重点整合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重难点施工技术分享与讨论
- 航天禁(限)用工艺目录(2021版)-发文稿(公开)
- MOOC 机械设计基础-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