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之神经调节_第1页
2025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之神经调节_第2页
2025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之神经调节_第3页
2025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之神经调节_第4页
2025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之神经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0页(共50页)2025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之神经调节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5•长沙校级一模)γ﹣氨基丁酸(GABA)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ABA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不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B.GABA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C.GABA以扩散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2.(2025•长沙校级一模)某小组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电刺激神经元乙,记录神经元丙的膜电位变化;用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刺激神经元甲,记录神经元乙的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①③为单次刺激记录的电位、②为连续2次刺激记录的电位,阈电位是指能够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神经元乙的电刺激强度,神经元丙的阈电位值会升高 B.通过图2中①②分析可知,连续两次较弱的阈下刺激可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C.当刺激神经元甲时,会引起神经元乙上Na+内流 D.神经元甲是抑制性神经元,神经元乙和神经元丙是兴奋性神经元3.(2025•广州一模)人在雨天容易犯困,原因之一是雨天昏暗光线促进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素(有助于睡眠),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在雨天容易犯困,此时交感神经无法兴奋 B.雨声常常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C.昏暗光线刺激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素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D.褪黑素有助于睡眠,说明体液调节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4.(2025•茂名模拟)东莨菪碱会诱导小鼠获得性记忆障碍。研究小组发现龙眼果肉提取物会缓解小鼠的记忆障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实验处理(mg•kg﹣1•b•w﹣1)丙二醛含量(nmol•mg﹣1prot)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U•mg﹣1pro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U•mg﹣1prot)1生理盐水3.1598.421046.862东莨菪碱5.3181.59604.493?3.21132.701100.00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A.组别1属于对照组,组别2、3属于实验组 B.组别3的实验处理是龙眼果肉提取物 C.东莨菪碱对小鼠血清中三种成分的影响是一致的 D.龙眼提取物通过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修复记忆障碍5.(2025•南阳模拟)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水分较少而酶含量较多,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水分较多而酶含量较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所有的内脏和血管都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B.交感神经兴奋和副交感神经兴奋对唾液腺分泌唾液具有协同作用 C.人体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存在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D.人体注射肾上腺素后可促进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酶含量较多6.(2025•重庆模拟)坐骨神经可以支配包括腓肠肌在内的多块骨骼肌,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表的两个电极置于坐骨神经表面Ⅱ、Ⅲ两处,如图甲。在坐骨神经I处,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其中h1>h2,t1<t3。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A.增加外界Na+浓度,h1和h2可能都会增大 B.t1<t3可能与不同神经纤维的传导速率不同有关 C.Ⅱ处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可能比Ⅲ处的多 D.相同刺激下,t2越大,则h2越小7.(2025•阿拉善盟一模)武术运动员在完成“金鸡独立”动作时,直立腿的伸肌收缩、屈肌舒张,有关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对突触后神经元起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传入神经,②③是交感神经 B.“金鸡独立”时,兴奋在①②③上单向传导 C.①兴奋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动作电位 D.腿部运动的皮层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的顶部8.(2025•晋中校级模拟)如图表示中枢神经系统由三种传出神经组成,图示中的神经节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在神经节内,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与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可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 C.图中躯体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中的节后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 D.兴奋经图中神经节传递时发生的是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9.(2025•漳州模拟)镇痛类药物根据作用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使C物质释放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另一类主要是作用于Na+通道蛋白,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从而减缓疼痛反应。如图是这两类药物作用的示意图,A、B为具体药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时,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物质C B.药物A可作用于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 C.药物B起作用时,不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D.物质C发挥作用后一定被回收重新利用10.(2025•湖北模拟)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唾液腺分泌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总是相反的 B.图中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唾液腺的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C.大脑皮层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唾液腺的分泌活动 D.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与唾液腺细胞膜上相同的受体结合11.(2025•浙江二模)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以改善尾吊小鼠(HU)认知障碍和神经兴奋性。为此进行了rTMS对海马DG区神经元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HU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原因可能是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B.HU组的小鼠DG区神经元去极化更容易达到阈值,因此兴奋性增强 C.rMTS与尾吊同时处理可以缓解尾吊处理引起的DG区神经元数量的减少 D.为了研究rTMS处理是否具有治疗效果需对HU组继续进行rTMS处理12.(2025•长沙校级一模)通过电刺激实验,研究者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如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但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谷氨酸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附近 B.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通过钙通道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 C.Ca2+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D.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会减少13.(2025•长沙校级一模)突触后膜可塑性研究表明:在静息电位状态下,NMDA受体(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功能因其离子通道被Mg2+阻滞而受到抑制。一些带正电的离子如Na+、K+、Ca2+等可通过AMPA受体进入突触后细胞。突触前膜释放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最终Ca2+内流与胞内钙调蛋白结合,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使更多的NMDA受体向突触后膜转移。下述分析错误的是()A.Na+过度内流可能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吸水能力增强 B.Na+通过AMPA受体、Ca2+通过NMDA受体的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C.谷氨酸存在于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触小泡内,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D.NMDA受体可能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运输到突触后膜14.(2024秋•泉州期末)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具有自主呼吸运动;哺乳动物脑干被破坏,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呼吸停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调控 B.自主呼吸运动是受脑干的呼吸中枢调控 C.随意呼吸运动是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产生的 D.自主和随意呼吸运动使机体能适应变化的环境15.(2025•永州模拟)NO气体在人体中可增强靶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使胞质内cGMP升高,产生生物效应,如血管平滑肌舒张,过程如图。有研究发现NO作为信号分子和生长调节物质也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具有促进种子萌发、提高植物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等作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乙烯和NO都是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 B.使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可缓解平滑肌收缩引起的心绞痛 C.在种子萌发时,NO与脱落酸具有协同作用 D.当神经冲动抵达神经末梢时,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和离子转移,钙离子由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进入膜内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5•漳州模拟)癫痫(TLE)是由大脑颞叶神经元过度同步异常放电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与T细胞亚群(如CD3+、CD4+)及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如IL﹣1β、IL﹣6)和炎症抑制因子(如IL﹣10)异常所引起的颞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为寻找TLE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科研人员利用单侧TLE和健康人进行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健康人群中,产生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是。参与构成大脑的神经细胞有。(2)在细胞免疫中,促进靶细胞凋亡的细胞是。根据此原理及实验结果,推测单侧TLE患者的发病机制是。(3)为证实单侧TLE患者、CD3+、CD4+细胞含量相对值变化,可抽取等量的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液,向其中分别加入,观察比较患者和健康人的荧光物含量。(4)研究发现,单侧TLE的发生与颞叶神经元某些特定微小RNA(miRNA)的过表达有关。为验证上述结论,研究者进行以下实验,请你以TLE小鼠和健康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实验思路:分离的颞叶神经元,编号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对两组神经元中的RNA进行,再用特定的带荧光标记的与其进行分子杂交,观察荧光强度。预期结果:。17.(2025•抚顺模拟)情绪状态会影响消化过程,即大脑会影响肠道,同样肠道生理状态也会影响大脑。肠道微生物菌群已被确认是肠—脑通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肠道微生物菌群、肠和脑之间的部分联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器官甲的具体名称是,垂体上具有特异性的受体参与皮质醇分泌过程。健康状态下血液中皮质醇浓度不会过高的原因是。(2)肠道受到刺激后会产生某些代谢物作用于肠嗜铬细胞(一类肠道内分泌细胞),使其产生一种信号分子5﹣HT(五羟色胺)作用于迷走神经进而在中产生呕吐感,此处的迷走神经属于(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肠嗜铬细胞与迷走神经之间(能/不能)形成突触。(3)压力或紧张情绪会使皮质醇分泌增加,该调节方式是调节,皮质醇含量增加能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如肠附近分布着大量的树突状细胞,其具有功能,在参与免疫反应时皮质醇含量变化会影响其功能。18.(2025•阿拉善盟一模)科学研究显示,给小鼠爪子注射3%的福尔马林溶液后,小鼠在0﹣5min内会出现急性疼痛,在15—45min内会表现出持续慢性炎症性疼痛,为了缓解疼痛,它们会不断地舔舐爪子。为研究饥饿与两种疼痛的关系,研究人员用断粮24小时的饥饿小鼠与正常小鼠开展实验,得到如图结果,请分析回答:(1)由上图可知,注射福尔马林溶液15—45min内,饥饿处理小鼠舔爪时间和舔爪频率。(2)进一步研究表明,饥饿会激活下丘脑AgRP神经元,其释放的神经肽Y(NPY)与臂旁核神经元上的结合,抑制了痛觉信号的传递。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主要是抑制了(填“急性疼痛”“慢性炎症性疼痛”或“两种疼痛”)。(3)为验证NPY是介导该效应的关键信号分子,研究者增加了“饥饿+NPY受体抑制剂”处理组,预期该组实验结果是。(4)从自然选择角度分析,饥饿与两种疼痛出现上述关系的生物学意义是(答出2点)。19.(2025•上饶模拟)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坐骨神经可以支配包括腓肠肌在内的多块骨骼肌。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表的两个电极置于坐骨神经表面Ⅱ、Ⅲ两处,如图甲。在坐骨神经Ⅰ处,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其中h1>h2,t1<t3。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会引起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的兴奋状态。(2)给予腓肠肌适宜刺激也能使其收缩,但不能称其为反射,原因是。腓肠肌兴奋之后(“能”或“不能”)引起图中置于坐骨神经表面的电位表偏转,原因是。(3)如果提高电刺激强度,发现h1会增大,原因是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4)图甲中两电极之间的距离越远,则图乙中t2的时间(填“越长”或“越短”或“不变”);图乙中h1>h2,原因可能是。(答1点即可)20.(2025•河南模拟)神经可塑性对神经系统至关重要,长时程增强是指给突触前纤维一个短暂的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加几倍,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保持这种增强的现象。科研人员分别对突触前神经元进行低频、强直刺激,观察到突触处出现不同变化,如图1、图2所示,对突触结构相关蛋白质进行荧光标记时,只有激活状态的通道蛋白才能被有效标记,且荧光强度与激活数量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可知,若将图中突触结构的相关蛋白质进行荧光标记并观察,低频刺激下,相较于AMPA受体通道蛋白的荧光强度变化,NMDA受体通道蛋白的荧光强度基本不变,原因是。(2)已知某药物能特异性结合Mg2+,若在强直刺激前使用该药物,突触后膜上动作电位的幅度变化可能是(填“增大”或“减小”),理由是。(3)研究发现,某些神经毒素会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谷氨酸的回收。若在强直刺激前,使用适量该神经毒素处理突触,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更剧烈,原因是。这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填“增加”或“减少”),从机体调节角度,可能引发的异常是。(4)鉴于强直刺激后突触处信号传输持久增强的机制,在设计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会出现异常兴奋)的药物时,可考虑的作用靶点是,从理论上分析,该药物发挥作用的方式可能是。

2025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之神经调节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BDDADADBCB题号12131415答案DBCD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5•长沙校级一模)γ﹣氨基丁酸(GABA)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ABA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不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B.GABA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C.GABA以扩散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体受到刺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扩散通过突触间膜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解答】解:A、GABA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Cl﹣内流,说明该递质为抑制性递质,不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A正确;B、GABA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B错误;C、GABA以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C错误;D、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传递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结合题意和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作答。2.(2025•长沙校级一模)某小组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电刺激神经元乙,记录神经元丙的膜电位变化;用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刺激神经元甲,记录神经元乙的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①③为单次刺激记录的电位、②为连续2次刺激记录的电位,阈电位是指能够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神经元乙的电刺激强度,神经元丙的阈电位值会升高 B.通过图2中①②分析可知,连续两次较弱的阈下刺激可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C.当刺激神经元甲时,会引起神经元乙上Na+内流 D.神经元甲是抑制性神经元,神经元乙和神经元丙是兴奋性神经元【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专题】信息转化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引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解答】解:A、根据题意,增加神经元乙的电刺激强度,神经元丙的阈电位值不变,A错误;B、由图2中①②可知,连续2次电刺激刺激神经元乙可以产生电位叠加效应,引发动作电位,B正确;C、图2③中,刺激神经元甲使神经元乙上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加,所以当神经元乙接收到神经元甲释放的神经递质后,突触后膜上发生的是阳离子外流或阴离子内流,C错误;D、神经元甲是抑制性神经元,神经元乙是兴奋性神经元,神经元丙不能确定,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的原理、神经纤维间兴奋的传递的过程和机理。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的原理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2025•广州一模)人在雨天容易犯困,原因之一是雨天昏暗光线促进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素(有助于睡眠),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在雨天容易犯困,此时交感神经无法兴奋 B.雨声常常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C.昏暗光线刺激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素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D.褪黑素有助于睡眠,说明体液调节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考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的过程;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的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解答】解:A、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通常拮抗。人在犯困时,副交感神经占主导,但交感神经并非“无法兴奋”,如果受到刺激交感神经也可以兴奋,A错误;B、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而雨声引起愉悦感通常与个体经验相关,属于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参与),B错误;C、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受自主神经(神经信号)直接支配,昏暗光线通过“视网膜→神经中枢→自主神经”路径调控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而非体液调节,C错误;D、褪黑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睡眠,体现体液调节对神经系统的反馈作用。此说法符合“体液调节可影响神经活动”的结论,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的能力。4.(2025•茂名模拟)东莨菪碱会诱导小鼠获得性记忆障碍。研究小组发现龙眼果肉提取物会缓解小鼠的记忆障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实验处理(mg•kg﹣1•b•w﹣1)丙二醛含量(nmol•mg﹣1prot)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U•mg﹣1pro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U•mg﹣1prot)1生理盐水3.1598.421046.862东莨菪碱5.3181.59604.493?3.21132.701100.00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A.组别1属于对照组,组别2、3属于实验组 B.组别3的实验处理是龙眼果肉提取物 C.东莨菪碱对小鼠血清中三种成分的影响是一致的 D.龙眼提取物通过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修复记忆障碍【考点】人脑的其他功能.【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不同处理方式,因变量是小鼠的记忆情况,可通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进行测定,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A、组别1和2应属于空白对照组和标准对照组,组别3是实验组,A错误;B、据表可知,组别3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升高,但丙二醛降低,且龙眼果肉提取物会缓解小鼠的记忆障碍,故组别3的实验处理是东莨菪碱(诱导记忆障碍)+龙眼果肉提取物(测定缓解情况),B错误;C、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东莨菪碱对小鼠血清中三种成分的影响幅度不同,C错误;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组别3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升高,说明龙眼提取物通过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修复记忆障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脑高级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2025•南阳模拟)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水分较少而酶含量较多,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水分较多而酶含量较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所有的内脏和血管都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B.交感神经兴奋和副交感神经兴奋对唾液腺分泌唾液具有协同作用 C.人体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存在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D.人体注射肾上腺素后可促进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酶含量较多【考点】神经系统的结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专题】对比分析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解答】解: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并非所有的内脏、血管、腺体都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例如汗腺只受交感神经的支配,A错误;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能促进唾液腺的分泌,相互配合,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吃梅止渴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是非条件反射活动;望梅止渴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活动,可见人体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存在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C正确;D、人体注射肾上腺素后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水分较少而酶含量较多,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知识内容,学习时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对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过程进行理解是关键,还要能够准确分析题中信息作答。6.(2025•重庆模拟)坐骨神经可以支配包括腓肠肌在内的多块骨骼肌,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表的两个电极置于坐骨神经表面Ⅱ、Ⅲ两处,如图甲。在坐骨神经I处,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其中h1>h2,t1<t3。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A.增加外界Na+浓度,h1和h2可能都会增大 B.t1<t3可能与不同神经纤维的传导速率不同有关 C.Ⅱ处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可能比Ⅲ处的多 D.相同刺激下,t2越大,则h2越小【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解答】解:A、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引起的,当膜外增加外界Na+浓度,细胞内外Na+浓度差增大,受刺激时内流的Na+增多,h1和h2都会增大,A正确;B、t1、t3表示兴奋经过两电极时该点神经从兴奋到恢复的时间,不同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不同,导致t1<t3,B正确;C、图乙中h1>h2,Ⅱ处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可能比Ⅲ处的多,C正确;D、t2越大代表Ⅱ、Ⅲ之间的距离越远,h2不一定越小,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2025•阿拉善盟一模)武术运动员在完成“金鸡独立”动作时,直立腿的伸肌收缩、屈肌舒张,有关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对突触后神经元起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传入神经,②③是交感神经 B.“金鸡独立”时,兴奋在①②③上单向传导 C.①兴奋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动作电位 D.腿部运动的皮层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的顶部【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解答】解:A、①所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外面,①属于传入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据图可知,②③支配腿的伸肌、屈肌,故②③不是交感神经,A错误;B、“金鸡独立”时反射弧上发生了反射,此时兴奋产生于感受器,此时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即兴奋由①传向②、由①传向③,B正确;C、①兴奋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动作电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对传出神经元起抑制作用,C正确;D、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腿部运动的皮层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的顶部,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反射弧结构、兴奋的传导及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2025•晋中校级模拟)如图表示中枢神经系统由三种传出神经组成,图示中的神经节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在神经节内,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与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可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 C.图中躯体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中的节后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 D.兴奋经图中神经节传递时发生的是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考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下丘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不受意识的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解答】解:A、外周神经系统仅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二者又都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支配神经(也就是自主神经),A正确;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刹车和油门,通常是相反的,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更精确反应,B正确;C、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而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属于传出神经,题图中躯体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中的节后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C正确;D、在神经节内,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与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突触处发生的是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有关的知识内容,学习时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对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调节过程进行理解是关键,还要能够准确分析题中信息作答。9.(2025•漳州模拟)镇痛类药物根据作用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使C物质释放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另一类主要是作用于Na+通道蛋白,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从而减缓疼痛反应。如图是这两类药物作用的示意图,A、B为具体药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时,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物质C B.药物A可作用于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 C.药物B起作用时,不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D.物质C发挥作用后一定被回收重新利用【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为: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解答】解:A、在反射弧中兴奋传递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并以胞吐过程释放物质C,A错误;B、由图可知药物A作用于Na+通道蛋白,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细胞膜上均有Na+通道蛋白,故药物A可以作用于两个神经元,B正确;C、由图可知,药物B起作用时,阻断了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过程,从而使物质C释放减少,C错误;D、物质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一部分被回收重新利用,一部分被降解,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兴奋的传递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题的能力。10.(2025•湖北模拟)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唾液腺分泌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总是相反的 B.图中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唾液腺的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C.大脑皮层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唾液腺的分泌活动 D.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与唾液腺细胞膜上相同的受体结合【考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解答】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但也有例外情况,本题在调节唾液腺分泌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能促进唾液腺分泌,不能绝对地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总是相反的,A错误;B、图中去甲肾上腺素由交感神经释放,作用于唾液腺是作为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的,属于神经调节而不是激素调节,B错误;C、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C正确;D、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是两种不同的神经递质,它们与唾液腺细胞膜上不同的受体结合,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自主神经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1.(2025•浙江二模)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以改善尾吊小鼠(HU)认知障碍和神经兴奋性。为此进行了rTMS对海马DG区神经元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HU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原因可能是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B.HU组的小鼠DG区神经元去极化更容易达到阈值,因此兴奋性增强 C.rMTS与尾吊同时处理可以缓解尾吊处理引起的DG区神经元数量的减少 D.为了研究rTMS处理是否具有治疗效果需对HU组继续进行rTMS处理【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动作电位的形成Na+内流的结果,Na+的浓度差决定了动作电位的峰值,内外浓度差越大,峰值越大。静息电位的强度与K+的浓度差有关,K+的浓度差越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越大。负离子如氯离子的内流会形成抑制作用,导致膜内负电荷增多。【解答】解:A、HU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原因可能是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因而外流的钾离子多,因而表现为静息电位绝对值大,A正确;B、HU组的小鼠DG区静息电位绝对值最大,因而该神经元去极化更不容易达到阈值,因此兴奋性变弱,B错误;C、对比HU组和HU+rTMS组单位面积神经细胞数量变化可知,HU+rTMS组单位面积神经细胞数量相对较多,说明rTMS与尾吊同时处理可以缓解尾吊处理引起的DG区神经元数量的减少,C正确;D、为了研究rTMS处理是否具有治疗效果,可对HU组继续进行单独的rTMS处理,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应用的能力。12.(2025•长沙校级一模)通过电刺激实验,研究者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如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但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谷氨酸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附近 B.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通过钙通道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 C.Ca2+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D.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会减少【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解答】解:A、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如谷氨酸)通过突触间隙,以扩散的方式到达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附近,A正确;B、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钙离子由膜外进入膜内是顺浓度梯度,且需要通道蛋白协助,这种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C、钙离子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得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C酶被激活,C正确;D、结合图中信息,A受体胞内肽段(T)被激活的C酶磷酸化后,会促进A受体运输到细胞膜上,所以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应该增加,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2025•长沙校级一模)突触后膜可塑性研究表明:在静息电位状态下,NMDA受体(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功能因其离子通道被Mg2+阻滞而受到抑制。一些带正电的离子如Na+、K+、Ca2+等可通过AMPA受体进入突触后细胞。突触前膜释放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最终Ca2+内流与胞内钙调蛋白结合,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使更多的NMDA受体向突触后膜转移。下述分析错误的是()A.Na+过度内流可能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吸水能力增强 B.Na+通过AMPA受体、Ca2+通过NMDA受体的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C.谷氨酸存在于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触小泡内,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D.NMDA受体可能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运输到突触后膜【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答案】B【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3)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答】解:A、Na⁺过度内流可能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能力增强,A正确;B、据图分析,Na⁺通过AMPA受体、Ca2⁺通过NMDA受体的过程均不需要能量,所以均为协助扩散,B错误;C、谷氨酸存在于突触小泡中,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需要消耗ATP,C正确;D、NMDA受体蛋白向突触后膜转移,类似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NMDA受体可能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运输到突触后膜,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掌握突触的结构和兴奋的传递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4.(2024秋•泉州期末)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具有自主呼吸运动;哺乳动物脑干被破坏,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呼吸停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调控 B.自主呼吸运动是受脑干的呼吸中枢调控 C.随意呼吸运动是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产生的 D.自主和随意呼吸运动使机体能适应变化的环境【考点】神经系统的结构.【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解答】解:A、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为非条件反射,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参与,A正确;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因此自主呼吸运动是受脑干的呼吸中枢调控,B正确;C、随意呼吸运动中,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参与调控,不是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产生的,C错误;D、自主呼吸运动能确保基础的生命维持和自动调节,而随意呼吸运动能提供主动控制能力,适应复杂的行为和环境需求,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功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15.(2025•永州模拟)NO气体在人体中可增强靶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使胞质内cGMP升高,产生生物效应,如血管平滑肌舒张,过程如图。有研究发现NO作为信号分子和生长调节物质也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具有促进种子萌发、提高植物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等作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乙烯和NO都是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 B.使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可缓解平滑肌收缩引起的心绞痛 C.在种子萌发时,NO与脱落酸具有协同作用 D.当神经冲动抵达神经末梢时,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和离子转移,钙离子由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进入膜内【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专题】图形图表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解答】解:A、乙烯和NO都是气体,通过扩散方式排出细胞,乙酰胆碱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A错误;B、使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O合成减少,平滑肌舒张减弱,会加剧心绞痛,B错误;C、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NO与它是相抗衡的关系,C错误;D、由图可知,当神经冲动抵达神经末梢时,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和离子转移,钙离子由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进入膜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5•漳州模拟)癫痫(TLE)是由大脑颞叶神经元过度同步异常放电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与T细胞亚群(如CD3+、CD4+)及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如IL﹣1β、IL﹣6)和炎症抑制因子(如IL﹣10)异常所引起的颞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为寻找TLE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科研人员利用单侧TLE和健康人进行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健康人群中,产生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是Na+的大量内流。参与构成大脑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2)在细胞免疫中,促进靶细胞凋亡的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根据此原理及实验结果,推测单侧TLE患者的发病机制是患者的CD3+和CD4+细胞含量增加,释放大量的IL﹣1β和IL﹣6炎症因子,并减少炎症抑制因子IL﹣10的释放,促进颞叶神经元的凋亡。(3)为证实单侧TLE患者、CD3+、CD4+细胞含量相对值变化,可抽取等量的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液,向其中分别加入荧光标记的抗CD3+抗体和抗CD4+抗体,观察比较患者和健康人的荧光物含量。(4)研究发现,单侧TLE的发生与颞叶神经元某些特定微小RNA(miRNA)的过表达有关。为验证上述结论,研究者进行以下实验,请你以TLE小鼠和健康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实验思路:分离健康小鼠和TLE小鼠的颞叶神经元,编号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对两组神经元中的RNA进行逆转录形成cDNA,再用特定的带荧光标记的miRNA与其进行分子杂交,观察荧光强度。预期结果:健康小鼠的荧光强度小于TLE小鼠组。【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1)Na+的大量内流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2)细胞毒性T细胞患者的CD3+和CD4+细胞含量增加,释放大量的IL﹣1β和IL﹣6炎症因子,并减少炎症抑制因子IL﹣10的释放,促进颞叶神经元的凋亡(3)荧光标记的抗CD3+抗体和抗CD4+抗体(4)健康小鼠和TLE小鼠逆转录形成cDNAmiRNA健康小鼠的荧光强度小于TLE小鼠组【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解答】解:(1)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会引起神经元放电,其生理基础是Na+的大量内流。参与构成大脑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协作。(2)在细胞免疫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接受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产生记忆T细胞和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会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促进靶细胞的凋亡;由图可知,与健康人相比,单侧TLE患者的CD3+和CD4+细胞增加,炎症因子IL﹣1β和IL﹣6也显著增加,而抑制炎症因子IL﹣10减少,这说明单侧TLE患者的发病机制是患者的CD3+和CD4+细胞含量增加,释放大量的IL﹣1β和IL﹣6炎症因子,并减少炎症抑制因子IL﹣10的释放,促进颞叶神经元的凋亡。(3)实验的目的是证实TLE患者的T细胞亚群变化,而实验结果显示的是CD3+和CD4+在健康人和TLE患者血液中的变化,故可以采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来标记这两种细胞,然后测量荧光标记物的含量。(4)由题意可知,单侧TLE的发生与某些特定微小RNA(miRNA)的过表达有关,因此本实验的途径是寻找这些特定的miRNA。自变量是TLE小鼠与健康小鼠,因变量是特定的miRNA的荧光强度。因此实验的思路是分离健康小鼠和TLE小鼠的颞叶神经元,编号为甲组和乙组,分离甲、乙两组神经元的总RNA,使其逆转录形成cDNA,再用特定的带荧光标记的miRNA与其杂交,观察荧光强度;TLE小鼠的特定的miRNA含量高于健康小鼠,因而预期结果是健康小鼠组的荧光强度小于TLE小鼠组。故答案为:(1)Na+的大量内流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2)细胞毒性T细胞患者的CD3+和CD4+细胞含量增加,释放大量的IL﹣1β和IL﹣6炎症因子,并减少炎症抑制因子IL﹣10的释放,促进颞叶神经元的凋亡(3)荧光标记的抗CD3+抗体和抗CD4+抗体(4)健康小鼠和TLE小鼠逆转录形成cDNAmiRNA健康小鼠的荧光强度小于TLE小鼠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7.(2025•抚顺模拟)情绪状态会影响消化过程,即大脑会影响肠道,同样肠道生理状态也会影响大脑。肠道微生物菌群已被确认是肠—脑通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肠道微生物菌群、肠和脑之间的部分联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器官甲的具体名称是肾上腺皮质,垂体上具有特异性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皮质醇受体参与皮质醇分泌过程。健康状态下血液中皮质醇浓度不会过高的原因是当血液中皮质醇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皮质醇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2)肠道受到刺激后会产生某些代谢物作用于肠嗜铬细胞(一类肠道内分泌细胞),使其产生一种信号分子5﹣HT(五羟色胺)作用于迷走神经进而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呕吐感,此处的迷走神经属于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肠嗜铬细胞与迷走神经之间不能(能/不能)形成突触。(3)压力或紧张情绪会使皮质醇分泌增加,该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皮质醇含量增加能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如肠附近分布着大量的树突状细胞,其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在参与免疫反应时皮质醇含量变化会影响其功能。【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解决问题能力.【答案】(1)肾上腺皮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皮质醇当血液中皮质醇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皮质醇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2)大脑皮层传入神经不能(3)神经—体液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分析】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2、免疫系统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针对外来抗原性异物,如各种病原体)、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和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解答】解:(1)肾上腺皮质会分泌皮质醇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甲是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可以控制垂体,垂体上具有特异性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皮质醇也可以反馈抑制垂体,因此垂体上也有皮质醇的受体;当血液中皮质醇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皮质醇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2)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感觉;迷走神经传入大脑皮层产生呕吐感,这里的迷走神经是传入神经;肠嗜铬细胞产生一种信号分子5﹣HT(五羟色胺)作用于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是传入神经,肠嗜铬细胞不能作为突触前膜,肠嗜铬细胞与迷走神经之间不能形成突触。(3)压力或紧张情绪会使皮质醇分泌增加,压力作用于大脑,大脑会影响肠道,使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升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激活,该调节方式是神经主导下的体液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皮质醇含量增加能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如肠附近分布着大量的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进而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保护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故答案为:(1)肾上腺皮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皮质醇当血液中皮质醇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皮质醇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2)大脑皮层传入神经不能(3)神经—体液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点评】本题考查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2025•阿拉善盟一模)科学研究显示,给小鼠爪子注射3%的福尔马林溶液后,小鼠在0﹣5min内会出现急性疼痛,在15—45min内会表现出持续慢性炎症性疼痛,为了缓解疼痛,它们会不断地舔舐爪子。为研究饥饿与两种疼痛的关系,研究人员用断粮24小时的饥饿小鼠与正常小鼠开展实验,得到如图结果,请分析回答:(1)由上图可知,注射福尔马林溶液15—45min内,饥饿处理小鼠舔爪时间和舔爪频率均下降。(2)进一步研究表明,饥饿会激活下丘脑AgRP神经元,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肽Y(NPY)与臂旁核神经元上的受体(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了痛觉信号的传递。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主要是抑制了慢性炎症性疼痛(填“急性疼痛”“慢性炎症性疼痛”或“两种疼痛”)。(3)为验证NPY是介导该效应的关键信号分子,研究者增加了“饥饿+NPY受体抑制剂”处理组,预期该组实验结果是小鼠舔爪时间和舔爪频率接近正常喂食组。(4)从自然选择角度分析,饥饿与两种疼痛出现上述关系的生物学意义是保留急性疼痛有利于小鼠及时感知外界伤害以躲避致命危险;抑制慢性炎症性疼痛有利于个体克服持续疼痛,觅食维持生存(答出2点)。【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解决问题能力.【答案】(1)均下降(2)突触前膜受体(特异性受体)慢性炎症性疼痛(3)小鼠舔爪时间和舔爪频率接近正常喂食组(4)保留急性疼痛有利于小鼠及时感知外界伤害以躲避致命危险;抑制慢性炎症性疼痛有利于个体克服持续疼痛,觅食维持生存【分析】由图可知,在0﹣5min内,正常喂食组与饥饿处理组舔爪时间下降幅度相差不大,而在15—45min内饥饿处理组舔爪时间明显下降,说明其主要抑制了慢性炎症性疼痛。【解答】解:(1)由图可知,注射福尔马林溶液15—45min内,较正常饲喂组,饥饿处理小鼠舔爪时间和舔爪频率均下降。(2)神经肽Y属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其与臂旁核神经元上(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抑制了痛觉信号的传递,所以饥饿处理小鼠舔爪时间和舔爪频率均下降。由图可知,在0﹣5min内,正常喂食组与饥饿处理组舔爪时间下降幅度相差不大,而在15—45min内饥饿处理组舔爪时间明显下降,说明其主要抑制了慢性炎症性疼痛。(3)由(2)可知,NPY主要抑制慢性炎症性疼痛,若增加“饥饿+NPY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则该组NPY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则小鼠舔爪时间和舔爪频率接近正常喂食组。(4)饥饿与两种疼痛出现上述关系,保留急性疼痛有利于小鼠及时感知外界伤害以躲避致命危险;抑制慢性炎症性疼痛有利于个体克服持续疼痛,觅食维持生存,从而保证小鼠在自然环境能正常生存下去。故答案为:(1)均下降(2)突触前膜受体(特异性受体)慢性炎症性疼痛(3)小鼠舔爪时间和舔爪频率接近正常喂食组(4)保留急性疼痛有利于小鼠及时感知外界伤害以躲避致命危险;抑制慢性炎症性疼痛有利于个体克服持续疼痛,觅食维持生存【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作答。19.(2025•上饶模拟)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坐骨神经可以支配包括腓肠肌在内的多块骨骼肌。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表的两个电极置于坐骨神经表面Ⅱ、Ⅲ两处,如图甲。在坐骨神经Ⅰ处,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其中h1>h2,t1<t3。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会引起钠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兴奋状态。(2)给予腓肠肌适宜刺激也能使其收缩,但不能称其为反射,原因是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腓肠肌兴奋之后不能(“能”或“不能”)引起图中置于坐骨神经表面的电位表偏转,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如果提高电刺激强度,发现h1会增大,原因是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有更多的神经纤维兴奋。(4)图甲中两电极之间的距离越远,则图乙中t2的时间越长(填“越长”或“越短”或“不变”);图乙中h1>h2,原因可能是不同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不同或Ⅱ处的神经纤维数量比Ⅲ处的多。(答1点即可)【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1)钠外负内正(2)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能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有更多的神经纤维兴奋(4)越长不同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不同或Ⅱ处的神经纤维数量比Ⅲ处的多【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兴奋时,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解答】解:(1)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钠离子通道开放,会引起钠离子内流,进而形成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兴奋状态。(2)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给予腓肠肌适宜刺激也能使其收缩,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能称为反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腓肠肌兴奋之后不能引起图中置于坐骨神经表面的电位表偏转。(3)由题意可知,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有更多的神经纤维兴奋,如果提高电刺激强度,发现h1会增大。(4)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越远,Ⅱ处和Ⅲ处兴奋间隔越长,即t2的时间越长;不同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不同或Ⅱ处的神经纤维数量比Ⅲ处的多,故图乙中h1>h2。故答案为:(1)钠外负内正(2)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能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有更多的神经纤维兴奋(4)越长不同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不同或Ⅱ处的神经纤维数量比Ⅲ处的多【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20.(2025•河南模拟)神经可塑性对神经系统至关重要,长时程增强是指给突触前纤维一个短暂的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加几倍,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保持这种增强的现象。科研人员分别对突触前神经元进行低频、强直刺激,观察到突触处出现不同变化,如图1、图2所示,对突触结构相关蛋白质进行荧光标记时,只有激活状态的通道蛋白才能被有效标记,且荧光强度与激活数量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可知,若将图中突触结构的相关蛋白质进行荧光标记并观察,低频刺激下,相较于AMPA受体通道蛋白的荧光强度变化,NMDA受体通道蛋白的荧光强度基本不变,原因是低频刺激时,少量谷氨酸仅激活AMPA受体通道,NMDA受体通道因Mg2+阻塞,未被激活,荧光强度基本不变。(2)已知某药物能特异性结合Mg2+,若在强直刺激前使用该药物,突触后膜上动作电位的幅度变化可能是增大(填“增大”或“减小”),理由是药物结合Mg2+,使NMDA受体通道在强直刺激时可提前开放,更多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幅度增大。(3)研究发现,某些神经毒素会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谷氨酸的回收。若在强直刺激前,使用适量该神经毒素处理突触,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更剧烈,原因是神经毒素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谷氨酸回收受阻,突触间隙谷氨酸增多,更多受体通道激活,阳离子内流增加。这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增加(填“增加”或“减少”),从机体调节角度,可能引发的异常是过度兴奋。(4)鉴于强直刺激后突触处信号传输持久增强的机制,在设计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会出现异常兴奋)的药物时,可考虑的作用靶点是NMDA受体通道,从理论上分析,该药物发挥作用的方式可能是抑制NMDA受体通道功能。【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能力.【答案】(1)低频刺激时,少量谷氨酸仅激活AMPA受体通道,NMDA受体通道因Mg2+阻塞,未被激活,荧光强度基本不变(2)增大药物结合Mg2+,使NMDA受体通道在强直刺激时可提前开放,更多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幅度增大(3)神经毒素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谷氨酸回收受阻,突触间隙谷氨酸增多,更多受体通道激活,阳离子内流增加增加过度兴奋(4)NMDA受体通道抑制NMDA受体通道功能【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解答】解:(1)由图1可知,在低频刺激条件下,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量较少,仅能激活AMPA受体通道,而NMDA受体通道被Mg2+阻塞处于关闭状态,未被激活,所以相较于有功能变化(被激活)的AMPA受体通道蛋白的荧光强度变化,NMDA受体通道蛋白的荧光强度基本不变。(2)当在强直刺激前使用能特异性结合Mg2+的药物后,Mg2+被药物结合,NMDA受体通道被激活,这样在强直刺激时,除了AMPA受体通道激活外,NMDA受体通道也能提前开放,使得更多的Na⁺内流进入突触后膜,进而导致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幅度增大。(3)神经毒素抑制该酶活性,谷氨酸回收受影响,突触间隙谷氨酸积累,更多谷氨酸可激活更多AMPA和NMDA受体通道,促使更多阳离子(如Na⁺)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更剧烈。受体通道激活增加,阳离子(如Na⁺)内流增多,使得动作电位产生频率增加,神经元动作电位频率增加,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升高,可能引发惊厥等过度兴奋症状。(4)强直刺激后突触处信号传输持久增强与NMDA受体通道激活及谷氨酸的释放和回收等过程紧密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元异常兴奋,所以可将NMDA受体通道或与谷氨酸释放、回收相关的物质作为药物作用靶点,以NMDA受体通道为靶点,抑制其功能,若以谷氨酸相关过程为靶点,调节谷氨酸释放量到合适水平,或促进其正常回收,从而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可能。故答案为:(1)低频刺激时,少量谷氨酸仅激活AMPA受体通道,NMDA受体通道因Mg2+阻塞,未被激活,荧光强度基本不变(2)增大药物结合Mg2+,使NMDA受体通道在强直刺激时可提前开放,更多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幅度增大(3)神经毒素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谷氨酸回收受阻,突触间隙谷氨酸增多,更多受体通道激活,阳离子内流增加增加过度兴奋(4)NMDA受体通道抑制NMDA受体通道功能【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有关的知识内容,学习时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对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调节过程进行理解是关键,还要能够准确分析题中信息作答。

考点卡片1.神经系统的结构【知识点的认识】【命题方向】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大脑、脊髓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组织分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答: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错误;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正确;C、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错误;D、神经元就是一个神经细胞,错误。故选:B。点评:理解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思路点拨】理解掌握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2.反射的过程【知识点的认识】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2、反射的类型: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1)简单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命题方向】题型一:条件反射典例1:(2014•安徽)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