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年级/班级:九年级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要求:从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氧气B.盐酸C.硫磺D.氢氧化钠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种概率密度分布C.电子的质量比质子大D.核外电子的能量越高,其轨道半径越小3.下列关于化学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越高,溶质的质量越大B.溶液的浓度越高,溶剂的质量越大C.溶液的浓度越高,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D.溶液的浓度越高,溶剂的质量分数越小5.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越强,其还原性越强B.金属活动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C.金属活动性越强,其稳定性越强D.金属活动性越强,其活泼性越弱6.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反应条件B.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C.化学方程式必须平衡D.化学方程式可以省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7.下列关于盐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金属离子B.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根离子C.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比例D.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8.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电子,还原剂得到电子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电子的接受者D.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电子的给予者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圆圈代表原子核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圆圈代表电子云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圆圈代表电子层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圆圈代表电子10.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命名规则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遵循“先原子后离子”的原则B.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遵循“先离子后原子”的原则C.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遵循“先离子后原子,先金属后非金属”的原则D.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遵循“先金属后非金属,先离子后原子”的原则1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B.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物理性质C.物质的性质分为化学性质和化学性质D.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两者没有区别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B.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C.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温度有关D.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体积有关13.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时,使用天平,天平的游码应放在天平的左侧B.称量固体时,使用天平,天平的游码应放在天平的右侧C.称量固体时,使用天平,天平的游码应放在天平的中间D.称量固体时,使用天平,天平的游码应放在天平的任意一侧1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结果的一种表现形式B.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C.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目的的一种表现形式D.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原理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误差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造成的B.化学实验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不准确造成的C.化学实验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的D.化学实验误差是由于实验操作和实验仪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16.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报告是对化学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B.化学实验报告是对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说明C.化学实验报告是对化学实验目的和意义的阐述D.化学实验报告是对化学实验现象和结果的总结17.下列关于化学实验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评价是对化学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B.化学实验评价是对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评价C.化学实验评价是对化学实验目的和意义的评价D.化学实验评价是对化学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评价18.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时,应穿戴实验服、实验手套和实验眼镜B.化学实验时,应穿戴实验服、实验手套和实验口罩C.化学实验时,应穿戴实验服、实验手套和实验帽子D.化学实验时,应穿戴实验服、实验手套和实验围裙19.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遵循的操作规则B.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遵循的实验原理C.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遵循的实验目的D.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遵循的实验现象20.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创新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创新能力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化学实验创新能力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C.化学实验创新能力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D.化学实验创新能力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入横线上。21.原子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22.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是: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3.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是指_________,还原剂是指_________。24.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_________和_________。25.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26.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27.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28.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29.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3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要求:写出简要答案。31.简述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组成。32.简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33.简述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34.简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四、实验题(共2题,每题10分)要求: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35.实验目的:测定一定体积的未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实验原理: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浓度。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未知溶液于烧杯中;(2)滴加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3)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硫酸体积;(4)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计算出氢氧化钠的浓度。36.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温度下,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变化。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会发生变化。实验步骤:(1)取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于四个试管中;(2)分别将四个试管放入冰水、室温、温水、沸水浴中;(3)观察并记录每个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和pH值。五、计算题(共1题,10分)要求: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未知量。37.已知反应方程式:2H2+O2=2H2O。(1)计算该反应中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例。(2)如果该反应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六、综合题(共2题,每题10分)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问题。38.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以下实验:(1)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2)滴加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3)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盐酸体积。请分析该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39.某同学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1)如何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其所属类别?(2)如何根据反应方程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3)如何根据溶液的pH值判断其酸碱性?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该同学的问题。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C解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2.B解析: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种概率密度分布。3.B解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4.C解析:溶液的浓度越高,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5.A解析:金属活动性越强,其还原性越强。6.C解析:化学方程式必须平衡。7.C解析: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比例。8.A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9.B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圆圈代表电子云。10.C解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遵循“先离子后原子,先金属后非金属”的原则。11.A解析: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2.C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温度有关。13.D解析: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遵循的操作规则。14.B解析: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15.D解析:化学实验误差是由于实验操作和实验仪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16.A解析:化学实验报告是对化学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17.A解析:化学实验评价是对化学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18.B解析:化学实验时,应穿戴实验服、实验手套和实验口罩。19.A解析: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遵循的操作规则。20.D解析:化学实验创新能力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二、填空题21.原子核、电子、电子层解析:原子由原子核、电子和电子层组成。22.元素符号、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析: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是: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3.得电子的物质、失电子的物质解析: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是指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失电子的物质。24.溶液的酸碱性、pH值解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的酸碱性、pH值。25.盐酸、氢氧化钠解析: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盐酸,属于碱的是氢氧化钠。26.盐、氧化物解析: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盐,属于氧化物的是氧化物。27.单质、化合物解析: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单质,属于化合物的是化合物。28.电解质、非电解质解析: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29.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解析: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是酸碱中和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置换反应。30.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解析: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复分解反应。三、简答题31.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原子核、电子层和电子组成。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原子核、电子层和电子组成。32.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33.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的pH值,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解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的pH值,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34.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用来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以及金属置换反应的顺序。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用来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以及金属置换反应的顺序。四、实验题35.(1)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2:1。(2)如果该反应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2H2+O2=2H2O,可知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2:1。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36.(1)在冰水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pH值约为7;(2)在室温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pH值约为7;(3)在温水浴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pH值约为8;(4)在沸水浴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pH值约为9。解析: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会发生变化。五、计算题37.(1)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2:1。(2)如果该反应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2H2+O2=2H2O,可知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2:1。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六、综合题38.实验原理: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浓度。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2)滴加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3)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盐酸体积。注意事项:滴定过程中要控制好滴定的速度,避免过量滴定;滴定结束后,要观察颜色变化,确保滴定终点准确。解析:实验原理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消防演练方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反义词多音字总结
- 2025年珍珠奶茶原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种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蛋白质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春新版六年级英语下册《常考句型习题》带答案
- 林芝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二诊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5届三中初三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5春新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28课中心思想
-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临床医学概论A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如何进行植物的分株与繁殖
- 蛋白尿学习课件
- 电除颤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 《电子电工实习》课件
- (新湘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13a-7建筑物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 空调维保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囊萤夜读》-课件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临床应用分析
- 《国家安全法》-详解
- 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