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情境,补全对话。(8分)

小语:我爱诗人吟咏的美丽景象。如“,

洪波涌起”般浩瀚,如“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___________"般幽雅。

小文:我爱古人叹咏的人生哲理。如当“富贵”与“义”发生冲突时,

孔子的态度是,,"

当感慨时光流逝时,孔子的感受是“:

小思:我爱文人的托物言志。如梅之傲骨,无惧风霜,展现着坚韧

不屈的品格;O

(仿照画线句子,在后面横线处再续写两个句子)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包含尊称和谦

称。“鄙人”“寒舍”“令尊”属于谦辞,“惠顾”“赐教”“拙作”属于

敬辞。

B.鲁菜,又称山东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著名菜肴有葱

烧海参、黄炯鸡、奶汤蒲菜等。

C,建安风骨也称汉魏风骨,是汉魏之际的文学风格,具有慷慨悲

凉、雄健深沉等特点,代表人物有“三曹”“建安七子”。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了为父亲请医生治病的情景,揭示

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B,《无常》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

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C.《〈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赞美了“卧

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D,《狗•猫•鼠》中,鲁迅追忆童年时救的一只小隐鼠遭到摧残的

经历,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2)《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和藤野先生都给鲁迅带来了恒久的温

暖,请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他们是怎样温暖鲁迅的心灵的。(4分)

4.班级开展以“网络流行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1分)

【活动一:正确使用网络用语】

(1)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上一句话,组成排比

句。(2分)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网络用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鲜活的生命力,成为一种新

的语言现象。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语言的飞速发展和泛滥。网

络用语的不规范使用也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了困扰。因此,规范网

络用语,是维护网络健康的必然要求,是塑造良好社会风尚的迫

切需要,是0

【活动二:了解网络用语】

(2)下面是语言文字小组同学收集的相关材料,请读后完成后面的任

务。(9分)

[材料一】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

“202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于12月12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

研究中心发布。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爱达未来、烟

火气、数智生活、村BA、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主打一个

xx、多巴胺穿搭、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新职人。

(光明网,2023.12.12)

【材料二】在的网络世界里,网络用语“YYDS(永

远的神)”“XSWL(笑死我了)”更是把汉字缩写到了汉语拼音首字

母。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某些方言中。而其中者,非,东

北话”莫属。表达肯定回复,直接用“O啦”,效果值直接被拉满。

东北话的发音比较,语音重音明显,有时候会加入

一些口音,比如说“儿”音。

孩子玩“烂梗”频率如何?

【材料三】面对醉人的景致,面对很频繁,经常说_3%

A15%/\

82%

偶尔冒一句

美好的事物,古代文人墨客会以抒情优美的诗词直抒胸臆。然而,

如今的孩子们或许只会用,绝绝子”“YYDS”概括,或是不假思索

地蹦出鸡你太美”“你个老六”等网络梗。这些网络词语,不仅吞sh

I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①你知道这些网络用语的含义吗?请你根据下面的示例,从材料

一中选择一个网络用语进行解读。(2分)

示例:爱达未来:来源于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

(读作“爱达未来”)”。爱达未来意为传递自信乐观、不畏挑战、共

迎美好的期许,与“永远向前”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契

合一致,也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

烟火气:指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烟火气是百姓心中

最朴素、最踏实的幸福感。

②请给材料三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网络梗()吞shi()

③依次填入材料二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浩渺登峰造极粗犷B,宽阔登峰造极粗犷

C.浩渺叹为观止粗暴D.宽阔叹为观止粗暴

④你从材料三的图片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请简要说说。

(3分)

二、阅读(43分)

(一)古诗阅读。(4分)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①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②焙茶③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②嗔:责怪,埋怨。③焙茶:

用微火烘茶叶。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两句诗以景取胜,展现了两幅生动、自然的画面。

B.这首诗对“焙茶”“晒谷”的描写,展现了山农劳动的热闹场景。

C.“莫嗔”一词表现了山农纯朴、爽直的劳动者形象。

D.后两句诗语言含蓄质朴,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6.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语同学想将这首诗前两

句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2分)

诗句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的表达效果

山溪、木板桥、①

板桥人渡泉声潺潺的流水声

诗人

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诗②田园的安宁美好和

人、鸡诗人的闲适自在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①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

晏乃画地令方②,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

知之,即遣还。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魏武:即曹操。②令方:使其成为方形。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相委而去()

(2)人问其故()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去后乃至晏乃画地令方

B.相委而去学而不思则罔

C.欲以为子所宝以百数

D.何氏之庐也赤子之心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魏武知之,即遣还。

10.两篇文章中的孩子,你更喜欢哪一个?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

由。(2分)

(三)现代文阅读I。(9分)

外卖餐盒巧变快干T恤

本报记者付丽丽

①外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随着外卖的普及,也产生了大

量废旧餐盒。这些餐盒用完之后去了哪里,会不会造成塑料污染?日

前,在美团青山科技基金的支持下,由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高

级研究员李斌等联合研发的首款再生餐盒料制备低碳丙纶面料正式

发布。团队创造性地提出把废旧餐盒加工改性,制备得到超细旦丙纶

纤维,并将其做成了具备快干功能的T恤。

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使用的外卖餐盒已经超过了100万吨。“考

虑外卖餐盒的出路时,我们联想到了20多年前,废旧饮料瓶被做成

了再生涤纶面料。于是我们就想,用聚丙烯做的餐盒,回收之后是不

是也可以做成再生丙纶面料。”李斌说。

③有了想法之后,团队很快做了验证。结果显示,这一想法在技

术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实施起来仍有挑战,如再生餐盒料除杂、

去味、纺丝以及面料生产等多个环节都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首先是餐

盒的回收和清洗,回收餐盒一般含有不少杂质,需要运用热洗、超声

波洗等特殊工艺来洗净。其次是造粒改性,餐盒料由于本身流动性好、

分子量低,经过多次加热熔融之后,性能下降较为明显,因此需要通

过共混改性的方式来提升其性能。还有就是纺丝,再生材料纺丝对于

工艺设备有特殊的要求,加工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和工艺调整,才

能制备出合格的细旦丙纶丝。

④李斌说,要解决上述环节的问题,就需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让专

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比如餐盒上面有油,如果清洗不干净会留存杂质。

而一点点杂质都会影响后面的纺丝质量,纺出来的丝线就容易断。

⑤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团队最终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成功打通了

“再生餐盒一切片一造粒一拉丝一织布一成衣”的技术路线,实现了从

外卖餐盒到快干T恤的再利用。在现场,主办方展示了这款采用再

生餐盒料制成的低碳丙纶面料速干T恤。T恤摸上去十分柔软、细腻。

⑥李斌介绍,这款T恤从外表看与普通T恤并没有什么差别。

但事实上,超细旦丙纶纤维有它独特的优势,那就是疏水快干。因为

丙纶是用聚丙烯做的,聚丙烯本身不亲水,因此人出汗之后,汗液不

会被面料吸收,而是可以很快排出。此外,它还很保暖、轻便。丙纶

的热传导效率低,细旦丙纶纤维经常被用于制成保暖内衣。而且丙纶

的密度只有0.9左右,相比于涤纶和其他纤维,穿起来更轻便,所

以细旦丙纶纤维也常被用于制造速干衣和运动服饰。

⑦“由于这款T恤的面料来自废弃的外卖餐盒,因此与传统的

细旦丙纶纤维相比,它还有低碳以及促进塑料循环的独特意义。”美

团青山计划项目总监田瑾说。团队曾为再生餐盒料进行了相应的第三

方碳核算,结果显示,与原生材料相比,其减碳量可达73%。

⑧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于运动服饰需求的增加,超细旦丙纶纤维的

市场份额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团队对其应用前景充满信心。“我们

用再生餐盒料制备的低碳丙纶面料,有望成为与再生涤纶并驾齐驱的

可持续纺织面料。相信未来会获得更多品牌商和消费者的青睐。''李

斌说。

(《科技日报》2023.12,26)

11.文章主要介绍了用外卖餐盒制成快干T恤的理念、.

和优势。(2分)

1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2分)

1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的作用。(2分)

结果显示,这一想法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实施起

来仍有挑战。

1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第②段,说说用外卖餐盒作原料制作

T恤这一想法形成的原因。(3分)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小小的塑料餐盒也可以变废为宝。

据统计,外卖餐盒中塑料餐盒占60%到80%,其中超过90%为

聚丙烯材质,再生价值较高,回收加工成颗粒之后,可广泛应用

于汽车、电子电器及家居用品等行业。据媒体报道,2020年,外

卖行业共产生了超过170亿份外卖订单,平均每个订单包含3.44

个餐盒,其中近70%是塑料餐盒,这意味着有约370亿个塑料餐

盒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外卖餐盒虽小,但累积起来就是个大数目。

(《中国环境报》2023.11.08)

(四)现代文阅读II。(10分)

极致处,可通神

米丽宏

读初中时,学到一篇课文《核舟记》。那枚核舟用一颗长不盈寸

的桃核雕成,呈现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情景。核舟的舱里有窗有门,

且门窗可开阖;精致的栏杆上,一副对联清晰可见;船头三人,各具

性情,一旁舟子的动作也活灵活现。

这核舟令作者魏学湃由衷赞叹:“其技艺灵怪矣哉!”而作为学生

的我们,则感觉“太神了”!

“神”,是对人、物、技艺的极致赞美,含不可思议之意味。常人

觉得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器物具备无以复制的极致精美,都会被

冠以“入神”的赞美。

这枚“核舟”,算是中国工艺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如今,更

有以头发丝、米粒为材质的微雕作品。中国微雕大师常世琪在一根头

发丝上雕出的鲁迅头像和相关文字,在上万倍显微镜下观看,形神逼

真,栩栩如生。德国曾展出刻在一根头发上的漫画书,这部名为《胡

安娜编织的星球》的世界上最小的书,共分12幅图,显示的是一个

小女孩创作音乐、种树等场景。

不止微雕,所有的艺术,都是没有止境的王国;进入越深,越能

发现它的奇幻无边。微雕之美,美在“方寸之间具千里之势”,即所谓

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而一个艺术家要创作优秀的作品,

须有静心、有定力,有吃苦精神;更须有毅力、有自信,百折不挠。

还有一个相同的规律是,他们皆是凭着恒心和毅力将创造性发挥到极

致的人。

画家黄永玉临近百岁尚在作画,且不说他的画多么个性,他写在

画上的诗,就让人叹为观止。有些字只有印刷体小四号那么大,几乎

就是书籍里正文的字号。朋友赞叹的时候,他说,如果纸好的话,还

可以写得更小,小到只有这些字的四分之一。朋友问,那么小的字,

您看得见吗?他道:不需要看,全凭感觉。这“全凭感觉''或曰"肌肉

记忆”,其实便是打通了人和“技艺”的壁垒,已进入自由王国,是真

正的“通神”之境了。

古人云:“”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投入的时间越多,越

聚焦,越持续,所花费的心力、心思、心神越多,他在这个领域就会

越通透,越能够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能力,以至于“如有神助”了。

而做事追求极致,其实就等于追求‘通神”之境,神生智,智生能,

能力就是这么炼出来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你追求极致

的人生,人生才会给你极致的体验。”极致,是最佳意境,是最高标

准,也是有限人生里的无限追求。

俄国作家列斯科夫在他的小说《左撇子》里写到几位俄国工匠打

造了一个会跳动的钢跳蚤。钢跳蚤只有一粒灰尘那么大,工匠们却为

跳蚤的每个脚上都钉上了真正的铁掌。这还不算完,手艺最厉害的左

撇子,竟然还在每个铁掌上制作了小钉子。可以说,匠人们将匠心匠

艺做到了极致,以至抵达了巅峰,成了一种传奇。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们民间对一种“能人”的描述,说他们可以“给

苍蝇戴手套,给蚊子戴口罩,给跳蚤钉脚掌,给虱子戴脚镣”,跟俄

国作家笔下的“左撇子”也不相上下了。这个顺口溜虽有戏谑成分,但

细想之下,这“功夫”之后的“工夫”,不能不令人敬佩。

匠人们用笃诚的坚守与不断的突破,向着极致的境界挺进,也让

人们看到世界之无限深幽、远阔和无限的可能性。你对世界有多用心,

世界就会对你有多用心,这也许就是能量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能

量守恒定律吧,算是生命的能量学了。

极致地付出,换来极致的境界。寻常世界之外,存在着另外一个

世界;指给我们那个世界的,总是一些追求极致的人。他们在追求与

探寻的过程当中,悄悄地实现了自渡,以及渡人。

事到极致可通神,此言果然不虚。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3年8期,略有改动)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以初中课文《核舟记》的雕刻工艺开头,引出本文要阐述

的话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来阐述道理。

C.作者所说的“极致”,就是最佳意境,也是最高标准,也是有限

人生里永远也达不到的追求。

D.追求极致,不只适用于雕刻、绘画、制作工艺等方面,也适合

读书、生活、工作等其他方面。

16.文中横线处所填写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7.作者说,“这,功夫,之后的,工夫、不能不令人敬佩”。请根据你的

理解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18.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19.你觉得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请结合本文及生活实际简要谈

谈。(2分)

(五)现代文阅读in。(10分)

寒梅

林旭华

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

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

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

乔木绿叶早已褪尽,光秃秃地呆立着,一片萧索沉寂。

③转过花园的拐角,蓦地,我的眼前一亮,一大团鲜嫩的粉红色

跃入眼帘,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

④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

茧,苍劲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呈现出浅灰

或嫩绿的本色,平滑而柔韧。

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

颔首,豆蔻芳华;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

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太阳

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我似乎听

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里,寒梅傲然

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并顿生深深的敬意。

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我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飘落

声,轻轻的,柔柔的。转瞬,悠悠飘来一阵淡淡的香味,丝丝缕缕地

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韵味悠长。张臂,清香盈怀;闻之,

心旷神怡。抬头,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

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

集的落红。

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

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

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阳光下灿然绽放,

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

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

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⑨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有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为奉

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⑩此刻,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

似乎在跟寒梅作最后一场深情的告别。在快要触地的一刹那,那带着

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

然后突然坠地。如此悲壮,如此凄美!

⑪寒梅,花落时的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之美,从此

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⑫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

20.文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请结合⑤⑥段内容

填写下表。(2分)

生命阶段含苞的梅花(2)(4)

轻柔地飘落,散发淡淡的

特点(1)(3)

香味,悠悠地旋转飞舞

2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

表达作用。(2分)

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

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

落红。

22.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

绝美的人生洗礼”。(4分)

2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第②段写花园萧索沉寂的环境,为下文寒梅的傲然绽放做铺垫。

B.第⑤段“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一句是实

写,写出了寒梅盛放的声音。

C.第⑦段是过渡段,承接上文对花瓣飘落的描写,引出下文作者

的抒情议论。

D.第⑨段引用龚自珍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惆怅与惋惜之情。

E.文中作者将所见、所思、所感巧妙融合,表达了细腻丰富的情

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写作(50分)

24.生活中,“幸福”有的时候是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有的时候是

细致入微、难以察觉的,也许在别人眼里平常无奇的事情,对你

而言则有很幸福的感受……

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

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与应用

1.秋风萧瑟影入平羌江水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莲之优雅,香远益清,彰显着清雅高洁的情怀

竹之坚韧,风雨不折,诠释着刚直不阿的气节

2.A【解析】“令尊”是敬辞,“拙作”是谦辞。

3.(1)C【解析】作者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这三个孝道

故事是进行深刻批判的。

(2)示例:长妈妈给鲁迅买来了梦寐以求的、昂贵的《山海经》,这

种贴心的关爱温暖着鲁迅的心灵。藤野先生为鲁迅添改讲义、纠正

解剖图、关心鲁迅解剖实习,他的认真热情,没有民族偏见,温暖

着鲁迅的心灵。

【解析】从《朝花夕拾》中找出这两个人物,并结合相关事例进行

阐述,表现他们带给鲁迅的“恒久的温暖”即可。如长妈妈给鲁迅买

《山海经》,藤野先生为鲁迅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等。

4.(1)示例: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

(2)①示例:村BA:2022年7月30日至8月2日,贵州省黔东

南州台盘乡台盘村举办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这场当地村民

一年一度的篮球赛,经由短视频火爆全网,网友们参照

“NBA”“CBA”的命名规则,称之为“村BA”。

【解析】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网络用语进行解读,从它的来源、内

涵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可。

②geng噬

③A【解析】“宽阔”与“网络世界”不搭配;“叹为观止”用来赞美

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与语境不符;“粗暴”指鲁莽,暴躁,多用来

形容一个人的脾气,与语境不符。故选A。

④示例:大部分孩子会说网络烂梗,只有极少数的孩子没说过。

【解析】从82%和15%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会说网络

烂梗。从3%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极少数的孩子没说过。

二、阅读

(-)5.D

6.①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②悠长的鸡鸣声

【解析】①“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人

渡,,的,,人,,,实即诗人自己。这一句写出了诗人步入幽境时那种心

旷神怡。②这一句写的是诗人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

鸣”,鸡叫,故画面声音为:悠长的鸡鸣声。

(二)7.⑴离开(2)缘故

8.D【解析】A项中的两个“乃”分别为“副词,才”和“连词,于是,

就”;B项中的两个“而”分别为“连词,表顺承”和“连词,表转折,

却”;C项中的两个“以”分别为“介词,把却口“介词,用”;D项中

的两个“之”都是“助词,的”。

9.(1)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2)曹操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人把他送回去了。

10.示例一:我更喜欢陈元方。他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有理有

据地进行反驳,这体现出他是一个懂礼,讲诚信,且能言善辩的

孩子。

示例二:我更喜欢何晏。何晏画地为方,身处其中,委婉地表达

自己不想被曹操收为义子的想法,可见他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孩子。

【乙参考译文】

何晏在七岁的时候,聪明得就像是神童,曹操非常喜欢他,因为

何晏长在宫里,(曹操)就想收他做义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画了个方形,

自己待在里面。别人问他这是干什么,(他)回答说:“这是我的房

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人把他送回去了。

(三)11.技术难题技术路线

【解析】根据第③段中的“这一想法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实施起来仍有挑战……都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可得出:技术难题

根据第⑤段第一句可得出:技术路线。

12.列数字作比较

【解析】“丙纶的密度只有0.9左右”为列数字,”相比于涤纶和其

他纤维,穿起来更轻便”为作比较。

13.“一定”说明这一想法在技术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可行性,起限制作

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先指出“一定”在句中的意思,即具有某种程度的可行性;

再说明它的作用,起限制作用;再从说明文语言的表达上去分析,

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外卖餐盒数量大;外卖餐盒中有超过90%为聚丙烯材质,再生

价值较高;受到废旧饮料瓶被做成了再生涤纶面料的启发,想着

聚丙烯是不是可以作为再生丙纶面料的原料。

(四)15.C【解析】根据第8自然段最后一句可知“也是有限人生里永

远也达不到的追求”有误,应该是“也是有限人生里的无限追求”。

16.A

17.示例:浙江“80后”手艺人陈立林,16岁开始学竹雕,19岁学习

传统木雕,二十几年如一日精雕细琢,将竹雕做到极致。其创作

的《松下问童子》在第七届中国木(竹)雕展上获得铜奖。从心到

手到刻刀,雕刻一件完整的作品,竹块在手中已转上万圈。

【解析】选取的事例要契合“匠人”和“功夫之外的工夫”。事件叙

述清楚,语言简洁即可。

18.示例人在追求与探寻的过程中,会努力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将事情做好,做到极致。这个过程就是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超

越自己的过程,也就是完成了“自渡”。这个自渡的过程中所体现

出来的精神品格能影响他人,给他人以激励与启迪,让他人得到

改变,这就完成了“渡人”。

【解析】对画线句子的理解,首先要弄清楚“自渡”与“渡人”本身

的含义,再从“自渡”与“渡人”之间的逻辑关系上去分析。“自渡”

即“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渡人”即让他人改变。认

识、改变、超越自己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能影响他人,

激励他人,让他人得到改变,这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用简洁

的句子概括即可。

19.示例:把事情做到极致,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要有静心、有定

力、有吃苦精神,要有毅力、有自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坚

持不懈地追求等。

(五)20.(1)娇羞颔首,豆蔻芳华(2)绽放的梅花

(3)红瓣灼灼,嫩蕊颤颤(4)飘落的梅花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题干说明结合⑤⑥段内容来回答,

已知信息,含苞的梅花”对应第⑤段,由第⑤段,含苞的,娇羞颔首,

豆蔻芳华”可知,第一空应填娇羞颔首,豆蔻芳华。由第⑤段'绽

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可知,第二空应填:绽放的梅花。第

三空”绽放的梅花”的特点是“红瓣灼灼,嫩蕊颤颤”。已知信息“轻

柔地飘落,散发淡淡的香味,悠悠地旋转飞舞”对应第⑥段,由第⑥

段,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

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

红”可知,这里描写的是梅花飘落的状态,故第四空应填:飘落的

梅花。

21.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飘落

时的优美姿态,富有动态美和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和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如雪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飘落的梅花比作雪花;“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运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将飘落的梅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飘落

时的优美姿态,富有动态美和画面感,再结合下文第⑧段,生命的

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

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可知,即使梅

花飘落,也改变不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据此作答即可。

22.①寒梅在严冬里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令作者震撼并产生敬意

②梅花凋零时,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的坦然与达观,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③落红默默奉献

的精神,令作者赞叹,给作者人生启迪;④寒梅,花落时的洒脱

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之美,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

升了作者的人生境界。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第⑤段“在满目萧索的严

冬里,……并顿生深深的敬意”可知,寒梅在严冬里傲然绽放的激

情与风采,令作者震撼并产生敬意。

由第⑧段“因为它深知,……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可知,梅花凋零时,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

精彩的坦然与达观,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由第⑨段“不为独香,……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可知,落红默默

奉献的精神,令作者赞叹,给作者人生启迪。

由第⑪段“寒梅,……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可知,寒梅,花落时的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之美,给

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作者的人生境界。

23.BD【解析】本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