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0课梨园春秋[学业达标]1.当今在湖南土家族、贵州彝族、广西融水苗族、江西婺源都有傩仪的活动。下列有关原始时代“傩”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蕴涵着古代戏曲的萌芽②通过娱神来祈求神灵保佑③带有巫术色调的仪式活动④有情节有叙事有戏剧冲突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傩是带有巫术色调的仪式活动,通过娱神来祈求神灵保佑,其中蕴涵着古代戏曲的萌芽,①②③正确;有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是唐代歌舞戏的特点,④错误。故选D项。2.“梨园”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A.元曲B.乐舞C.杂剧D.京剧答案B解析A、C两项出现于元朝,D项出现于清朝,不符合材料时间“唐中叶”,均解除;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特地场所——梨园,后人便将梨园作为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梨园弟子,也称梨园子弟,指戏曲演员。故B项正确。3.《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写到宋江偕同柴进、鲁智深、武松、李逵和燕青等英雄去东京欣赏元宵灯会,但见:“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他们一行人所到的去处是当时最繁华的消遣场所,其名称是()A.坊市B.勾栏C.舞坛D.瓦舍答案D解析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地的消遣场所——瓦舍产生。故选D项。4.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有关南戏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戏是小农经济的产物B.南戏主要在宫廷内流行C.南戏的声形表有严格规定D.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答案D解析南戏是随商品经济发展而渐渐形成的,故A项错误;南戏主要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故B项错误;南戏比较自由,C项错误;南戏兴起于民间,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故D项正确。5.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记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后人评价曰:“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B.民主思想出现其间C.浪漫主义色调深厚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元杂剧语言通俗易懂,像白话文一样,A项最符合题意。6.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缘由是()A.百姓与士大夫有冲突B.朝廷扬“雅部”而抑“花部”C.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D.昆曲脱离广阔民众答案D解析百姓不喜爱昆曲的主要缘由是其脱离民众,无法满意民众的精神需求,故选D项。7.2014年中心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出如下图卷,试图再现当年京剧名伶的风采。历史上与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干脆相关的是()A.徽剧B.南戏C.越剧D.黄梅戏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京剧在演化的过程中,主要汲取了“徽剧”与“汉剧”的精华,故A项正确。8.某同学在探讨性学习过程中运用了下列图片,据此推断,他的探讨课题应是()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化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化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戏曲艺术,故其探讨课题是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故选D项。9.元代杂剧《窦娥冤》描述一位叫窦娥的女子受害含冤而死,她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都得到了实现。这种描写()①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②折射了劳动人民的正义呼声③反映了儒家的天人感应理论④表现了封建法制的阶级属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D解析通过文学作品反映下层劳动妇女的苦难,隐晦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抗争,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故②正确;窦娥发下的誓愿均违反自然界的规律,但是作者都让其最终实现,追溯其思想根源,来自于儒学思想的天人感应学说,本质上带有限制暴政的民本观点,故③正确,①错误;④材料不能体现。故选D项。10.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的是白色,包拯的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猛烈残暴D.刚直果敢答案A解析京剧红脸表示忠勇正义,例如关羽,故选A项。白脸表示奸诈狡猾,例如曹操,解除B项;黄脸表示猛烈残暴,例如宇文成都,解除C项;黑色表示刚直果敢,例如包拯,解除D项。[等级提升]11.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说道:“唐代以后以舞乐为主,舞的动作不过是附属品,乐律亦重形式,少有仿照动作的意思。宋代以后,随着杂剧的流行,仿照事物一类通俗艺术较盛,动作较为困难,品尝较古代的音乐下降。”据此可知()A.唐代音乐形式比宋代的更受欢迎B.唐代舞乐仅供皇族欣赏C.宋代以后音乐形式的世俗化倾向D.宋代音乐多仿照唐代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相比唐代而言,宋代的杂剧等艺术通俗易懂,面对市民阶层,艺术形式有世俗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解除。12.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根源是()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B.统治阶层旨趣的改变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定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随着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市民阶层不断发展,更加通俗、更符合市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艺术形式渐渐流行开来。而像昆曲这类高雅的艺术形式,因其不够通俗,不符合市民文化需求而渐渐没落,故D项正确。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不是根源,解除A项;统治阶层旨趣的改变无法真正左右艺术的发展改变,故B项错误;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民众的文化水平应当是提升的,且这一点也不是根源,故解除C项。13.梅兰芳在晚年写的《五十年来的国剧》一文中说:“现在的观众,对于国剧只重视其艺术,对于剧本之意义则不甚留意,这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化有点损伤。”他意在强调()A.京剧艺术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B.京剧艺术应当重视社会教化的功能C.京剧剧本应当是先进文化的代表D.京剧艺术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答案B解析“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A项;据材料“只重视其艺术”“这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化有点损伤”可知,京剧应留意社会教化,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D项说法不当,解除。1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解析京剧是一门艺术,仅依靠其人物脸谱,不能真实再现客观历史,可解除A项。脸谱是中国戏曲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从人物面貌上揭示人物的类型、品质和性格特征,并表示对人物的褒贬,故B项正确。脸谱评断人物并不客观;也无法提升人物价值,C,D两项错误。15.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内涵是()A.主见精神自由与特性解放B.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C.批判存天理灭人欲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牡丹亭》中杜丽娘追求爱情的精神,体现了精神的自由与特性解放,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非是“灭人欲”,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要为现实服务,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的演进。——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戏曲发展的趋势,并分别指出其依据。(2)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谈谈对中国戏曲发展的相识。答案(1)①趋势:戏曲种类日益丰富。依据:宋元时期为杂剧,明清时期则以多种地方戏为代表。②趋势:舞台更加完备。依据:隋唐时期仅有简洁的舞台,之后,前后台、伴奏区渐渐分开。③趋势:专业化程度加强。依据:从百戏到杂剧,再到昆曲、京剧等;舞台的渐渐完备;演出场所从借助其他场地临时搭建,到有了固定场所。④趋势:市民化趋势。依据:从仅有贵族观戏到城乡民众均可观戏;演戏场所从贵族庭院扩展到民间街巷。(2)相识: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戏曲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改变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