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品情感从笔尖到心间-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教学设计_第1页
以任务品情感从笔尖到心间-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教学设计_第2页
以任务品情感从笔尖到心间-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教学设计_第3页
以任务品情感从笔尖到心间-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教学设计_第4页
以任务品情感从笔尖到心间-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任务品情感,从笔尖到心间--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1.通过借助偏旁、联结、朗读等方式,理解“头涔涔、泪潸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伶伶俐俐、斜斜”等叠词的表达效果,并积累。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仿说等方式,赏析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激发学生珍惜时间之情,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3.通过对比阅读、联读资料等方式,体会作者用“连续追问”“生活细节”表达情感的方法,并深入体会“个人经历”与“社会局势”对情感表达的影响。【教学过程】板块一:赏析一个作品一、赏析词语1.导入。师:上节课官老师带领大家赏析了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感受到了人生经历对情感表达的影响。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从少年史铁生转向青年朱自清,从当代作家的作品到现代作家的作品,一起走近朱自清的《匆匆》,再次探究人生经历对情感表达的影响。齐读课题,朱自清写的匆匆指的是——时间匆匆(板书:时间)赏析作品,我们从赏析词语开始。谁来读?2.词语。出示:头涔涔

泪潸潸

赤裸裸

伶伶俐俐A.指导读音:“头涔涔”的“涔”是前鼻音。B.理解词义:汗水往下流和泪水往下流的样子。这样的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吗?

(不常见)《匆匆》写于1922年,正处于白话文运动兴起的时期,词语有时代感,作家也是有时代感的。C.发现规律:齐读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叠词)D.联结:这篇五六百字的文章中有十五六个叠词。你们看——出示课文叠词。朱自清先生爱用叠词,也善用叠词,你们听——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叠词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柔美的,节奏感,美感)朱自清从小生活在扬州,江南温婉如水的人文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朱自清,让其作品展现出

“柔而不媚”“清新脱俗”的特质。二、赏析情感1.师:赏析完词语,接下来让我们好好读一读课文,一起赏析作者的情感。2.指名交流:谁来分享你画出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怎样的情感?无奈

惆怅

失落

……

(生板书)3.串读:朱自清感受到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表现在,读——朱自清感受到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惆怅表现在,读——朱自清感受到了时光匆匆流逝的伤感表现在,读——朱自清感受到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表现在,读——师:读着读着,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对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惆怅与伤感。古往今来,写时间匆匆流逝的文章多如牛毛,为何朱自清的这篇《匆匆》能成为写时间的代表作,他到底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的?接下来我们好好去一探究竟。三、赏析表达(一)生活细节1.出示: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提取:作者用排比和拟人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细节图,圈一圈都有哪些生活细节?交流汇报。(2)朗读:下面让我们用朗读来展现时光匆匆。同桌合作读,边读边想象时光匆匆流逝的画面。男女生合作读。。(3)积累:老师也想和大家合作着读一读,提高难度,尝试背诵。(4)表达:大家深情朗读的时候,日子从我耳边飞过。

那么你的日子又是怎么过的?(5)小结方法:瞧,作者就是这样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正是这些生活细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着急、惋惜与悲伤。(板书:生活细节)(二)连续追问1.出示: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2.发现:都是问句3.朗读:我们跟着朱自清的文字也来问一问。4.小结:是啊,作者就是通过这一连串的问句,写出了他心里的——(回读板书:彷徨着急无奈……)

板书:连续追问

直抒胸臆的连续追问让情感表达来得更直接,更强烈!板块二:探究一个话题一、联读朱自清的资料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几岁吗?出示:24岁。此刻,你的心里是否有疑问?预设:年纪轻轻为什么为感叹时光匆匆呢?他又为什么写这样一篇文章呢?师:出示资料,你们看朱自清18岁便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24岁,他已然成为文坛耀眼的新星,正是风华正茂,大展拳脚,建功立业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感慨呢?1916年,18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19岁升入北京大学本科哲学系;1919年,21岁开始发表诗歌,出版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1920年,22岁北京大学大提前毕业,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母校任教,并创办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社,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1921年,23岁加入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2.指名说。3.联读资料。读读老师给你们的资料,可能有所发现。资料一1898年,朱自清出生于扬州,父亲对他的管教非常严格,从小就送他去私塾读经籍、古文和诗词,养成了他和平中正、少年老成的性格,同时也有了传统文人感时伤事的情怀。1922年,朱自清与封建专制的父亲朱鸿钧闹僵,已经成家的朱自清只能一人扛起家庭的生活重担。迫于生计,他只身一人离开扬州来到浙江省台州市第六师范学校教书,可学校校长并不认可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让朱自清陷入更迷茫的境地。师:对自己人生的迷茫,让朱自清对时光匆匆流逝感到无奈彷徨。资料二《匆匆》写于1922年3月,当时的中国正值五四运动落潮期。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点燃了民众的救国热情,但旧的东西还未摧毁,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于是在五四运动中被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着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一腔报国热情无处安放,于是他们感到迷茫。社会局势动荡不安,使朱自清对现实感到失落,常常有“看不清现在,摸不着将来”的强烈感受。因为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找不到报效祖国的方向和人生奋斗的目标,所以朱自清感到无限空虚与惆怅,但他又不忍心虚度年华,在风尘中老去,仍然想要有所作为。师:对国家未来的迷茫,让朱自清对时光匆匆流逝感到惋惜、伤感。师:对于个人前途,国家未来,朱自清都感到无比迷茫。正是个人经历和社会局势的变化导致情感的变化,才会有感而发写下《匆匆》,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彷徨、忧伤。那么同样写时间流逝的,曹操在《龟虽寿》中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二、联读曹操《龟虽寿》1.出示: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2.品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3.联读资料。师:读着这几句,我们仿佛感受到曹操要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宏愿,他这么想延年益寿到底意欲何为?我们来看资料。资料三《龟虽寿》这首诗写于曹操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这场胜利意味着他已经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此时的他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他想到南方的孙权、刘备仍然各雄踞一方,他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虽然人总是要死的,但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利用有限的生命建功树业,有所作为。4.总结:同样写时间,朱自清是哀婉的、黯然神伤的,而曹操则是激昂的、只争朝夕的。为什么这样?师:人生经历不同,情感表达也是不一样的。三、对比阅读《那个星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