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科技文化成就主备教师:备课教师:备课内容范围: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第6单元(章)第18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航天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了解“籼型杂交水稻”与青蒿素的推广价值;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知道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文字资料、视频资料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知道国家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增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与自豪。教学重、难点1、“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教学难点:国家与人才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设问质疑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成就的取得,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技文化成就》。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一:阅读课本“人物扫描”部分,结合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了解邓稼先的事迹。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与氢弹爆炸成功的基本信息。过渡:以美国媒体“有弹无枪”的说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原子弹与导弹的关系,引出钱学森,并播放钱学森事迹介绍的相关视频资料。活动二:找出邓稼先与钱学森的相似之处。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中国导弹试验与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基本信息。活动三:展示材料,归纳“两弹一星”的历史意义。活动四:阅读课本,找出“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成就。小组研讨1、“两弹一星”指什么?我国分别是何时取得这些成就的?2、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研制核武器,科学家们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你从邓稼先和钱学森身上看到了什么?质疑点拨(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新中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载人航天工程。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翟志刚太空漫步改革开放后在航天上取得的成就: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实验;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为此袁隆平成为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人;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中国中实行“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总结归纳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近了新中国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爱国奉献、赤胆忠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的优良品质,不为名利,默默奉献!让科技创新成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检测(随堂)达标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实现爆炸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2.“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有()A.邓稼先钱学森B.杨利伟钱学森C.翟志刚杨利伟D.邓稼先袁隆平3.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A.1960年B.1964年C.1967年D.1970年4.下列事件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是()A.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B.2003年神舟五号往返成功C.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2008年神舟七号往返成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是作为大学生的观摩研究课而准备的。课后,回收了上课学生的调查问卷。学生反映本课在时间轴这一工具的帮助下,能够较为清晰的掌握不同科技文化成就的时序性,符合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同时,最后总结升华环节的国家与人才的关系也令课堂有了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开放的思考题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学习延续到了课后。 课堂设计中,时间线是一条明线,“国”是一条暗线。导入中的《厉害了,我的国》,三个版块的暗藏“国”,在总结环节的一并呈现让学生将线索串联进行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