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录
大型变压器安装........................................................2
发电机出线及厂用分支母线安装.........................................11
封闭母线安装.........................................................16
500kV升压站设备及连线安装...........................................21
SF6断路器安装.......................................................28
500kVGIS电气设备安装及测试..........................................32
6kV厂用配电装置安装.................................................43
400V厂用配电装置安装................................................49
保护、控制及直流盘柜安装.............................................55
电动机检查及分部试运转...............................................58
蓄电池安装...........................................................63
电除尘电气设备安装...................................................71
桥式起重机及单轨吊电气安装调试.......................................77
全厂照明装置安装.....................................................82
电缆支托架制作安装...................................................88
全厂电缆保护管制作安装...............................................92
全厂电缆敷设.........................................................95
35kV及以下电缆终端(中间)头制作....................................99
控制电缆头制作安装..................................................103
电缆防火封堵........................................................107
全厂(所)防雷接地..................................................110
发电机试验..........................................................115
电力变压器试验......................................................119
避雷器试验..........................................................123
互感器试验..........................................................125
电力电缆试验.......................................................130
电动机试验..........................................................132
大型变压器安装
1工程概况
此部分接合每个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写,内容包含如下:工程简介、主要参数、
工作范围、工程量、工期进度及要求等。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及变电站内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安装。
3施工及编制依据
3.1设计施工图及变更通知单、有关技术协议。
3.2生产厂家的安装说明书、产品手册、技术资料,出厂试验报告。
3.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o
3.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篇电气)。
3.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0
3.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4施工准备及应具备的条件
4.1施工准备
4.1.1人员组织:
4.1.1.1施工总技术负责人:1人。
4.1.1.2施工负责人:1人。
4.1.1.3安全、质量监督员各一人。
4.1.1.4电气安装/试验工:8/3人。
4.1.1.5起重工:3人。
4.1.1.6操作工:2人。
4.LL7架工:2人。
4.1.1.8电焊工:1人。
4.1.1.9油漆工:1人。
4.1.2工器具、机具准备:
4.1.2.140吨履带吊1台。
4.1.2.212吨汽车吊1台。
4.1.2.3电焊机1台,氧气、乙快各1套。
4.1.2.4真空滤油机1台。
4.L2.5油罐L个、油管100米、油盘1个、油桶1个。
4.1.2.6梯子2节、起吊辅助工具若玩干。
4.1.2.7温度计、湿度计、各种类型扳手各一套,真空表一块(读数范围符合规范或厂
家要求)。
4.1.2.8道木若干。
4.1.2.9白布20米,水洗并烘干的新布,干净塑料布20Kgo
4.1.2.10酒精(或丙酮)2Kg,白布带10盘。
4.1.2.11专用工作服及耐油鞋两双。
4.2应具备的施工条件及有关技术资料
4.2.1变压器厂家供货已到齐。
4.2.2变压器周围有足够场地并已平整,回填土压实,道路通畅,施工用电源水源安全
可靠。
4.2.3变压器本体就位前,变压器基础经中间验收,轴线齐全,水平度及标高符合设计。
线误差、坐标符合设计要求。
4.2.4工具棚、油罐、滤油机置于便于使用的地方,并符合消防的要求。
4.2.5准备适当的脚手板及杉杆以备用。
5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方法
5.1验收检查
变压器抵达现场时应仔细检查,接受方代表还应填写每一部分的现场验收清单,以
备查。在变压器卸车前外部检查时,必须注意所有下列事项:
5.1.1所有邦扎拉杆是否完好,紧固螺帽是否松动。
5.1.2所有止动装置是否在正常位置。
5.1.3是否有明显的移位。
5.1.4冲撞记录仪的记录中是否有超过允许值的情况。
5.1.5是否有明显的外部损坏,诸如仪表的玻璃被撞碎,法兰裂缝。
5.1.6仔细的检查套管的瓷套是否有碎裂或损坏。
5.1.7所有的箱子是否有损坏或受潮。
5.1.8随产品单独供货的变压器油的数量与图纸所标明的是否相符。
5.1.9变压器内是否有合格的压力,详见厂家说明书(充气运输时)。
5.1.10冷却器和油泵的所有开口都必须用封板,塞子或其它密封件封好,这些都必须检
查是否有损伤的迹象。
注:设备的整个验收过程:设备厂家代表、设备采购部门、施工单位、业主、监理公司
各单位供应科代表应一起参加。
5.2变压器本体就位
此项工作主要由机械化施工公司来实施,电气专业配合;变压器本体就位前,应验
收变压器基础、基础及周围场所应满足变压器安装条件;变压器本体就位后,外壳应在
开始安装前接地。
5.3变压器附件运输及验收检查
用汽车、吊车将变压器附件运至施工现场并开箱检查验收。检查附件是否有明显的
外部损坏,诸如仪表的玻璃被撞碎,法兰裂缝;仔细的检查套管的瓷套是否有碎裂或损
坏;所有的箱子是否有损坏或受潮;随产品单独供货的变压器油的数量与图纸所标明的
是否相符;冷却器和油泵的所有开口都必须用封板,塞子或其它密封件封好,这些都必
须检查是否有损伤的迹象。
注:设备的整个验收过程:设备厂家代表、设备采购部门、施工单位、业主、监理公司
各单位供应科代表应一起参加。
5.4变压器油的接收处理
首先对厂家来油数量进行计算,确保安装用油数量充足。对每批新油和设备内部充
油,滤油前根据规定数量取油样做简化分析、混油试验和耐压试验,其技术指标必须与
技术协议书中的技术要求一致,然后用压力式滤油机将油打入清理干净的大油罐内,使
用前,应仔细检查油罐内的清洁情况,任何残液都应全部清除,采用真空滤油机将水份
和杂质滤掉,直至使油完全达到规定的标准。
为了节约时间,当变压器油到现场后就可以先行组织人员滤油处理,等待安装后注
油。
5.5注油排氮
用真空滤油机将绝缘油从底部注入变压器本体内至规定高度,同时打开本体上部
排气阀,将氮气逐渐排出,并静止24小时以上。
5.6排油
用真空滤油机将变压器本体内的绝缘油从底部放油阀排入准备好的大油罐里,以
备进行器身检查,并对油进行过滤。
5.7变压器器身检查
大型变压器一般采用工作人员进入变压器内检查的方法,有时也采用吊罩检查的
方法;届时根据安装说明书由监理、厂家、施工单位协商确定是否进行器身检查及应用
的检查方法。
器身检查时应严格控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环境温度(°C)>0>0>0<0
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下65-7575-85不控制
持续时间不大于(h)141088
时间计算规定:由变压器开始放油或开启任何一盖板、油塞时算起,到开始真空或
注油时为止。并应每1小时记录一次环境温度、湿度。
进入变压器内(在器身上部)施工必须穿干净无口袋、无纽扣的专用工作服,耐油
橡胶鞋,并取下手表、项链等。
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用白布带或其它物品拴牢以方落入箱体或夹缝中。应使用呆板
手。带入变压器的所用工具、设备及材料应登记上帐,以便出来时检查、核实。
器身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5.7.1运输支撑和器身各部位应无移动现象,并清点好记录,以备查。
5.7.2所有螺栓应紧固,并有防松动措施,绝缘螺栓应无损坏,防松绑扎完好。
5.7.3铁芯应无变形,铁软与夹件间的绝缘垫应良好,铁芯应无多点接地,拆开接地线
后,铁芯对地绝缘应良好,打开夹件间与铁蛹螺杆与铁芯,铁辗与夹件、螺杆与夹件的
绝缘应良好,当铁状采用钢带绑扎时,钢带对铁辗的绝缘应良好,打开铁芯屏蔽接地引
线,检查屏蔽绝缘应良好,打开夹间与线圈压板的连接,压顶绝缘应良好,铁芯拉板及
铁钝拉带紧固,绝缘良好,记录所测数据。
5.7.4绝缘围屏绑扎牢固,围屏上所有线圈引出处的封闭应良好,能见的绕组部分无民常。
5.7.5引出线绝缘包扎,无破损、拧变现象,引出线绝缘距离应合格,牢固可靠,其固
定支架应紧固,引出线的裸露部分应无毛刺或尖角,其焊接应良好。
5.7.6电压切换装置各分接线头与线圈的连接应紧固,各分接线头表面清洁,接触紧密,
弹力良好,用0.05*10mm塞尺检查,塞尺应塞不进去,转动接点应正确地停留在各个位
置上,且与指示器所指位置一致,切换位置的拉杆、分接头、小轴、销子等应完整无损,
转动盘应动作灵活,密封良好。
5.7.7检查强油循环管理路与下辄绝缘接口部位的密封情况,检查各部位应无油泥、金
属屑末等杂物。
5.7.8器身检查后,参加器身检查的变压器厂代表、建设单位代表、施工单位的质检部
门代表、施工负责人、工地专职质检员及施工班组技术员一起对变压器进行一次复查,
各方均认为可以回扣入孔或钟罩,并在签证书上签字确认。
5.8附件安装
5.8.1升高座的安装
5.8.1.1升高座安装前应先做电流互感器的试验:电流互感器出线端子板应绝缘良好,其
接线螺栓和固定件的垫块应紧固,端子板应密封良好,无渗漏油现象。
5.8.1.2升高座内绝缘筒安装牢固,不应与变压器引出线相碰。
5.8.1.3安装升高座时,应盘好引出线,以便安装套管。
5.8.1.4导油管路应按照总装配图和导油管路编号安装,不得随意更换。
5.8.2散热器的安装
5.8.2.1散热器在安装前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压力值用气压或油压进行密封试验。
5.8.2.2片式散热器在安装前应用合格的绝缘油经滤油机循环冲洗干净,以免拉伤散热
器,造成渗漏油。
5.8.2.3散热器安装完毕后应随主体同时进行真空注油。
5.8.2.4管路中的阀门应操作灵活,开闭位置正确;阀门及法兰连接处应密封良好。
5.8.2.5散热器在安装时,应把单组散热器用螺杆固定上而不拧紧螺母,调整好散热器
之间的距离,用扁钢把相临散热器连接好再拧紧螺母。
5.8.3储油柜安装
5.8.3.1储油柜安装前,应仔细阅读储油柜安装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安
装程序进行安装。
5.8.3.2安装前应将储油柜内壁擦洗干净。
5.8.3.3膜式储油柜的隔膜应完整无破损,并按照《储油柜安装使用说明书》规定气压
试验,无漏气现象。
5.8.3.4隔膜沿长度方向应与储油柜长轴保持平行,不应有扭曲。安装时隔膜袋口处所
述标注涂白漆与柜身轴线方向一致,才能保持隔膜袋长度方向与柜身轴线方向平行,否
则运行时会造成袋口密封处产生扭弯或严重皱折。
5.8.3.5油位表动作应灵活,油位表或油位管的指示应与储油柜的真实油位相符,不得
出现假油位。油位表的信号指点位置应正确,密封良好。
5.8.6套管安装按厂家编号A、B、C标志对号安装。
5.8.6.1套管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⑴瓷套表面应无裂纹、伤痕。
⑵套管法兰颈部均压球内外壁应清洗干净。]
⑶套管安装前应试验合格。
⑷充油套管渗漏现象,油位指示正常。
⑸油箱内在运输过程中起固定作用的引线临时支架需拆除掉,详见拆卸运输图。
5.8.6.2接线柱根部不得硬拉、扭曲、打折,引出线外包绝缘应完好。
5.8.6.3穿缆套管引线的应力锥应进入套管的均压球内,其引出端与套管顶部接线柱联
接处应擦拭干净,接触紧密。
5.8.6.4套管顶部的密封垫应安装正确,密封良好,连接引线时不应使顶部结构松扣。
5.8.6.5套管的油标应面向外侧,以便于观察套管油位,套管末屏应接地良好。
5.8.6.6高压套管经电气试验合格后,打开升高座法兰盖板,抽出高压引线,在套管内
部穿入尼龙绳,套管落下时,拉出引线端,穿入固定销,拧入密封套,连接桩头。
套管起吊、安装按照套管安装使用说明书有关规定进行。具体吊装尺寸参考总装配
图是的套管吊高图。
5.8.7气体继电器的安装
5.8.7.1由于运输原因,气体继电器安装前应重新校验整定。
5.8.7.2气体继电器应水平安装,其顶盖上标志的箭头应指向储油柜,与连管的连接应
密封良好。
5.8.7.3带集气盒的气体继电器应将集气管路引下装好。
5.8.8其它附件安装
5.8.8.1导油导气联管的安装
5.8.8.2导油管联结按管两端标号联结,施工时参照厂家图,各接头清洗干净,胶垫用
白布擦净,螺栓紧固,宜采用密封胶,以保证各接头处密封良好。
5.8.8.3压力释放阀安装,安装时不要再调整,不可随便拆动,护罩上喷油嘴要向变压
器外侧,护罩上开口要对准指示杆,不要影响指示杆活动。
5.8.8.4水银温度计安装前,将温度计座装入变压器油,将橡胶封环套在温度计上,把
温度计插入座内,封环封住座口,温度计刻度朝向梯子,以便观察。把保护管固定在温
度计上,顶部盖上罩,保护开口对正温度计刻度。
5.8.8.5信号温度计毛细管安装时不可受压和弯折,转弯半径不小于500mm,表计安装
前要校验。
5.8.9无励磁分接开关检查
检查无励磁分接开关的触头,确认其在正确位置,检查外部操纵器,确认其在正确
位置。
在分接正负方向均达到极限的各个位置上动作无励磁分接开关,以检查开关触头的
正确排序,关测量,记录匝数比,如匝数比测试结果不合格,按分接开关说明书,纠正
触头位置。
5.8.10密封处理:所有法兰连接处全部用耐油密封垫(圈)密封
5.8.10.1密封垫(圈)应无扭曲、变形、裂纹、毛刺,密封垫(圈)应与法兰面尺寸相
配合。
5.8.10.2法兰连接面应平整、清洁;密封垫应擦拭干净,安装就位应正确;其搭接处厚
度应与原厚度相同。在整个圆周面上应均匀受压。橡皮密封垫的压缩量一般应不超过其
厚度的l/3o
5.9真空注油
将经过真空滤油处理过的合格变压器油注入变压器,并注意:
5.9.1变压器油应按GB7595-87《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试验合格后,方可注入变
压器中,不同型号的变压器油或同牌号的新油与运行过的油混合使用前,必须作混油试
验。
5.9.2抽真空用真空管应接至变压器顶部最高处阀门上。
5.9.3启动真空泵,均匀提高真空度,抽真空到符合规范或厂规。抽真空时,应监视并记
录油箱的变形情况。真空维持时间500KV不少于24小时。在真空状态下注入合格格不
入的、加温到50-60C的绝缘油,注油速度应小于4t/h。真空注油不宜在雨天或雾天进
行。
5.9.4一般在下节油箱的放油阀门处装置注油管路,通过滤油机接至油罐。
5.9.5注油至箱盖顶部升高座底部时停止注油,保持真空。进行主体补充注油。
5.9.6注油时,按油面上升高度逐步打开升高座、导油管、散热器等部件最高位置的放
气塞,进行排气,出油后即旋紧放气塞。直到主体注满油,且储油柜油位达到正常油位。
5.10热油循环
变压器注油完毕,应进行热油循环处理,变压器主油箱的油循环如下:
5.10.1变压器通过上部和下部的滤油阀与滤油机联接成封闭环行,油循环的方向是从滤
油机到变压器顶部,从变压器底部到滤油机。(如为了脱气效果好,连接方式相反)
5.10.2滤油机到变压器的油温应加到50〜80℃。
5.10.3循环应持续处理,直到通过的油量对应于油箱内总油量两倍以上。
5.10.4最后使油质达到GB7595-87规定。
5.10.5热油循环完毕后,变压器静止时间不少于24小时,并在静止过程中对油箱、套
管、散热器及瓦斯继电器等处多次排气,直至残余气体排尽为止。
5.11整体密封试验
(具体方法详见安装使用说明书有关部分)。
5.12清理补漆或重新喷漆
(具体方法详见安装使用说明书有关部分)。
5.13调整试验
在变压器投运前按规程及厂家说明书要求对变压器进行调整和试验。
6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6.1变压器安装应选择晴朗天气,严格控制器身与空气接触时间。
6.2抽取真空时残压应越低越好,并符合设计或制造厂有关规定,抽真空的速率不应过快。
6.3严格控制注入油微水含量,即微水含量不应大于lOppmo
6.4保护法兰平面清洁度,清除油污、锈蚀、锈迹。用过的密封圈严禁再用。
6.5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对所用的机具、工器具进行彻底检查,并做记录,确保完好。
6.6对绝缘油进行全过程控制,在到货、过滤、注油前、注油后等各环节,均要对其进
行严格的取样化验,出具化验报告单,确保合格。
6.7进行注油排氮时,确保整个器芯均浸在变压器油内,并静止24小时以上,以确保器
芯不易受潮。
6.8在进行器身检查或内部引线的连接时,必须在晴天进行,空气相对湿度要小于75%,
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得超过16小时;器身检查完毕,要经监理、厂家、施工单位质
检签证认可。
6.9器身检查用的工具、材料逐一登记上帐,并安排专人负责,工作结束后,逐一进行
核对,应无差错。
6.10参加器身检查人员的衣服必须无钮扣、要系布带、脚穿胶鞋,身上不允许携带任何
与工作无关的物件。
6.11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穿专用工作服,防止任何异物掉入器身内部。
6.12对变压器内部抽真空前,对应抽真空的附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遗漏,蝶阀已打
开;对不允许抽真空的附件采取正确的防护隔离措施。
6.13真空注油后,对所有的附件、对接口、焊缝进行检查,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6.14严格按规程和厂家安装说明书中的程序和要求对变压器进行安装,严格按电气设备
交接试验规程、厂家说明书对变压器进行各项试验测试,出具检测试验报告。
7成品保护措施
7.1变压器施工好后,在变压器的周围尽快施工好围栏,设上警示牌,非相关人员不允
许进入。
7.2用棉麻布,将变压器上全部的套管包缠保护,防止外部损伤。
7.3对呼吸器、油流指示器等上的监视孔玻璃,用木板遮盖保护。
7.4攀登器身的梯子不可直接搭在绕组引线或绝缘件上,应将梯子的上端用干净的白布
包好以防损伤绕组或绝缘。
7.5施工人员检查器身时应注意不可攀登引线支架。
7.6清洗变压器,攀登器身应注意温度计毛细管走向以防踩踏损伤。
8应提交的技术记录及验评资料
8.1变压器安装记录、变压器油务管理记录、变压器器身检查记录。
8.2根据交接试验规程应提交的变压器相关试验报告。
8.2根据验评标准应提交的变压器相关验评资料。
9安全注意事项
9.1施工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作安全措施交底。
9.2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变压器周围装设围栏,作业区禁止吸烟。
9.3吊装套管时,选用合适软质吊绳,避免损坏瓷件,选用合适吊车。
9.4施工中电源、水源安全可靠。
9.5各接口处密封要细致,清理干净,建议在施工前厂家买半液态密封胶。
9.6高空作业孔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9.7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9.8吊车起吊设备前,指挥人员应告诉吊车司机设备重叠,并检验吊车支腿是否可靠。
9.9登高作业应使用工具袋严禁上下抛掷工具或材料。
9.10使用活动爬梯作业应有专人负责监护。
9.11安装附件应注意不得将杂物落入钟罩内。
9.12起重机械的制动、限位、连锁以及保护等装置应齐全并灵活有效。
9.13起重机工作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室,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未经指挥人员
许可,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9.14操作人员应按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操作,如指挥信号不清或将引起事故时,操作人
员应拒绝执行并立即通知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对任何发出的危险性信号均必须听从。
9.15操作人员在起重机开动及起吊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应发出戒备信号。
发电机出线及厂用分支母线安装
1工程概况
发电机主母线自发电机出口经一台少油断路器和一组三相隔离开关至主变压器低压
侧,主母线采用槽形铝母线,发电机中性点母线亦采用槽形铝母线,经一组穿墙套管在
0米层小室短路。
主母线PT分支母线采用矩形钢母线,经三组三相隔离开关及三组熔断器接至PT上。
厂用分支母线采用矩形铝母线,引自主母线,经三相隔离开关及一台断路器后,接
入厂用变压器高压侧,厂用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经穿墙套管进出线小室后,接入高压开关
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装机容量在125MVA及以下的发电厂发电机出线及厂分支母线安装。
3施工及编写依据
3.1设计施工图及变更通知单、有关技术协议。
3.2生产厂家的安装说明书、产品手册、技术资料,出厂试验报告。
3.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篇电气)。
3.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0
3.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4施工准备及应具备的条件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人员组织:施工技术负责1人,安全负责1人,质量负责1人,焊工2人,安装
工6人,架工3人。
4.1.2机具及工器具准备:25吨汽车吊1台,氧弧焊机1台,电焊机1台,氧气与乙快
各1套,弯扳机1台,梯子2节,起吊辅助工具若玩干,温度计、湿度计、各种类型扳
手各一套,道木若干,白布20米,水洗并烘干的新布,干净塑料布20Kg,酒精(或丙
酮)2Kg,白布带10盘。
4.1.3相关资料的准备
4.2应具备的条件
4.2.1发电机出线小室0米层及5米层有关土建工作已结束,各设备基础预埋件已正确
作好,各穿墙套管预留洞位置正确。
4.2.2发电机定子已经就位。
4.2.3主变、高压厂用变压器已经就位并安装完。
5施工工序及主要方法
5.1主母线少油断路器及厂用分支母线少油断路器安装
5.1.1首先根据图纸所示预埋地脚螺栓尽寸,用扁钢做一个框架,钻孔后将地脚螺栓固
定在扁钢上,放置于基础并找正中心后,通知土建进行灌浆。
5.1.2吊装支架及支持绝缘子、灭弧室机构等。
5.1.3安装操纵机构箱子并联杆。
5.L4调整操纵连杆以调整少油断路器的行程、超程、同期,完全满足要求后注油至定
额油位。
5.2主母线安装(室内部分)
5.2.1确定主母线B相中心线:
从发电机出线B相中心吊一线垂,确定出一条垂直线,为发电机出中部分母线的中
心线,由此中心线向扩建端量2.15米确定一个点,再以主变进线少油断路器的另一-侧B
相为一点确定一条线为主母线室内水平段的B相中心,再以此少油断路器的另一侧B相
中心为一点,吊一线垂,此垂线既为主母线在发电机出线小室A排外墙上竖直段的B相
中心线,从A排柱中心线向西移2.2米外则为主母线,在5.0米层的中心线。这样,主
母线在室内部分中心线全部确定,以此中心向两侧各移0.9米则为A相和C相中心线。
5.2.2支持钢结构安装:
主母线支吊钢结构采用10#槽钢,各垂直段采用支持结构,各水平段采用吊挂结构),
绝缘子采用——型。
根据图纸所示母线标高减去0.315米(支持绝缘子高度)为支持槽钢支持面高度,安
装所有吊挂槽钢和支持槽钢。所有槽钢应处于同一平面上,水平段用水平管测量,垂直
段用线垂测量误差应小于3mm,各档槽钢间距为0.8m,有障碍物处可做适当调整,但最
大间距不超过1.2m,最小不超过0.6m.0
5.2.3绝缘子安装
用螺栓及固定夹板将绝缘子固定在支持槽钢上,调整绝缘子使其中心在主母线A、B、
C三相中心线上后,将螺栓固定牢固。
5.2.4.1主母线穿墙套管共有三处,在主母线进出线小室一个,从出线小室至室处一个,
中性点母线进中性点小室一个。用——角钢制作框架三个,在角钢框架上每隔0.5米的
距离钻孔,将此角钢架焊接安装于各预留洞上。
5.2.4.2割2800*1000*10的钢板3块,根据角钢框架上的孔在钢板相应部位钻孔,然
后预装于框架上。
5.2.4.3根据主母线三相中心线及标高,找出相应在穿墙套管板上的中心,以此中心为
圆心,开中570mm的洞,三个洞之间的钢板用气割开宽为5mm的缝隙,磨去焊渣后,用
铝压板将此缝隙封好,钻孔后螺栓固定。
5.2.4.4将套管安装于套管钢板上,用螺栓固定牢固。
5.2.5电流互感器安装
在0米层主母线水平段安装有3组9个电流互感器,安装时用2根10#槽钢做底座,
槽钢上面标高为3.24米,两槽钢中心距为0.25米,槽口向外,在A、B、C三相中心两
侧各0.35米处钻中20的孔(如果CT已运抵现场,则根据现场所量得的尺寸钻孔),然
后将CT用螺栓固定在槽钢上,调整其中心与主母线中心一致后固定牢固。
5.2.6垂直隔离开关安装
5.2.6.1根据隔离开关两侧墙之间的距离,割两根10#槽钢,使槽钢两端恰好能抵到两
侧墙上的预埋件上,根据主母A、B、C相中心线,确定出隔离开关的三相中心线,再在
离5米层地面高1.4-2.5米之间处确定一条水平线(以安装方便为原则),与主母线三
相中心线相交处即为隔离开关底座中心。
5.2.6.2据此中心打穿墙孔,在墙两侧用穿墙螺栓固定好夹板,然后在槽钢上打对穿孔,
将槽钢固定在穿墙螺栓上,再将槽钢两端焊在两侧墙的预埋件上,要求焊接牢固,然后
将隔离开关底座固定在穿墙螺栓上,将螺母拧紧。
5.2.6.3安装支持绝缘子,动、静触头及导电杆。在5米层安装操作机构,将隔离刀及
操作机构都打至开的位置,然后根据实际尺寸下料,用①32的水煤气管将隔离开关各相,
及隔离开关与操作机构连好,然后操作操动机构适当调整联轴器,静触头、导电杆,使
其分合闸同期,插入深度符合规定,然后将各处螺栓固定牢固。
5.2.7主母线安装
5.2.7.1直线段安装:将两根槽铝按1米的间距用间隔垫组装好,并顺支持绝缘子安装,
在绝缘子上的固定采用固定金具MCN-200型,儿节安装完后调整其中心误差及水平误差,
应使其误差小于3mmo
5.2.7.2槽形母线与隔离开关联接
槽形母线与隔离开关的连接采用2片LMY-120*10和4片LMY-100*10的连接板联
接,每2片LMYT00*10的连接片接在槽形母线的宽面,中间留有10mm的缝隙,每片
LMY-120*10的连接片接在槽形母线的窄面,每片连接板在槽形母线上接触长度为710
mm,用8个M16的螺栓固定,在隔离开关端子上接触长度为110mm,用4个M16的螺栓
固定。
5.2.7.3槽形母线与断路器接线端子连接
槽形母线与断路器端子呈90°角,在断路器接线端子两个侧面采用2片LMY-80*10
的连接板,每片在槽母上的固定采用8个M16的螺栓固定,接线端子的上面采用4片
LMY-80*10>L=480mm的连接板,下面采用2片LMY-80T0,L=9030的连接板。
5.2.7.4槽形母线的直线活动接头设在发电机CT西侧,是为方便检修更换CT而设计的,
断口距离为200mm,连接片采用每个面2片-LMY-80*10的连接板。为方便施工,侧面采
用长度为614mm的连接板,下面采用长度为L=500mm的连接板,上面为了使工具能伸
入槽母内部紧固螺栓,采用长为600mm的连接板,中间部分弯成半径为100mm的半圆,
形成一等孔。
5.3厂用分支母线安装
厂用分支母线高压侧母线引下线自主母线5米层,经一组隔离刀后接少油断路器,
再从少油断路器接至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从高压厂用变压器至高压开关柜。
5.3.1厂用母线少油断路器,隔离开关,穿墙套管安装同主母线处。
5.3.2确定厂用分支母线中心线
从厂变高压侧B相中心,找出一条为厂用分支母线高压侧进线B相中心线,,将此
线路南移2.1米,则为厂用母线低压侧出线B相中心线。
5.3.3厂用分支母线钢结构采用10#槽钢,绝缘子采用2D-20F,在户内水平段采用吊挂
结构,再根据三相母线中心线将绝缘子固定在支持槽钢上,要求各档槽钢支持面都处于
同一水平面上,误差小于3mm,各档槽钢中心距为800mm,有障碍物处可适当调整距
离,但最大不超过1200mm,最小不小于600mmo
5.3.4厂用分支母线安装
厂用分支母线室内采用矩形LMY-125*10铝母线,室内高压侧母线采用LMY-125*10
铝母线,低压侧采用LMY-2*[100*10]铝母线,高压侧母线引自5米层主母线拐角处接至
高压开关柜,厂用分支母线安装较简单,沿中心线安装在绝缘子处打孔固定,在与各设
备连接处采用直接打孔螺栓固定,直段中间部分不设活动接头。
5.4室外主母线安装
室外主母线采用双槽形母线,支持绝缘子采用ZS-3000/20型,母线间隔垫采用MCG-1
型,主母线自主变压低压侧接出后,进入水平段,然后南拐90°弯后垂直上升至穿墙套
管处,经穿墙套管与室内主母线相联,室外主母线水平段中心标高4.7米,中间装有一
处活动接头,接头采用MSC-200—112只,其余所有安装细节与室内主母线相同。
5.5PT母线及PT安装
主母线PT位于0米层,PT共有3组,每组有3只PT,每组中3只PT型号相同。PT
母线采用矩形钢母线GM-60*6,自主母线引下后,分别经3组熔断器及3组隔离开关后,
接入PTo
5.5.1用10#槽钢做PT的底座,根据各只PT的底座孔在10#槽钢上钻孔,然后用螺栓
固定好。
5.5.2根据图纸所示位置,用L50*5的角钢,在标高5.5米处做支架,然后在支架上固定
绝缘子及矩形母线。
5.5.3根据各组B相PT,确定出熔断器及隔离开关的中心线,然后安装熔断器及隔离开
关,具体安装方法见5.2.6。
5.5.4用矩形钢母线GM-60*6连接PT至隔离开关,隔离开关至熔断器,熔断器至主母线。
5.6金属护网安装
所有主母线,厂用分支母线,PT母线及PT、CT,全部用金属护网防护隔离。室外处
侧面采用20*20网孔的镀锌钢丝网,上顶面采用钢板防雨、雪及灰尘,两边用10#槽钢
做立柱,用12#槽钢做横梁,用角钢做横架支撑,室外所有钢构件均采用镀锌制品,室
内部分两侧面全采用带网孔的钢丝网,采用角钢做框架,中间用扁钢做横架支撑,护网
高度为L9米,内部角钢及框架先刷红丹漆后刷灰色漆。
6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6.1确定主母线中心线时,首先应与有关专业密切联系,待高厂变、发电机本体就位后
方可进行。
6.2硬母线安装时应注意,母线支持夹板的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IT.5mm的间隙,且
每一段应设一个固定死点。并宜位于全长或母线伸缩节中点。
6.3硬母线制作、安装前应先校直整形。
6.4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安装及调整一定要达到厂家安装说明书中的要求和标准,并经
测试合格后,才能与母线相接。
6.5母线安装完并经耐压试验合格后,才能与其它设备相接。
7成品保护措施
7.1小室设备安装完后,将小室的门上锁,如有其他专业人员进内施工,要进行交待,
并派专人监护。CT、PT上部要用塑料布盖住,以防止房顶漏水。
7.2在运输及安装设备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小室的墙面和地面,严禁在墙上乱抹。
7.3发电机出线间母线安装好后应及时将网栏施工好,并挂上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7.4对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等设备,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受潮和污秽。
8应提交的技术记录及验评资料
8.1安装质量验评表。
8.2设备、母线的出厂报告、合格证。
8.3设备、母线的安装记录、焊接记录。
8.4设备、母线的试验报告。
9安全注意事项
9.1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应明确分工,服从统一指挥。
9.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高空作业扎紧安全带,安全带应挂
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
9.3高空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孔紧,严禁酒后上班。
9.4高空作业前要认真检查爬梯及脚手架是否牢固,上下爬梯应面部朝,严禁手拿工具上下。
9.5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使用时应用绳子拴牢,严禁上下或平
行抛掷。用空的废料应及时用绳子递下,不提随意乱扔,防止碰坏瓷瓶和碰伤人。
9.6室内吊装时,临时挂点必须牢固可靠,设备起吊应利用吊点起吊,当吊点偏下,重
心偏上时应使用坚固的腰绳紧固,以防起吊时设备偏斜歪倒伤人。
9.7施工现场应设安全监护人。
9.8施工现场应保持验收现场的整洁。
封闭母线安装
1工程概况
此部分接合每个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写,内容包含如下:工程简介、主要参数、
工作范围、工程量、工期进度及要求等。
2适用范围
适用于200MW及以上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出线全连分相封闭母线的安装。
3施工及编写依据
3.1设计施工图及变更通知单、有关技术协议。
3.2生产厂家的安装说明书、产品手册、技术资料,出厂试验报告。
3.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篇电气)。
3.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0
3.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4施工准备及应具备的条件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人员的组织:
⑴施工负责人1人。
⑵技术负责人1人。
⑶安全监督1人。
(4)电气高压安装工人8人。
⑸起重工3人。
(6)操作工2人。
⑺架工6人。
(8)高压焊工(氨弧焊工)3人。
4.1.2施工机具准备:
⑴25拖拉机,一部。
⑵25t汽车吊一部。
⑶起吊辅助工具若干(钢丝绳、棕绳、索具、卸扣)。
(4)2t倒链2个。
⑸晁弧焊机2台。
4.2应具备的施工条件
4.2.1基础、构架符合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
4.2.2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4.2.3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并在墙上标出抹平标高。
4.2.4设备基础、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焊接构件的质量符合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4.2.5有可能损坏已安装母线装置或安装后不能再进行的装饰工程全部结束。
4.2.6门窗安装完毕,施工用道路畅通。
4.2.7检查设备型号是否与设计相符合,设备编号是否一致。基础孔眼间距及孔径符合
设计,光滑无毛刺。
4.2.8检查设备本体及附件应无损伤、损坏、锈蚀,绝缘件应无变形、受潮、裂纹和剥落。
4.2.9根据装箱单检查设备的零件、备件及专用工器具应齐全、无锈蚀和损伤变形。
4.2.10油表指示及压力值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4.2.11设备运输及现场临时保管:
⑴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不得使设备受到碰撞或剧烈震动。制造厂
有明确规定的,应按制造厂的规定搬运。设备装车后及时封好车。
⑵设备运到现场按原包装放置于平整、无积水的场地,按编号分组放置。场地不
平的应铺垫枕木。当天安装不完的要加盖蓬布遮盖,防止受潮。
5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方法
5.1安装工艺流程
设备倒运一现场开箱检查一吊装就位一组装调整一焊接一清理和试验。
5.2施工工序
5.2.1中心线测量确定:
5.2.1.1封母都是制造厂生产的成品,余量不大,各段之间、各段与设备之间的连接要
求很高,而土建结构的标高、距离等误差又大,为此在安装前对相应进行核定,此工作
应在发电机定子和主变就位后进行。
5.2.1.2应按照图纸对发电机中心坐标、出线坐标、主变、厂变的坐标位置进行仔细校
对,测绘出封母安装中心线,确定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5.2.2钢支架吊装:
5.2.2.1测量钢支架的中心坐标,调整位置同实际要求的尺寸相符合,为减少高空作业,
钢架可在地面适当组装后吊装就位。
5.2.2.2按钢架编号,固定钢支架位置,进行支架、横梁等安装。
5.2.3封闭母线安装:
5.2.3.1母线吊装的顺序,根据坐标及相序,从发电机端开始向主变及厂变方向延伸。
5.2.3.2由于封母为铝质,且外壳与导体间用绝缘子支撑,在吊装、拖运、就位时应有
保护措施,防止母线变形、损坏。
5.2.3.3吊装就位后,进行中心位置的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封闭母线运抵现场时,
内外母线可调节临时固定支撑加固。安装前不能拆除,仅调节同心度达到要求即可。
5.2.3.4调整之后,即进行母线的固定和段口的连接。确保各接口处、三相短路铝排、
穿墙板、PT柜处安装尺寸的正确,-一般封闭母线的内支撑只有与两侧母线均连接后方可
拆除临时支撑。
5.2.3.5发电机出线相关的PT、CT、接地开关等设备应按照图纸设计位置安装好,同时
检查母线标高,中心线是否相一致。
5.2.3.6母线的连接分硬连接和软连接(硬连接:内母线一般采用衬管焊接,外线线采
用抱瓦连接;软连接:母线与母线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波汶管连接,母线与设备间的连
接一般采用橡皮和环氧树脂密封套管实现密封),应注意橡皮密封的严密性,同时在密
封面上均匀涂两层密封胶。环氧树脂密封套管安装后必须与内母线做好等电位连接。
5.2.3.7母线与两端设备一般采用铜软连接,母线安装后暂时不宜安装,待所有试验结
束后再行连接。
5.2.3.8母线仅有一点接地点,要确保接地的牢固和足够的截面。
5.2.4母线焊接:
5.2.4.1母线焊接,采用僦弧焊焊接,焊接程序、方法由厂家及焊接专业提供。
5.2.4.2母线焊接所用的焊丝,其表面应无氧化膜、水分和油污等杂物。
5.2.4.3焊丝拆封后,立即装入焊机送丝器,调整好焊接参数。
5.2.4.4焊接前应将母线坡口两侧表面50mm范围内用不锈钢丝刷刷干净,不得有氧化
膜、水分和油污,坡口加工应无毛刺和飞边。
5.2.4.5母管坡口、焊口、衬管、补强孔尺寸应符合图纸尺寸,衬管与母线的间隙应小
于0.5mmo
5.2.4.6焊接参数:
焊层数焊接方法焊丝直径焊接电流(A)电压(V)筑气流量送丝速度
(L/min)
1MIG①L5160-200A21-23V25-277.3-8.3
2MIG①L5160-200A21-23V25-277.3-8.3
3(盖面)MIG(DL5160-200A24-26V25-277.3-8.3
注:厚度12T4mm的母线焊3层,厚度为5-8mm的母线焊1-2层。
5.2.4.7焊接前,应检查焊接对口上否符合图纸要求。
5.2.4.8在温度低于5℃和环境空气潮湿的情况下,需要适当预热,但预热温度不超过200℃。
5.2.4.9母线焊接应先将主母线点固焊:沿园周每隔90度点焊一处,再进行使焊操作。
5.2.4.10操作技术:
⑴焊接时焊嘴与工件的间距一般控制在8Tomm范围内,并随时清理焊嘴。
⑵为了使熔池有良好的筑气保护以及防止焊枪导电嘴被烧损,在焊接过程中,应将
焊丝伸出焊嘴的长度控制在6Tomm。
⑶焊接宽焊时,焊枪一般作月牙形摆动。
⑷引弧时,一般采取超前引弧滞后20-40mm焊接。
⑸收弧时,必须进行衰减操作发填满弧坑。
⑹层间温度应控制在W200C,每一道焊接应一次完成。
⑺层间清理应用不锈钢丝刷进行,中间焊层焊瘤应及时铲平,外层焊道应注意美观,
不应有咬边。
⑻焊后进行处理,确保焊缝光洁,工件上由于燃烧产生黑斑及焊接产生的飞溅,均
必须用布或不锈钢丝刷净。
5.2.5微正压充气装置安装:将微正压充气装置安装好,并进行调试和充气,确保完好。
5.2.6清理和试验:母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彻底的清扫,并对设备做气密性试验、电
气绝缘耐压试验。
5.2.7待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试验后安装仰缩节。连接时紧固螺栓时应使用力矩扳手,
其值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
5.2.8母线刷漆:
根据规范要求,封闭母线应涂相色漆或相色标志漆。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
相为红色,中性点汇流母线不接地者为紫色,接地者为紫色带黑色条文。
6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6.1焊缝外表加强面高度不得低于基本金属,并均匀美观呈鱼鳞状,加强面高度W4mm。
6.2焊缝表面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过浇、弧坑、气孔、焊瘤等缺陷,咬边
深度<0.5mm,其长度不得超过焊缝全长的10%o
6.3母线焊缝应呈圆弧形,不应有毛刺,凸凹不平处。
6.4焊脚尺寸不小于最小壁厚。
6.5对所用的机具、工器具进行彻底检查,并做记录,确保完好。
6.6在测绘封母安装中心线时,对相应的基础及设备进行核定,以确保封母安装精确。
6.7对僦,弧焊工进行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施焊,确保封母密封、导电、绝缘均完好。
6.8为确保封母的耐压合格,在安装前,对每段封母(或所有支持瓷瓶)均做耐压测试。
6.9在焊接封闭前,对每段封母用吸尘器进行彻底清理,确保内部无杂物。
7成品保护措施
7.1为防止损伤母线,吊装母线应使用尼龙吊带或带橡胶管的钢丝吊带,严禁直接钢丝
绳吊装母线。
7.2为防止碰伤墙壁或母线,吊装母线时应加溜绳。
7.3由于封母为铝质,且外壳与导体间用绝缘子支撑,较易变形和损坏,在运输、搬运、
吊装时,要采用垫橡胶垫、加麻包、用尼龙吊绳等保护措施,确保设备的完好。
7.4母线安装好后应及时将网栏施工好,并挂上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7.5将微正压充气装置尽早投入,以保护设备免于受潮。
8应提交的技术记录及验评资料
8.1安装质量验评表。
8.2设备、母线的出厂报告、合格证。
8.3设备、母线的安装记录、焊接记录。
8.4设备、母线的试验报告。
9安全注意事项
9.1焊接操作前,焊工必须备有防护面罩和眼镜,穿戴好专用衣帽、手套,以防紫外线
损伤皮肤,操作现场要通风良好。
9.2焊机一次线、二次线必须绝缘良好,开、关焊机必须戴绝缘手套,经免触电。
9.3开焊机前必须严格检查机具、皮管、水、气源是否正常,尤其是应经常检查水冷式
焊机的循环水是否通畅,不得断水,以防烧坏机具。
9.4施焊停止后,应切断电源,关闭筑气和水源,以免发生事故。
9.5严格遵守《焊接作业防护措施》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92。
9.6母线吊装应有专人指挥。
9.7高空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严禁高空坠物,传递工具应使用传递绳。
9.8起重机械的制动、限位、连锁以及保护等装置应齐全并灵活有效。
9.9起重机工作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室,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不经指挥人员
许可,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9.10操作人员应按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操作,如指挥信号不清或将引起事故时,操作人
员应拒绝执行并立即通知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对任何人发出的危险信号均必须听从。
9.11操作人员在起重机开动及起吊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前应发出戒各信号。
500kV升压站设备及连线安装
1工程概况
此部分接合每个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写,内容包含如下:工程简介、主要参数、
工作范围、工程量、工期进度及要求等。
2使用范围
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及变电站配电装置内设备、设备连线安装。
3施工及编写依据
3.1设计施工图及变更通知单、有关技术协议。
3.2生产厂家的安装说明书、产品手册、技术资料,出厂试验报告。
3.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篇电气)。
3.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0
3.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4施工准备及应具备的条件
4.1施工人员的组织
⑴施工负责人1人。
⑵技术负责人1人。
⑶安全监督1人。
(4)电气高压安装工人8人。
⑸起重工3人。
(6)操作工2人。
⑺架工6人。
4.2施工机具准备
⑴10t或5t汽车一部。
⑵25t汽车吊一部。
⑶小型砂轮锯一台。
(4)起吊辅助工具若干(钢丝绳、棕绳、索具、卸扣)。
⑸2t倒链2个。
(6)液压钳一,台。
⑺液压油泵一台。
(8)常规各种规格扳手一套
(9)角向砂轮电焊工具测试工具如线坠盘尺水平仪等
4.3应具备的施工条件
(1)设备基础及钢管支柱安装就位、镀锌良好,加固筋焊接牢固,混凝土浇灌凝固,
并经验收合格。
(2)基础孔眼间距及孔径符合设计,光滑无毛刺。
(3)设备基础接地连接到主接地网上。
(4)检查设备型号是否与设计相符合,设备编号是否一•致。
(6)检查设备本体及附件应无损伤、损坏、锈蚀,绝缘件应无变形、受潮、裂纹和剥
落。
(7)根据装箱单检查设备的零件、备件及专及工器具应齐全、无锈蚀和损伤变形。
(8)油表指示及压力值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施工前设备基础及钢结构应经质量检查验收合格,施工现场应达到安装条件。施工
中,请公司、施工处各级领导及质量员、安全员经常到现场指导工作。
5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方法
5.1施工工序
5.1.1设备安装流程:
设备倒运一现场开箱检查一电气试验一吊装就位一组装调整f接线。
5.1.2设备连线流程:
测量两设备接线板距离一计算下料一压接一装间隔棒一清理接触面一连接。
5.1.3引下线安装流程:
初步确定下线长度一下料压接一装间隔棒一上端连接一根据实际连接长度裁割一
下端线夹压接一与设备连接。
5.2设备安装
5.2.1隔离开关安装
1)单极产品的安装、调试:将底座装配(ID用M16螺栓固定在基础上。固定时应注意
放置16方斜垫圈,且将铭牌的底座装配(H)放在中级,用水平尺检查底座装配(H)的上表
面是否水平,如不水平需在底座装配(11)与基础加垫处理。
2)在地面用M16X80螺栓分别将上、下支持瓷瓶和上、下旋转瓷瓶连接在一起,将
已连接好的支持瓷瓶吊装在底座装配的上平面上,并用M16X70六角螺栓紧固,用水平
尺检查上支持瓷瓶的上发兰平面是否水平,如不水平,应在支持瓷瓶之间加调整垫片调
整,将已连接好的旋转瓷瓶用M16X40六角螺栓紧固在底座装配上的转动法兰上。
将主闸刀装配按说明书所示方法吊装在支持瓷瓶上,并用M16X45六角螺栓紧固;在旋
转瓷瓶的上法兰放置一个橡皮垫,用M16X40六角螺栓将它们与转动法兰接在一起(先
不要将此螺栓拧紧;调整底座装配上转动法兰处的三个升降螺杆,使转动法兰的上表面
与旋转瓷瓶的下法兰面均匀紧帖,然后用厂家所供(M16X40)六角螺栓固定紧。此时
将主闸刀上的双连杆取下(不要松开主闸刀上的固定件)用手转动旋转瓷瓶,应感觉轻
松、灵活,否则,再调整转动法兰处的升降螺杆,使旋转瓷瓶转动灵活。随后,将升降
螺杆的锁紧螺母拧紧,所取下连杆仍装复原位置上。(注:若配NGK瓷瓶时联结旋转瓷
瓶及转动法兰均采用M10X50不锈钢六角螺栓)。
3)对接地型产品,还需说明书所示位置将接地静触头安装在主闸刀的底座上。
4)站在主闸刀运动的侧面,解开捆绑主闸刀的固定件,将主闸刀放置在合闸的位置,
调整主闸刀上双连杆的长度,使之等长,且在主动臂在“死点位置”距限位螺钉2mm。
此时主闸刀应基本处于铅垂位置。
5)剪刀式隔离开关静触头的安装、调试:
组装时,应根据悬挂点距离动触头实际距离确定安装尺寸,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
接触范围满足厂规要求;
在切取铝绞线时,应在切口的附近用铁丝扎牢,以防止松股。切断面涂以清漆加
以保护。导电接触处,按上面的方法去掉其氧化膜。按图3组装完后再将上述的铁丝去
掉。
将静触头悬挂在产品上方的母线上,再将主闸刀合闸,微调静触头与主闸刀的相
对位置,使之满足要求,且动触片的八个接触点均于静触杆可靠接触。
6)对接地刀的调整:
将接地刀杆装配插入到底座装配上的静触头内,用手推动动触头连杆使其插入到
接地触头内。止匕时,底座装配的主动杆上、下端的软连接与接地线用螺栓装在底座装配
面上面的三个孔内。注意应在动、静触头表面涂凡士林油。
移动接地静触头的位置,使接地刀顺利的插入。
按说明书所示调整弹簧衬筒的位置,以便最大程度的平衡接地刀杆的重力,力求
接地刀杆由分闸到接近竖直的范围内能自由地停在任-位置。将接地开关处于分闸位置
(刀杆翘起一定角度,以刀头不超过旋转瓷瓶下法兰为准),按说明书所示调整弹簧衬
筒上面的限位板,然后顺着限位板上的612孔再往里配钻(1)12孔,并用M12螺栓固定。
7)三极产品的联接和调试:
安装时,各传动机构均涂黄干油。
将拐臂说明书所示位置用10X50圆头键装在中级,将拐臂装配用月形键装在两边极,
并用卡板装配挡住。
8)把隔离开关机构箱按图示位置安装在中级的基础上。将调角联轴器装配插入机构
输出轴上,并使调角联轴器的中心与拐臂装配的中心对中;把接头用10X50圆头键联
接到拐臂中,将主闸刀放到合闸位置,再反向摇8~10圈,将厂家所供无缝钢管一端插
入到接头焊牢,另一端插入到调角联轴器装配上端焊牢(无缝钢管一定要处在铅垂位
置)。
用手柄摇动机构进行分、和闸操作,并观察主闸刀的动作情况,当出现下面的情况时,
调整方法如下:
a:机构已运动到位,而主闸刀却不到位,说明机构的输出角度不够,应调整机构
内行程开关,以增大输出角度。
b:主闸刀合闸过盈而分闸不到位或分闸过盈而合闸不到位,说明机构的初始角度
与主闸刀的初始角度不匹配,应松开调角联轴器的螺栓进行调整。
9)将各极主闸刀置于合闸位置,截取适当长焊接钢管插入到拐臂装配中焊牢。用手
柄摇动机构,观察三极产品的运动情况,如两边极的初始角度不对,可调整三极联动管
的长度,如两边极所需的角度不够或过大,可调整拐臂装配上齿板的位置。
10)观察机构内减速箱下面弹簧片与行程开关的位置,当主闸刀在分闸位置或合闸
位置时,触片应能触动行程开关切换。
11)将主闸刀置于中间位置,触动分闸或合闸按扭,观察主闸刀是否按预期的方向
运动,如果不对,可调换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
12)三极接地开关的联接和调整:
a:将联动拐臂装配和分别用10X50圆头键装在中极和边极;
b:把接头用10X40圆头键装在中极联动拐臂装配的下面;
c:将接地刀放置在合闸位置,同时将手力机构摇至合闸位置(顺时针),再逆时
针倒转一圈半,截取一适当长度厂家所供无缝钢管,其上端插入接头下端插入摩擦联轴
器的输出轴上,然后将其焊牢。
e:截取两根适当长度焊接钢管插入到联动臂装配,然后焊牢。
f:用手力机构操作地刀,观察其运动情况,若接地刀的始末位置不对,可调整连
杆的长度,若接地刀的总运动角度不对,可调整底座装配中的主动臂长度。
13)把主闸刀置于合闸位置,接地刀置于分闸位置;按组装图示把联锁板装在旋转
瓷瓶的下法兰处,使主闸刀不能和闸时,主闸刀不能和闸。
5.2.2避雷器安装
1)避雷器在运输及保管时必须立直,不得放倒。
2)避雷器起吊及安装时应用绳索吊在瓷套伞背上或吊包状箱起吊,且应单节起吊,
不得整体组合后再吊装。
3)安装及试验前要用纱布擦去本体瓷套上和底座内外的油污及毛刺。
4)避雷器要按产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心聚焦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试题及答案
- 证券投资实务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券商业务拓展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考试的知识点整合试题及答案
- 拆彩钢瓦房施工方案
- 窑炉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矿山作业工程施工方案
- 银行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碘化钾在农业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2030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铁路车辆钳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跨越高原勇敢前行 课件 2025届高考学习的高原期主题班会
- 2025年中国共青团入团团员必知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4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 标准
- BS EN ISO 15848-1-2015 工业阀-逸散性排放的测量、试验和鉴定程序(中文)
- 英阿马岛战争
- 五金冲压车间质量管理规范(含表格)
- 病媒生物防制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