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生物试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2,该种群的每种基因型中雄雌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5/8 B.5/9 C.13/16 D.13/182.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真核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只分布在拟核中C.评价食品中构成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配制婴儿奶粉应重点关注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D.多糖、蛋白质、核苷酸均为生物大分子,由许多单体脱水缩合而成,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3.某同学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和用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的临时装片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实验,15分钟后并未观察到质壁分离。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极有可能是细胞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B.若实验中出现质壁分离复原,则该过程中要消耗ATPC.质壁分离的复原实验既能证明细胞的死活,又能判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关系D.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时开始吸收K+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膜外侧上均有糖蛋白,其主要作用是参与信息交流B.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了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C.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运输胰岛素的载体蛋白,有感受血糖的受体蛋白D.溶酶体的膜不会被自身水解酶破坏,是因为不含有蛋白酶6.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有关推测,错误的是()A.田鼠种群密度越大,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B.气候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C.鸟类种群密度较低时,种内互助行为对种群发展有利D.苹果树种植密度不同时.单位面积苹果的产量可能相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大国,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如及时中耕松土、多施农家有机肥、恰当实施轮作等,使农田肥力得以持续,成为全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楷模。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作物产量主要取决于光合作用。从能量角度看光合作用的本质是将__________并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Mg2+是叶绿体中__________的合成原料。(2)图是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多施有机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这是因为农田富含有机物时由于__________,增大了农田的CO2浓度。图中显示当CO2浓度为a时限制了光合作用,这是因为此条件下直接导致暗反应过程中形成__________较慢。大棚种植作物时需在__________(填“早上”、“午后”或“夜晚”)透气也是此原理。(3)中耕松土能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8.(10分)2019年年底在湖北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病的流行。研究表明这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通过人的口腔、呼吸道黏膜感染人体。可以用核酸试剂盒检测。戴口罩可有效预防感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盒检测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种)(2)新型冠状病毒不是通过皮肤细胞感染,而是通过黏膜细胞感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___免疫产生的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8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个。(5)病毒寄生在蝙蝠体内,但不会引起蝙蝠大量死亡,这是病毒和蝙蝠两种生物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9.(10分)人类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并且分别由B、b和A、a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一个为伴性遗传病,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根据该遗传系谱图分析,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遗传系谱图中I3、Ⅱ2、Ⅱ3、Ⅲ7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_______种基因型和________种表现型。(4)假设Ⅱ1为甲病的携带者,Ⅱ1与Ⅱ2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5)在Ⅱ3与Ⅱ4的后代个体中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10.(10分)CRISPR—Cas9技术又称为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是以Cas9基因和能转录出与靶向基因互补的gRNA的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的剔除或改进,从而修复或改良机体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表达载体的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是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2)要从根本上剔除大鼠细胞中的肥胖基因,常选用其桑椹胚前的细胞作为改良对象,原因是______。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鼠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成功产生了Cas9蛋白和gRNA。gRNA能够定位靶向基因的原理是______。Cas9蛋白能够从gRNA定位的部位切断磷酸二酯键,从而将靶向基因从原双链DNA上剔除。由此推测,Cas9蛋白实际上是一种______。(4)CRISPR—Cas9技术也可用于修复线粒体上的某些缺陷基因,从而有效避免某些遗传病通过______(填“母方”或“父方”)产生的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5)______(填“T”或“B”)淋巴细胞是人体内抗肿瘤的“斗士”,但由于细胞中的PD—1蛋白会引起免疫耐受,使之不能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导致人体患病。临床上可以通过CRISPR—Cas9技术剔除______,从而重新激活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11.(15分)微核(micronucleus,简称MCN),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有实验证明,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形成了微核。分析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某科研小组欲探究某农药对水稻的毒害作用,用不同浓度的农药处理水稻,然后取水稻的组织细胞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微核率(每1000个细胞所含有的微核数)。(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因变量是_____。(2)应该取水稻的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制作装片。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_____→_________→制片。(3)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如果要观察微核,应该用_____试剂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选择处于_____期的细胞进行观察。(4)微核的产生属于_____(填变异类型),这种变异(能否)_____遗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本题应选用配子法来计算基因型概率。在开始审题的时候看到有两对等位基因,但是由于亲本均为bb,因此只要考虑Aa和AA这一对基因,此时应选择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详解】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分析基因型可知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后代也全为bb)。据题意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AA=1:2,这样亲本AA占2/3、Aa占1/3,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1/3×1/2+2/3=5/1,a占1/1.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的概率为5/1×5/1=25/31,aa的概率为1/1×1/1=1/31,Aa的概率2×5/1×1/1=10/31,因此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25/31+1/31=13/18。故选D。2、C【解析】
氨基酸根据能否在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以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详解】A、组成细胞的20多种化学元素,在细胞中大多数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少数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B、真核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拟核中,B错误;C、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需要从食物中获取,成人体内必需氨基酸有8种,婴儿体内必需氨基酸有9种,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格外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婴儿奶粉中需要添加9种必需氨基酸,C正确;D、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为小分子,D错误。故选C。3、D【解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由于植物细胞能主动吸收K+和NO3-,因此极有可能是细胞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A正确;B、植物细胞吸收K+和NO3-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需要消耗ATP,B正确;C、发生质壁分离需要具备活细胞以及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等条件,因此质壁分离的复原实验既能证明细胞的死活,又能判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关系,C正确;D、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就已经在吸收K+,D错误。故选D。4、A【解析】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中会发生演替与信息传递,其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自然状态下由于存在突变与基因重组,因此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正确;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后原来的生存环境没有被完全破坏,因此其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习性相近的物种的生活区域在一定范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再生能力,C错误;两只雄性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作用,D错误。5、C【解析】
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详解】A、不是所有的生物膜上均有糖蛋白,例如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错误;B、核糖体没有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其功能是合成蛋白质,B错误;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血糖浓度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所以胰岛B细胞上有感受血糖的受体蛋白,C正确;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含有蛋白酶,D错误。故选C。本题结合血糖调节的过程、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溶酶体和生物膜进行综合考查,需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6、B【解析】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详解】A、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A正确;B、气候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B错误;C、种内互助有利于种群的发展,C正确;D、苹果树种植密度不同时,单位面积苹果的产量可能相同,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叶绿素分解者分解有机物C3(三碳化合物)午后中耕松土增加了土壤中的氧气浓度,有利于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能量【解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矿质元素等。图中b点之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c点达到了二氧化碳的饱和点,二氧化碳浓度不再是影响因素。【详解】(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将光能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合成的有机物中。Mg2+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2)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作物的产量,原因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分解,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二氧化碳作为暗反应的原料,直接参与了C3的形成。因上午光合作用消耗较多CO2,导致午后大棚中CO2浓度降低影响了光合作用,故需透气。(3)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光合作用。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过程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8、RNA的特异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荧光标记法只有黏膜细胞膜表面才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效应T细胞体液抗体9600共同进化【解析】
1.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是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两部分,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因此它的生活方式是寄生;预防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具体做法有: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等。2.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生物圈,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1)诊断新冠患者所用试剂盒是根据RNA的特异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或荧光标记法等能够显示病毒特异性的原理进行检测的。(2)因为只有黏膜细胞膜表面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而皮肤细胞表面没有与新型冠状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所以新冠病毒不是通过皮肤细胞感染,而是通过黏膜细胞感染。(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由于新冠病毒的侵染而使细胞免疫过程产生了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识别并与相应的靶细胞(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体液免疫过程产生的相应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实际上是要复制两条RNA单链(包含正、负个一条链),而且这两条单链之间是互补的,根据有互补关系的单链中互补碱基之和恒等的原理分析如下: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8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则G和C占碱基总数为8000×(1-40%)=4800,故此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的数量为4800×2=9600个。(5)病毒寄生在蝙蝠体内,但不会引起蝙蝠大量死亡,这是病毒和蝙蝠之间经过长期相互选择而实现了两种生物的共同进化,即二者关系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熟知病毒的生理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RNA的复制过程以及具有从DNA到RNA的相关碱基计算的迁移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aXBXB/aaXBXbAaXbYAaXBXbAaXbY84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分析乙病:由于Ⅱ1和Ⅱ2个体不患乙病,而Ⅲ1患乙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Ⅲ1患乙病,而父亲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分析甲病:Ⅱ3与Ⅱ4没有甲病而儿子Ⅲ7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题干信息判断甲、乙病中“其中一个为伴性遗传病”,故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详解】(1)根据该遗传系谱图分析,由于Ⅱ1和Ⅱ2个体不患乙病,而Ⅲ1患乙病,所以乙病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与Ⅱ4没有甲病而儿子Ⅲ7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题干信息判断甲、乙病中“其中一个为伴性遗传病”,故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2)I3患乙病不患甲病,其基因型为aaXBXB/aaXBXb,Ⅱ2患甲病不患乙病,其女儿患乙病,则Ⅱ2基因型为AaXbY,Ⅱ3为正常女性,其女儿患乙病,儿子患甲病,所以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Ⅲ7为患甲病男性,由于父亲Ⅱ4为患乙病男性(aaXBY),则Ⅲ7基因型为AaXbY;(3)Ⅱ3与Ⅱ4(AaXBXb×aaXBY)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2×4=8种基因型和2×2
=4
种表现型;(4)假设Ⅱ1为甲病的携带者,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则Ⅱ1基因型为AaXBXb,Ⅱ1与Ⅱ2(AaXBXb×AaXbY)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为×=;(5)Ⅱ3与Ⅱ4(AaXBXb×aaXBY)共有XB、Xb、XB基因,其中基因b的频率为,后代个体中基因b的频率同样为。本题考查遗传病方式的判断、概率的计算、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熟悉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快速答题的关键。10、RNA聚合酶桑椹胚前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显微注射法碱基互补配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母方T控制PD—1蛋白合成的基因【解析】
1.基因工程的工具:①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②DNA连接酶,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③运载体,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除此之外,还有λ噬菌体衍生物、动植物病毒。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详解】(1)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负责启动转录过程。(2)桑椹胚前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澘能,因此常选用桑椹胚前的细胞作为改良对象。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3)据题干信息“能转录出与靶向基因互补的gRNA的基因作为目的基因”,由此推断gRNA能够定位靶向细胞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项目管理考试辅导材料试题及答案
- 广告策划中的危机公关处理考核试卷
- 财务数据解读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陕西排水带施工方案
- 针对新形势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变革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4项目管理专业知识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与应对方案试题及答案
- 打井前施工方案怎么写
-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考试的备考经验试题及答案
- 电视机语音助手与智能交互技术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政策分析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氯碱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研究报告
- 呵护地球家园点亮绿色希望-2025年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教育班会 高中主题班会优 质课件
- 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基础篇)-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中心
- 桥隧工技能鉴定理论资源高级技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5G基站建设情况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话题10 AI人工智能-2025年中考《英语》高频热点话题写作通关攻略
- 2024年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体育产业智慧场馆建设与运营模式创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