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词语理解与运用(精讲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_第1页
专题03 词语理解与运用(精讲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_第2页
专题03 词语理解与运用(精讲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_第3页
专题03 词语理解与运用(精讲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_第4页
专题03 词语理解与运用(精讲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202词语理解与运用3中考语文01Questiontypeanalysis考点透视02Questiontype题型举例03Knowledgenetwork知识网络04Theexaminationguide应考指南目录词语运用褒贬不分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谦敬错位自相矛盾轻重不分不合语境表意重复Questiontypeanalysis考点透视01【考查重点】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重点考查学生对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考查的范围有: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所考词语,绝大多数是教材中出现过的词语。考查的要点是常用易混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常用易混同音异义词的辨析和运用,成语和关联词语的辨析运用。【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也有少量的主观表达题,考查分值在2—4分之间。题型一:词语运用题型二:近义词辨析【题型举例】Questiontype题型举例02例1.(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车间一线的青年工人勤学苦练,对技术精益求精,争当“青年岗位能手”。B.志愿者在冬奥会闭幕式上向各国健儿挥手,言外之意是:欢迎再来中国!C.果农们冒着炎热的天气奋战了好几个昼夜,轻而易举地把水果销售一空。D.市民陈先生参与毽子操、游泳、跳绳等多项全民云健身运动,各得其所。题型一:词语运用✔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使用正确;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向各国健儿挥手”已经明确表达出了欢迎再来之意;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词义和“奋战了好几个昼夜”矛盾;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陈先生”只是一个人,不合语境;例2.

(2022·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微型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戛然而止,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B.毕业典礼筹备会上,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C.在“向来来”演讲比赛中,他得意忘形地说:“要让青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D.“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济南市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打造齐鲁样板村。题型一:词语运用✔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句中形容故事突然结束,使用对象有误;真知灼见: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句中形容同学们提出意见,使用不当;得意忘形:常用于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有的态度,含贬义。句子中形容演讲者的神态,使用不当;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在此形容根据实际制定方案打造齐鲁样板村,使用正确;例3.(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面是初三某同学写的毕业留言,其中加点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回首三年同窗生活,历历在目。课堂上,我们勤学好问,吹毛求疵;活动中,我们收获欢乐,可歌可泣。同学们,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起努力拼搏,哪怕结果牵强附会,也问心无愧。A.吹毛求疵 B.可歌可泣 C.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牵强附会题型一:词语运用✔A.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此处形容我们勤学好问的精神,使用不当;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此处形容同学们的快乐,使用不当;C.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顶着水流行船。比喻不努力前进就要被其他竞争者超过,从而相对位移会往后退,置自己于更不利的地位。此处比喻学习的艰难,使用正确;D.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此处形容努力的结果,使用不当;【详解】例4.(2022·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多年以来,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

。面对荣誉,屠呦呦

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

于对青蒿素的进一步研究。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才能够

。A.闻名于世

一如既往

矢志

历久弥新B.家喻户晓

一如既往

立志

长盛不衰C.闻名于世

长此以往

立志

长盛不衰D.家喻户晓

长此以往

矢志

历久弥新题型二:近义词辨析✔闻名于世: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非常著名。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团队让全世界都知道青蒿素,故应填“闻名于世”。一如既往:跟从前一样。长此以往:老这样下去(多含有变得更坏的意思)。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跟从前一样地淡定,故应填“一如既往”。【详解】矢志:发誓立志。立志:指立下志愿,树定志向。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虽年老,但依然发誓立志从事对青蒿素的研究,故应填“矢志”。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长盛不衰: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结合语境,这里形容中医药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故应填“长盛不衰”。例5.(2022·天津·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要学会选择。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智慧。读书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______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A.开阔

吸收

鉴定 B.开辟

吸收

鉴别C.开阔

汲取

鉴别 D.开辟

汲取

鉴定题型二:近义词辨析✔(1)开阔:指(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思想、心胸)开朗。开辟:开创、创立。结合语境,这里形容让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更宽广,故应填“开阔”。(2)吸收: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汲取:意思是吸取、吸收有意义、有营养的部分。结合语境,这里形容要吸取更多的聪明才智,故应填“汲取”。(3)鉴定:鉴别和评定(人的优缺点)。鉴别:辨别(真假好坏)。结合语境,这里形容人要善于辨别真假好坏,故应填“鉴别”。故选C。【详解】例6.(2022·辽宁·中考真题)选出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任何______的文明,______展示在世界面前,______能真正显示出它的地位和价值,而比展示更重要的是交流,交流为古老的文明带来了新鲜因子,______出更加蓬勃的朝气和活力。A.源源不断

只有

迸发 B.源远流长

只有

激发C.源源不断

只要

迸发 D.源远流长

只要

激发题型二:近义词辨析✔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

源远流长:水源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结合使用对象“文明”可以确定,用“源远流长”更准确;

只有……才:是必要条件,也是唯一条件。只能在这个条件下能达到结果,其他的不行。只要……就:是充分条件,不是唯一条件。只要有此条件就可以,不强调其他的条件。从句中“展示在世界面前”和“能真正显示出它的地位和价值”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构成必要条件,应该填“只有……才”;激发:激励使奋起。迸发:由内而外突然冒出而向外四散。结合前句“交流为古老的文明带来了新鲜因子”可知,句子主语为“交流”,是交流使文明更加有“蓬勃的朝气和活力”,因此,填入“激发”正确;故选B。【详解】Knowledgenetwork知识网络03褒贬不分1轻重不分2望文生义3用错对象4谦敬错位5自相矛盾6不合语境7表意重复8一、词语误用的主要类型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例: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位“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明显大词小用。)褒贬不分1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或贬义,或褒义,或中性,在平时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意义的需要,选择色彩鲜明的成语,不能混淆其色彩界限,否则,就会犯感情色彩不当的错误。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意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轻重不分2成语往往是由典故总结引申而来,当我们不知道这些典故或者由来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望文生义,直接通过字面意思来解读成语。如:“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句中成语“叹为观止”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叹为观止”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句中是感叹、惊讶的意思。望文生义3每个成语的使用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如果在使用时不分对象,就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如:“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车水马龙”是说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用在这里与人们争着购买鲜花这个对象不合。有些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用错对象4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中就会产生错误。如:“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谦敬色彩不当。谦敬错位5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的语义,就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自相矛盾6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如:“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相濡以沫”用于困难环境中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的气氛,所以“相濡以沫”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相吻合。不合语境7每个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很容易犯语义重复的错误。如:那感人的场面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印象非常深刻。句中的“记忆犹新”本就是还记得非常清楚,印象很深刻的意思,与后面的“印象非常深刻”一词在意思上有重复,可将“印象非常深刻”删去。表意重复8按词义的感情色彩,词语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要注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出现的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现象。按语体色彩,词语有口语、书面语、文学语言、科学术语之分。口语,通俗易懂,适合谈话时用;书面语,庄重、文雅,适用于书面表达或正规、庄重的场合;文学语言,讲究生动形象;科学术语,讲究简明、准确、严密。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二、词语的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并列关系1承接关系2递进关系3转折关系4选择关系5因果关系6假设关系7条件关系8三、常用关联词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常用关联词语有:“既……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面……一面……”“有的……有的”“那么……那么”。并列关系1承接关系2句与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前后承接,不能颠倒。例:“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支缝衣针,烧红了,弯成鱼钩。”这种句子一般不用关联词语,有时会用上“于是”“先……再……最后……”。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也……”“不仅……而且……”“不但……还……”“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常用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还……”“可是”“但是”“却”。递进关系3转折关系4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常用关联词语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还是……”“要么……要么……”。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常用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因此……”。选择关系5因果关系6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要是……就……”“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假设关系7条件关系8关联词的误用一、错用关联词本来该用某一个关联词语,却错用了另一个关联词语,造成了关联词语与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四、残缺或赘余有时,关联词语不必用却滥用,就会使句子显得啰唆生硬,甚至不能准确地表达语意。二、搭配不当关联词语,一般都是成对搭配使用,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三、位置不当一般情况下,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固定的,如果摆得不对,就会使句子不通顺,意思不清楚。Theexaminationguide应考指南04【备考策略】要掌握课本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正确,用得自如;把平时学习及总复习中遇到的易读错、写错、用错的词语整理、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就分批分类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