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高中2025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物形象是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特征化描述来体现,服饰描写则是这种特征化描述的基本形式之一。服饰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前贤多有述论,我们还可以多一个考量的角度,此节我们从重复、相似、对照这三个要素入手,来探究《红楼梦》服饰描写在形象塑造中的叙事策略。第一,《红楼梦》中服饰描写的重复策略。曹雪芹善于服饰描绘,而服饰的重复则是他描写的重要手段之一。曹雪芹笔下的袄、斗篷、披风、裤子、绣花鞋以及簪子、玉、寄名符等都曾重复出现,作者就在这种重复中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比如在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宝玉与蒋玉函初次见面互换“汗巾子”。蒋玉菡将大红汗巾子送与宝玉,宝玉又将松花汗巾贈与蒋玉菡。这汗巾子的前后渊源我们需要注意。宝玉的松花汗巾原属袭人,后归蒋玉菡,而蒋玉菡的大红汗巾经宝玉之手给了袭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条大红汗巾实际上是为袭人与蒋玉菡牵了红线,也应了袭人的判词“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汗巾子的重复出现正如脂砚斋评价的“草蛇灰线”,建立起了蒋玉菡、宝玉、袭人之间的关系。第二,《红楼梦》中服饰描写的相似策略。《红楼梦》中描写男子的服饰除了宝玉之外并不多,在第十五回中秦可卿的葬礼中,宝玉与北静王水溶第一次见面,是全书中少有的同时描写两位男性服饰的场景。宝玉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水溶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二人的服饰虽有等级区别,却有极其相似之感。北静王是皇亲贵胄,路祭时,他服饰上的“簪缨”“江牙海水”“坐龙”都代表的是皇室贵族身份,整体造型高贵而简约,体现了他性情谦和的特点。宝王的素服也没有过多的装饰,“束发银冠”“双龙出海抹额”“白蟒箭袖”“攒珠银带”,这些都是贵族少年的打扮,服饰利落、于净爽朗。可以说,二人是在第一眼看到对方的服饰时就能大体判断出彼此的气质特点并在心理上互相认可、接受。这就是利用相似服饰风格来展现相似性格特征的表现手法。第三,《红楼梦》中服饰描写的对照策略。《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有一个难得的群像服饰描写,每个人的服饰都有各自的特色,有效地展现了其个体的形象性格。宝琴在这群人中是很显眼的一位,她出场时间很晚,第四十九回才出现,但是一亮相就惊艳了众人。贾母十分喜欢,赏了她凫靥裘,穿上这件衣服更显出她的灵秀之姿、清丽之容。第五十回,宝琴立雪,红梅映衬,定格成了《红楼梦》中一幅经典画面。林黛玉这次的服饰也非常惹眼,一身红色折服了众人。薛宝钗是典型的淑女,她选择“莲青”作为主色调,体现了地“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性格特点。邢岫烟是一种特別的存在,在众人“不是猩猩裘就是羽缎羽纱”的妆束中,只有她“无避雪之衣”,楚楚可怜。湘云是十二钗中独具“魏晋风度”的女性人物,她娇憨、豪爽,喜作男儿打扮,着男装的她更显玉树临风、分外俏丽。宝玉这身穿戴比较匆忙,虽未精心装扮,但整体效果看来利落也不失华丽,家常便服也能体现“诗礼簪缨之族”的审美格调。探春服饰简单,斗篷与观音兜只是风雪天出门的必备之物,并没什么特别之处。探春的精明能干、富有心机不亚于王熙凤,且她并不像凤姐那么爱显摆、抢风头,从她的低调的服饰可见她的清爽朗力。(摘编自梁琨《<红楼梦>中服饰描写的叙事意义及文化功能》)材料二:《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但在刻画人物服饰方面却各有特色,金陵十二钗各有不同体态,各有各自喜好的颜色,各有各的审美和着装形式。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去看宝钗时,如此写道: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䰖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这样以暖色调为主的服饰给人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体现出宝钗温柔、随和的性格特征。这些服饰通过外在造型、装饰等,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个性鲜明、逼真生动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一书中精美绝伦的服饰描写,不仅是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也展现出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清代服饰的特征,还反映了当时的风俗文化和生产力水平,是中国服饰文化的瑰宝,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摘编自赵媛莉、李晓虹《<红楼梦>中人物服饰文化的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饰描写是描述人物形象的方式之一,有关论述早已有之。B、重复策略成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服饰的主要手段。C、第四十九回出现的群像服饰描写在《红楼梦》中并不多见。D、“蜜合色”“玫瑰紫”等属于暖色调,给人亲切温暖之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汗巾子的重复出现推动了情节发展,蒋玉菡与贾宝玉互换汗巾子为后文蒋玉菡与袭人的命运交织留下线索。B、曹雪芹在安排贾宝玉与北静王初见时,除描写两人的面目和眼睛之外,特意写到两人相同的服饰,展示他们的相似性格。C、曹雪芹通过凫靥裘表现了宝琴的灵秀之姿、清丽之容,通过着男装表现史湘云的豪爽、俏丽,通过简单服饰表现探春的低调精干。D、服饰描写具有丰富的作用和较高的研究价值,如体现人物形象,铺垫有关情节,展示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等。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服饰可以展示人物形象的一项是()A、王熙风初见刘姥姥时的服饰打扮:“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显示出了王熙凤的娇媚、高贵的姿态。B、第四十二回中写贾母穿着“青州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这样的衣料是极其珍贵的,除了贾母,别人无权享有,从而可见贾母的地位之高。C、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贾宝玉把贾母刚赏的雀金裘烧了个洞,于是上演了“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戏码。D、贾宝玉“上穿银红上衣,下穿松绿裤子,再加弹墨袜子和大红裤”,这样的搭配既和谐又鲜明,将宝玉那种富家公子纨绔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4、两则材料围绕《红楼梦》中的服饰展开论述,但内容上有所不回,请简要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材料从服饰的颜色、样式、材质等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中的人物,请根据相关资料,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6分)【相关资料】“但见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支赤金扁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绵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十八岁的李响蔡楠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他这么大岁数了,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嘴笨,说话磨磨唧唧的。我就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还怕他蹦来跳去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给他端过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喝点吧,喝完了,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我明天还出门呢!李响就把一杯茶喝光了。我看到那杯茶透亮亮地流到了李响的体内,他的身体就不飘了,也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个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给他:“你可以走了!”他把东西扒拉到一边去,清清爽爽地说:“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我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来,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李游,你说到底带我去不?”“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我给你当向导,我熟悉那里,在那里打过仗!”李响一字一顿地说。“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10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讨厌你偷着跑了。”“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李响争辩着。“那你打仗了吗?”“打了,不过,也算没……没打。”李响这回坐下了,我看到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瘸了,我就当了炊事员。”我“噗嗤”一声,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那后来呢?”“后来我还参加了百团大战,后来就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李响的眼神突然有了光芒,“我是一瘸一拐地跟着部队来到延安来到毛主席身边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可是毛主席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我觉得李响顺畅的话有点离谱,“怎么这些年也没听你说过呢?”“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李响摆了摆手,“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李响说得对,李直和我确实不大关心他。他从18岁就扔下媳妇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他们娘俩在动乱的时光里自己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怼着李响。“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这里,没吃没穿没住的。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大冬天往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跟大家去开荒了……”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送李响的包裹回来时,确实带着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见我不说话,李响来劲了,“你承认我说的是真的吧?带我去吧!”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我决定带李响走。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却蒙圈了。他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了。他不吹了,只能由我给他当向导。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①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带他去了党徽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孔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那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出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我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无偿地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集团公司,捐献一批白洋淀环保充电车,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办完这件大事,我回头再找李响,却没有他的踪影了。我不能弄丢李响。我知道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来到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4.23亩的记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死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我的眼泪急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了……(有删改)【注】①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采用明暗线索交织叙述的方式,其中明线是李响离家抗日,开荒南泥湾,暗线是“我”去南泥湾做公益项目。B、文中出现的“铁铲”既符合李响在部队做炊事员的身份,也是李响后来在南泥湾垦荒的工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C、从一线战士到炊事员再到开荒者,身份的变化,既丰富了李响的经历,又使小说主题更加多元化。D、结尾部分透过“我”的呼喊,揭示出祖孙三代的关系,表明“我”在了解了李响事迹后内心的遗憾与愧疚。7、关于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最终选择抱住了李响,源自爷孙之间天然而无法割舍的亲情。B、“李响的故事”指的是先辈们当年离家抗日、开荒南泥湾的伟大事迹。C、“抱住李响的故事”表现出“我”对先辈们的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D、这句话意味着“我”对李响态度的转变,让下文的情感抒发更为真实。8、这篇小说多处使用了伏笔,请结合文本,选取两处解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蔡楠在创作谈中说“我用虚构与真实的合成,写出了这个故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材料二: 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雍轻车骑于雍南,破之……项羽败汉王于彭城,尽复取鲁、梁地。哙还至荥阳,益食平阴二千户,以将军守广武。一岁,项羽引而东。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②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注]①绛:绛侯周勃。②灌:灌婴。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试卷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且陛下病甚[A]大臣[B]震恐[C]不见[D]臣[E]等计事[F]顾独[G]与一宦者[H]绝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和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之,“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的“之”与“围项籍于陈,大破之”的“之”意思相同。B、于,“樊哙覆其盾于地”的“于”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以其无礼于晋”的“于”意思不相同。C、且,“臣死且不避”的“且”与“若属皆且为所虏”的“且”意思不相同。D、以,“以待大王来”的“以”与《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以吾一日长乎尔”的“以”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樊哙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羽,并当面斥责。项羽不仅不怒,反而赐酒、赐生彘肩、赐座,气氛渐趋缓和。B、文本一写鸿门宴上的斗争,情节大起大落、扣人心弦,是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和勇气的较量。C、樊哙曾以杀狗卖肉为职业,他最初跟从沛公在丰邑起兵,攻下了沛县。后来他跟随沛公征战,战功卓著,项王封沛公为汉王,同时封樊哙为列侯。D、汉高祖曾患重病,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谏。群臣中像周勃、灌婴等没有人敢进宫,后来樊哙闯入宫中,流着眼泪劝谏。1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8分)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樊哙的形象特点。(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登楼李洞川上值楼开,寒山四面来。竹吹人语远,峰碍鸟飞回。生死别离陌,朝昏云雨堆。谁知独立意,溅泪落莓苔。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楼,山中景色扑面而来,眼前呈现出山川开阔的景象,营造了热烈明朗的氛围。B、颔联通过“竹吹”“鸟飞回”等词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生动地刻画了人语声和鸟儿,以景衬情。C、颈联由写景转向抒情,通过“云雨”等景物,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融合,拓宽了诗歌的意境。D.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眼前景色的描写,又蕴含着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溅泪落莓苔”的原因。(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晳描绘了在大自然里沐浴迎风的闲适情景的两句是:“,。”(2)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诗句是:“,。”(3)文人墨客笔下,长江景色壮丽非凡。古诗文里这样的佳句众多,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2004年首次被分离出来的石墨烯凭借超薄、超强、超柔韧等特性被誉为“神奇”材料。其可能应用于电子产品、手机屏幕、服装、油漆和水净化等领域。此外,科学家还在积极探索石墨烯在针对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靶向治疗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然而,在医疗应用之前,所有纳米材料都需要测试是否有任何潜在的不利影响。此次人体试验使用了超纯氧化石墨烯纳米薄片(一种与水相融的材料),来自爱丁堡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14名志愿者,这些人在严格控制的暴露和临床监测条件下参与了这项研究。志愿者在专门设计的移动实验室中骑车时,戴着口罩呼吸了超纯氧化石墨烯2个小时,并在暴露前和暴露后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肺功能、血压、凝血和血液中炎症水平。几周后,志愿者返回诊所,反复受控地暴露在不同质量的氧化石墨烯或清洁空气中进行比较。①根据数据显示看,②吸入超纯氧化石墨烯对肺功能、血压和大多数其他生物参数没有不良影响。③有轻微的迹象表明,④吸入这种物质可能会加快血液凝块的方式,⑤但这种影响非常小。不过,仍需进一步调查以确定更高剂量和长时间接触石墨烯对血液凝块方式的潜在影响。研究人员表示,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前景看好,但必须确保以安全的方式制造,才能在生活中更广泛地应用。18、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她在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您好!”B、“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老爷,您那雨衣,我怎么说?”C、纳-22是一种能够自然地放射正电子(电子的反物质)的放射性物质。D、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19、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使之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之表达无误,不得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