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500.13-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综合管廊_第1页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综合管廊_第2页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综合管廊_第3页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综合管廊_第4页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综合管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13部分:综合管廊Technicalspecificationssystem——Part13:Utalitytunnel2025-03-28发布2025-04-28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一般规定 25检测内容及要求 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15/T500《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的第13部分。DB15/T50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第2部分:煤化工;——第3部分;光伏发电站;——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第5部分:云计算中心;——第6部分:输油管道系统;——第7部分:户外电子广告设施;——第8部分:加油加气站;——第9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第10部分:城市照明设施;——第11部分:城市桥梁;——第12部分:空管设施;——第13部分:综合管廊。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3)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包头市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巴彦淖尔市气象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建民、王宇宁、王敏、张凯欣、侯鸿滨、张馨元、张东、马云海、张岚晶、刘翠。——第1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目的在于为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第2部分:煤化工。目的在于为煤化工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第3部分:光伏发电站。目的在于为光伏发电站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目的在于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第5部分:云计算中心。目的在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第6部分:输油管道系统。目的在于为输油管道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第7部分:户外电子广告设施。目的在于为户外电子广告设施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第8部分:加油加气站。目的在于为加油加气站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第9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目的在于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第10部分:城市照明设施。目的在于为市政照明设施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第11部分:城市桥梁。目的在于为城市桥梁的防雷装置检测提——第12部分:空管设施。目的在于为空管设施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第13部分:综合管廊。目的在于为综合管廊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第14部分:人员密集场所。目的在于为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1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13部分:综合管廊本文件规定了综合管廊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检测内容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综合管廊防雷装置的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2023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32937-201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综合管廊utilitytunnel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城市工程管线urbanengineeringpipeline城市范围内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线,不包含工业管线。舱室compartment由结构本体或防火墙分割的用于敷设管线的封闭空间。[来源:GB50838-2015,2.1.12]24.5设备要求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3的规定。35.1.1.1检测接闪器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1.3的规定。5.1.1.2检测接闪器的安装工艺和现状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1.4的规定。5.1.1.3检测接闪器的截面锈蚀不应超过初始截面的1/3,且满足GB50057-2010中表5.2.1的规定。5.1.1.4测试接闪器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垂直于安装平面)。5.1.1.5接闪器上不应附着电气、通信、信号或其他线路。5.1.1.6测试接闪器与引下线、建筑物外露的金属物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Q。5.1.2.1建筑物应利用其结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当无结构钢筋5.1.2.2检测引下线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2.3的规定。5.1.2.3检测引下线的安装工艺和现状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2.4的规定。5.1.2.4检测引下线的截面锈蚀不应超过初始截面的1/3,且满足GB50057-2010中表5.2.1的规定。5.1.2.5测试明敷引下线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垂直于安装平面)。5.1.2.7检查各类信号线路、电源线路与引下线之间距离。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交叉净距不应小于0.3m。5.1.2.8断接卡设置和保护措施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2.8的规定。5.1.2.9防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措施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2.9的规定。5.1.3.1验收检测时,应查看接地装置的设计、施工资料,检查接地材料、规格和防腐措施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3.3的规定,焊接和防腐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3.4的规定。5.1.3.2测试接地装置与引下线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Q。5.1.3.3测试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1431-2023中表5的规定。5.1.3.4当与引下线连接的接地装置为独立接地体时,应打开断接卡并确保引下线和接地线间绝缘后5.1.4.1检查SPD的布置,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6.1的规定。5.1.4.4检查并记录各SPD的数量、型号、标于0.5m。5.1.4.5电源SPD的测试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6的规定。45.1.5.1测试控制中心监控与报警系统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供电电源零地电压不应大于2V,防静电地板、地面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值应为2.5Q×10⁴Q~1.0Q×网格,网格设置应符合GB50174-2017中8.4.6的规定。5.1.5.5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Q,测试以下部位:a)配电柜(盘)内部的PE排及外露金属导体;5.2.1舱室内的接地系统应形成环形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9。5.2.2检测舱室接地网材料、规格、工艺应符合GB50838-2015中7.3.8的规定。5.3.1各类管线应与舱室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5.3.2测试各金属构件、电缆金属套、金属管道以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与接地网的5.3.3检查天然气舱室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进行跨接,跨接点不应大于30m,检查交叉测试其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Q。等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Q。5.3.5测试电源和信号线缆的金属屏蔽层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9。5.3.6检查电力电缆敷设安装应符合GB50838-2015中6.6.3的规定。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9。5.4.2检测附属设施与舱室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