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与文学素养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文章:《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通过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以下是对该文章的阅读理解题。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场景?A.父亲送别儿子B.儿子送别父亲C.两人相遇D.两人相别2.文章中父亲的形象是怎样的?A.刻薄B.慈祥C.冷漠D.疏远3.文章中儿子的形象是怎样的?A.孤僻B.成熟C.孤傲D.孤寂4.文章中父子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A.母爱B.兄弟情C.父子情D.朋友情5.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对比B.比喻C.排比D.比拟6.文章的主旨是什么?A.表达对父亲的敬爱B.表达对母亲的怀念C.表达对亲情的珍视D.表达对友情的追求7.文章中父亲背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A.增强文章的幽默感B.增强文章的悲剧色彩C.增强文章的抒情色彩D.增强文章的讽刺色彩8.文章中的“背影”一词有什么寓意?A.指代父亲B.指代儿子C.指代父子关系D.指代亲情9.文章中父亲的“背影”有什么象征意义?A.象征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B.象征着儿子对父亲的依赖C.象征着父子之间的亲情D.象征着人生的艰辛10.文章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A.朴实无华B.华丽辞藻C.深奥难懂D.风趣幽默二、文学素养要求:根据以下内容回答问题。1.《背影》的作者是谁?A.鲁迅B.朱自清C.胡适D.郭沫若2.《背影》的体裁是什么?A.散文B.小说C.诗歌D.剧本3.《背影》发表在哪个杂志上?A.《新青年》B.《晨钟报》C.《文学杂志》D.《申报》4.《背影》首次发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A.1925年B.1926年C.1927年D.1928年5.《背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A.无足轻重B.非常重要C.影响不大D.影响较小6.《背影》对后世有哪些影响?A.培养了人们的亲情观念B.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怀C.提高了人们的文学素养D.提升了人们的道德观念7.《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A.善良B.刻薄C.慈祥D.疏远8.《背影》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A.孤僻B.成熟C.孤傲D.孤寂9.《背影》中的“背影”一词有什么象征意义?A.象征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B.象征着儿子对父亲的依赖C.象征着父子之间的亲情D.象征着人生的艰辛10.《背影》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A.朴实无华B.华丽辞藻C.深奥难懂D.风趣幽默三、综合运用要求:根据以下内容回答问题。1.《背影》的作者是哪位文学家?A.鲁迅B.朱自清C.胡适D.郭沫若2.《背影》的体裁是什么?A.散文B.小说C.诗歌D.剧本3.《背影》发表在哪个杂志上?A.《新青年》B.《晨钟报》C.《文学杂志》D.《申报》4.《背影》首次发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A.1925年B.1926年C.1927年D.1928年5.《背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A.无足轻重B.非常重要C.影响不大D.影响较小6.《背影》对后世有哪些影响?A.培养了人们的亲情观念B.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怀C.提高了人们的文学素养D.提升了人们的道德观念7.《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A.善良B.刻薄C.慈祥D.疏远8.《背影》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A.孤僻B.成熟C.孤傲D.孤寂9.《背影》中的“背影”一词有什么象征意义?A.象征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B.象征着儿子对父亲的依赖C.象征着父子之间的亲情D.象征着人生的艰辛10.《背影》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A.朴实无华B.华丽辞藻C.深奥难懂D.风趣幽默四、现代文写作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材料:近日,我国某城市开展了一次以“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市民们纷纷响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一位小学生看到这一现象,深受感动,写下了一篇日记。以下是对该日记的作文要求。1.请以“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文明出行的理解和感受。2.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具体描述一次文明出行的场景。3.在作文中,要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五、古诗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描绘了怎样的景象?A.和煦的阳光,鸟语花香B.刮风下雨,乌云密布C.暴风骤雨,狂风怒号D.刮风天高,猿猴悲鸣2.诗中“渚清沙白鸟飞回”表现了怎样的意境?A.湖水清澈,沙滩洁白B.湖水浑浊,沙滩乌黑C.湖水干涸,沙滩裸露D.湖水泛滥,沙滩被淹3.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描绘了什么景象?A.树叶纷纷落下B.果实累累挂枝C.花朵盛开D.雨水滋润4.诗中“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对长江的赞美B.对长江的恐惧C.对长江的思念D.对长江的哀愁5.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A.忧国忧民B.豪情壮志C.忧郁孤独D.意气风发6.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A.事业有成B.生活优裕C.命运多舛D.身体健康7.诗中“潦倒新停浊酒杯”揭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A.意气风发B.忧郁孤独C.欢快愉悦D.沉着冷静六、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比喻者,举他物以明之也。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7.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器。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9.子曰:“君子不器。”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A解析:文章通过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因此主要讲述了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2.B解析:文章中父亲的形象是慈祥的,他对儿子的关爱和呵护贯穿全文。3.D解析:文章中儿子的形象是孤寂的,他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对父亲的思念和依赖表现得淋漓尽致。4.C解析:文章中父子之间的感情是亲情,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构成了文章的主线。5.A解析: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如父亲送别儿子的背影与儿子的内心感受形成对比。6.C解析:文章的主旨是表达对亲情的珍视,通过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传达了亲情的重要性和珍贵性。7.C解析:文章中父亲背影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使读者更能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深情。8.C解析:文章中的“背影”一词寓意着父子之间的亲情,象征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9.A解析:文章中父亲的“背影”象征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体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10.A解析:文章的语言风格是朴实无华,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悟。二、文学素养1.B解析:《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2.A解析:《背影》的体裁是散文,它以记叙为主,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3.C解析:《背影》发表在《文学杂志》上,这是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4.A解析:《背影》首次发表的时间是1925年,这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之一。5.B解析:《背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6.A解析:《背影》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培养了人们的亲情观念,使人们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的认识。7.C解析:《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慈祥的形象,他对儿子的关爱和呵护贯穿全文。8.D解析:《背影》中的儿子是一个孤寂的形象,他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对父亲的思念和依赖表现得淋漓尽致。9.C解析:《背影》中的“背影”一词寓意着父子之间的亲情,象征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10.A解析:《背影》的语言风格是朴实无华,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悟。三、综合运用1.B解析:《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2.A解析:《背影》的体裁是散文,它以记叙为主,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3.C解析:《背影》发表在《文学杂志》上,这是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4.A解析:《背影》首次发表的时间是1925年,这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之一。5.B解析:《背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6.A解析:《背影》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培养了人们的亲情观念,使人们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的认识。7.C解析:《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慈祥的形象,他对儿子的关爱和呵护贯穿全文。8.D解析:《背影》中的儿子是一个孤寂的形象,他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对父亲的思念和依赖表现得淋漓尽致。9.C解析:《背影》中的“背影”一词寓意着父子之间的亲情,象征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10.A解析:《背影》的语言风格是朴实无华,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悟。四、现代文写作1.(略)解析:作文内容需要根据个人经历和感受进行创作,以下为示例:文明出行,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乱扔垃圾、闯红灯、随意插队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秩序,也损害了公民的素质。因此,我认为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记得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人因为拥挤而摔倒,周围的人却视而不见。这时,一位年轻人主动扶起老人,并帮助她找到了座位。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意识到文明出行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学生,我深知文明出行的重要性。在学校里,我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插队。在家庭中,我劝导家人不闯红灯,不乱停车。在社会上,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倡导文明出行。文明出行,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文明出行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的城市也会变得更加美好。2.(略)解析:作文内容需要根据个人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创作,以下为示例:那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阿姨在过马路时突然摔倒。周围的路人纷纷停下脚步,有的主动上前扶起阿姨,有的拿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一位叔叔还从自己的包里拿出湿纸巾为阿姨擦拭伤口。这个场景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五、古诗文阅读理解1.D解析: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描绘了刮风天高,猿猴悲鸣的景象。2.A解析:诗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表现了湖水清澈,沙滩洁白的美景。3.A解析: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描绘了树叶纷纷落下的景象。4.D解析:诗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诗人对长江的哀愁。5.C解析:诗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表现了诗人忧郁孤独的心境。6.C解析:诗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反映了诗人命运多舛的生活境遇。7.B解析:诗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揭示了诗人忧郁孤独的内心世界。六、文言文翻译1.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子宫收缩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特种铜合金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外卖骑手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专门用途灯具:工艺装饰灯具项目建议书
-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安全的保障策略
- 汽车工程师的技能进阶与行业趋势
- 商业培训中的适应性教育与个性化学习实践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能源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科技如何为地方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 中职数学椭圆课件
- 2024年高级政工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
- 商场保洁服务方案
- 好好接话:会说话是优势会接话才是本事
- 水稻覆膜移栽技术
- 2023年中国邮轮游船游艇行业发展报告
- 麻醉机器与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培训课件
- 中药生产工艺优化与创新
- 2023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 JGJ406T-2017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附条文
- 叶酸车间的工艺流程及危险源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