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讲义全_第1页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讲义全_第2页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讲义全_第3页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讲义全_第4页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讲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钱韵文讲授)

第01讲基本理论

理解—关键词—秒杀!

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剂型?糖浆剂、煎膏剂、蜜丸

口服制剂标签上注明“用前摇匀”?混悬剂

适用于急症治疗的丸剂?滴丸

口诀/总结/图表/—再次秒杀!

常用于偏酸性药液的抗氧化剂?

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水分含量不得过9.0%的是?

蜜丸/浓缩蜜丸/水蜜丸/浓缩水蜜丸/水丸/浓缩水丸/糊丸/散剂/颗粒剂

蜜丸含水多,3x543>蜡滴无水分

中药药剂学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容

制剂

根据药典、药品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

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

药物剂型

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

或预防应用的形式。

中药材:来源于动物、矿物、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或未经加工而取得的

生药材---城乡集贸市场

中药饮片:药材经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

中成药:以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为原

料,经批准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处方药、非处方药)

中药提取物:从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获得

挥发油、油脂

浸膏、流浸膏、干浸膏

单一有效成分(含量>90%)

有效部位(结构明确的成分含量>50%)

第02讲散剂

散剂

特点

分类

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

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

散剂的特点

散剂:原料药物+辅料—粉碎、混合—干燥粉末

特点:

比表面积较大,易分散—吸收,起效迅速

制备简单-医院制剂

对疮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

口腔、耳鼻喉、伤科、外科、小儿

易吸湿、易氧化变质、化学活性也相应增加

不宜制成散剂的药物

易吸湿

易氧化变质

刺激性大

含挥发性成分多且剂量大

湿痒刺激灰大

散剂的分类

按医疗用途:、夕卜(撒布、调敷、吹入)、夕卜

按药物组成:单味药、复方

按药物性质:普通、特殊

(含毒性、含液体、含低共熔)

按剂量:分剂量、非剂量

薄荷脑+樟脑;薄荷脑+冰片

散剂的质量要求

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

原料药均应粉碎,服细粉,儿科、局部最细粉

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毒性药、贵重药、药物剂量小制备一配研法

多剂量包装附分剂量用具

含有毒性药的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辅料

密闭,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密封

生物制品采用防潮材料包装

为防止胃酸对生物制品散剂中活性成分的破坏,散剂稀释剂中可调配中

和胃酸的成分。

“非无菌制剂”用于烧伤,标签标明,产品说明书注明,适应证明确“用

于程度较轻的烧伤(I°或浅u°)”,注意事项下规定“应遵医嘱使用”

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

粒度:化学药局部用、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中药局部用散剂、儿科用,

通过七号筛(中药通过六号筛)的粉末总量不得少于95%

外观均匀度: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水分:9.0%

无菌:烧伤、严重创伤、临床必需无菌

微生物限度:进行杂菌检查的生物制品X

装量

装量差异

☆散剂的制备

粉碎—过筛—混合一>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粉末分等: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

细粉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服细粉,儿科、局部最细粉

化学药局部用、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中药局部用散剂、儿科用,通过

七号筛(中药通过六号筛)的粉末总量不得少于95%

混合:搅拌、研磨、过筛

等量递增法(配研法):毒、贵、剂量小

A.制备低共熔组分

B.用固体组分吸收液体组分

C.酉己研

D.单剂量包装

E.应在标签上标明“非无菌制剂”

1.避瘟散制备时,其中的冰片与薄荷脑应

2.蛇胆川贝散制备时应

『正确答案』A、B

A.粗粉

B.中粉

C.细粉

D.最细粉

E.极细粉

1.除另有规定外,服散剂的粉粒细度为

『正确答案』C

2.除另有规定外,儿科用散剂的粉粒细度为

『正确答案』D

3.除另有规定外>外用散剂的粉粒细度为

『正确答案』D

第03讲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

(1)特点

1.特点与分类

(2)分类

2.汤剂与合剂(1)汤剂的特点、影响汤剂质量的主要因

(2)合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

3.糖浆剂与煎膏剂糖浆剂、煎膏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

4.酒剂与酊剂酒剂、酊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

5.流浸膏剂、浸膏剂、茶(1)流浸膏剂、浸膏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剂(2)茶剂的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浸出药剂的特点

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服或外用的一类

制剂。

特点

符合中医药理论,体现方药复合成分的综合疗效

汤剂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

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

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

部分可用作原料

部分稳定性较差

复合成分起效、副作用小、剂量小、可做原料

浸出制剂的分类

水:汤剂、合剂

乙醇/酒: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

含糖:糖浆剂、煎膏剂

无菌:注射剂、滴眼剂

其他

汤剂

饮片粗颗粒+水一煎煮一去渣取汁一煮散

饮片十水—沸水浸泡—不定时不定量饮用—饮

用途:服、含漱、洗浴、熏蒸

汤剂的特点

组方灵活,适应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需要,充分发挥复方综

合疗效

以水为溶剂,制法简便>吸收、奏效较迅速

味苦量大,服用不便

不宜久置,临时制备,多有不便

挥发性及难溶性成分提取率或保留率低,可能影响疗效。

汤剂的制备要点

煎煮法

药料特殊处理

坚硬有毒一先煎

芳香怕热一后下

细粉绒毛一包煎

贵重参茸一另煎

阿胶饴糖一洋化

影响汤剂质量的主要因素

饮片质量

煎药器具:传统器,搪瓷、不锈钢,医院自动煎药机

煎药溶剂:自来水/制药纯水

加水量:头煎5~8倍>或浸过饮片面2〜10cm

煎药火候:沸前武火,沸后文火

煎煮时间:先冷水浸泡,头煎45~60min>二煎20~30min

煎煮次数:2〜3次

原则:有效成分利于溶出,防止损失、方便、汤液体积适中

合剂

饮片用水或其它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

口服液:单剂量灌装者。

合剂的特点

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克服汤剂临用制备的麻烦

浓度高,剂量小

质量相对稳定

用、携、贮方便

适合工业化生产

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

合剂的质量要求

处方抑菌效力:抑菌效力检查法(糖浆剂)

山梨酸和苯甲酸中0.3%,猴苯酯类为0.05%

含糖量为20%(g/ml)

澄清,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密封,阴凉处

pH值、相对密度、装量、微生物限度

贮藏要求

遮光:不透光的容器

避光:避免日光直射

密闭: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阴凉处:>20℃

常温:10℃~30℃

糖浆剂

含有原料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含糖量445%(g/ml)

糖浆剂特点

含糖量高

有些含有芳香剂(香料),可掩盖不良嗅味>改善口感,易于服用

适于儿童

糖浆剂的质量要求

含糖量445%

澄清,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密封>避光干燥处

pH值、相对密度、装量、微生物限度

煎膏剂(膏滋)

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后,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

体制剂。

煎膏剂的特点

滋补为主,兼缓和治疗作用

滋补、防衰老、慢性病

体积小、稳定性好、较易保存、口感好、服用方便

煎膏剂的质量要求

密封,阴凉处

相对密度、不溶物、装量、微生物限度

酒剂的特点

且具有易于分散、助长药效之特性。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散瘀止痛

组方灵活

制备简便,剂量较小,服用方便,且不易霉变,易于保存

儿童、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X

酒剂PK酊剂

原料饮片饮片、流浸膏

溶剂蒸馆酒(糖、蜂蜜)乙醇

浓度毒性药:lOOml^lOg

其他:100ml-20g

制法浸渍、渗漉渗漉、浸渍、溶解、稀释

贮存密封,阴凉处密封,阴凉处,遮光

给药

服,外用服、外用

途径

澄清,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澄清,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

外观

淀的沉淀

总固体、甲醇量、乙醇量、装量-甲醇量、乙醇量、装量、微

质检

微生物限度生物限度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流浸膏剂: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ml

相当于饮片1g的制剂。

浸膏剂: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g相当

于饮片或天然药物2〜5g的制剂,干、稠。.

浸膏剂与流浸膏剂的特点

需浓缩而成,不适用于热敏感性药物

多以乙醇为溶剂

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剂加20%〜25%的乙醇

少数品种直接用于临床,多配制其他制剂

流浸膏剂PK浸膏剂

辅料或加稀释剂

1ml—1g1g一2〜5g

浓度

(蒸去部分溶剂)(蒸去全部溶剂)

制法渗漉煎煮、回流、渗漉

贮存密封>遮光>阴凉处密封,遮光

给药途

月艮,外用服、外用

稠浸膏为半固体>干浸膏为

外观产生沉淀符合规定可滤除

粉末

乙醇量、甲醇量、装量、微生物

质检装量、微生物限度

限度

茶剂

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服制剂。

茶剂的特点

传统:风寒感冒、食积停滞、泻痢

新型:保健、饮料一降血脂、减肥

体积小,用量少,便于携带,服用方便

能较多地保留挥发性成分,易于生产

袋泡茶能在较短时间浸出有效成分

味厚、质坚及滋补性等饮片一般不宜制成袋泡茶

茶剂的质量要求

需粉碎,混合均匀,凡喷洒提取液的应均匀

80℃以下干燥,含挥发性成分60℃以下

茶叶和饮用茶袋应符合饮用茶标准的有关要求

密闭,挥发、易吸潮密封

溶化性、重量差异、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

QIAN一表记住浸出药剂

剂型pH相对密度不溶物总固体乙醇量、甲醇量阴凉遮光

合剂△△△

糖浆剂△△遮

煎膏剂△A△

酒剂A△△

酊剂△△△

流浸膏剂△△△

浸膏剂△

汤剂

茶剂水分、溶化性、重量差异

QIAN一表记住浸出药剂

剂型pH相对密度不溶物总固体乙醇量、甲醇量阴凉遮光

汤剂

合剂

糖浆剂

煎膏剂

酒剂

酊剂

流浸膏剂

浸膏剂

茶剂

喝糖太酸加点蜜

煎膏不溶也加蜜

酒变固体定留醇

喝茶加水溶化中

糖糕室温怕阴凉

逼糖遮住浸膏月定

A:中药糖浆剂的含糖量(g/ml)应不低于

A.65%

B.60%

C.55%

D.50%

E.45%

『正确答案』E

A:关于酊剂、药酒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酊剂与药酒制备时所用溶剂均为乙醇

B.酊剂与药酒通常均可用渗漉法、稀释法、溶解法制备

C.含毒性药品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

D.药酒每1ml相当于原药材2〜5g

E.酊剂与药酒的成品均应测定含醇量

『正确答案』E

A: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剂型是

A.露剂

B.胶囊剂

C.滴丸

D.煎膏剂

E.酒剂

『正确答案』D

A.汤剂

B.口服液

C.糖浆剂

D.煎膏剂

E.流浸膏剂

1.加入炼蜜或炼糖制备的是剂型是

2.单剂量灌装的合剂是

3.我国最早应用的剂型是

4.需做不溶物检查的是

『正确答案』D、B、A、D

A.每100g相当于原药材200〜500g

B.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g

C.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0g

D.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

E.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

除另有规定外

1.流浸膏剂的浓度为

2.浸膏剂的浓度为

3.普通药材酊剂的浓度为

4.含毒剧药酊剂的浓度为

『正确答案』C、A、D、E

X:成品需测定乙醇量的有

A.中药合剂

B.酉丁剂

C.酒剂

D.流浸膏剂

E.煎膏剂

『正确答案』BCD

X:《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规定,需测定相对密度的有

A.酒剂

B.酊剂

C.合剂

D.糖浆剂

E.煎膏剂

『正确答案』CDE

第04讲液体制剂(一)

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特

特点、分类

点与分类

2.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毒性、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3.真溶液型液

特点、分类

体制剂

4.胶体溶液型特点、分类

液体制剂

5.乳剂型液体特点与分类、乳剂不稳定现象、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

制剂素及稳定化措施

6.混悬型液体特点与分类、常用附加剂及应用、影响混悬型液体制

制剂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

7.液体制剂的液体制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液体制剂质量检查

质量要求项目与要求

液体药剂

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制剂,可服、外用。

>>分散相:药物

>>分散介质:溶剂

分类(按分散系统)

>>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均相,无界面

>>溶胶剂、乳浊液、混悬剂:多相(非均相),有界面

液体制剂的特点

♦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较迅速

•易控制药物浓度,可减少固体药物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胃肠

道刺激性

・便于分剂量和服用,适用于儿童、老年

♦稳定性较差

♦贮藏、运输不方便

X:关于液体药剂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度大,吸收快,稳定性好

B.使用方便,适合小儿老人

C.携带、运输方便

D.药物分散于溶剂中,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E.易霉变、常须加入防腐剂

『正确答案』BDE

表面活性剂

■分类

・毒性

・应用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表面(界面)力

结构:极性亲水基团+非极性亲油基团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阴离子:肥皂、月桂醇硫酸钠

阳离子:洁尔灭、新洁尔灭

两离子:卵磷脂

非离子:聚山梨酯(吐温)

司盘

单甘油酯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阳离子(毒性最大)

苯扎氯/漠铁(洁尔灭、新洁尔灭):外用一消毒

♦静脉给药〉口服〉外用

♦聚山梨酯(吐温)溶血性最小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A:主要用作消毒剂或杀菌剂的表面活性剂是

E.新洁尔灭

A.羟苯乙酯B.聚山梨酯80

C.新洁尔灭D.肥皂类

E.卵磷脂

1.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2.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3.属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4.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正确答案』CDEB

液体药剂分类粒径(nm)特点

真溶液,分子/离子,澄明,热力学稳定,

低分子溶液剂<1

扩散快,滤纸/,半透膜/

高分子溶液(亲真溶液,分子/离子,澄明,热力学稳定,

1-100

水、非亲水)扩散慢,滤纸/,半透膜X

溶胶剂(疏水胶胶粒,多相,热力学不稳定(聚结),滤

1-100

体)纸/,半透膜X

小液滴,多相,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扩

乳浊液>100

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

固体微粒,多相,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

混悬液>500

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

真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特点分类(低分子溶液剂)

低分子溶真溶液,分子/离子,澄明,热力学稳定,扩散快,滤

<1

液剂纸/,半透膜/

溶液剂药物的水/醇/油溶液

芳香水剂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低)

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酶剂

药物:5%〜20%,乙醇:60%〜90%

甘油剂药物的甘油溶液,专供外用,口耳鼻喉

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特点分类

高分子溶液(亲水'1~真溶液,分子/离子,澄明,热力学稳定,

非亲水)100扩散慢,滤纸/,半透膜X

1~胶粒,多相,热力学不稳定(聚结),滤纸

溶胶剂(疏水胶体)

100J,半透膜X

高分子溶液剂的特点

高分子溶液(亲水'1~真溶液,分子/离子,澄明,热力学稳定,

非亲水)100扩散慢,滤纸/,半透膜X

>>稳定性主要因素:水化膜

加入大量电解质、脱水剂破坏,高分子凝结

>>胶凝性:温热黏稠流动,温度降低不流动

半固体:凝胶、固体:干胶

>>蛋白质、酶、纤维素衍生物

溶胶剂的特点

溶胶剂(疏水胶1~胶粒,多相,热力学不稳定(聚结),滤纸/,

体)100半透膜X

>>热力学不稳定,聚结―聚沉

>>动力学稳定,布朗运动,克服重力作用不下沉

>>乳光:Tyndall效应(光散射)

>>双电子层结构-『电位:静电斥力,稳定(主要因素)

>>水化膜

X:有关溶胶剂的说确的是

A.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

B.具有双分子层

C.具有乳光

D.又称亲水胶体溶液,如蛋白质、纤维素衍生物

E.水化膜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AC

第05讲液体制剂(二)

乳浊液(乳剂)

乳浊>小液滴,多相,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扩散很慢或不扩

液100散,显微镜下可见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成的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

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分散相、相、非连续相

分散介质、外相、连续相

乳剂组成及分类

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乳化膜

普通乳、亚微乳、纳米乳

乳剂的特点

♦分散度大,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使用方便

•0/W型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外用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

・口服、外用、肌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注射乳剂靶向、静脉营养乳剂)

乳剂不稳定现象

分层(乳析)、絮凝、转相(转型)、合并与破裂、酸败

>>乳剂形成的关键一一乳化剂

>>乳化剂性质一一决定乳剂类型

>>乳化剂性质发生改变一一引起转相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

♦乳化剂的性质:3〜8W/0,8~160/W

♦乳化剂的用量:0.5%〜10%

♦分散相的浓度:50%左右

♦分散介质的黏度:适当增加

■温度:乳化50-70℃

■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

♦微生物污染:防腐剂

A:乳化剂类型改变>最终可导致

A.分层

B.转相

C.酸败

D.絮凝

E.破裂

『正确答案』B

X:乳剂的变化现象有

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聚沉

E.破坏

『正确答案』ABCE

X:乳剂破裂的原因主要有

A.微生物污染

B.温度过高

C.分散相浓度过高

D.乳化剂性质变化

E.加入电解质

『正确答案』ABCD

混悬液

混悬>固体微粒,多相,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扩散很慢或不扩

液500散,显微镜下可见

混悬液: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

液体制剂

干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状或粒状物,临用时加

水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

混悬剂常用稳定剂

>>润湿剂:吐温、司盘

>>助悬剂:分散介质T,微粒沉降J)保护膜

低分子(甘油、糖浆)

高分子(阿黄琼,MC、CMC-Na)

硅酸类(二氧化硅、硅皂土)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电解质)

『I,聚集,絮凝;/T,阻碍聚集,反絮凝

枸檬酸(氢)盐,酒石酸(氢)盐,磷酸盐>A1C13

影响混悬液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

微粒间形成疏松絮状聚集体,稍加振摇即分散

・微粒间的排斥力与吸引力

吸引力略大于排斥力,且吸引力不太大

♦混悬粒子的沉降

Stokes定律:Ir、10、T〃

♦微粒增长与晶型的转变:粒径差I

・温度的影响:阴凉处

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Stokes定律

X:根据Stokes定律,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措施是

A.降低药物的粒径

B.增加药物的粒径

C.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D.增加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E.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

『正确答案』AE

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

♦滴剂:附有滴管和吸球或其他量具,标签上要标明每毫升或每克液体制

剂相当的滴数

♦纯水、附加剂

■避光、密封

•口服乳剂乳白色,分层后经振摇应易再分散

・口服混悬剂有沉降后经振摇易再分散,标签注明“用前摇匀

>>液体制剂质量检查与要求

♦装量、装量差异

检查含量均匀度者X

•干混悬剂干燥失重:>2.0%

•沉降体积比:40.90

♦微生物限度检查

液体药剂分类粒径(nm)特点

真溶液,分子/离子,澄明,热力学稳定,

低分子溶液剂<1

扩散快,滤纸/>半透膜/

高分子溶液(亲真溶液,分子/离子,澄明,热力学稳定,

1-100

水、非亲水)扩散慢,滤纸/,半透膜X

溶胶剂(疏水胶胶粒,多相,热力学不稳定(聚结),滤

1-100

体)纸/,半透膜X

小液滴,多相,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扩

乳浊液>100

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

固体微粒,多相,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

混悬液>500

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

QIAN液体制剂小结

溶液分离越动越稳定

溶胶乳剂混悬怕热多

不忘溶胶乳光运动强

高分水化溶胶双电层

乳剂形成关键乳化剂

分析柳絮碳相因酸败

第06讲注射剂(一)

注射剂

1.特点与分类

2.热原

3.注射剂的溶剂

4.注射剂的附加剂

5.中药注射剂的半成品

6.输液剂、乳状液型注射剂与中药注射用无菌粉末

7.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注射剂的特点与分类

原料药物+辅料-无菌制剂-注入人体

特点: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或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局部定位、延长药效

♦疾病诊断

•使用不便,注射疼痛

♦质量要求高,制备复杂,成本较高

♦使用不当极易发生危险

X:注射剂的优点有

A.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C.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D.可迅速终止药物作用

E.可以产生定向作用

『正确答案』ABCE

注射剂的分类

热原

1.热原的来源及致热特点

2.热原的基本性质

3.污染热原的途径与去除方法

热原——注射后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热原的来源及致热特点

广义一细菌性、源性、化学性

♦药剂学一细菌性热原(微生物代产物或尸体),G—

毒素:产生热原的最主要的致热物质

A:关于热原的错误表述是

A.热原是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

B.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热

C.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D.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

E.蛋白质是毒素的致热中心

『正确答案』E

2.热原的基本性质

/耐热性

/水溶性:乳光

/不挥发性:蒸储水器上附有隔沫装置

/滤过性:1〜5nm,超滤膜

/被吸附性: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

/其他:不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

污染热原的途径与去除方法★

1.污染热原的途径

/溶剂:主要途径

/原辅料

/容器、用具、管道和设备

/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

/临床应用过程:注射器具

2.去除热原方法

容器或用具

>>高温法

250℃‘30min

>>酸碱法

重络酸钾硫酸清洁液

稀NaOH

药液或溶剂

>>吸附法:活性炭

>>离子交换法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凝胶滤过法

>>超滤法:超滤膜

>>反渗透法

三醋酸纤维素膜/聚酰胺膜

QIAN热原性质及去除方法

基本性质去除方法

耐热性高温法

水溶性、滤过性凝胶滤过法、超滤法、反渗透法

被吸附性吸附法、离子交换法

不挥发性蒸镭水器上附有隔沫装置

酸碱氧化破坏酸碱法:重铭酸钾硫酸清洁液、稀NaOH

A:去除含热敏性成分中药注射液中热原的方法是

A.热压灭菌法

B.ISJ温法

C.酸碱法

D.活性炭吸附法

E.0.45微孔滤膜滤过

『正确答案』D

A:注射用双黄连制备过程中应用活性炭的目的是

A.络合金属离子

B.去除热原

C.调节黏度

D.调节渗透压

E.调节pH

『正确答案』B

A.耐热性B.水溶性C.不挥发性

D.过滤性E.不耐强酸、强碱

下列除去热原的方法对应的性质分别是

1.蒸镭法制注射用水

2.加入重辂酸钾硫酸清洁液

3.180℃,3~4小时被破坏

『正确答案』C、E、A

X: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热原具有水溶性

B.热原具有挥发性

C.热原具有耐热性

D.热原可被微孔滤膜、超滤膜滤除

E.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

『正确答案』BD

注射剂的溶剂

1.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应用

2.注射用水与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

注射剂溶剂

♦水性溶剂:注射用水,0.9%氯化钠

♦非水性溶剂:植物油(大豆油)、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

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应用

注射用水

■酉己制注射剂、滴眼剂溶剂或稀释剂

・注射剂、滴眼剂容器的精洗

灭菌注射用水

•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

•注射剂的稀释剂

A:关于注射用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纯水所经蒸镭所得的水

B.用作配制注射剂的溶剂

C.用作配制滴眼剂的溶剂

D.用作注射剂容器的的清洗

E.冻干粉末的溶剂

『正确答案』E

讲义编号N0DE119:针对本讲义提问]

A:以下有关制药用水说法错误的是

A.纯化水是原水经蒸馆等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

B.纯化水可作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

C.注射用水是纯化水经蒸镭所得的水

D.注射用水可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

E.灭菌注射用水可用于注射剂的稀释剂

『正确答案』D

A.去离子水B.制药纯水

C.灭菌注射用水D.注射用水

E.饮用水

1.生产注射液时配制所用溶剂是

2.中药注射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是

3.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是

『正确答案』DBC

第07讲注射剂(二)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性状: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检查

pH5.0~7.0

氨》0.00002%

细菌毒素<0.25EU/ml

微生物限度:细菌+霉菌+酵母菌410/100ml

其他: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电导率、总有机酸、不挥发物与重金属检查

注射用大豆油质量要求

•性状

淡黄色澄明液体,无臭或几乎无臭

相对密度:0.916〜0.922

折光率:1.472-1.476

酸值:>0.1>>游离脂肪酸,酸值高质量差

皂化值:188〜195>>总脂肪酸,油的种类纯度

碘值:126〜140>>不饱和键,碘值高易氧化

注射用大豆油质量要求

♦检查

过氧化物、不皂化物、棉籽油、碱性杂质、水分、重金属、碑盐、脂肪

酸组成

微生物限度

吸光度

无菌

注射剂的附加剂

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附加剂及其应用

2.防止药物氧化的附加剂及其应用

3.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及其应用

4.调节pH的附加剂、抑菌剂、减轻疼痛的附加剂及其应用

增加主药溶增溶剂(聚山梨酯80、蛋磷脂)、助溶剂、乳化剂、

解度助悬剂

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偏碱性药液)

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偏酸性药液)

防止主药氧Vc

化惰性气体N2、CO2

金属离子络

EDTA、EDTA-2Na

合剂

抑制微生物

抑菌剂苯酚、甲酚、三氯叔丁醇、硫柳汞

增殖

调整pH(4-HC1'NaOH'KOH'NaHCOa、NaH2P04、Na2Hpe)4、

缓冲剂

9)枸檬酸

渗透压调节

调节渗透压NaCl>葡萄糖

三氯叔丁醇、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

减轻疼痛止痛剂

注意:

♦增溶剂

•静脉—慎用,椎管——不得添加

♦抑菌剂

•静脉,脑池、硬膜外、椎管--不得添加

♦仍需灭菌

♦惰性气体

♦处方成分需在标签中注明

A.抗氧剂B.抑菌剂

C.止痛剂D.渗透压的调节剂

E.PH调节剂

1.苯酚在注射剂中用作

2.氯化钠在注射剂中用作

3.抗坏血酸在注射剂中用作

『正确答案』BDA

A.对羟基苯甲酸乙酯B.亚硫酸氢钠

C.聚乙烯醇D.聚山梨酯80

E.葡萄糖

1.可作为注射液抗氧剂的是

2.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改善制剂澄明度的是

3.可用作滴眼液渗透压调节剂的是

『正确答案』BDE

X:不得添加抑菌剂的注射剂有

A.中药肌注射液

B.静脉输液

C.硬膜外注射液

D.脑池注射液

E.椎管注射液

『正确答案』BCDE

C:某药厂生产的清开灵注射液,其药物组成包括胆酸、珍珠母(粉)、

猪去氧胆酸、桅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尊昔、金银花,附加剂为依

地酸二钠、硫代硫酸钠、甘油,具有热解毒、化瘀通络、醒神开窍作用。

1.附加剂硫代硫酸钠的作用

A.抗氧剂B.增溶剂C.抑菌剂

D.PH调节剂E.渗透压调节剂

『正确答案』A

渗透压的计算

♦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围为285〜310mosmol/kg

•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与人体血液相当

•凡与血浆、泪液渗透压相同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大量注入低渗溶液会导致溶血,应调节其渗透压

♦调节渗透压的方法:

■冰点降低数据法、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冰点降低数据法

W:配成100ml等渗溶液所需加入等渗调节剂的量,g/ml;

a:未经调整的药物溶液引起的冰点下降度;

b:1%(g/ml)等渗调节剂溶液所引起的冰点下降度。

例: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需加氯化钠多少,才能使之成为

等渗溶液?(已知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冰点降低为0.12℃)

解:已知a=0.12x2=0.24,b=0.58

代入公式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氯化钠等渗当量:1g药物相当于具有相同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克数。

X=0.9%V-G1E1-G2E2-……

X:配成体积为V的等渗溶液需加入氯化钠的量(g)

V:欲配药液体积(ml)

G:药液中溶质的克数

E:1g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

例:已知头抱嚏吩钠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24,欲配制2%头抱嚏吩钠溶

液100ml1需加入多少氯化钠,使成等渗溶液。

解:V=100ml;G=2%xl00=2;E=0.24;

X=0.9%V-GxE

=0.9%xl00-2x0.24

=0.42g

等溶液

•与红细胞膜力相等,能使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态

♦注射液与红细胞膜的力相等,才不会产生溶血

•溶血法测得的等渗溶液即为等溶液

•0.9%氯化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溶液

中药注射用半成品的基本要求

1.有效成分:纯度三90%

2.多成分:主药〉总固体量80%

3.重金属、有害元素:限量

4.配制投料

♦总提取物:按提取物中指标成分含量限/幅度计算

・有效成分/部位:按规定浓度或限/幅度计算

输液剂

乳状液型注射剂

中药注射用无菌粉末(粉针)

1.特点

2.分类

输液剂的特点

・静滴

•大容量(4100ml,生物制品450ml)

♦起效迅速,多用于救治危重、急症

♦质量要求高

输液剂的分类和作用

>>电解质:补充体水分、电解质,纠正体酸碱平衡

氯化钠、乳酸钠

>>营养:补充营养,适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者

糖类(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

>>胶体:调节体渗透压,血浆代用

多糖(右旋糖酎)、明胶、高分子聚合物(PVP)

>>含药:注射药物载体

抗生素、强心药、升压药

乳状液型注射剂(静脉注射乳剂)

乳浊>小液滴,多相,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扩散很慢或不扩

液100散,显微镜下可见

・对脏器定向分布(对淋巴系统靶向

,抗癌药物

♦不得用于椎管注射

・不得相分离

♦乳滴的粒度:90%<1jj,m11—5

粉针剂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无菌冻干、无菌喷干

・无菌粉末/块状物

,临用前+无菌溶液-配制溶液

♦稳定性大大提高

♦便于携带

♦适于:对热敏感或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

对湿热敏感的抗生素、生物制品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注射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

2.注射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

注射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

1.溶液型:澄明

混悬型:90%<15/zm,15—20(偶有20-50),沉淀可振摇分散,不得

用于静脉注射、椎管注射

乳状液型:90%<l/zm>1-5>不得用于椎管注射

2.原辅料、容器(透明)符合注射用质量要求

3.尽量缩短配制时间,防止微生物、热原污染及药物变质

X:下列对于混悬液型注射剂论述错误的是

A.90%原料药物粒径应控制在1以下

B.为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可加入增溶剂

C.适用于需在机体长效作用的药物

D.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

E.不得用于静脉注射或椎管注射

『正确答案』AB

注射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

4.灌装:标示量*50ml,适当增加装量;多剂量不超过10次

5.尽快熔封或严封,易变质真空或通入惰性气体

6.灭菌后检漏

7.避光

8.标签或说明书中应标明:辅料、抑菌剂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