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页(共28页)2025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之地质与地貌一.选择题(共17小题)如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1题。1.图中()A.③岩层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岩浆活动在②岩层形成之前 C.岩浆上涌喷出致①岩石形成 D.④岩层先断裂后再经历褶皱2.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4165米。新生代时期构造运动促使阿特拉斯山脉形成,阿特拉斯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山顶终年积雪,使山脉东南和西北两侧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如图示意为阿特拉斯山及周边地区。依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引起阿特拉斯山脉形成的板块运动为()A.大西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图为我国某地地貌特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4.与图示地区地貌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岩石、光照 B.岩石、气候 C.土壤、地形 D.水文、土壤乌鞘岭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点。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2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典型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5.甲、乙、丙自然区所对应的常见地貌景观正确的是()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②乙—③丙—① C.甲—③乙—②丙—① D.甲—③乙—①丙—②6.自然区内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分异最明显的分别是()A.甲、乙 B.乙、甲 C.丙、甲 D.乙、丙陕西榆林市靖边县龙洲镇分布着一个百千米皆覆盖红色砂岩的峡谷,此峡谷历经数百万年形成,谷内纹路像波浪,地貌独特,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波浪谷”,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会地带,年均降水量400.6mm。图是陕西榆林周边区域及龙洲波浪谷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7.形成波浪谷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海水侵蚀 D.流水侵蚀8.推测这种地貌最可能属于()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力侵蚀地貌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红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形成的。如图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9﹣9小题。9.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 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抬升 C.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 D.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湖泊东岸多沙丘带分布,近几年沙丘带逐步扩大东移。厚田沙漠位于赣江左岸其沙源主要来自赣江河床,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较西北地区大。如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和厚田沙漠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0.根据呼伦湖沙丘带的分布位置,可推知()①湖区盛行西北风②湖区盛行东南风③湖泊东岸坡度小④湖泊东岸坡度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A.沙粒粒径小 B.地形平坦开阔 C.风力较强劲 D.沙粒湿度大某地质工作者对同一方向三个小山丘开展考察,并绘制出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目前a处小褶皱直立,b处小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据此回答12﹣13题。12.考察发现图示区域仅有三个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推测山丘中小褶皱()A.岩性较硬,耐侵蚀 B.岩性较软,耐风化 C.岩性较硬,易断裂 D.岩性较软,易崩塌13.若发现山丘小褶皱中有重要矿藏,则下列地点开采条件较好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广泛发育着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和现代风沙沉积,蕴含着风成过程和环境演化的丰富信息。读的概念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14.间冰期,雅鲁藏布江河谷阶地上覆盖的黄土最可能来源于()A.河道沉积物 B.花岗岩风化 C.西北大沙漠 D.冰川表碛物15.气候变化与风沙沉积的关系密切,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气候暖湿,风沙沉积速率较大 B.气候暖湿,沙地面积快速减小 C.气候冷干,风沙沉积速率增大 D.气候冷干,沙地面积快速减小如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石灰岩被溶蚀后,不溶性组分积累转化为岩溶残积层,该层可成为成土木母质。残积层及耕作层中的有机质分解和生物呼吸,能产生岩溶作用所需的大量二氧化碳。如图是我国西南岩溶区一处类型石灰岩风化壳剖面。下表为采样点的部分元素测试数据(元素百分含量以氧化物形式表示)。完成下面小题。采样点编号Fe2O3(%)TiO2(%)CaO(%)MgO(%)①15.541.240.511.30②0.870.1730.2918.0717.根据剖面结构,推测最有利于岩溶作用发生的层位是()A.旱地耕作层 B.岩溶残积层 C.岩粉及碎裂岩层 D.基岩层二.解答题(共4小题)18.(2025•海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流经云南沙松碧村时突然急剧转弯,这就是“长江第一湾”(见图),“长江第一湾”因青藏高原多次地壳抬升导致金沙江河流改向而形成。虎跳峡位于“长江第一湾”的下游,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其形成受金沙江改道影响大。描述虎跳峡河段河谷地貌的特征,并分析其奇险雄壮的原因。19.(2025•青羊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千龟山(26.5°N,99.7°E)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片神奇丹霞地貌区,其山顶(海拔2700米)向西的坡面上为赭红色的砂岩,因特殊的地质作用,岩石表面发育成格子状的大裂隙,将岩石分割成一只只如同乌龟一样的群龟方阵(如图a),而每块龟背上又发育很多细小的龟裂纹。众多的“乌龟”形成整齐排列的“千龟朝圣”景观,当太阳刚好从山顶升起时,就会看到“千龟朝阳”的奇特景观(图b)。专家实地考察发现,第四纪冰期时该区域曾被冰雪覆盖,形成厚厚的冻土层。该地层岩石中泥质含量较高,垂直节理发育完整。整个区域只有这个坡面上的“乌龟形态”发育最为完整。(1)千龟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c)中的;该类岩石区别于其他类岩石的显著特征有哪些?(2)简述千龟山景观的形成过程,并从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山坡坡面上的“乌龟形态”发育最为完整的原因。(3)若有旅游者打算去千龟山看“千龟朝阳”奇观,请你为他(她)分析一下是选择冬半年去还是夏半年去才能看到?20.(2025•郑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地理研学小组到涠洲岛鳄鱼嘴进行研学,他们提前查阅资料得知,鳄鱼嘴位于涠洲岛最南端,火山地质遗迹和海蚀地貌丰富。研学过程中,同学们被鳄鱼嘴海岸的海蚀地貌深深吸引,他们发现在陡峭的海蚀崖不同高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海蚀穴,最靠近海平面的一级海蚀穴在涨潮和风浪大时还会被海水淹没,仔细观察发现海蚀穴里还有一些磨圆度较好的黑色砾石。如图为研学小组绘制的涠洲岛位置和鳄鱼嘴古海蚀穴示意图。(1)推测鳄鱼嘴海蚀崖上三级古海蚀穴形成的先后次序并简述其原因。(2)分析海蚀穴①里磨圆度较好的黑色砾石的形成过程。(3)研学小组结合当地特征认为未来鳄鱼嘴海岸可能会发育较多海蚀拱桥,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21.(2025•海陵区校级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渭河的形成是区域地质、地势、岩性、洪流(降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对沟谷的冲蚀和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左图为渭河流域示意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1)指出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2)说出图中泾河的水文特征。(3)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颗粒物来源地及支流特征,指出与渭河平原南侧相比,其北侧沉积物颗粒的大小特征,并分析原因。
2025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之地质与地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BDBCABDDAD题号121314151617答案ABACDC一.选择题(共17小题)如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1题。1.图中()A.③岩层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岩浆活动在②岩层形成之前 C.岩浆上涌喷出致①岩石形成 D.④岩层先断裂后再经历褶皱【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③岩层为玄武岩,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A错误。③岩浆岩切穿②砂砾层,说明岩浆活动在②岩层形成之后,B错误。岩层通常先褶皱弯曲后发生断裂,D错误。①为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岩浆上涌喷出的过程中,使其穿过的石灰岩在岩浆高温的环境下发生变质形成的,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2.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4165米。新生代时期构造运动促使阿特拉斯山脉形成,阿特拉斯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山顶终年积雪,使山脉东南和西北两侧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如图示意为阿特拉斯山及周边地区。依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引起阿特拉斯山脉形成的板块运动为()A.大西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这些板块覆盖干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板块相向运动使得在边界处发生碰撞或俯冲,由此形成巨大山系、海沟、岛弧等不同的地貌形态。板块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解答】解:根据图文信息可知,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结合所学知识,该地地处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非洲板块被迫隆升抬起,形成山脉,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图为我国某地地貌特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有大量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溶洞等,这些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在石灰岩分布面积大的云贵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多发育冰川地貌,黄土高原地区为千沟万壑的流水侵蚀地貌,内蒙古高原多风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在这些地区发育较少,因此图中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4.与图示地区地貌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岩石、光照 B.岩石、气候 C.土壤、地形 D.水文、土壤【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解答】解: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流水作用是否活跃与当地的气候湿润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主要为岩石和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乌鞘岭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点。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2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典型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5.甲、乙、丙自然区所对应的常见地貌景观正确的是()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②乙—③丙—① C.甲—③乙—②丙—① D.甲—③乙—①丙—②【分析】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解答】解: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甲为东部季风区,乙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丙为青藏高寒区。图①为冰川地区,位于青藏高寒区;图②为沙丘,对应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图③为丹霞地貌,对应东部季风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6.自然区内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分异最明显的分别是()A.甲、乙 B.乙、甲 C.丙、甲 D.乙、丙【分析】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影响,自然景观呈现南北方向更替,东西方向延伸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热量差异导致的,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球陆地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弱,受其影响,自然带呈现东西方向更替,南北方向延伸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分差异导致的,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解答】解: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甲为东部季风区,乙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丙为青藏高寒区。纬度地带性分异最显著的是东部季风区,经度地带性分异最明显的是西北干旱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陕西榆林市靖边县龙洲镇分布着一个百千米皆覆盖红色砂岩的峡谷,此峡谷历经数百万年形成,谷内纹路像波浪,地貌独特,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波浪谷”,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会地带,年均降水量400.6mm。图是陕西榆林周边区域及龙洲波浪谷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7.形成波浪谷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海水侵蚀 D.流水侵蚀【分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可分为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四种;外力作用可分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解答】解:波浪谷岩石多为红色砂岩,是由地质时期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后经历地壳抬升作用,经历了数百万年的风力侵蚀,从而将砂岩塑造成波浪谷景观,B正确。形成波浪谷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侵蚀作用,而不是堆积作用,A错误。由于深处内陆,没有受海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表现,C错误。该地降水较少,流水作用不明显,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进行答题,难度适中。8.推测这种地貌最可能属于()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力侵蚀地貌【分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可分为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四种;外力作用可分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解答】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形成波浪谷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风力侵蚀,因此这种地貌最可能属于风力侵蚀地貌,D正确。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A正确。河流地貌是流水作用形成的,B错误。海岸地貌是受是海水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貌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红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形成的。如图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9﹣9小题。9.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 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抬升 C.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 D.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分析】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解答】解: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主要是沉积岩层、褶皱、断层和向斜成山,所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沉积物先经过固结成岩作用,产生沉积岩层;后岩层受水平挤压出现褶皱;后褶皱岩层继续受力发生断裂,断裂部分相对抬升,岩层表面受到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向斜山以及丘陵,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结合材料获取相关信息。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湖泊东岸多沙丘带分布,近几年沙丘带逐步扩大东移。厚田沙漠位于赣江左岸其沙源主要来自赣江河床,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较西北地区大。如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和厚田沙漠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0.根据呼伦湖沙丘带的分布位置,可推知()①湖区盛行西北风②湖区盛行东南风③湖泊东岸坡度小④湖泊东岸坡度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风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时的某些干燥沙地表面,或者气候干旱的内陆。【解答】解:沙丘沙源来自湖泊水位下降时出露的湖泊沉积物,东岸堆积有沙丘,说明东岸坡度小,沙丘容易堆积,且容易向东扩大移动,如果坡度大,山丘容易被地形阻挡,不易向东扩大移动,③正确,④错误。据图和材料“湖泊东岸多沙丘带分布,近几年沙丘带逐步扩大东移”可知,沙丘带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侧,且往东侧移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从西向东吹,结合其位于内蒙古境内可知,其盛行西北风,①正确,②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11.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A.沙粒粒径小 B.地形平坦开阔 C.风力较强劲 D.沙粒湿度大【分析】起动风速:能使地面沙粒开始移动的风速;大于起动风速的风叫起沙风。在起沙风的作用,沙粒随气流移动前进。沿着地表运动的含沙气流叫风沙流。起动风速取决于沙粒的直径、地表性质(如粗糙度、水分条件)等多种因素。【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粒粒径小通常会使起动风速降低,因为小颗粒更容易被风吹动,A错误。平坦开阔的地形与起动风速关系不大,B错误。湿度大的沙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且沙粒较重,需要更大的风速才能使它们开始移动,D正确。虽然强劲的风力可以吹动更多的沙子,但这里讨论的是“起动风速”,即沙子开始移动所需的最小风速,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某地质工作者对同一方向三个小山丘开展考察,并绘制出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目前a处小褶皱直立,b处小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据此回答12﹣13题。12.考察发现图示区域仅有三个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推测山丘中小褶皱()A.岩性较硬,耐侵蚀 B.岩性较软,耐风化 C.岩性较硬,易断裂 D.岩性较软,易崩塌【分析】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褶皱虽然改变了岩石的原始形态,但岩石并未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解答】解:由图可知,该地三个小山丘均存在褶皱,三个山丘的褶皱倾斜方向不一致,说明该地岩层之前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般来说经过构造运动凸起的区域,易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影响,但该地褶皱保存较为完好,说明岩性较为坚硬,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A正确,BD错误。图中未看到明显的断裂带,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3.若发现山丘小褶皱中有重要矿藏,则下列地点开采条件较好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分析】研究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解答】解:据图可推断岩层的延伸方向,a处褶皱向下延伸,b处皱褶向左前斜,c处褶皱向下延伸,因此根据矿藏开采的条件,应选择埋藏较浅、工程量较小的地方向下开挖,甲地向下无法挖到矿藏,A错误。乙地开挖符合皱褶的延伸方向,开挖工程量最小,B正确。丙地向下没有矿藏埋藏,C错误。丙地向下开挖不符合褶皱延伸方向,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研究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广泛发育着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和现代风沙沉积,蕴含着风成过程和环境演化的丰富信息。读的概念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14.间冰期,雅鲁藏布江河谷阶地上覆盖的黄土最可能来源于()A.河道沉积物 B.花岗岩风化 C.西北大沙漠 D.冰川表碛物【分析】间冰期,雅鲁藏布江河谷阶地上覆盖的黄土来源主要从河流搬运、风等方面分析。【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雅鲁藏布江河谷阶地上覆盖的黄土来源于雅鲁藏布江广泛发育的辫状水系、洪积扇和干湖盆,松散沉积物受到近地面风的搬运及山体阻挡的影响,就近沉积于山坡、山顶及河谷底部靠近河流处,A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风化不是黄土来源,B错误。该地与西北大沙漠之间有高大山系阻挡,C错误。冰川表碛物不会形成黄土,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间冰期,雅鲁藏布江河谷阶地上覆盖的黄土来源,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5.气候变化与风沙沉积的关系密切,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气候暖湿,风沙沉积速率较大 B.气候暖湿,沙地面积快速减小 C.气候冷干,风沙沉积速率增大 D.气候冷干,沙地面积快速减小【分析】气候变化与风沙沉积的关系主要从降水、风速、气温等方面分析。【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气候干冷多风,风沙沉积速率增大,使得沙地面积变化频繁且逐渐增大;气候相对暖湿,风沙沉积速率较小,沙地面积相对稳定,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气候变化与风沙沉积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如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分析】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主要从降水、气温、地形、土壤、河流等方面分析。【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山坡地势较高,而山谷地势较低,造成地下水水位不一,谷地因为地势较低,地下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较多,形成沼泽化土壤,植被能够较容易获得生长的水分,形成草甸植被,故D正确。山坡和山谷气温、土壤温度差异不是造成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水分条件的不同才是导致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该地区大气环流差异较小,所以山坡和山谷地区降水量差异较小,B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植被分布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石灰岩被溶蚀后,不溶性组分积累转化为岩溶残积层,该层可成为成土木母质。残积层及耕作层中的有机质分解和生物呼吸,能产生岩溶作用所需的大量二氧化碳。如图是我国西南岩溶区一处类型石灰岩风化壳剖面。下表为采样点的部分元素测试数据(元素百分含量以氧化物形式表示)。完成下面小题。采样点编号Fe2O3(%)TiO2(%)CaO(%)MgO(%)①15.541.240.511.30②0.870.1730.2918.0717.根据剖面结构,推测最有利于岩溶作用发生的层位是()A.旱地耕作层 B.岩溶残积层 C.岩粉及碎裂岩层 D.基岩层【分析】土壤是地球上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来自岩石、无机物、有机物,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有机物构成。自然土壤层次从上向下依次为有机物覆盖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基岩层几个大的层次。【解答】解:耕作层中的有机质分解和生物呼吸能产生岩溶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但耕作层本身并不包含石灰岩或岩溶残积物,因此不是岩溶作用的主要发生层位,A错误。岩溶残积层是石灰岩被溶蚀后的残留物,虽然它含有不溶性组分,但溶蚀作用已经在这里发生并结束,因此不是最有利的层位,B错误。岩粉及碎裂岩层位于岩溶残积层之下,可能包含了尚未完全溶蚀的石灰岩碎片和粉末。这些碎片和粉末提供了岩溶作用所需的原料,同时上方的岩溶残积层和耕作层可能提供了足够的二氧化碳和水流条件,使得这一层位成为最有利于岩溶作用发生的层位,C正确。基岩层通常位于剖面的最底部,远离地表水流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因此不太可能是岩溶作用的主要发生层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土壤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二.解答题(共4小题)18.(2025•海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流经云南沙松碧村时突然急剧转弯,这就是“长江第一湾”(见图),“长江第一湾”因青藏高原多次地壳抬升导致金沙江河流改向而形成。虎跳峡位于“长江第一湾”的下游,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其形成受金沙江改道影响大。描述虎跳峡河段河谷地貌的特征,并分析其奇险雄壮的原因。【分析】虎跳峡河段河谷地貌的特征从河谷形态、深浅、河床的起伏等角度分析;原因从地壳运动、河流改道、流水侵蚀等角度分析。【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虎跳峡位于长江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河谷呈“V”形;河谷岸壁陡峭,根据材料信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可知,虎跳峡河谷深且窄;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虎跳峡谷底起伏较大。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其形成受金沙江改道影响大”和图示信息可知,受地壳运动影响,该地地壳抬升,双龙山隆起,金沙江被迫改道,虎跳峡段河流径流量增大;虎跳峡段河流落差增大,河流流速加快,下蚀作用增强,使河谷加深,成为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故答案为:特征:河谷呈“V”形;河谷深而窄,岸壁陡峭;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原因:地壳抬升,金沙江改道,虎跳峡段河流水量增大;河流落差增大,流速加快,下切侵蚀作用增强,使河谷变深。【点评】本题以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为材料,涉及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9.(2025•青羊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千龟山(26.5°N,99.7°E)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片神奇丹霞地貌区,其山顶(海拔2700米)向西的坡面上为赭红色的砂岩,因特殊的地质作用,岩石表面发育成格子状的大裂隙,将岩石分割成一只只如同乌龟一样的群龟方阵(如图a),而每块龟背上又发育很多细小的龟裂纹。众多的“乌龟”形成整齐排列的“千龟朝圣”景观,当太阳刚好从山顶升起时,就会看到“千龟朝阳”的奇特景观(图b)。专家实地考察发现,第四纪冰期时该区域曾被冰雪覆盖,形成厚厚的冻土层。该地层岩石中泥质含量较高,垂直节理发育完整。整个区域只有这个坡面上的“乌龟形态”发育最为完整。(1)千龟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c)中的丁;该类岩石区别于其他类岩石的显著特征有哪些两个突出特征:①具有层理构造;②常(或可能)含有化石?(2)简述千龟山景观的形成过程,并从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山坡坡面上的“乌龟形态”发育最为完整的原因。(3)若有旅游者打算去千龟山看“千龟朝阳”奇观,请你为他(她)分析一下是选择冬半年去还是夏半年去才能看到?【分析】(1)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只有一个箭头。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解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2)千龟山景观的形成过程从岩石类型、内力、外力等角度分析;山坡坡面上的“乌龟形态”发育最为完整的原因从坡面垂直节理发育、植被覆盖、昼夜温差、物理风化、降水量、流水侵蚀等角度分析。(3)旅游者打算去千龟山看“千龟朝阳”奇观选择夏半年,原因从太阳升起的位置、昼长夜短等角度分析。【解答】解:(1)“丹霞地貌区”“赭红色的砂岩”表明主要岩石是沉积岩,再根据岩石圈三大岩石及岩浆转换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及数量,可推导出甲为岩浆(三进一出),乙为岩浆岩(三出一进),丙为变质岩(二进二出+内力作用),丁为沉积岩(二进二出+外力作用)。沉积岩的突出特征:下老上新;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和常(或可能)含有化石。(2)首先沉积岩的形成是位于地势低洼处“外力沉积”,形成水平岩层,其次再经历“地壳运动抬升”,此过程中受力产生垂直节理发育,到了高处经历物理冻胀风化、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裂隙。从整体性角度分析西坡山体“乌龟形态”发育最为完整的原因,要明确整体性包含“气地水土生”多方面要素:该坡面几乎无植被(生物)覆盖,岩石裸露,太阳当西晒(光照),白天岩石被太阳照射升温快,而夜间岩石降温较快,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明显,岩石容易形成龟裂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来自西南季风,西坡刚好处于迎风坡,降水多(水),且有坡度(地形),岩石泥质含量较高(土),使得岩石受到流水侵蚀明显,更易形成龟裂纹。(3)考查太阳视运动规律。关注一般规律:太阳在地平线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时,太阳直射点一定位于北半球,属于北半球的夏半年。从图中的指向标可知,山坡的最高处为正东方,“千龟朝阳”奇观出现时,此时太阳位于山顶,而非地平线,说明太阳早已经从地平线升起来了,即该地此日出东北(昼长夜短),由此判断可知,此时是当地的夏半年。故答案为:(1)丁;两个突出特征:①具有层理构造;②常(或可能)含有化石(2)形成过程:外力沉积→地壳(运动)抬升→风化、侵蚀。发育完整的原因:①该坡面垂直节理发育完整,坡面几乎无植被覆盖,且坡面向西,白天太阳当西晒,岩石升温快,夜晚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更强,易形成龟裂纹;②西坡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岩石中泥质含量较高,容易被侵蚀,出现更多的龟裂纹。(3)夏半年理由:从图中的指向标可知,山坡的最高处为正东方,“千龟朝阳”奇观出现时,此时太阳位于山顶,而非地平线,说明太阳早已经从地平线升起来了,即该地此日出东北(昼长夜短),所以应该是当地的夏半年。【点评】本题以千龟山丹霞地貌区为材料展开设问,设置3个小问,涉及岩石圈物质循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太阳视运动等地理原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和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基础性、综合性与应用性考查。20.(2025•郑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地理研学小组到涠洲岛鳄鱼嘴进行研学,他们提前查阅资料得知,鳄鱼嘴位于涠洲岛最南端,火山地质遗迹和海蚀地貌丰富。研学过程中,同学们被鳄鱼嘴海岸的海蚀地貌深深吸引,他们发现在陡峭的海蚀崖不同高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海蚀穴,最靠近海平面的一级海蚀穴在涨潮和风浪大时还会被海水淹没,仔细观察发现海蚀穴里还有一些磨圆度较好的黑色砾石。如图为研学小组绘制的涠洲岛位置和鳄鱼嘴古海蚀穴示意图。(1)推测鳄鱼嘴海蚀崖上三级古海蚀穴形成的先后次序并简述其原因。(2)分析海蚀穴①里磨圆度较好的黑色砾石的形成过程。(3)研学小组结合当地特征认为未来鳄鱼嘴海岸可能会发育较多海蚀拱桥,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分析】(1)海蚀穴形成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砾石形成来自于内力作用,磨圆度较好受外力作用的影响。(3)从风向和海水侵蚀作用分析。【解答】解:(1)海水的波浪、潮汐等机械作用不断冲击岩石,使得岩石逐渐被侵蚀形成海蚀穴。当海平面下降或者地壳抬升时,原有的海蚀穴会被抬升到更高的位置,位置越高的海蚀穴形成的年代约早,所以图示海蚀穴形成最早的是③,其次是②,最后是①。(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黑色砾石来自于岩浆活动,应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黑色玄武岩;玄武岩遭受外力作用风化侵蚀,形成碎屑物质;碎屑物质被外力作用带到海蚀穴中,在海蚀穴中沉积下来;受到海水的冲击,砾石相互之间以及砾石与海蚀穴壁不断碰撞摩擦,边角被碰撞掉,形成磨圆度较高的砾石。(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涠洲岛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鳄鱼嘴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风力较大,对海岸的侵蚀作用较强;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鳄鱼嘴靠近火山口遗址,历史上的岩浆活动,导致周围的岩石变得破碎,易被侵蚀;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鳄鱼嘴海蚀崖上已经形成了多级海蚀穴;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卖股份的合同范本
- 2024年项目管理职责分担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目标达成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新环境适应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辅导素材试题及答案
- 港区保洁服务方案范本
- 项目管理中的战略思维转换试题及答案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流程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上海市虹口区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浙江宁波市镇海区国资系统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广西辅警面试题库及答案
- 旅游行测试题及答案
- 铁路调车综合实训铁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 足浴合伙投资协议书
- 2025年江苏扬州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内墙涂料施工方案
- 2025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文化素养提升计划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