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五章精神病学复习题
复习题本着突出重点、难点,让学习者更好、更快、更全面、更熟练地掌握精神病学
临床知识,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
选择题题型主要以A型题和X型题为主,也有部分B型和C型题,无K型题。
A型题:也称最佳选择题。先列出题干,继以列出5个答案:A、B、C、D、E。按题
干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B型题:B型题又称配伍题。试题开头先列出A、B、C、D、E5个备选答案。可有
两个以上的试题,从备份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项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
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C型题:C型题又称比较配伍题。试题开头先列出A、B、C、D4个备选答案,试题
的数目可以两个以上。从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正确答案。
X型题:X型题又称多选题。先列出一个题干,继以列出A、B、C、D、E5个备选
答案。按试题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5个正确答案。
除选择题以外,还有填空题、是非题、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节精神医学基础复习题
一、绪论
学习要求
熟悉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及
其他相关因素,了解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动态。
(-)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支学科
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支学科
C.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E.精神病学是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
2.当前广泛提倡的医学模式是:
A.生物医学模式
B.整体平衡模式
C.心理一社会模式
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E.社会文化模式
3.精神障碍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情绪改变
B.认知改变
C.行为改变
D.伴有痛苦体验
E.社会功能丧失
4.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的产物
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
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
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E.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惟一动物
5.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A.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
B.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
C.5—HT系统功能亢进
D.5-HT系统功能低下
E.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亢进
6.关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以下哪项不正确:
A.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之中
B.从神经元到神经环路都可能存在
C.神经系统可塑性是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D.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存在
E.只存在于机体的发育阶段
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比重为:
A.10.5%(中低收入国家);23.5%(高收入国家)
B.10%(中低收入国家);20%(高收入国家)
C.10.5%(中低收入国家);20%(高收入国家)
D.10.5%(中低收入国家);25%(高收入国家)
E.15%(中低收入国家);25%(高收入国家)
8.有关心身疾病的错误概念是:
A.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B.是一组与心理紧张有关的驱体疾病
C.有器质性病变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
D.冠心病和消化性溃疡不属于心身疾病
E.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作用
9.精神障碍所致全球疾病负担中排首位的是:
A.酒精依赖
B.双相情感障碍
C.药物依赖
D.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
E.单相障碍
10.以下不属于心身医学研究范围的是:
A.研究特殊的社会、心理因素与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B.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疾病病原学、症状学、病程和预后中的相互作用
C.提倡医疗照顾的整体观念,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及转归
E.把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的方法运用于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
11.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B.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
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
E.大多数精神障碍都是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引起的
B型题
问题12—17
A.多巴胺(DA)
B.5-羟色胺(5H—T)
C.去甲肾上腺素(NE)
D.Y一氨基丁酸(GABA)
E.谷氨酸
12.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亢进有关
13.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
14.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昼夜节律紊乱、失眠等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
关
15.目前认为,新型抗抑郁药,如氟西汀主要是通过阻滞哪种神经递质的回收,产生抗抑郁
作用的
16.上述哪种是兴奋性氨基酸
17.上述哪种是抑制性氨基酸
X型题
18.可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的因素有:
A.遗传因素
B.应激性生活事件
C.感染
D.人格特征
E.躯体疾病
19.对心理与躯体疾病关系的正确理解包括:
A.心理因素可能是导致部分躯体疾病的原因
B.心理症状可以是躯体疾病的结果
C.心理因素可导致躯体症状
D.心理因素和躯体疾病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任何关系
E.任何躯体疾病的发生都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20.与精神障碍关系密切的神经递质包括:
A.兴奋性氨基酸
B.抑制性氨基酸
C,单胺类
D.神经肽
E.乙酰胆碱
(-)简述题
简述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三)论述题
如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疾病。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2.D3.E4.C5.A6.E7.A8.D9.E10.D
II.E12.A13.A14.B15.B16.E17.D18.ABCDE
19.ABC20.ABCDE
(~)简述题
大脑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均由大脑调控。正常的大脑
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异常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大脑神经元之
间通过突触联系形成了神经环路,构成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脑通过不同环路处理信
息,对所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与之有关的触觉、听觉体验,既往的经历、记忆等,
形成•个完整的知觉体验。神经递质在这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
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然后通过第二、第三信使系统调节其效应的时程和强度。体内有多种
神经递质和受体。脑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神经递质和受体分布,参与不同的精神活动。大脑
还具有可塑性,从宏观功能和微细结构上都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从而影响整个精神
活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精神活动的影响。
(三)论述题
精神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学易感性是必要因素,但
并不足以说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全部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必要因素,但也不足以解
释全部的病因。由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心理的、社会文化的东西通过记忆、学习等使大脑
的结构、化学和神经活动不断发生变化。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
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是影响疾病
的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到的作用,
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如精神分裂症等;还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
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心身疾病。
二、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检查
学习要求
熟悉精神疾病病史收集方法与病历书写格式;掌握精神状况检查的方法与内容;掌握精神
疾病的分析方法与诊断原则。
(―)选择题
A型题
1.目前诊断功能性精神疾病最重要的依据仍是:
A.精神症状
B.阳性体征
C.实验室检查阳性发现
D.社会功能
E.病期
2.正常成人脑脊液总蛋白含量应是:
A.150-450mg/L
B.140〜460mg/L
C.14〜50mg/L
D.300〜590mg/L
E.120〜300mg/L
3.按照等级诊断观点,诊断应优先考虑:
A.精神分裂症
B.心境境障碍
C.神经症
D.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4.下列哪项不是E.Bleuler提出的所谓“基本症状”:
A.联想松弛
B.情感障碍
C.矛盾状态
D.内向性
E.妄想
5.E.Bleuler的所谓“附加症状”是:
A.妄想、焦虑、抑郁
B.幻觉、注意障碍、意志下降
C.紧张症状群、内向性、淡漠
D.联想散漫、妄想、幻觉
E.妄想、幻觉、紧张症状群
6.以6节律为主的成年人脑电图,应列为:
A.正常脑电图
B.轻度异常脑电图
C.中度异常脑电图
D.重度异常脑电图
E.快动眼期脑电图
7.诊断精神疾病最重要的方法是:
A.精神状况检查
B.检查性交谈
C.投射测验
D.成套心理测验
E.自评问卷检查
8.原发性妄想常见于:
A.躁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抑郁症
D.反应性精神病
E.脑器质性精神病
9.神经症中一个病人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症状,按等级诊断排在首位的应是:
A.强迫症
BJ意症
C.焦虑症
D.疑病症
E.神经衰弱
X型题
10.精神状况检查中,智能检查包括:
A.计算力
B.理解判断力
C.一般常识
D.词汇
E.领悟力
11.目前功能性精神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仍依赖::
A.临床病史
B.实验室检查
C.精神症状
D.心理测验
E.电生理检查
12.睡眠脑电图与清醒时脑电图不同,睡眠期可出现:
A.快波消失
B.慢波增多,以。波为主
c.开始出现6波,波幅随之增高
D.棘慢波
E.以B波为主
13.下列哪些情况应列人中度异常脑电图:
A.脑电以。节律为主
B.有轻微或可疑的局限性异常
C.有少数、诱发或可疑不典型的癫痫放电
D.快波增加
E.以上均不是
14.催眠性和入睡前幻觉常提示:
A.精神疾病
B.正常睡眠
C.夜惊
D.发作性唾病
E.癫痫
15.Schneider•级症状可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神经症
C.心境障碍
D.正常人
E.人格障碍
16.柯萨可夫遗忘综合征多见于:
A.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B.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C.精神分裂症衰退期
D.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E.一氧化碳中毒
17.精神科病历中的主诉应包括精神疾病的:
A.发作次数
B.起病形式
C.主要症状
D.病期
E.次要症状
18.妄想可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神经症
C.心境障碍
D.偏执性精神病
E.人格障碍
19.幻觉可多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神经症
C.情感障碍
D.偏执性精神病
E.人格障碍
20.意识障碍常见于:
A.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驱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瘾症
E.躁狂发作
21.下列哪些情况应怀疑痛症诊断的可靠性:
A.40岁以后首次发病
B.首次起病无明显心因
C.起病无明显继发性获益机制
D.有自知力
E.有短暂幻觉
(二)填空题
1.精神现状检查包括和两项技术。
2..精神科临床诊断可能发生误差的原因有:①;②;③。
3.精神状况检查中,感知觉障碍包括、、、、
症状的检查。思维障碍的检查包括和两个方面。
4.精神状况检查中,记忆检查包括、、。
5.精神现状检查包括、、、、的检查。
(三)简述题
1.简述精神检查中面谈检查的目的。
2.面谈检查应注意哪些技巧?
3.病史格式和内容包括哪些?
4.采集病史应注意哪些事项?
5.意识障碍的病人的精神状况检查应注意什么?
6.常用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有哪些?
7.常用的精神科症状评定量表有哪些好
(四)论述题
1.试述面谈检查应注意哪些内容。
2.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不合作的病人的精神状况检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4.精神科病历和病程记录应包括哪些内容?
5.精神疾病诊断不•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精神疾病的诊断应采用哪些步骤?
7.精神疾病诊断分歧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克服?
8.什么叫脑电图?脑电图在精神科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选择题
l.A2.A3.E4.E5.E6.D7.B8.B9.B10.ABC11.AC
12.ABC13.ABC14.BD15.AC16.ADE17.ABCD18.ACD19.AC
20.AB21.ABC
(二)填空题。
1.观察交谈
2.精神病人不能自己提供病史代诉人提供的情况常常有所出入,且难免有主观臆测的
成分医师受本科技术水平的限制或诊断思维方法上有缺点,以致影响了识别疾病的能
力
3.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现实解体人格解体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4.远记忆近记忆瞬间记忆
5.一般表现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运动欲望行为
(三)简述题
1.精神检查中面谈检查的目的包括:①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②从完整的人的
角度了解病人;③了解病人所处的环境;④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⑤向病人进行初步的
精神卫生知识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2.面谈检查的技巧有:
(1)检查者(医生)的修养:①坦诚、接纳的态度;②敏锐的观察力;③良好的内省
能力;④丰富的经验与学识;⑤得体的仪表与态度。
(2)沟通技巧:好的沟通技巧是良好的医学实践的基石。它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①有效的沟通是诊断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②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
性;③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自信心;④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
意度;⑤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改进卫生服务的质量。面谈检查时常用
的沟通技巧有:①倾听:这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项技术,却最容易被繁忙的医生所忽视。
医生必须尽可能花时间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②接受:这里指无条件地接受
病人。③肯定:这里指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④澄清: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实际经过,以及
事件从开始到最后整个过程中病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⑤善于提问:面谈检查既不同于
提审犯人,故不可连珠炮似地步步紧逼,也不同于求职面试,故提问顺序、提问内容不能千
篇一律。③重构:把病人说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或总结,但不改变病人说话的
意图和目的。⑦代述:有些想法和感受病人不好意思说出来,或者是不愿明说,然而对患者
又十分重要,这时,医师可以代述。
3.病史格式和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籍贯、职业、文化程度、住址:、
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入院日期、病史提供者及对病史资料可靠性的估计。
(2)主诉:主要精神症状及病期(就诊理由)。
(3)现病史:为病史的重要部分,按发病时间先后描述疾病的起始及其发展的临床表
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发病条件及原因:②起病缓急及早期症状表现;③疾病发展及演
变过程;④病时的一般情况;⑤既往与之有关的诊断、治疗用药及疗效详情。
(4)既往史:询问有无发热、抽搐、昏迷、药物过敏史。有无感染、中毒及躯体疾病
史,特别是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外伤。应注意这些疾病与精神障碍之间在时间
上有无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有无酗酒、吸毒、性病、自杀史及其他精神病史。
(5)个人史:一般指从母亲妊娠到发病前的整个生活经历。
(6)家族史。
4.采集病史的注意事项有:
(1)病史采集应尽量客观、全面和准确,可从不同的知情者处了解病人不同时期、不
同侧面的情况,相互核实,相互补充。
(2)采集病史时,如何收集有关人格特点的资料是初学者比较难以掌握的问题。一般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询问:①人际关系:与家人相处如何;有无异性或同性朋友,朋友
多或少,关系疏远或密切;与同事和领导或同学、老师的关系如何等;②习惯:有无特殊的
饮食、睡眠习惯;有无特殊的嗜好或癖好;有无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习惯:③兴趣爱好:
业余或课余的闲暇活动,有无情趣和爱好,爱好是否广泛;有无特殊的偏好;④占优势的心
境:情绪是否稳定;是乐观高兴还是悲观沮丧;有无焦虑或烦恼;内向或情感外露;是否容
易冲动或激惹;⑤是否过分自信或自卑,是否害羞或依赖;⑥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评价。
(3)采集病史时询问的顺序:在门诊山于病人和家属最关心的是现病史,且受时间
限制,一般先从现病史问起。住院病史的采集则多从家族史、个人史、既往史谈起,在对发
病背景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现病史的收集。但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4)记录病史应如实描述,但应进行整理加工使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使能清楚反映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各种精神症状的特点。对一些重要的症状可记录病人原话。记录时
要避免用医学术语。对病史资料医护人员应保密,切勿作为闲谈资料,这也是医德的重要内
容。
5.在进行精神状况检查时,如果发现病人神情困惑、言语无条理、行为无目的、睡醒
节律紊乱,高度提示该病人存在意识障碍,应从定向力、瞬间记忆、注意力等几个方面评估。
要估计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并推测造成意识障碍的原因,以便紧急采取有可能挽救病人生
命的措施。
6.常用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有:
(1)SCL90(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schecklist90):此表包括90个项目,可以全面
评定受试者的精神状态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及精神病性症状等。有9
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
子。该量表被广泛用于评定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水平,如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考试应激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等。
(2)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alqualityoflifeinventory-74):共有74个条目,从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来评定受评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
量。该量表是自评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使用渐渐增多,反映了医学模式的转化,
即人们对促进和保持个体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3)MMPI(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innesotamultiphasicpersonalityinventory):
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测验,共有566道题,包含10个临床分量表,包括疑病(Hs)、
抑郁⑴)、擦症(Hy)、病态人格(Pd)、男性一-女性倾向(Mf)、妄想(Pa)、精神衰弱(Pt)、
精神分裂症(Sc)、轻躁征(Ma)、社会内向(Si)等,既可以了解受评者的个性特征,也
可以对精神科诊断起到一定的提示。
(4)认知活动的评定量表:用于评定婴幼儿发育水平、儿童及成人智力水平、老年人
记忆及智能状况等。常用的量表有儿童韦氏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
(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等,其中MMSE简单易行,可作为中重度痴
呆患者的筛查与评定。
7.常用的精神科症状评定量表有:
(1)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主要用于评定抑郁患者
的病情严重程度。
(2)Hamilton焦虑量表(Hamiltonratingscaleforanxiety):主要用于评定焦虑患者的
病情严重程度。。
(3)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psychiatricratingscale,,RPRS):包含18个症状条
目,7级评分,主要用于评定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前后的变化。
(4)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mptoms,PANSS):在BPRS基
础上发展而来,用于评定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存在与否及其严重程度。
(四)论述题
1.面谈检查的开始应注意以下内容:
(1)不受干扰的环境:面谈检查的环境应该安静,理想的状况是只有检查者和被检查
者两人。谈话的内容保征无外人听见,使病人感到自己的隐私受到尊重。
(2)落座:条件允许的话,病室内应在医生座位旁不同距离放置数把椅子,由就诊者
自行挑选座位。就诊者自然会挑选最令自己舒服的位子,而检查者也可据此猜测就诊者是处
于排斥、防备还是接受的心理状态。
(3)自我介绍与称谓:对于初次就诊者,检查者必须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状况如
自己的工作经验、专长等,为医患关系定下一个平等的基调。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份确
定对患者的称谓。采取上述步骤后如能令病人放松,医生应该开始与病人寒暄,了解病人的
一般状况和就医的主要问题。如果病人仍显得紧张,检查者就应仔细了解情况,发现导致病
人紧张的原因。如病人十分担心谈话内容会被泄漏给他人,或病人是在十分不情愿的情况下
来就诊的(如酒精依赖患者),这时就需要医生对病人做出郑重的承诺。如果病人在最初接
触时显得迷惑混乱,医生应考虑到病人是否出于焦虑状态、意识障碍状态、智力低下或痴呆。
如果确认病人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或意识障碍,就应该考虑向知情者询问病史,同时使
用其他方式完成对病人的精神检查。
在深入交谈阶段应注意的问题有:①以开放性交谈为主;②主导谈话;③非言语性交
流。
2.精神状况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1)一般表现:观察患者的仪表、姿态,衣着是否整齐清洁,举止行为是否恰当,
交谈接触是否良好,日常生活是否自理,有无定向力障碍与意识障碍。
(2)认识活动的检查:感知觉障碍检查包括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现实解体
与人格解体症状的检查。思维障碍的检查包括思维形式障碍与思维内容障碍两个方面。思维
形式障碍的检查只能根据病人的语言表述和文字写作是否有条理,逻辑结构如何,别人是否
能够理解其意义方面的观察作出判断。思维形式障碍是从观察病人的语流、语量、语调、语
速,结合语言包含的要领内容作出判断的。思维内容和结构障碍检查,如是否有妄想,其种
类、内容、性质、出现时间、发展动态、涉及范围、是否固定或成系统,荒谬程度或现实程
度,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注意力是否涣散,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记忆力有无增强、
减退,有无遗忘、错构及虚构。智能检查包括计算力、理解判断力与一般常识的检查。
(3)情感活动的检查:情感有无高涨、低落、淡漠、倒错、焦虑等。检查时要注意观
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姿态与行为,当然也可询问病人的内心情感体验,病人处于激情状态之
下是极易识别的,不论是愤怒、焦虑、恐惧、大喜、悲哀,都有强烈的面部表情、特殊眼神、
身体姿势和动作,以及相应的语言表达。临床工作中比较难于分辨的是抗精神病药物形成的
无表情面具肢、表情淡漠与轻度抑郁,明确区分必须多次反复观察,结合内心体验的交谈。
人类除了“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之外,还有羞愧、嫉妒、羡慕、尊敬、悔
恨、厌恶、轻蔑、失望、感慨、烦闷、诙谐、惊奇、愤慨等多达20余种情绪反应与体验,
五彩纷呈,作为精神科医师,应当在临床工作中加以区别和描述。
(4)意志、运动与欲望、行为的检查;意志有无增强或减弱,本能活动有无增强或减
弱,有无兴奋、木僵及怪异的动作和行为,有无戏谑行为、色情行为、冲动行为、收藏行为、
自杀行为等。
3.不合作病人的精神状况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一般表现:有无意识障碍、定向障碍;姿势是否自然,有无不舒服的姿势,姿
势是否长时间不变或多动不变;当摆动病人肢体时有何反应,肌张力如何;饮食及大小便是
否自理,女病人是否能料理经期卫生;拒食病人对鼻饲、输液等态度如何;睡眠情况如何。
(2)言语情况:兴奋病人言语的连贯性及其内容如何,有无模仿言语,吐词是否清
晰,音调高低,是否用手势或表情示意;缄默病人是否能用文字表达,有无失语。。
(3)面部表情与情感反应:面部表情是呆板、欣快、愉快,还是忧愁、焦虑等,以
及面部表情有无变化,对工作人员及家属亲友有何反应。还应注意在周围无人时,病人是闭
眼、凝视还是警惕周围事物的变化。当询问病人有关内容时,有无情感流露。并应观察病人
是否有精神恍惚、茫然及伴有无目的的动作,这可帮助判断不合作病人有无意识障碍。
(4)动作和行为:有无本能活动亢进现象,有无蜡样屈曲、动作增多或减少,有无刻
板动作、模仿动作及重复动作,有无冲动攻击、自伤自杀行为,对命令的行为是否遵从。观
察病人是否有抗拒、违拗、躲避及被动服从等。还要注意对工作人员与其他病人的接触有无
不同。
4.精神科病历病程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要治疗(包括日量和H期),是否合并其他治疗,药物副作用及副作用处理情况,
是否换药及理由,躯体状况,实验室检查及结果。
(2)精神症状的动态变化(应与上•次病程记录比较)。要求既有具体内容,又要有分
析和评论,并提出治疗方面的意见。
(3)合并躯体疾病的治疗情况及病情变化。
(4)上级医生的查房意见及会诊情况。
(5)病案讨论。要记录参加讨论的各位医生的发言,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和上级医生的
意见要详细记录。
5.造成精神疾病诊断不一致的原因可归纳为下列五个方面:
(1)病人自身差异:由于病人在不同时间出现不同的病情而导致诊断不一致。如某病
人在入院时是急性酒精中毒,几天后转变为震颤澹妄。
(2)机会差异:由于病人在不同时间处于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导致的诊断不一致。
如双向情感障碍的病人在某一时期为抑郁相,而在另一时期为躁狂相。
(3)信息差异:当医师收集病人资料时,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或者收集资料的方式和
侧重点不同而导致的诊断不一致。如有的医师获得的病人信息来源于病人家属,而有的医师
则不是;或有的医师通常注重询问病人的功能和症状方面的情况,而有的医师则注重其他方
面。
(4)观察差异:由于医师对存在的某一现象观察和判断不一致而导致的诊断不一致。
如对病人的抑郁表情、反应迟钝或幻觉体验能否观察到和正确判断。
(5)标准差异:由于缺乏严格、系统并具有明确操作性定义的诊断标准或是由于诊断
标准的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差异而导致诊断不一致。
6.精神疾病的诊断常采用下列步骤:
(1)收集资料:包括:①临床病史:包括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和家族史,并注意
区别可靠与存疑的事实;②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③精神状况检查:④辅助检查包
括实验室检查和各种有关的心理测验如MMPI等;⑤病程观察。
(2)分析资料:包括:①如实评价所收集的上述资料;②根据资料的价值,排列所获
重要发现的顺序;③选择至少1个,最好2〜3个重要病症;④列举主要病症存在于哪几种
疾病;⑤在几种疾病中选择可能性最大的一种;⑥以最大可能性的一种疾病建立诊断,回顾
全部诊断依据、正面指征与反面指征,最好能用一种疾病诊断解释全部事实,否则考虑其他
疾病并存;⑦说明鉴别诊断与排除其他诊断的过程。
7造成精神疾病诊断分歧的常见原因有:
(1)病史资料不一致、不详或不可靠。
(2)检查资料方面:检查技巧不同,选择性感知的方向与重点不同,发现同一症状后
的认定与评价不同所致。
(3)分析资料方面:这是造成诊断分歧最主要的原因。有一些症状在几个诊断中都适
用,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与界限,临床上又强制医师只能选择•个诊断,不同的医师往往会
作出不同的选择,这样诊断分类越细,分歧越大。另外,症状学名词不统一,变化快,变动
多亦是造成诊断分歧的重要原因。
消除诊断分歧的根本办法是采用定式或半定式的病史问卷与精神状况检查程序,如情感
障碍与精神分裂症问卷(SADS)、当前精神状况量表(PSE)等,可基本上消除人为的资
料收集与观察方面的分歧。但最根本的是消除资料分析方面的分歧,即诊断概念的分歧。因
此必须推行统•的诊断标准,以提高各地医师诊断的符合率。
8.在安静状态下无外界刺激,大脑皮层经常产生持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即脑自发电位,
将引导电极置于头皮上即可描记,所记录的脑电活动图称脑电图。目前脑电图在神经精神科
应用较广,归纳起来有以下用途:
(1)帮助脑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帮助区别脑部疾病是器质性或功能性,前者
脑电图改变多,后者脑电图很少有改变;可帮助癫痫的确诊及分型;昏迷患者脑电图检查有
助于鉴别安眠药中毒或其他原因所致。有时重复检查可帮助判断疾病的性质。如鉴别脑血管
病或肿瘤,前者数周后多有脑电图的好转,而后者多呈进行性恶化。脑电图还可用于帮助判
断有无癌的颅内转移。确定脑部有无弥漫性病变,如帮助脑炎的早期诊断。
(2)帮助脑部病灶的定侧定位:常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瘤、脑脓肿、颅内血肿
的定位。也可用于脑损害的定位或以某部位受累为主的颅内病变的定位。
(3)帮助了解脑部疾病的演变过程:重复检查可了解病情好转、恶化或复发。如脑部
炎症、脑外伤、脑变性疾病等。
(4)帮助判断脑部疾病的疗效,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对照检
查及追踪观察,可作为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如脑炎、脑病昏迷者脑电低平则提示预后
不良。
(5)帮助判断脑衰老或发育障碍及脑死亡:如老年人B波少、慢波多则提示衰老变化,
如尚不到老年而有以上衰老表现,说明过早或提前衰老。儿童脑电图若慢波频率低于其年龄
指标,则提示脑发育障碍。
(6)其他方面:可用于帮助判定麻醉深度及其他疾病的脑功能变化。
三、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学习要求
了解我国及国际关于精神疾病的分类特点;熟悉和掌握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常见精
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选择题
A型题
1.对神经症的分类,以下哪种叙述是正确的:
A.同目前的DSM-N和ICD-10-样,CCMD-3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
B.DSM-HI系统有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CCMD-3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分别隶属不同的疾病类
别
D.在DSM和ICD中,仍有瘠症这一疾病类别
E.CCMD-3中,瘠症单独分类
2.有关多轴诊断,错误的论述是:
A.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
B.由瑞士精神病学家Essen-Moller于1947年首先提出
C.可减少持不同病因学概念的医师之间的诊断不一致和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D.在DSM系统是五轴诊断,但以轴I和H为主
E.CCMD-2-R也是五轴诊断
3.DSM-HI及ICD-10取消精神病与神经症之间的划分原因不是
A.同一原因的精神疾病可以表现为神经症性,也可以表现为精神病性
B.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概念不够明确
C.传统的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病性的障碍,但实际上有许多轻躁狂和抑郁症患者并不表
现为精神病性的症状
D.神经症与精神病本来就没有多大的区别
E.传统神经症中的盛症可能有短时间的幻觉妄想
4.有关等级诊断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按疾病症状严重性呈金字塔排列
B.如果某病人既有分裂症症状又有神经症症状,可以同时诊断
C.器质性精神障碍位于最顶端
D.如果既满足滥用,又满足依赖的标准,应诊断依赖
E.如果情感障碍与人格障碍并存,应首先诊断情感障碍
5.制定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不是:
A.提高诊断一致性
B.便于医师和研究者的相互交流
C.能为不同理论学派的医师和研者所接受
D.便于科研的病例选择
E.便于记忆
6.关于CCMD-3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是国际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
B.借鉴了美国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并结合世界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C.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系统
D.是世界上通行的诊断分类系统
E.已被ICD-10所代替
7.DSM系统取消了精神病与神经症的界限,不是从哪一版本开始:
A.DSM-I
B.DSM-II
C.DSM-III
D.DSM-W
E.DSM-II1-R
8.DSM系统弃用“器质性精神障碍”术语,不是从哪一版本开始;一
A.DSM-I
B.DSM-1I
C.DSM-III
D.DSM-W
E.DSM-III-R
9.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主要为:
A.找出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病人群体
B.有利于相互交流
C.有助于合理的治疗与预防
D.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转归
E.纯学术问题,价值较少临床
10.在哪些分类系统中,不再将同性恋视为精神障碍:
A.CCMD-3
B.DSM-I1
C.DSM-III-R
D.DSM-IV
E.ICD-10
11.多轴诊断不是指:
A.将器质性精神疾病与功能性精神疾病分开诊断
B.将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分开诊断
C.多轴诊断就是等级诊断
D.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使用
E.在诊断过程中多层次考虑问题,如精神疾病、躯体疾病、社会功能等
12.DSM-IV的多轴诊断系统包括:
A.轴I:临床症状群、全面或特殊发育障碍
B.轴II:个性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c.轴in:躯体疾病或状况
D.轴IV和轴V:社会心理刺激和一年前最高适应功能水平
E.轴VI:智力水平
13.有关精神分裂症的亚型分类,下列哪项正确:
A.在DSM-HI就取消了单纯型、潜隐型
B.在CCMD-3仍然保留单纯型
C.在DSM-IV分类中,有偏执型、紊乱型、紧张型、未分型和残留型
D.ICD-10仍然保留单纯型
E.DSM-IV中的紊乱型相当于经典的青春型
(二)填空题
1.目前在我国使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有:、、。
2.CCMD-3将精神疾病分
上*、、、、、
、、、、、10大类。
3.精神疾病诊断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有:、、、、。
4.诊断标准包括、两个部分。内涵标准又包
括、、、、、、等。症状学
指标为最基本的内容,又有、、之分。
5.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标准定为1个月或3个月以上,最重要的理由是通过病程观
察排除,而这些疾病的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混淆,临床上单靠
有现实困难,故借助病程来鉴别,即上单靠握猪爱异L-有现实困难,故借助
病程来鉴别,即1至3个月的病程自动排除了①;②;③;
④等
(三)简述题
1.什么叫精神疾病的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2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有哪些?
3.ICD-10主要分类类别有哪些?
4.DSM-IV系统将精神障碍分为哪些大类?
5.CCMD-3主要分类类别有哪些?
6.为什么要制定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7.DSM-IV采用的多轴诊断的诊断轴有哪些?
(四)论述题
1.DSM-IV与DSM-1H-R相比有哪些主要改变?
2.什么叫多轴诊断?
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4.CCMD-3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E2.E3.D4.B5.E6.ACDE7.ABDE8.ABCE
9.ABCD10.CDE11.ABCD12.ABCD13.ABCDE
(-)填空题
1.CCMDDSMICD
2.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
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瘴症、严重应激障碍利
适应障碍、神经症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
性心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
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
3.病人自身差异机会差异信息差异观察差异标准差异
4.内涵标准排除标准症状学指标病情严重度指标功能损害指标
病期指标特定亚型指征病因学指标必备症状伴随症状
5.不超过3个月的其他一些精神疾病临床表现症状鉴别瘠症癫痫
周期性精神病急性应激反应
(三)简述题
1.精神疾病的分类是将纷繁复杂的精神病理现象根据已拟定的标准加以分门别类的过
程。分类的目的在于找出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病人群体,以利于相互交流、合理预防和治疗
以及预测疾病的转归。
2.目前在我国精神病学界使用的分类系统有以下几种:
(1)CCMD系统:为ChineseClassificationofMentalDisorder的缩写,是我国权威的
分类诊断系统。目前为第3版(CCWD-3)。
(2)DSM系统:为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的缩写,是美
国精神病学会(APA)正式的精神疾病分类诊断系统。第1版(DSM-I)始于1952年,第2
版(DSM-II)在1986年出版,1990年公布了第3版(DSM-III),对世界精神疾病的分类
与诊断影响甚大,目前为第4版(DSM-IV)。
(3)ICD系统:为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的缩写,目前为第10
版(ICD-10)eICD-10的第5章“精神、行为和发育障碍(mentalbehavioralanddevelopment
disorder)"是关于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的内容。
3.ICD-10的主要分类类别包括: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
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心境(情感性)障碍;神经症
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
碍;精神发育迟缓,心理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待分类的
精神障碍。
4.DSM-IV系统将精神障碍分为以下几类:通常在婴儿、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
障碍;澹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躯体情况引起的精神障碍;与物质使用有关的障
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驱体形式障碍;做作性障碍
(factitiousdisorder);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edisorder);性及性身份障碍;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适应性障碍;人格障碍;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
的其他情况。
5.CCMD-3的主要分类类别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
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瘠症、严重应激障
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
理障碍;精神发育迟缓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
情绪障碍;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
6.制定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①具有科研和临床使用价值,
便于不同机构的医师都能根据标准作出诊断而制定治疗和处理计划,同样也便于医师和研究
者之间有共同语言进行交流;②使诊断、分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③使不一致的经典诊断术
语标准规范化;④在科研中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具有统一、方便和适用的特点;⑤能为不同理
论学派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接受;⑥使临床研究结果和流行学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⑦具有医
学教育用途。
7.DSM-IV共有5个轴,分别为轴I:临床症候群;轴U:个性障碍及发育障碍(包
括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特殊发育障碍);轴III:躯体疾病或状况;轴IV:社会心
理刺激(7分法,0〜6分);轴V:一年前最高适应功能水平(7分法,0〜6分)。
轴I和轴H与临床有关,轴HI的存在使医师注意到躯体状况,与认识和处理轴I的疾病
可能有关,轴IV和轴V为特殊的临床科研所设置,便于制定治疗计划和预测转归。
(四)论述题
1.美国精神病协会指定以AllenFrances为首的工作组,采用文献复习、资料再分析
及现场测试等方法,综合各国专家、各派学者对DSMJI-R的修改建议,最终在1994年公
布了DSM-IV,与其前身相比,DSM-IV主要有以下改变;
(D多轴系统改变:DSM—IV仍采用DSM—HI—R五轴系统,但将轴H编码的全
面发育障碍、特殊发育障碍等移至轴I,环境轴I只留下精神发育迟滞和人格障碍,轴IV
表示社会心理和环境问题。
(2)弃用“器质性精神障碍”术语:DSM—IV不再使用“器质性精神障碍”这一术语,
而将之按症状群分类,更名为“澹妄、痴呆和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在此项目下再按病因
学分类。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功能性)”的分类不够科学,也缺乏
病因学证据。为了适应以上变更,DSM-IV增设了综合医学情况(躯体疾病和问题)所
致的精神障碍,并把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障碍更名为与物质有关的障碍。
(3)将精神病性障碍合为一类:DSM-IV将DSM-m-R的“精神分裂症、妄想性
障碍及未列入其他分类的精神障碍”三类归于一类,并将精神分裂症活动期症状持续时间由
1周增加到1个月,将阴性症状也纳入症状标准。在诊断短暂精神障碍中不再要求一定有重
大的精神刺激,它包括所有那些持续不到I个月的精神病性障碍。
(4)改变心境障碍的分类与标准:DSM-IV将躁狂、抑郁的各种发作统称心境发作,
在诊断重症抑郁发作中,增加与丧偶反应区分标准,恢复了DSM-HI一周的持续期标准,
将抗抑郁剂诱发的躁狂划归物质引起的躁狂,单独设立轻躁狂发作标准,增加了由综合医学
情况和物质引起的心境障碍两个亚型。
2.所谓多轴诊断是指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在精神障碍的分
类中,多数疾病以临床综合征分类,但有些以病因学分类,还有些诊断(如神经症)则以假
设的病因来解释,众说纷坛,各持己见,如不接受病因学观点的医师就拒绝使用心因性精神
病的诊断,尽管他们能毫无困难地辨认此综合征。瑞士精神病学家EssenMoller于1947年
提出把症状学同病因学分开进行分类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这样不仅能辨认由相同病因
(如感染)引起的不同症状的病例,还能辨认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相同症状(如澹妄)的病
例,而且还可以减少由于不同病因学概念所造成的不•致性,也能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3.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指
标、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功能损害指标、病期指标、特定亚型指征、病因学指标等。症状学
指标为最基本的内容,又有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之分。排除标准指诊断某病必须事先排除某
些症状或疾病,按等级诊断的原则,明确划分不同精神疾病的区别界限,如诊断滥用必须排
除依赖等。
4.CCMD-3的特点有:
(1)以前瞻性现场测试结果为依据:CCMD-3的制订主要以前瞻性现场测试结果为
依据,同时也参考以前的CCMD版本和ICD-10、DSM-IV,例如,对51例同性恋进行了
现场测试和至少1年的随访观察,发现本组同性恋者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均存在不和谐同性
恋阶段,部分同性恋者需要医学帮助。ICD-10将非和谐性同性恋归属性指向障碍,CCMD-3
也做了相似处理。
(2)分类更进一步向1CD-10靠拢。
(3)保留某些精神障碍或亚型,如神经症、反复发作躁狂症、同性恋等。
(4)根据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传统,对某些精神障碍暂不纳入CCMD-3,如ICD-10
的F52.7性欲亢进、F64.2童年性身份障碍、F66与性发育和性取向有关的心理及行为障碍
的某些亚型、F68.0出于心理原因渲染躯体症状、F93.3同胞竞争障碍等。
(5)CCMD-3编写时,注意了文字表达和写作格式的规范,要求条目分明与规范,以
增强可操作性。
四、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学习要求
掌握常见病精神症状的基本定义和临床意义。学会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
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症状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
因果关系;熟悉各症状之间的鉴别;了解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包
括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等。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精神症状随时随地都可以表现出来
B.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利严重程度都要观察
C.精神检查的方法主要是交谈和观察
D.某些隐蔽的症状的发现常取决于医患关系及检查技巧
E.短暂观察所发现的精神症状,很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2.下列哪种症状属于感觉障碍
A.假性幻觉
B.幻想性错觉
C.视幻觉
D.内脏性幻觉
E.听力减退
3.幻觉是指:
A.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B.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C.一种想像的知觉体验
D.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
E.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
4.病人将输液管看成是一条毒蛇,显得惊恐不安,这属于下列哪种症状:
A.幻觉
B.妄想
C.感觉过敏
D.错觉
E.感知综合障碍
5.患者觉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气功力量的控制,或受到电脑、电子波
等特殊的先进仪器的控制,而不能自主。此症状属于:
A.关系妄想
B.被洞悉感
C.物理影响妄想
D.幻觉
E.强迫性思维
6.患者女性,19岁,学生,在听到自来水流水的声音时,同时听到有人议论她的声音,这种
症状属于:
A.思维化声
B.听错觉
C.反射性幻觉
D.功能性幻觉
E.心因性幻觉
7.患者听到肚子里有人说话的声音,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就能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虽然
患者有时觉得不可能,但是患者却往往非常肯定地认为他的的确是听到了或是看到了,因而
对此坚信不疑。这属于:
A.错觉
B.假性幻觉
C.真性幻觉
D.感知综合障碍
E.妄想
8.下列哪种症状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症状
A.思维破裂
B.评论性幻听
C.思维中断
D.思维插入
E.思维不连贯
9.注意转移主要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躁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神经症
D.强迫症
E.抑郁症
10.疑病妄想的患者,关注自己身体的各种细微变化,过分地注意自己的健康状态,这属于:
A.注意转移
B.注意减退
C.注意涣散
D.注意狭窄
E.注意增强
11.患者感到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视物如一蹭帷幔,像是一个舞台布景,周围的
房屋、树木等像是纸板糊成的,毫无生气,周围的人似是没有生命的木偶等。对此患者具有
自知力,知道这是不正常的表现。这属于:
A.双重人格
B.幻觉
C.错觉
D.妄想
E.非真实感
12.幻觉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但最常见的的是:
A.幻听
B.幻视
C.幻嗅
D.幻味
E.内脏幻觉
13.患者少语少动,很少出门,生活懒散,对医生的询问表现为多问少答,或仅仅简单答“不
知道”、“没有”、“是”、“不这属于:
A.思维迟缓
B.思维贫乏
C.思维中断
D.思维破裂
E.思维散漫
14.言语性幻听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抑郁症
B.躁狂症
C.精神分裂症
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E.心因性精神障碍
6患者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这属于:
A.顺行性遗忘
B.界限性遗忘
C.心因性遗忘
D.逆行性遗忘
E.虚构
16.柯萨可夫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意识障碍、痴呆、记忆力下降
B.虚构、定向力障碍、近记忆力下降
C.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近记忆力下降
D.虚构、痴呆、定向力障碍
E.虚构、痴呆、记忆力下降
17.关于记忆障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记忆增强是指对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B.界限性遗忘是指对生活中某•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不愉快事件
有关
C.虚构是指对过去曾经历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的回忆,
并坚信不疑
D.顺行性遗忘是指对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
E.神经衰弱患者也可以出现较轻的记忆减退
18.关于智能障碍的定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精神活动的功能
B.精神发育迟缓是指18岁以前,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
留在一定的阶段
C.痴呆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
D.痴呆是不可逆的
E.痴呆没有意识障碍
19.关于抑郁性假性痴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抑郁性假性痴呆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
B.可表现为痴呆早期的症状,如计算能力、记忆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缺乏主动性
C.起病较急
D.有明显的抑郁体验
E.抑郁缓解后智能恢复不完全
20.患者女性,28岁,在受精神刺激后,表现为类似一般儿童稚气的样子,学着幼童讲话的
声调,称自己才3岁,逢人就称阿姨、叔叔。这种表现属于下列哪种症状:
A.双重定向
B.精神发育迟滞
C.完全性痴呆
D.刚塞综合征
E.童样痴呆
21.一位18岁的女性患者,对简单的计算如“3+4=?”以近似回答,如“等于6”。患者
能理解问题的意义,但回答内容不正确。行为方面也可错误,如将钥匙倒过来开门。但对某
些复杂问题反能正确解决,如能参加病室里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一般生活问题都能解决,这
属于:
A.童样痴呆
B.抑郁性假性痴呆
C.精神发育迟滞
D.刚塞综合征
E.部分性痴呆
22.患者女性,将医院认为又是医院,又是对人体进行实验的研究室,她对医生说这里表面
上是医院,而实际上是把人用来做实验的地方,这种症状属于:
A.自知力障碍
B.双重定向
C.错觉
D.空间知觉障碍
E.非真实感
23.在缺乏相应客观因素的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搓手顿足,似有
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这属于
A.情感不稳
B.焦虑
C.易激惹
D.情感幼稚
E.情感低落
24.下列哪种不属于情感性质的改变:
A.情感高涨
B.情感低落
C.焦虑
D.恐惧
E.情感幼稚
25.关于意志活动F面哪项是错误的:
A.认识过程是意志的基础
B.人的情感活动可能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或阻力
C.在意志过程中,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称作意志行为
D.嫉妒妄想的患者坚信配偶有外遇,长期对配偶进行跟踪,这属于意志减弱
E.矛盾意向表现为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6.患者男性,60岁,高热后出现反应迟钝,注意、记忆、理解都有困难,有周围环境定
向障碍,能回答简单问题,但对复杂问题则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尚存
在,这种症状属于:
A.嗜睡
B.意识混浊
C.昏睡
D.昏迷
E.朦胧状态
27.患者女性,40岁,突然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称神道鬼,抓住医生的听诊器说:“这是金
子,这是金子”,有时又指着天花板叫:“奶奶,奶奶”,其实患者的奶奶已去世多年了。恢
复正常后,患者对当时的情况不能回忆。这种症状属于:
A.痴呆
B.遗忘
C.假性痴呆
D.虚构
E.澹妄
28.女性,28岁,在被单位辞退后,突然精神失常,阵阵哭笑,检查问:'‘你今年多大岁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贷款用途购销的合同范本(2025版)
- 工程合同范本速成2篇
- 安防监控施工合同范本2篇
- 房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修订版2篇
- 出口合同履行流程图3篇
- 代签委托书与委托代理合同的关联3篇
- 兼职劳动合同模板3篇
- 合同的任意解除权3篇
- 宠物销售合同格式3篇
- 体检企业合同范本
- 艺术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
- 微纳尺度力学与器件
- 法莫替丁注射液-外科
- 全厂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 人工智能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
- 2024年荆门中荆投资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 北京市各区2024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汇编:法律与生活-2024届高考政治三轮冲刺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