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儿童青少年保护知识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14
B.16
C.18
D.20
2.下列哪项不属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四大领域?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民族保护
3.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一方面的规定?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政府保护
4.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A.聚众斗殴
B.打架斗殴
C.吸毒、赌博
D.旷课、逃学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一方面的规定?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政府保护
6.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德育、智育、体育
7.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要求?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B.公安机关应当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教育
C.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D.未成年人犯罪后,应当给予严厉的惩罚
8.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一方面的规定?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政府保护
9.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德育、智育、体育
10.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要求?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B.公安机关应当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教育
C.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D.未成年人犯罪后,应当给予严厉的惩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一方面的规定?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政府保护
2.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德育、智育、体育
3.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要求?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B.公安机关应当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教育
C.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D.未成年人犯罪后,应当给予严厉的惩罚
4.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一方面的规定?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政府保护
5.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德育、智育、体育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方面的规定。()
2.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
3.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后,应当给予严厉的惩罚。()
4.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简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
答案: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4)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
2.题目:简述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要求。
答案: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2)公安机关应当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教育,依法查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教育、感化、挽救措施。
(3)家庭、学校、社会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题目:简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的主要内容。
答案: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2)学校应当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和犯罪事件的发生。
(3)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4)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保护机制,对受到侵害的学生及时给予救助,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5)学校应当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五、论述题
题目: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在儿童青少年保护工作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应如何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答案:
在儿童青少年保护工作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首先,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保护是儿童青少年保护工作的基础。家庭应当:
1.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2.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家庭要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防止家庭暴力、虐待等问题的发生。
其次,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保护是儿童青少年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
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校园欺凌、暴力等事件的发生。
2.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建立健全学生保护机制,对受到侵害的学生及时给予救助,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最后,社会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大环境,社会保护是儿童青少年保护工作的保障。社会应当:
1.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施,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法律保护。
2.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监督,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4.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以实际案例为例,某地一所学校发现一名学生遭受家庭暴力,学校及时与家长沟通,并联合当地妇联、公安等部门介入调查,最终解救了这名学生,并对施暴者进行了法律制裁。这个案例体现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为儿童青少年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解析思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故选C。
2.D
解析思路:未成年人保护的四大领域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民族保护不属于其中,故选D。
3.B
解析思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的规定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故选B。
4.D
解析思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包括聚众斗殴、打架斗殴、吸毒、赌博等,旷课、逃学不属于不良行为,故选D。
5.A
解析思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故选A。
6.D
解析思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故选D。
7.D
解析思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要求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公安机关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后,应当给予严厉的惩罚不属于工作要求,故选D。
8.A
解析思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故选A。
9.D
解析思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故选D。
10.D
解析思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要求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公安机关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后,应当给予严厉的惩罚不属于工作要求,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CD
解析思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故选ACD。
2.ABCD
解析思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故选ABCD。
3.ABC
解析思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要求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公安机关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故选ABC。
4.ACD
解析思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故选ACD。
5.ABCD
解析思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故选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思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故判断正确。
2.√
解析思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智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师普法个人工作方案
- 演出策划书2025年演出策划方案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三 汽车的驾驶与控制
- 2025年电子指南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题库
- 2025年电力半导体模块结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甜菜颗粒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球型六角L扳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纤维绝缘A型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猫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培训
- 《智能家居系统》课件
- 福建师范大学《聚合物表征与测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1107172134
-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制定的实施方案(pdf版)
- 案例分析肥胖症课件
- 第七章-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说课稿
- 2024新冀教版英语初一上单词默写表
- 胖东来企业文化指导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