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国学文化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单选题
1.《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
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的
诗中很善于用“空”字,下列诗句与“空知返旧林”中的“空”字意
义相近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B、“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秋叶独坐》)
C、“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
D、“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
参考答案:D
2.《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
意,欲辨已忘言。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
家。
参考答案:B
解析:“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
生活。
3.燕歌行(节选)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
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擦金伐鼓下榆关,旌旅逶迤碣石间。校尉羽
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
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对前八句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指明了战争的方向和性质,
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B、“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描绘了唐军出征前威风凛凛、
声势浩大的阵容,预示战争的重大。
C、前四句描写战争在东北边境爆发后,天子派遣将领率军抗敌,并
为出征将士壮行的场面。
D、后面四句描写出征军队赴边进军的情形及战前边境的危急形势。
参考答案:A
4.《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巨源”指的是()
A、阮籍
B、山涛
C、司马昭
D、钟会
参考答案:B
5.田园乐(二首)王维其四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
巷,童稚不识衣冠。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
巷,五柳先生对门。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萋萋”“落落”使用叠词,不仅表现了春草的茂盛和青松的高直,
而且韵律和谐。
B、“绿”用赏心悦目的颜色、“寒”用诗人的舒适感受来表现诗人生
活在此间的愉悦。
C、“山”是远处的山峰,因山下有“远村”;“孤烟”衬托出人,写此
处人烟稀少。
D、“独树”“孤烟〃相对.“高原”“远村”比邻,营造出孤寂冷清、高
远深邃的意境。
E、炎炎夏日
F、夏去秋来H、春去夏来
参考答案:D
解析:.
6.黄宗羲是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
算学家和教育家,以下不正确的是0
A、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
B、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C、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
D、他参与了明末东林党人的斗争,被捕下狱。
参考答案:D
7.高适《燕歌行》突出特点是()
A、对比
B、类比
C、比喻
D、比拟
参考答案:A
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抒发的感情是()
A、游子思念故乡
B、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C、对生活的热爱
D、年华虚度的痛苦
E、渴望恢复中原的爱国精神
参考答案:B
9.燕歌行(节选)高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
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
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0
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
明军情危急。
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
士们的形象。
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
心境的凄凉。
D、八句诗虽是节选,却逐步推进,完整再现了战斗前、战斗中和战
斗后的场景。
参考答案:B
10.燕歌行(节选)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
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掖金伐鼓下榆关,旌旅逶迤碣石间。校尉
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
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对前八句内容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A、“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指明了战争的方向和性质,
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B、“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描绘了唐军出征前威风凛凛、
声势浩大的阵容,预示战争的重大。
C、前四句描写战争在东北边境爆发后,天子派遣将领率军抗敌,并
为出征将士壮行的场面。
D、后面四句描写出征军队赴边进军的情形及战前边境的危急形势。
参考答案:A
H.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岑参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
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
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下列对这
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出征场面,上将手执旄节,战鼓雷动,三军齐呼,渲染
出军队浩大的声威。
B、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写敌众我寡,敌军来势汹汹,如黑云压城,我
军战败,伤亡惨重。
C、七八句写天气奇寒,表现了环境的艰苦,衬托出将士奋不顾身为
国纾难的英雄气概。
D、本诗用雄健的笔触,描绘出宏伟壮阔的图景,充满浓郁的边塞气
息和浪漫主义激情。
参考答案:B
12.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所说的“甚不可者二",其一是“非汤
武而薄周孔”,其二是()
A、刚肠疾恶,轻肆直言
B、抱琴行吟,弋钓草野
C、危坐一时,痹不得摇
D、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
参考答案:A
解析:作业详情
13.《离骚》运用了大量的比兴象征手法,其中以“朝寨毗之木兰今,
夕拢训之宿莽”象征()的意义。
A、坚持操守,经得住打击
B、博采众长、多方吸取营养以增进才干
C、珍惜年华,及时建立功业
D、人才的蜕化变质
参考答案:A
14.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A、《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怀古词最常用的手法是怀古伤
今。
B、“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
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C、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兼有感奋和
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人生如梦”的感伤色彩却透露出一丝消极颓
废思想、损害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D、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融。
参考答案:C
15.“余方胡齿吾世度,将欲过而问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A、作者对生活在这深山中的采药人感到好奇,想要拜访他们。
B、作者对于政治斗争感到厌倦,想要归隐山林的愿望。
C、作者由此地的“木冰”这一奇特现象联想到世间万物都各有其独
特的规律,人世治乱之数,也应认识并遵循这一规律。
D、作者与世间的格格不入是因为作者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愿与
统治者妥协的结果,表达了作者知音难求的孤独心态。
参考答案:C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
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参考答案:B
17.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0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
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B、“余虽好修垮以羁兮”至"又申之以揽苣”四句,既写了诗人受到
的不公正待遇,又点明其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说明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
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作者将古代的圣贤作为榜
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古代的圣贤。
参考答案:B
18.“木冰”指的是()
A、冬天树木上落的雪
B、雨雪霜沾附于树木所凝结成的冰。
C、冬天树木被冻干后形成的枯干
D、冰雪凝结形成树枝样的形状
参考答案:B
解析:作业详情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
称为〃菊月〃的月份是0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参考答案:B
20.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
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喔削摩肩立,瀚海苍
茫入望迷。谁道嵯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征人驻马蹄”指明全诗的立足点,这首诗从同一视点上,写
出对象雄伟壮阔的丰富性。
B、“严关百尺界天西”一句“界”字指出嘉峪关作为通向西北关隘的
险要位置。
C、“飞阁遥连秦树直”,诗人回首来路,视角由远及近,嘉峪关楼阁
与古秦地。树木相连,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回的凄凉苦楚之情。
D、“缭垣斜压陇云低”,“云烟”
参考答案:C
21.以下关于左思《咏史》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左思最著名的一组诗。
B、共有十四首
C、非一时之作
D、借“咏史”以“咏怀”
参考答案:B
22.以下对词的开篇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解说,
不正确的是()
A、词人以设问开篇,问世间究竟“情是何物”,以引起读者的思索。
B、点明中心,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引出对世间生死不渝之
爱情的热情讴歌。
C、起句破空而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先声夺人,为下文写雁
的殉情蓄势。
D、作者开门见山,直接发问,表达出失恋后的强烈痛苦和迷茫。
参考答案:D
23.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五中的“蜻蜓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
为解围”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生态文明”,下列诗句也体现了这一
点的一项是()
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B、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王建《寄旧山僧》)
C、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参考答案:B
解析: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
24.燕歌行(节选)高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
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
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0
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
明军情危急。
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
士们的形象。
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
心境的凄凉。
D、八句诗虽是节选,却逐步推进,完整再现了战斗前、战斗中和战
斗后的场景。
参考答案:B
25.对下面四首诗的内容进行想象和推断,其中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
首是()
A、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
为谁甜。
B、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
杨柳风。
C、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
清漏长。
D、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
更无花。
参考答案:B
26.《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嵇康认为君子的行动准则是()。
A、去朝廷做官
B、到乡野隐居
C、根据个人的天性
D、依据现实来随机应变
参考答案:C
27.“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0
A、元好问
B、柳永
C、晏殊
D、辛弃疾
参考答案:A
28.下列词句出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是()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揭英雄泪
C、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D、众里寻她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参考答案:B
29.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D、夸张
参考答案:C
30.懂郁邑余诧僚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嗑死以流亡兮,余不忍
为此态也①!鹫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
异道而相安?②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
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
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
将复修吾初服。制芟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③佩缤纷其繁饰
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④。虽体解吾
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对这一段《离骚》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揭示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澜变化。
B、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表明自己品行高洁,不同流合污。
C、语言上运用了许多联绵词,如“诧像”“憧郁邑”“陆离”“芙蓉”
等,富有声韵美和表现力。
D、诗人主要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叙说了自己流放的经历。
参考答案:D
31.对高适《燕歌行》后八句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征肃杀的
气氛,交代了战争地形的特点。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通过严酷的事实的对比,
反映了唐军中将军与战士的矛盾,暗示了唐军必败的原因。
C、孤城落日斗兵稀”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
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衰败景象,烘托出残军败卒心境的凄凉。
D、“身当恩遇常轻敌”是说唐军主将蒙受皇帝的恩宠而委以重任,在
这危急时刻,理应沉着冷静,藐视敌人以缓解严峻形势。
参考答案:D
32.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
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B、“余虽好修娉以羁兮”至"又申之以揽苣”四句,既写了诗人受到
的不公正待遇,又点明其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说明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
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作者将古代的圣贤作为榜
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古代的圣贤。
参考答案:B
33.高适《燕歌行》的主旨在于:()
A、表达捐躯为国的豪情
B、表达戍守边关将领的乡思
C、描绘戍关将士的英勇,表达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
D、揭示军中苦乐不均的现实,表现将士浴血奋战的悲壮
参考答案:D
34.以下对词的开篇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解说,
不正确的是0
A、词人以设问开篇,问世间究竟“情是何物”,以引起读者的思索。
B、点明中心,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引出对世间生死不渝之
爱情的热情讴歌。
C、起句破空而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先声夺人,为下文写雁
的殉情蓄势。
D、作者开门见山,直接发问,表达出失恋后的强烈痛苦和迷茫。
参考答案:D
35.以下不属于《离骚》浪漫主义风格主要表现的是()
A、洋溢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B、大量采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
C、善于用香草美人作比兴象征
D、行文重在客观叙事和准确描写
参考答案:D
36.嵇康在《与山巨绝交书》中提到他自己()
A、以老子、庄周为师
B、仰慕尚子平、台孝威
C、菲薄商汤、周武王
D、尊敬阮籍
E、托孤于山巨源
参考答案:C
37.《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A、嵇康
B、王羲之
C、阮籍
D、向秀
参考答案:A
38.《过云木冰记》的作者是()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龚自珍
参考答案:B
39.《过云木冰记》是一篇()
A、史传文
B、说理文
C、应用文
D、杂记文
参考答案:D
40.以下对杜甫《赠卫八处士》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似参、商一般的“不相见”竟是人生常态,融入时代乱离的色彩。
B、见面时悲喜交集,以至于反问“今夕复何夕”,可见社会动荡不安。
C、“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一句写出了作者在路上偶遇故交的惊
讶之情。
D、“焉知”二句既含有重见的惊喜,又含有活着的庆幸,体现乱离时
代生存之不易。
参考答案:C
解析:作业详情
41.《诗经?七月》是()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参考答案:C
42.以下对《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
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
哲理。
B、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
孤独感,又暗含着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怨。
C、作者平生抱负未展,横遭政治打击。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不愿
屈从、阿附权贵,宁肯终老边荒而保持自己的节操。因此他以与知己
相逢为乐事,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鄙夷世俗、
淡泊洒脱的情怀。
D、下片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
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
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
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参考答案:B
43.归园田居(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榆柳荫后
檐,桃李罗堂前。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
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对诗的赏
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
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
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
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D
44.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岑参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
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
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下列对这
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出征场面,上将手执旄节,战鼓雷动,三军齐呼,渲染
出军队浩大的声威。
B、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写敌众我寡,敌军来势汹汹,如黑云压城,我
军战败,伤亡惨重。
C、七八句写天气奇寒,表现了环境的艰苦,衬托出将士奋不顾身为
国纾难的英雄气概。
D、本诗用雄健的笔触,描绘出宏伟壮阔的图景,充满浓郁的边塞气
息和浪漫主义激情。
参考答案:B
45.《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
真意,欲辨已忘言。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
家。
参考答案:B
46.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
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喔削摩肩立,瀚海苍
茫入望迷。谁道嵯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征人驻马蹄”指明全诗的立足点,这首诗从同一视点上,写
出对象雄伟壮阔的丰富性。
B、“严关百尺界天西”一句“界”字指出嘉峪关作为通向西北关隘的
险要位置。
C、“飞阁遥连秦树直”,诗人回首来路,视角由远及近,嘉峪关楼阁
与古秦地。树木相连,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回的凄凉苦楚之情。
D、“缭垣斜压陇云低”,“云烟”
参考答案:C
47.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四明山过云地区罕见而奇特的木冰景观,使人
仿佛置身于晶莹的世界。
B、作者在写木冰景观时,多采用结构整齐的短句,糅细腻的描写与
磅礴的气势于一体,强调了过云地区之冷。
C、作者一行三人同游过云山,当作者看到自己的家乡存在木冰这一
神奇景象时感到很惊奇。
D、黄宗羲的这篇山水游记,不是单纯地描摹自然现象,同时也表达
了作者听天由命、与世无争的消极心态。
参考答案:D
48.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参”和“商”
指的是()
A、人名
B、地名
C、星
D、官职
参考答案:C
49.《燕歌行》在体式上属于:()
A、律诗
B、绝句
C、七言歌行体
D、乐府诗
参考答案:C
50.高适《燕歌行》突出特点是()
A、对比
B、类比
C、比喻
D、比拟
参考答案:A
51.《诗经?七月》是0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参考答案:C
52.下列《与山巨源绝交书》的句子中,对山涛有讥讽之意的是()
A、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
B、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C、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之阙
D、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
参考答案:A
53.依据文章中“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
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
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可推知,山巨源之前写信给嵇
康的主要意图是()
A、山涛觉得嵇康潦倒粗疏,不如他有才能
B、举荐嵇康做官,为朝廷效命
C、山涛想要给嵇康谋取荣华富贵
D、山涛被司马氏所迫,不得不征召嵇康出来做官。
参考答案:B
54.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
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
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下对本词的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牛郎织女传说歌咏七夕和“乞巧”主题。
B、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C、以乐景写哀,也以哀景写乐,都先哀后乐。
D、“似水”照应“银汉”,即景设喻写闺怨。
参考答案:D
解析:D“似水”照应“银汉”,即景设喻写闺怨。分
55.《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下一句诗是()
A、哀民生之多艰
B、固众芳之所在
C、凭不厌乎求索
参考答案:A
解析:各兴心而嫉妒
5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的骚体诗六
言为主,但又长短参差,形式自由,多用“兮”字,富有抒情成分和
浪漫色彩。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
“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
经》,浪漫主义则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
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参考答案:D
5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五中的“蜻蜓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
为解围”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生态文明”,下列诗句也体现了这一
点的一项是()
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B、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王建《寄旧山僧》)
C、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参考答案:B
解析: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
58.《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下一句诗是()
A、哀民生之多艰
B、固众芳之所在
C、凭不厌乎求索
参考答案:A
59.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所说的“甚不可者二",其一是“非汤
武而薄周孔”,其二是()
A、刚肠疾恶,轻肆直言
B、抱琴行吟,弋钓草野
C、危坐一时,痹不得摇
D、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
参考答案:A
解析:作业详情
60.《三都赋》的作者是()
A、班固
B、左思
C、张衡
D、曹植
参考答案:B
61.对于老僧解说的过云木冰形成的原因,以下不正确的是()
A、山中苦寒,积雪常存
B、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银心骨。南箕哆口,飞帘弭节。
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而不散
C、“怪松人枫,瞽石罔草”之类的山魅木客“兴吐云雨”
D、四明山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山坳幽深,寒热激荡不得出,故而
化为霜雪。
参考答案:D
62.《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
真意,欲辨已忘言。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
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
天真自然的意趣。
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
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
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
境中。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
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参考答案:C
解析:答案
解析:C(“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
趣。)
6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的骚体诗六
言为主,但又长短参差,形式自由,多用“兮”字,富有抒情成分和
浪漫色彩。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
“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
经》,浪漫主义则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
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参考答案:D
6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抒发的感情是()
A、游子思念故乡
B、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C、对生活的热爱
D、年华虚度的痛苦
E、渴望恢复中原的爱国精神
参考答案:B
6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他学识渊博,明于治
乱,擅长外交辞令。起初深得国君信任,曾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
后屡遭奸臣陷害,先后两次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国郢都,
屈原于夏历正月十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B、《离骚》是屈原遭奸臣陷害,第二次被放逐到江南时的作品,也是
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0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屈原的作品还有《九章》、《九歌》、《天问》等。
D、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参考答案:A
66.自号五柳先生,是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
A、陶渊明
B、谢灵运
C、王维
D、孟浩然
参考答案:A
67.左思的《咏史》诗开篇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
茎,荫此百尺条”,诗中的“彼”和“此”分别指()
A、郁郁和离离
B、离离和郁郁
C、涧底松和山上苗
D、山上苗和涧底松
参考答案:D
68.赠卫八处士(节选)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参二星东西相隔,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诗人以此表达分离是
人生常态的感慨。
B、“今夕何夕”意为今夜是什么好日子呢,反问中表现出重逢旧友的
兴奋喜悦之情。
C、“共烛”与“访旧”两个冷情境与“热中肠”形成反差,表现诗人
内心悲喜交加。
D、本诗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写拜访旧友,但诗人的心境以及
文字风格均不同。
参考答案:C
69.以下不属于《离骚》浪漫主义风格主要表现的是()
A、洋溢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B、大量采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
C、善于用香草美人作比兴象征
D、行文重在客观叙事和准确描写
参考答案:D
70.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年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表明诗人此时产生了退隐的思
想。
B、”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
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鹫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将那些无耻小人比作鹫鸟,说明
他们必定会失道寡助。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
不失正义。
参考答案:C
71.以下哪一项不是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其一)》中表现有情感()
A、作者运用衬托、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层层深
入地展现了威严险固、形胜雄奇的嘉峪关壮丽画卷,赞美嘉峪关的宏
伟壮观。
B、诗人由嘉峪关联想到蝮削的天山和苍莽的“瀚海”,表现了对祖国
河山的酷爱之情。
C、诗人在回望中,把千古奇险的靖函看做“一丸泥”,表现了对传统
国防理念的否定。
D、诗人在被革职“谪戍伊犁”的万里旅途中写下此诗,充满了天涯
飘沦憔悴,自怜自艾的感伤情调。
参考答案:D
72.《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
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
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下列诗句与“空知返旧林”中的“空”字
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B、“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秋叶独坐》)
C、“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
D、“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
参考答案:D
73.归园田居(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榆柳荫后
檐,桃李罗堂前。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
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对诗的赏
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
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
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
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D
7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他学识渊博,明于治
乱,擅长外交辞令。起初深得国君信任,曾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
后屡遭奸臣陷害,先后两次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国郢都,
屈原于夏历正月十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B、《离骚》是屈原遭奸臣陷害,第二次被放逐到江南时的作品,也是
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0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屈原的作品还有《九章》、《九歌》、《天问》等。
D、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参考答案:A
75.《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以议论入诗”的是0。
A、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B、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C、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D、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参考答案:D
76.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
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
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下对本词的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牛郎织女传说歌咏七夕和“乞巧”主题。
B、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C、以乐景写哀,也以哀景写乐,都先哀后乐。
D、“似水”照应“银汉”,即景设喻写闺怨。
参考答案:D
解析:D“似水”照应“银汉”,即景设喻写闺怨。分
77.下面关于诗歌《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A、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为后者。
B、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成功地表现了三
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
C、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
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D、诗人抓住了石头和马蹄进行细致的刻划,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
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参考答案:B
78.”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罐罐”中“矫”的意思是()
A、弄直
B、纠正
C、违背
D、取用
E、全诗平仄韵交替
F、大量运用律句
G、全篇抒情H、运用对仗手法
参考答案:D
解析:.关于《燕歌行》的艺术特色描述错误的是(C)o
79.金陵是六朝古都,历代帝王喜欢建都于此,古诗中也屡屡提及,
如《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请问,“金陵”指的是下列()城市。
A、北京
B、南京
C、扬州
D、苏州
参考答案:A
解析:.魏晋诗人左思《咏史》诗:“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
径寸姿,荫此百余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
非一朝。”他揭露的是(C)二.多选题(共4题,20分)
80.王安石《明妃曲》二首中的“明妃”指的是()
A、西施
B、貂蝉
C、王昭君
D、杨贵妃
参考答案:C
81.对《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的感情基调的体会分析正确的是0
A、第一段写景,第二段怀古,第三段寄兴,第四段咏今
B、第一段怀古,第二段写景,第三段寄兴,第四段咏今
C、第一段写景,第二段寄兴,第三段怀古,第四段咏今
D、第一段寄兴,第二段怀古,第三段写景,第四段咏今
参考答案:A
82.《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
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对本
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赠友诗。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
作者再写此诗回赠给他。
B、首联感慨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官场之事不再关心,表明
作者追求隐逸生活,消极厌世的精神追求。
C、颔联中“自顾无长策”反映了作者的苦闷,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
局面,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无能为力,只好归隐。
D、尾联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又以不答作答,只勾勒
出一幅韵味深蕴的画面,耐人咀嚼,发人深省。
参考答案:B
83.下列词句出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是()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揭英雄泪
C、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D、众里寻她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参考答案:B
84.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参”和“商”
指的是()
A、人名
B、地名
C、星
D、官职
参考答案:C
85.王安石《明妃曲》二首中的“明妃”指的是0
A、西施
B、貂蝉
C、王昭君
D、杨贵妃
参考答案:C
86.《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嵇康认为君子的行动准则是()。
A、去朝廷做官
B、到乡野隐居
C、根据个人的天性
D、依据现实来随机应变
参考答案:C
87.作者借山中老僧对“木冰”奇观成因的解说引出一番深沉感叹与
深刻议论,以下正确的是()
A、作者由木冰而有感而发,提出大自然与社会千变万化,指出“同
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由
此得出结论,人世治乱之数,也应认识并遵循这一规律。
B、“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
是对世间奇异之事的总结,作者认为世界万物千变万化,是能够通过
占卜来测算的。
C、作者感慨于木冰景观的奇特,认为这是连大自然也办不到的事,
更不要说人类了,显出了对世事无常、不能把握的悲观情绪。
D、作者在天文历算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因此对于木冰这种现象,
他觉得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天道无常的表现。
参考答案:A
88.“滚滚长江冬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
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其作者是()
A、罗贯中
B、杨慎
C、李商隐
D、苏轼
参考答案:B
89.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
的追怀。
B、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
C、颈联描写了沧海之中,明月之下,鲸人滴泪,化为明珠。
D、尾联“此情”与“惘然”照应,“惘然”因“思华年”而产生,末
两句表达了全诗主旨。
参考答案:D
90.《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的作者是()
A、高启
B、刘基
C、于谦
D、唐寅
参考答案:A
91.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采用的修辞手法是0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D、夸张
参考答案:C
92.渭阳[先秦]诗经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
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A、《渭阳》这首诗歌描写渭水河边即将离别的母子二人的依依不舍,
文学画面感极强,所以这首诗歌也成为了后世送别诗的始祖,“渭阳
之情”也被用来指代母子之间的深情。
B、秦康公奉父亲秦穆公之命护送舅舅晋文公重耳回到晋国,争夺晋
国的王位,一路送他到了渭水河边,所以才写下了这样一首送别之诗。
C、秦康公送舅舅离别之际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此刻他的
心中也有一份怀念故去母亲的忧伤。
D、除了舅甥之间离别之情和见舅死母之情之外,还能感受到诗人对
于晋文公回国之后生死存亡的隐隐担忧。
参考答案:A
93.作者借山中老僧对“木冰”奇观成因的解说引出一番深沉感叹与
深刻议论,以下正确的是()
A、作者由木冰而有感而发,提出大自然与社会千变万化,指出“同
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由
此得出结论,人世治乱之数,也应认识并遵循这一规律。
B、“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
是对世间奇异之事的总结,作者认为世界万物千变万化,是能够通过
占卜来测算的。
C、作者感慨于木冰景观的奇特,认为这是连大自然也办不到的事,
更不要说人类了,显出了对世事无常、不能把握的悲观情绪。
D、作者在天文历算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因此对于木冰这种现象,
他觉得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天道无常的表现。
参考答案:A
94.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一(夏日田园杂兴一)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蝶蝶飞。二(夏日田园
杂兴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
桑阴学种瓜。三(冬日田园杂兴十二)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
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四(夏日田园杂兴九)黄
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五(秋日田园杂兴十二)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蜒倒
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下列对范顾大《四时田园杂兴》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兴”意为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组诗所选五首都是七言绝
句,属于近体诗。
B、选诗一意境宁静明丽,“日长篱落”描写了中午篱笆影随着太阳的
升高越来越短的景象。
C、选诗四以农村儿童的口吻来写,第二句写儿童招呼客人留宿并递
上香甜清凉的井水。
D、这五首诗的语言亲切明快、通俗易懂,在一、二、四句上押韵,
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参考答案:C
95.嵇康在《与山巨绝交书》中提到他自己()
A、以老子、庄周为师
B、仰慕尚子平、台孝威
C、菲薄商汤、周武王
D、尊敬阮籍
E、托孤于山巨源
参考答案:C
96.《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
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对本
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赠友诗。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
作者再写此诗回赠给他。
B、首联感慨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官场之事不再关心,表明
作者追求隐逸生活,消极厌世的精神追求。
C、颔联中“自顾无长策”反映了作者的苦闷,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
局面,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无能为力,只好归隐。
D、尾联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又以不答作答,只勾勒
出一幅韵味深蕴的画面,耐人咀嚼,发人深省。
参考答案:B
97.左思《咏史》八首的主要表现手法是0
A、巧用比喻
B、主题深刻
C、善用典故
D、思想先进
参考答案:A
9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开门见山,说明绝交的原因。开篇劈头就斩钉截铁地申明
与山涛相知,明白宣告交往的基础不复存在了,接下去点明写这封信
的缘由。
B、第二段作者高屋建甑,提出与人们相处的原则。指出人们根据气
节本性选择的人生道路是不可强行改变的,这是承上启下的一笔。
C、第三段以交友之道责之。列举古今四位贤人,使用欲抑先扬手法,
对山涛针锋相对了。由此可以想见作者提笔之际,愤激愈增的心情。
D、本文是嵇康一份全面的自我表白书,既写出了他“越名教而任自
然”,放纵情性、不受拘羁的生活方式,又表现出他傲岸、倔强的个
性。
参考答案:A
9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作者身处今天的()所作。
A、洛阳
B、西安
C、南京
D、开封
参考答案:C
100.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0
A、《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怀古词最常用的手法是怀古伤
今。
B、“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
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C、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兼有感奋和
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人生如梦”的感伤色彩却透露出一丝消极颓
废思想、损害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D、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融。
参考答案:C
101.以下关于左思《咏史》诗,描述不正确的是0
A、左思最著名的一组诗。
B、共有十四首
C、非一时之作
D、借“咏史”以“咏怀”
参考答案:B
10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
的是()
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B、尽西风、季鹰归未
C、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参考答案:D
10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尔冥霁地表
B、无殊阴火之潜
C、去平原一万八千丈
D、将欲过而问之
参考答案:D
104.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宋代]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
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
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
题柱。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即是形象的比喻,国脉存续,宛若游丝,说明国势危急,千
钧一发。
B、本词议论较多,如上片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大敌当前应放宽尺度、
重用人才的观点。
C、用“舞”字形容敌方攻城用的冲车云梯,写出了敌军攻势凶猛张
狂之情态。
D、末两句句短气促,感情喷涌,是对读书人国难当头依旧无聊题字
的愤慨。
参考答案:D
105.《过云木冰记》的作者是()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龚自珍
参考答案:B
106.高适《燕歌行》的主旨在于:0
A、表达捐躯为国的豪情
B、表达戍守边关将领的乡思
C、描绘戍关将士的英勇,表达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
D、揭示军中苦乐不均的现实,表现将士浴血奋战的悲壮
参考答案:D
107.“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0
A、元好问
B、柳永
C、晏殊
D、辛弃疾
参考答案:A
108.《三都赋》的作者是()
A、班固
B、左思
C、张衡
D、曹植
参考答案:B
109.“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刘郎指的是()
A、刘邦
B、刘备
C、刘向
D、刘秀
参考答案:B
no.对下面四首诗的内容进行想象和推断,其中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
首是()
A、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
为谁甜。
B、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
杨柳风。
C、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
清漏长。
D、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
更无花。
参考答案:B
111.赠卫八处士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
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
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
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
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
茫茫。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意即今晚是如此的难得,能够和自
己的旧友相逢,挑灯共叙衷情。
B、“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意在勉励友人勿蹉腕岁月,要趁着
年轻奋发进取,成就一番事业。
C、“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意即友人的子女和顺地敬重他们父
亲的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
D、“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意即雨夜割来的春韭新鲜嫩长,刚
烧好的黄粱掺米饭喷喷香。
参考答案:B
解析:“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意即雨夜割来的春韭新鲜嫩长,
刚烧好的黄粱掺米饭喷喷香。
H2.左思《咏史》八首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巧用比喻
B、主题深刻
C、善用典故
D、思想先进
参考答案:A
113.T屯郁邑余诧僚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嗑死以流亡兮,余不忍
为此态也①!鹫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
异道而相安?②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
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
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
将复修吾初服。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③佩缤纷其繁饰
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④。虽体解吾
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对这一段《离骚》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揭示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澜变化。
B、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表明自己品行高洁,不同流合污。
C、语言上运用了许多联绵词,如“诧僚”“憧郁邑”“陆离”“芙蓉”
等,富有声韵美和表现力。
D、诗人主要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叙说了自己流放的经历。
参考答案:D
11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
真意,欲辨已忘言。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
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
天真自然的意趣。
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
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
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
境中。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
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参考答案:C
解析:C(“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
趣。)
H5.金陵是六朝古都,历代帝王喜欢建都于此,古诗中也屡屡提及,
如《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请问,“金陵”指的是下列()城市。
A、北京
B、南京
C、扬州
D、苏州
参考答案:A
解析:.魏晋诗人左思《咏史》诗:“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
径寸姿,荫此百余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
非一朝。”他揭露的是(C)
H6.对于老僧解说的过云木冰形成的原因,以下不正确的是()
A、山中苦寒,积雪常存
B、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银心骨。南箕哆口,飞帘弭节。
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而不散
C、“怪松人枫,瞥石罔草”之类的山魅木客“兴吐云雨”
D、四明山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山坳幽深,寒热激荡不得出,故而
化为霜雪。
参考答案:D
H7.下列哪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高适的名作?0
A、《燕歌行》
B、《长恨歌》
C、《琵琶行
D、《泊秦淮》
参考答案:A
118.田园乐(二首)王维其四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
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
陋巷,五柳先生对门。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萋萋”“落落”使用叠词,不仅表现了春草的茂盛和青松的高直,
而且韵律和谐。
B、“绿”用赏心悦目的颜色、“寒”用诗人的舒适感受来表现诗人生
活在此间的愉悦。
C、“山”是远处的山峰,因山下有“远村”;“孤烟”衬托出人,写此
处人烟稀少。
D、“独树”“孤烟〃相对.“高原”“远村”比邻,营造出孤寂冷清、高
远深邃的意境。
F、炎炎夏日
G、夏去秋来
H、春去夏来
参考答案:D
H9."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舞舞”中“矫”的意思是()
A、弄直
B、纠正
C、违背
D、取用
E、全诗平仄韵交替
F、大量运用律句
G、全篇抒情
H、运用对仗手法
参考答案:D
解析:.关于《燕歌行》的艺术特色描述错误的是(C)。
120.“滚滚长江冬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
在,几度夕阳红了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其作者是()
A、罗贯中
B、杨慎
C、李商隐
D、苏轼
参考答案:B
121.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岑参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
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
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下列对诗
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连用“轮台城”一词,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
城的战时气氛。
B、三至六句写敌军大举进犯且来势迅疾,渲染出两军对垒、剑拔弩
张的紧张局势。
C、本诗末四句之前皆两句转韵,节奏短促;末四句一韵而下,传递
出奏捷的轻快。
D、本诗既表达送别时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也表达出英勇报国、建
功立业的豪情。
参考答案:D
122.“木冰”指的是()
A、冬天树木上落的雪
B、雨雪霜沾附于树木所凝结成的冰。
C、冬天树木被冻干后形成的枯干
D、冰雪凝结形成树枝样的形状
参考答案:B
解析:作业详情
123.以下不是高适的《燕歌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有()
A、慨叹征战之苦
B、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
C、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D、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的苦乐不同。
参考答案:C
124.《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A、嵇康
B、王羲之
C、阮籍
D、向秀
参考答案:A
125.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下列对这首词的理
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
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
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
乡之情。
参考答案:C
126.以下哪一项不是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其一)》中表现有情感
0
A、作者运用衬托、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层层深
入地展现了威严险固、形胜雄奇的嘉峪关壮丽画卷,赞美嘉峪关的宏
伟壮观。
B、诗人由嘉峪关联想到喔削的天山和苍莽的“瀚海”,表现了对祖国
河山的酷爱之情。
C、诗人在回望中,把千古奇险的嵯函看做“一丸泥”,表现了对传统
国防理念的否定。
D、诗人在被革职“谪戍伊犁”的万里旅途中写下此诗,充满了天涯
飘沦憔悴,自怜自艾的感伤情调。
参考答案:D
127.嵇康自称拒官的理由有“七不堪,二甚不可”,以下解读不正确
的是()
A、向山巨源表明:我嵇康非世俗中人也。
B、向山巨源表明:我嵇康非名教中人也。
C、嵇康因为幼年父亲早逝,母亲和哥哥又很纵容他,养成了他懒惰
放旷的性格特征,不适应官场生活。
D、嵇康蔑视名教,“非汤武而薄周孔”,其实是表达对当时掌握政权
的司马集团的不满。
参考答案:C
12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尔冥霁地表
B、无殊阴火之潜
C、去平原一万八千丈
D、将欲过而问之
参考答案:D
129.左思的《咏史》诗开篇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
茎,荫此百尺条”,诗中的“彼”和“此”分别指()
A、郁郁和离离
B、离离和郁郁
C、涧底松和山上苗
D、山上苗和涧底松
参考答案:D
130.以下对《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
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
哲理。
B、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
孤独感,又暗含着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怨。
C、作者平生抱负未展,横遭政治打击。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不愿
屈从、阿附权贵,宁肯终老边荒而保持自己的节操。因此他以与知己
相逢为乐事,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鄙夷世俗、
淡泊洒脱的情怀。
D、下片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
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
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
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参考答案:B
131.《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以议论入诗”的是()。
A、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B、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C、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D、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参考答案:D
132.自号五柳先生,是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
A、陶渊明
B、谢灵运
C、王维
D、孟浩然
参考答案:A
133.下列哪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高适的名作?()
A、《燕歌行》
B、《长恨歌》
C、《琵琶行
D、《泊秦淮》
参考答案:A
134.《过云木冰记》是一篇()
A、史传文
B、说理文
C、应用文
D、杂记文
参考答案:D
135.以下对杜甫《赠卫八处士》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似参、商一般的“不相见”竟是人生常态,融入时代乱离的色彩。
B、见面时悲喜交集,以至于反问“今夕复何夕”,可见社会动荡不安。
C、“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一句写出了作者在路上偶遇故交的惊
讶之情。
D、“焉知”二句既含有重见的惊喜,又含有活着的庆幸,体现乱离时
代生存之不易。
参考答案:C
136.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一(夏日田园杂兴一)梅子金黄杏子
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蝶蝶飞。二(夏日
田园杂兴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三(冬日田园杂兴十二)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
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四(夏日田园杂兴九)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
凉。五(秋日田园杂兴十二)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
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下列对范顾大《四时田园杂兴》的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兴”意为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组诗所选五首都是七言绝
句,属于近体诗。
B、选诗一意境宁静明丽,“日长篱落”描写了中午篱笆影随着太阳的
升高越来越短的景象。
C、选诗四以农村儿童的口吻来写,第二句写儿童招呼客人留宿并递
上香甜清凉的井水。
D、这五首诗的语言亲切明快、通俗易懂,在一、二、四句上押韵,
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参考答案:C
137.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岑参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
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
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下列对诗
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连用“轮台城”一词,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
城的战时气氛。
B、三至六句写敌军大举进犯且来势迅疾,渲染出两军对垒、剑拔弩
张的紧张局势。
C、本诗末四句之前皆两句转韵,节奏短促;末四句一韵而下,传递
出奏捷的轻快。
D、本诗既表达送别时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也表达出英勇报国、建
功立业的豪情。
参考答案:D
138.赠卫八处士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
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
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
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
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
茫茫。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夕复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房购房合同法律条款详解
- 2025-2030营养补充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供需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移动空调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矿业铁道车辆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皮包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投资运作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牧草饲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区域市场与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 2025-2030液化天然气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正极材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机械行业风险投资运行分析及运作模式与投融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日用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垃圾分类垃圾箱绿色公益宣传
- 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
- 145完整版本.现代安全管理的六大管理体系
-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高清版)DBJ52∕T 106-2021 桥梁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 蜜雪冰城内部股权分配合同
- 《简单教数学》读后感范文
- 薄膜的形成过程及生长方式课件
- 丁香花培训课件
- 维修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外科护理学(第七版)》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