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6部编版: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积累与运用(本题共8小题,共29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分歧(qí)窠巢(kē)黄晕(yùn)发髻(jì)看护(kān)棱镜(lén)嘹亮(liáo)蝉蜕(duì)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wèi)徘徊(huái)风筝(zheng)锡箔(pó)菜畦(qí)欹斜(qī)【答案】A【解析】B选项:棱镜(léng)、蝉蜕(tuì),C选项:莅临(lì);D选项:锡箔(bó)。故本题选A。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羞惭絮叼捶打沉寂畅销决别烂漫伫蓄呕吐狼狈阴影告诫警醒复盖荫蔽抖擞【答案】C【解析】A选项絮(叼)——絮(叨);B选项(决)别——(诀)别,(伫)蓄——(贮)蓄;D选项(复)盖——(覆)盖。故本题选C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部门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D.央视策划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极大地激化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答案】A【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正确;B.有误,语义重复,应删去“约”;C.有误,语序不当,应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换位置;D.有误,搭配不当,应将“激化”改为“激发”。故本题选A。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B.史铁生是一位特殊的作家,长年患病,一直在和病魔抗争,却创作了《命若琴弦》《合欢树》等优秀作品。自古以来中国在称谓上谦敬有别。比如,谦辞有“犬子”“拙见”“鄙人”“见谅”等;敬辞有“惠赠”“垂询”“赐教”“劳驾”“久仰”等。小说集《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答案】A【解析】《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不是志怪小说集。故本题选A。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3分)A.这所美丽的乡村小学规模不大,全校只有四、五百学生。B.我们练书法要注意字体特点:楷书要横平竖直,结构方正。行书讲究点化萦带,笔意活泼。草书则笔画连绵,结构简省。C.家乡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渐渐模糊不清了。D.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A.有误。“四、五百”不用顿号。B.有误。“楷书……;行书……;草书……”三个内容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用分号。C.有误。“……”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D.正确。故本题选D。6.按照要求用原句填空。(7分)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夜发清溪乡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7)曲是元代出现的新兴诗歌体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的凄苦之情。【答案】秋风萧瑟。杨花落尽子规啼。应傍战场开。落花时节又逢君。思君不见下渝州。博学而笃志。断肠人在天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7.图1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图2为青少年视力危害因素排名,请按要求作答。(5分)(1)简述图1反映的近视情况。(2分)(2)参阅图2所列视力危害因素,请向青少年朋友提三点预防近视的建议。(3分)【答案】(1)示例:2018年全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已经超过半数以上,其中初中生近视率最高,其次是小学生,近视率最低的是6岁儿童。(2)示例:①严格控制看手机时间;②多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④尽量少使用平板等电子产品;⑤饮食合理,营养均衡。【解析】(1)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提取。仔细观察图表,认真分析图表中的文字、数字可知,2018年全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已经超过半数以上,其中初中生近视率最高,其次是小学生,近视率最低的是6岁儿童。(2)本题考查提建议。根据图2可知,青少年视力危害因素中,主要是手机、缺少运动、不正规配镜;其次是平板、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等。根据这些,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视力危害的合理化建议即可。8.口语交际。(2分)青年画家拜访老画家,诉苦道:“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要整整一年。”假如你是老画家,该如何应对为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解析】说话要讲究文明和修养,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说话要讲文明,懂礼貌。根据对象的年龄、身份、职业、教养、心态以及长幼、亲疏等,考虑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还应考虑用什么样的言辞、语气、态度来说。古代诗文阅读理解(本部分共2篇,共16分。)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5分)好事近·梦中作① 秦观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②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①该作写于词人被贬处州(浙江丽水)时。②夭矫:形容姿态伸展屈曲而有气势。9.请你想象“花动一山春色”所展现的情景,并将它描写出来。(2分)10.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词人在山路、小溪深处的真实见闻。B.词的下片写词人梦中仰观所见云空的变幻和歇息于古藤阴下的心理活动。C.结尾两句中的“醉”,不仅写卧态,而且也包括词人在梦境中的情态。D.“了不知南北”表现出与“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般自然平淡超脱的情绪。【答案】9.一场春雨,给山路上增添了许多鲜花,鲜花在风中摆动,又给满山带来了盎然春色。(意思对即可)10.A。(结合题目:梦中作,可知本诗描写的并非真实见闻,故选A)【解析】译文:几阵如酥的春雨,催开了路边缤纷多彩的鲜花,涌动了满山春色*。沿着春路,信步来到幽静绮丽的小溪尽头,突然惊起无数只黄莺在溪头林间纷飞啼鸣。头上的飞云不停地变幻着形态,竟象龙蛇一样,在碧空中奔腾飞舞。陶醉于这人间的幽静美景之中,小饮几杯浊酒,酣睡于古藤浓荫之下,全然忘却了纷繁复杂的尘世。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1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②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③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方:才。③俟:等待。④欤:句末语气词。(选自《吴起守信》)1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1分)元方时年七岁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①相委而去_________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③期返而食_________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③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同样是与人期,【甲】文中的陈太丘与【乙】文中的吴起表现有何不同?(3分)【答案】元方/时年七岁①委:舍弃;②顾:回头看;③期:约定①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②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14.甲文中,陈太丘认为友人没有遵守约定在规定时间出现,所以先行离开。乙文中,吴起认为与好友已约定,所以要遵守约定,等好友前来。【译文】【乙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三、现代文阅读理解。(本部分共2篇,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3分)灯如红豆侯志明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面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选文有删改)15.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3分)
“小油灯”相关人物给了“我”的启迪第一盏母亲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第二盏父亲①________第三盏女同学②________16.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7.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3分)
【答案】
15.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或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16.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②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17.①“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②“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
18.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解析】15.本文在第④⑥⑧段分别叙写了与母亲、与父亲、与女同学有关的“小油灯”,在第⑤⑦⑨段分别写了“小油灯”给我的启迪,从这几段中提取给我启迪的句子答题。
16.结合本段内容和下文内容进行分析,这段话首先写“我”经常会在夏夜在阳台看城市由无数盏灯组成的夜光,并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而下文就叙写几盏油灯的故事,因此本段的作用一是为了引出下文,二是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
17.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词语意思,然后再结合语境赏析表达效果。①“攥着”意思是仅仅的握住,结合语境分析,母亲纳鞋底时针扎了手,但她没有有大声叫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那个被扎的手指,由此可见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②“搂着”意思是抱着,结合语境分析,母亲的手被针扎了,“我”很心痛,“我”想抱着母亲给母亲以安慰,
因此这个词语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关心和“我”的懂事。
18.结合题目内容、文章内容以及一般题目的作用进行分析,从题目本身看,这个题目出自诗句“灯如红豆最相思”,可以是题目具有诗情画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依次叙写了与母亲、与父亲、与女同学有关的“小油灯”,小油灯给我的启迪,表现我对往事深深怀念。因此“灯”是文章的线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二)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19~22题。(12分)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卵巢癌护理题目及答案
- 软件买卖合同书范本(2025版)
- 砌体劳务合同书(2025版)
- 软装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2025版)
- 弱电工程协议书2025年
- 汽车指标租赁协议2025年
- 权授权协议2025年
- 售楼部装修合同范本2025年
- 苏州物业管理服务合同(2025版)
- 2025年政工师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省实、二中、执信、广雅、六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医药研发股东风险共担协议书
- 出口管制介绍课件
- 兰州噪音污染管理办法
- 2025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课件
- 艾梅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武汉市汉阳区社区干事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规程
- (高清版)DB34∕T 5013-2025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规程
- 城市环卫车辆维护保养计划
-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