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长宁高三历史二模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题中真“义”20世纪前半期,一些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单独招生考试。试题中蕴含了诸多历史信息。题中见时代印记。*地理:日本如果南进,其与英美海军交战之形势若何?试就地理形势,判其胜负。——国立中正大学,1941年(1)从该地理题可以推断,当时()(单选)A日本南进计划已然完全泄密 B.日本已经挑起了太平洋战争C.英美海军初战形势非常不利 D.日本是否南进攸关抗战战局*作文:政府在抗战期间对于诸生不征之使从军而招之使求学,其意义安在?试申述之。——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东北大学,1942年(2)三所原本相距甚远的大学在当时能举行联考,其原因是这些大学都()(单选)A.沦陷于日占区 B.流亡到国境外 C.迁移至大后方 D.身处于交战区(3)据该作文题可知,当时()(单选)A.政府暂时免征学生入伍 B.抗战局面已经彻底扭转C.法律规定禁止学生参军 D.教育救国重于军事作战*数学:鸡蛋每个80元,鹅蛋每个90元,鸭蛋每个70元,用9700元买三种蛋共120个,求各种蛋的个数。——华南大学,1946(4)若该数学题题干中的“元”是当时的货币单位,这一货币当是()(单选)A.银元 B.法币 C.金圆券 D.银圆券*作文:安定战后民生以何为急务。——国立安徽大学,1947年*英语翻译: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国立复旦大学,1947年*作文:立国之本在得众论。——国立山东大学,1947年(5)以上三题能透露出当时()(双选)A.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强烈愿望 B.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不得民心C.官办高校被迫支持国统区统治 D.国党军队数量仍然占据优势题中窥时代特征*中外地理(节选)一、试绘一东三省略图,并将其主要河流及主要城市记入。二、试问下列各地之所在:1.哈尔滨……4.多伦(今位于内蒙古,近河北省,1933年吉鸿昌率领抗日武装在此取得胜利)……8.承德三、试述日本占有之区域——国立北平大学(上海考区),1933年(6)这份“中外地理”试卷,涉及东北、华北考点比例颇高。有人说,从历史角度回望,这份试卷有一定合理性。你认为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什么?题中察作者意图*文史组史地科目一、我国自唐迄清对于日本都有何战争?二、拿破仑之宰制全欧,何以终归失败?……四、云南省与越南、缅甸交通上之关系若何?试分别说明之。五、美国生活程度,东部与西部不同,其故何在?试详述之。——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东北大学,1942年(7)结合时代背景,推测该题的设计意图。(8)为验证以上推测是否合理,可以寻找哪些材料加以印证?2.海报上的“半边天”20世纪的政治宣传海报上,常见女性形象。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人们观念的变化与时代的变迁。图一:英国一战海报说明:一个妇女带着女仆和孩子,望着远去的军人说:去吧!图二:美国二战海报说明:一个身穿工装的女性工人说“我们做得到!”(1)图一中远去军人的交战对象是()(单选)A.同盟国 B.协约国 C.轴心国 D.反法西斯同盟(2)图二海报旨在动员女性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其可能的原因是()(双选)A.男性参军人数激增 B.美国沦陷区的扩大C.军工产品需求提升 D.苏联影响力的威胁(3)两幅海报中的女性形象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图三:?时期英国海报说明:妇女衣服上写着“一个欧洲”,站在写有“马歇尔援助”的高跷上采摘葡萄,下有“更好的生活水准”字样。图四:《成功的手术》,中国,1975年说明:中国女军医与女乡村医生(前)在简陋民房中手术成功后摘下口罩面露笑容。(4)图三海报创作于()(单选)A.一战前 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C.二战后 D.冷战结束后(5)图三海报中的“马歇尔援助”,导致的后果有()(双选)A.强化了美苏间的两极对峙 B.刺激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C.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制度 D.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滞胀(6)图四海报意在宣传()(双选)A.医疗技术先进 B.军民团结情深 C.全民病有所医 D.推行计划免疫(7)政治宣传海报主题虽不一定完全等同于史实,但同样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综合以上材料信息,说说其史料价值的独特之处。3.两“孙子”之谜春秋末年孙武《孙子兵法》与战国中期孙膑《孙膑兵法》是中国兵法名著,但因两作者都被尊为“孙子”且《孙膑兵法》失传,历代学人对两人及其著作的真实性产生了争议。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齐)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膑脚(遭受膑刑),《兵法》修列。——司马迁《报任安书》(1)孙武由齐奔吴进献兵法,若从下侧地图中画出相应路线,应()(单选)A.③→① B.①→④ C.③→④ D.②→①(2)从以上材料中,还能得出两“孙子”哪些历史信息?两“孙子”问题之辩随着《孙膑兵法》的佚失,自宋代开始,对两“孙子”及其著作的真实性辩诘延续千年。不同学者提出了以下观点:观点一:(宋)叶适认为:与孙武关系密切的伍子胥等人在《左传》中被一一罗列,孙武破楚为大将,《左传》却无记载。《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战国初山林处士所为”。孙武其人也是“辩士妄相标指,非事实”。观点二:(清)姚鼐认为:吴国虽有孙武其人,但十三篇非其所著,而是战国人士托名孙武为之。书中对战争规模的描述、对君主的称呼等,都有明显战国痕迹,与春秋不同。观点三:梁启超认为:从《孙子兵法》文体和内容,不能信其为春秋时书,但也不像秦汉以后所写。“此书若指为孙武作,则可决其伪,若指为孙膑作,亦可谓之真”。另一学者钱穆甚至认为孙武、孙膑为同一人。(3)三段材料对两“孙子”问题的观点有何异同?两“孙子”问题释疑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汉武帝时期)出土海量竹简。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简,很大程度上对宋以来两“孙子”问题之辩提供了较为可信的答案。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简概况《孙子兵法》竹简含13篇,与已有传世本篇目大致相同。另有若干失传的佚篇。其中佚篇《吴问》中记载了孙武与阖闾讨论晋国内部政治大势的内容。但竹简中有些文字也出现了“苏秦”这一战国人物,明显是战国后人添加之语。《孙膑兵法》竹简含16篇,是该兵法失传以来重现人世。其中一简有“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字样。其中虽然有不少对《孙子兵法》引用的例证,但其著述体例与《孙子兵法》有明显不同,具有明显的战国时代特征。(4)两部兵书竹简的出土,对释疑两“孙子”问题有着怎样的价值?4.唐人街探史唐人街是华人海外移民与生活的历史见证。唐人街很短,有的只有百来米;唐人街很“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中华文化。著名唐人街掠影A.长崎灯会B.悉尼唐人街牌坊C.法国华工纪念碑D.三宝垄郑和像A注:灯会从唐人街华人节日传播当地。17世纪起,日本限制华人在一定区域聚居,形成中华街。B注:牌坊书“通德履信”“四海一家”。唐人街源自19世纪来此开采金矿者。C注:法国政府建碑于巴黎唐人街。巴黎唐人街形成于一战后留法华人劳工。D注:位于印尼三宝垄唐人街三宝庙,东南亚华人在郑和登陆日在此举行盛大巡游。(1)与长崎唐人街形成相关背景是()(单选)A.孝德天皇的大化改新 B.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C.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 D.日本军部的侵略扩张(2)悉尼唐人街牌坊文字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有()(双选)A.天人合一 B.家国情怀 C.厚德载物 D.和而不同(3)以上唐人街景物,见证了华人怎样的海外移民生活的历史?最美唐人街背后旧金山唐人街被誉为“最美唐人街”,它不仅是北美最早建立的华埠,也曾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华人聚居区。但它的形成发展历程,却经历了诸多波折。材料一(组):旧金山唐人街的形成,既缘于应对美国排华的自我保护,也是通过建立与故土相似的社会,而使华人产生一种“他乡是故乡”的亲切感。到19世纪末,这里已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经济体系,华人有了与排华势力抗争的底气。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发现“疑似”鼠疫病例。以卫生局为首的白人排外主义者诬告华人传播鼠疫,两次“围埠”,甚至意图迫迁华人以获取市中心土地等经济利益。面对污名化,华人揭露当局谎言同时,积极推进卫生变革,诉诸法律维护了自身权益。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引发火灾,唐人街损失尤重,华人也再次成为美国歧视和排斥对象,市政当局与多数白人再次“议迁华埠”。但随着华人身份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中国驻美外交官的支持和国内外华人的慷慨解囊,唐人街得以原址重建。(4)旧金山唐人街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波折?材料二(组):旧金山唐人街重建过程中,大量中国元素被引入。震前建筑砖块的重复使用,使其更具历史和考古价值。目前,作为文化遗产,在城市设计中确立了“保护唐人街独特的城市特色、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城市设计目标。旧金山唐人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九一八事变后,当地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发起抗日募捐;新中国成立后,旧金山华工合作会还组织各团体隆重庆祝。旧金山唐人街是华裔在美参政的一座桥梁。曾有唐人街出生的华人担任全美首位女警察局长、旧金山市政府移民权益委员,甚至有华人担任旧金山市长。(5)旧金山唐人街重建后,有着怎样的新发展?(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唐人街很‘长’”?

2025长宁高三历史二模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题答案】【答案】(1)D(2)C(3)A(4)B(5)AB(6)依据:1933年,日本已经侵占东北,东北沦陷;同时日本加紧对华北地区的侵略,华北局势危急。东北和华北在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中处于重要地位,所以这份试卷涉及东北、华北考点比例颇高具有合理性,它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的严峻的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7)设计意图:通过考查学生对历史上中日战争、拿破仑失败原因、地区交通关系、美国东西部生活差异等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关注国际局势和国家面临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为抗战培养有知识、有担当的人才。(8)可以寻找当时教材、教师教学笔记、学生的考试答卷等材料加以印证;也可以查阅当时的报刊杂志,了解社会舆论对教育和这些问题的关注情况;还可以参考当时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育政策文件,看是否与该题的设计意图相符。【2题答案】【答案】(1)A(2)AC(3)不同:图一中女性是传统家庭妇女形象,主要承担家庭角色;图二中女性是身穿工装的工人形象,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原因:一战到二战期间,社会发生变化,战争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社会观念逐步改变,鼓励女性参与社会生产。(4)C(5)AC(6)BC(7)独特之处:直观反映特定时代社会风貌、人文观念;呈现当时政治意图和宣传导向;弥补文字史料在视觉、情感表达方面不足,帮助多角度理解历史;虽有主观色彩,但能反映当时部分历史真实,如社会动员、文化符号运用等。【3题答案】【答案】(1)C(2)孙武和孙膑都擅长兵略;孙武和孙膑存在血缘关系。(3)同:《孙子兵法》非春秋时期的著作,其作者可能并非孙武;异:(宋)叶适认为孙武并非真人,而是辩士杜撰的;(清)姚鼐认为孙武是真实存在的,但《孙子兵法》不是孙武著作的;梁启超认为《孙子兵法》可能是孙膑所作,孙武、孙膑可能为同一人。(4)价值:两部兵书竹简的出土,极大程度上表明两“孙子”是真实存在于不同时代的人物;两部兵书也是真实存在的,两者存在一定联系。【4题答案】【答案】(1)B(2)BC(3)见证:唐人街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华人奋斗和贡献,见证了华人移民、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自强不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