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洛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生物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神经节苷脂是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重要糖脂,由脂质和糖链组成,其合成依赖内质网及相关酶的作用。它能促进神经元再生并维持神经元结构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节苷脂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在内质网上加工B.组成神经元细胞膜的脂质的元素是C、H、OC.促进神经节苷脂合成相关酶的基因表达,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D.神经节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内质网处于应激状态时,内质网上CLAC通道被激活,Ca2+通过该通道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后会激活Ca2+/钙调蛋白调节的钙调神经磷酸酶,使得前凋亡蛋白Bad去磷酸化,激发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诱导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2+和CLAC通道结合后顺浓度梯度被释放到细胞质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C.上述细胞色素c会直接参与丙酮酸分解为CO2的过程D.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性,可使细胞凋亡减弱3.酶P是一种天然的多糖降解酶,由四条肽链以Ce5-Ay3-Bi-CB方式连接而成,该酶能够降解褐藻酸类底物和纤维素类底物。实验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酶P降解褐藻酸类底物时发挥催化活性的肽链是()多肽链酶活性褐藻酸类底物纤维素类底物Ce5-Ay3-Bi-CB++Ce5-Bi-CB–+Ay3-Bi-CB+–Ce5-Ay3-CB++Ce5-Ay3-Bi+注:“+”表示有活性,“–”表示无活性。ACe5 B.CB C.Bi D.Ay34.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和Na+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小肠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肠腔B.图中同时运输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每次转运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C.减小小肠上皮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有利于小肠上皮细胞运出葡萄糖D.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运输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5.AtDUO1是在拟南芥细胞核中发现的影响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调控因子,AtDUO1基因只在雄性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AtDUO1能进入受精卵并促进受精卵的分裂、分化,从而提高拟南芥的结籽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拟南芥雌性生殖细胞中不含AtDUO1基因B.促进雄性生殖细胞中AtDUO1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提高拟南芥的结籽率C.AtDUO1基因完成复制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即加倍D.AtDUO1基因缺失的突变体拟南芥产生的雄性生殖细胞不能完成受精作用6.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由σ因子和核心酶两部分组成。研究发现,σ因子本身并不能与DNA结合,但其与核心酶结合形成全酶后,能激活核心酶结合DNA的能力。核心酶可以结合不同的σ因子以驱动不同的基因转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RNA聚合酶与DNA上的起始密码子结合后驱动转录B.σ因子的存在能保证大肠杆菌灵活的基因表达调控能力C.RNA聚合酶与基因结合的特异性取决于σ因子D.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3′端向5′端移动7.某地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R控制虫害,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控制虫害。这几年中蜗牛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杀虫剂R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蜗牛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B.放养青蛙以捕食蜗牛可以降低蜗牛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喷洒杀虫剂R初期蜗牛种群密度骤降,说明此时蜗牛种群中没有抗药性基因D.蜗牛种群密度从A到C的过程中,蜗牛种群发生了进化8.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化和死亡,ALS患者的神经元损伤导致其全身肌肉逐渐无力与萎缩,甚至丧失运动功能,进而造成呼吸衰竭,但是感觉和思维活动完全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LS患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对ALS患者进行针刺,其不会产生感觉,也不会作出缩手反射C.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是ALS导致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退化,无法传递脑干信号D.ALS初期,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不能将信号传递至全身各处肌肉,导致患者丧失运动功能9.在运动健身过程中,机体的血糖浓度一般能够维持在正常范围,在此调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后失活B.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协同提高血糖浓度,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C.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D.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10.CAR-T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采集外周血中成熟的T细胞,然后将嵌合抗原受体(CAR)导入外周血T细胞,从而产生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CAR-T细胞,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周血T细胞通常采集自患者自身,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B.CAR-T细胞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的原理是CAR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C.CAR-T细胞回输至体内后在胸腺中成熟,并通过血液运输至肿瘤细胞处D.CAR-T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11.研究人员采用标记重捕法对某草原田鼠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最近一个月(30天)种群数量每天增长0.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期间,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30,其中λ=0.005B.绘制出的田鼠该月的种群数量模型,为“J”形增长曲线C.该环境下田鼠的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D.被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被捉获,故调查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大12.我国科学家利用蚂蟥会吸食脊椎动物血液中的DNA(iDNA)的原理来调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脊椎动物的多样性。通过分析蚂蟥体内的iDNA,科学家能够识别出被蚂蟥吸食过的脊椎动物种类,从而对保护区内的脊椎动物群落进行多样性评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B.该方法可以用来全面调查脊椎动物的生态位C.该方法可以利用iDNA来研究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D.该方法中,对蚂蟥的运用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3.15N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富集。科研人员通过检测某水域不同水生鱼类体内稳定同位素15N的含量,从而判断这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地位,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检测鱼体内放射性强度估计15N的含量B.图中营养级最高的鱼是铜鱼,营养级最低的鱼是团头鲂C.该调查方法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D.图中存在的食物链为草→团头鲂→岩原鲤→胭脂鱼→马口鱼→铜鱼14.某小组同学选用新鲜成熟的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加入少量的胶原蛋白酶可提高果肉的出汁率B.过程②需定时将瓶盖打开,以免过多的CO2抑制发酵C.进行过程③的微生物存在将乙醇转化为乙酸的酶D.从过程②到过程③,需要将发酵温度适当降低15.藿香长期种植会出现种质退化和容易感病的问题,研究人员对藿香进行辐射处理以获得性状优良的突变林,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应选择分生组织、其分裂能力强,携带病毒少,甚至没有B.过程②③④所用培养基添加的植物激素种类的比例不同C.图中辐射处理不同阶段的组织或幼苗均会出现优良突变株D.上述繁殖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16.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人体肠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有效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一种双糖)所导致的消化系统问题。我国某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相关技术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植物细胞培养不同,动物细胞培养培养基中需要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B.将乳糖酶基因导入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C.可以使用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法激活重构胚,使重构胚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D.激活的重构胚需要移入受体母牛体内培养,生出的犊牛的遗传性状与受体母牛的相似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发展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大豆生产规模,改善大豆品质。为了选择适合与玉米间作的大豆品种,实验人员以大豆品种南豆12和桂夏3号为实验材料:进行不同处理后测定相关光合数据,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品种处理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叶绿素含量/(mg·dm–2)生物量/g茎叶比(生物量分配)南豆12CK18.0744.7787.3540.608A117.5056.8195.5910.633A214.0534.4594.9860.929桂夏3号CK20.1024.7926.7080.592A116.5035.8534.8020.651A211.0524.3634.4900.813注:CK为对照组,Al进行的处理为遮光10%,A2进行的处理为遮光36%。(1)该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2)不同程度的遮光处理会导致两个大豆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均_________。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在A1条件下,南豆12和桂夏3号适应弱光环境的主要策略是_________,以便植株在弱光下吸收更多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在A2条件下,南豆12和桂夏3号的生物量均降低,但茎叶比逐渐增大,该适应性变化的意义可能是_________。(3)南豆12和桂夏3号两个品种中更适合与玉米间作的是_________。(4)玉米与大豆间存在一定的种间竞争,但与单独种植相比,两者适当间作后,单位面积的产量有所提高,从群落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18.随着人类活动加剧,生境破碎化导致物种濒危问题日益严重。某濒危动物种群数量与灭绝概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濒危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后,栖息面积缩小及碎片化,其种群灭绝概率会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据图分析,判断依据是_________。(2)当种群数量低于临界个体数时,更容易灭绝的原因是_________(答出1点)。(3)某区域为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采取了拆除围栏、建立生态廊道等措施,这些措施的作用是_________。救治受伤的该濒危动物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该区域该濒危动物种群的K值。(4)对濒危动物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19.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雌激素的分泌。FSH和LH的分泌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调控,同时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反馈调节,调节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分泌过多的FSH会通过神经信号通路加速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雌激素的分泌受到_________轴的调控。雌激素和GnRH均可作用于腺垂体,说明腺垂体细胞含有两种激素的_________。雌激素和GnRH对腺垂体细胞的作用效果一般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2)女性进入老年期后,卵巢功能衰退,容易诱发AD,结合题意及图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3)实验人员将摘除卵巢的AD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组进行实验,验证FSH能够通过图中的神经信号通路诱导AD的发生。.完善表中实验的①~④。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戊组处理注射FSH注射神经信号通路抑制剂敲除神经元中①__受体注射②__抗体注射生理盐水AD症状③__④__症状缓解症状缓解无显著变化将实验所用AD模型小鼠的卵巢摘除的目的是_________。20.亨廷顿舞蹈症(HD)是由编码亨廷顿蛋白的HTT基因序列中的CAG发生多次重复,异常蛋白堆积所导致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HD患者通常在中年发病。图1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第Ⅰ、Ⅱ代患病情况已明确,第Ⅲ代个体还未出现HD相关症状(即患病情况未知)。图2为第Ⅰ、Ⅱ代个体基因中的CAG重复序列进行PCR扩增后的电泳结果。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1)HD的产生是因为HTT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2)分析图1、2可知,HD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遗传,理由是_________。第Ⅲ代的1、2、3号个体患病的概率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3)据图1、2分析,正常HTT基因序列中的CAG重复_________次。电泳结果表明CAG重复次数不稳定,遗传到下一代时次数可发生改变,得出该规律的依据是_________。(4)通过检测发现Ⅲ-1携带的异常HTT基因序列中CAG重复了100次,为避免其发病或减轻其发病程度,可以从_________(答出1点)方面研制新型药物。21.酿酒酵母细胞质钙离子浓度的调控与酿酒酵母的抗逆性、生长增殖过程有关。Cchlp是一种位于酿酒酵母细胞膜的钙离子运输蛋白,能够调控细胞外钙离子流入细胞质的过程。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获取Cchlp抗原、制备Cchlp单克隆抗体来检测酿酒酵母Cchlp的合成情况,其中制备Cchlp抗原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RT-PCR是一种结合了RT(逆转录)和PCR两个过程的技术。该技术首先将酿酒酵母总RNA逆转录成cDNA,然后再进行PCR扩增,从而获得Cchlp抗原基因。①科研人员提取了真菌细胞的mRNA,利用RT-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该过程中需要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科研人员进行PCR时,扩增体系和扩增程序如表所示。表中的cDNA在PCR反应体系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扩增程序中,TaqDNA聚合酶发挥作用依赖于_____________的激活。PCR的扩增体系和扩增程序扩增体系cDNA、dNTP(脱氧核苷酸)、Mg2+、TaqDNA聚合酶、H2O等扩增程序95℃预变性3min→95℃变性10s→50℃,50s→72℃,1min,共30个循环(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剪切质粒时最可能选择的两种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___。重组质粒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获取Cchlp抗原后,需要利用杂交瘤细胞技术来制备Cchlp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将纯化的Cchlp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获得杂交瘤细胞后,制备大量的Cchlp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种)。
商洛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生物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神经节苷脂是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重要糖脂,由脂质和糖链组成,其合成依赖内质网及相关酶的作用。它能促进神经元再生并维持神经元结构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节苷脂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在内质网上加工B.组成神经元细胞膜的脂质的元素是C、H、OC.促进神经节苷脂合成相关酶的基因表达,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D.神经节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详解】A、核糖体上合成的是多肽,而不是脂质,细胞中的脂质大多在内质网上合成,A错误;B、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还有少量的胆固醇,组成神经元细胞膜的脂质的元素除了C、H、O,还有P甚至N,B错误;C、据题图信息分析可知,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神经元再生并维持神经元结构稳定。因此,促进神经节苷脂合成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将有利于增加神经节苷脂的合成量,从而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C正确;D、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错误。故选C。2.内质网处于应激状态时,内质网上的CLAC通道被激活,Ca2+通过该通道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后会激活Ca2+/钙调蛋白调节的钙调神经磷酸酶,使得前凋亡蛋白Bad去磷酸化,激发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诱导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2+和CLAC通道结合后顺浓度梯度被释放到细胞质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C.上述细胞色素c会直接参与丙酮酸分解为CO2的过程D.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性,可使细胞凋亡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CLAC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Ca2+顺浓度梯度从内质网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不需要和CLAC通道结合,A错误;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与凋亡相关酶的活性增强,不是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B错误;C、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丙酮酸分解为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细胞色素c不会参丙酮酸分解为CO2的过程,C错误;D、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前凋亡蛋白Bad不发生去磷酸化,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减少,细胞凋亡减弱,D正确。故选D。3.酶P是一种天然的多糖降解酶,由四条肽链以Ce5-Ay3-Bi-CB方式连接而成,该酶能够降解褐藻酸类底物和纤维素类底物。实验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酶P降解褐藻酸类底物时发挥催化活性的肽链是()多肽链酶活性褐藻酸类底物纤维素类底物Ce5-Ay3-Bi-CB++Ce5-Bi-CB–+Ay3-Bi-CB+–Ce5-Ay3-CB++Ce5-Ay3-Bi+注:“+”表示有活性,“–”表示无活性。A.Ce5 B.CB C.Bi D.Ay3【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特性为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作用机理为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由Ce5-Bi-CB构成的酶催化褐藻酸类底物时没活性,由Ay3-Bi-CB构成的酶催化纤维素类底物时没活性,说明酶P降解褐藻酸类底物时发挥催化活性的肽链是Ay3,降解纤维素类底物时发挥催化活性的肽链是Ce5,ABC错误,D正确。故选D。4.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和Na+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小肠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肠腔B.图中同时运输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每次转运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C.减小小肠上皮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有利于小肠上皮细胞运出葡萄糖D.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运输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答案】B【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详解】A、肠腔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图中小肠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错误;B、载体蛋白在转运离子或分子时,会与离子或分子结合,导致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图中同时运输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每次转运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B正确;C、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运出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适当提高小肠上皮细胞内的Na+浓度,增大小肠上皮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有利于小肠上皮细胞运出葡萄糖,C错误;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借助Na+的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为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B。5.AtDUO1是在拟南芥细胞核中发现的影响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调控因子,AtDUO1基因只在雄性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AtDUO1能进入受精卵并促进受精卵的分裂、分化,从而提高拟南芥的结籽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拟南芥雌性生殖细胞中不含AtDUO1基因B.促进雄性生殖细胞中AtDUO1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提高拟南芥的结籽率C.AtDUO1基因完成复制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即加倍D.AtDUO1基因缺失的突变体拟南芥产生的雄性生殖细胞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若拟南芥为纯合子,则唯性生殖细胞中含1个AtDUO1基因;若拟南芥为杂合子,则雌性生殖细胞中含1个或0个AtDUO1基因,A错误;B、AtDUO1能进入受精卵并促进受精卵的分裂、分化,从而提高拟南芥的结籽率,因此促进雄性生殖细胞中AtDUO1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提高拟南芥的结籽率,B正确;C、AtDUO1基因是在间期完成复制的,细胞进行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减数分裂II或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的,C错误;D、AtDUO1基因缺失的突变体拟南芥产生的雄性生殖细胞能完成受精作用,但受精后受精卵的分裂、分化速度减慢,D错误。故选B。6.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由σ因子和核心酶两部分组成。研究发现,σ因子本身并不能与DNA结合,但其与核心酶结合形成全酶后,能激活核心酶结合DNA的能力。核心酶可以结合不同的σ因子以驱动不同的基因转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RNA聚合酶与DNA上的起始密码子结合后驱动转录B.σ因子的存在能保证大肠杆菌灵活的基因表达调控能力C.RNA聚合酶与基因结合的特异性取决于σ因子D.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3′端向5′端移动【答案】A【解析】【分析】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详解】A、RNA聚合酶与DNA上的启动子结合后驱动转录,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A错误;B、由题意可知,与核心酶结合形成全酶后,能激活核心酶结合DNA的能力,核心酶可以结合不同的σ因子以驱动不同的基因转录,故σ因子的存在能保证大肠杆菌灵活的基因表达调控能力,C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核心酶可以结合不同的σ因子以驱动不同的基因转录,因此,RNA聚合酶与基因结合的特异性取决于σ因子,C正确;D、转录时,RNA聚合酶沿DNA模板链的3′端向5′端移动,RNA链的合成方向为5′→3′,D正确。故选A。7.某地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R控制虫害,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控制虫害。这几年中蜗牛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杀虫剂R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蜗牛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B.放养青蛙以捕食蜗牛可以降低蜗牛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喷洒杀虫剂R初期蜗牛种群密度骤降,说明此时蜗牛种群中没有抗药性基因D.蜗牛种群密度从A到C的过程中,蜗牛种群发生了进化【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施加杀虫剂后,蜗牛种群数量先降低后升高,是由于不具抗性的个体被杀死,而具有抗性个体存活,并繁殖产生后代。【详解】A、根据生物进化理论,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会对害虫种群施加定向的选择压力,使得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因为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在种群中的比例逐渐增加,故杀虫剂R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蜗牛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A正确;B、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放养青蛙以捕食蜗牛,相当于增加了蜗牛种群的天敌数量,从而降低了蜗牛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存活率和繁殖率,进而降低了其环境容纳量,B正确;C、喷洒杀虫剂R初期蜗牛种群密度骤降,是由于大部分敏感型个体被淘汰,但此时种群中仍存在少量抗药性个体,抗药性基因频率并未接近于零(自然选择保留抗药性基因),C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蜗牛种群密度从A到C的过程中,种群数量先下降后上升,这反映了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蜗牛种群可能经历了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的作用以及适应性的进化等,D正确。故选C。8.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化和死亡,ALS患者的神经元损伤导致其全身肌肉逐渐无力与萎缩,甚至丧失运动功能,进而造成呼吸衰竭,但是感觉和思维活动完全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LS患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对ALS患者进行针刺,其不会产生感觉,也不会作出缩手反射C.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是ALS导致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退化,无法传递脑干信号D.ALS初期,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不能将信号传递至全身各处肌肉,导致患者丧失运动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人体在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详解】A、运动神经元是传出神经,不是传入神经,A错误;B、ALS患者的感觉和思维活动完全正常,因此对ALS患者进行针刺,其会产生感觉,B错误;C、脑干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里面有呼吸中枢等,故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是ALS导致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退化,无法传递脑干信号,C正确;D、ALS患者的神经元损伤会导致全身肌肉逐渐无力与萎缩,患者丧失运动功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ALS初期,患者的运动神经元能将信号传递至全身的某些肌肉,D错误。故选C。9.在运动健身过程中,机体的血糖浓度一般能够维持在正常范围,在此调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后失活B.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协同提高血糖浓度,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C.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D.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AC、胰高血糖素属于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一经与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就会失活,AC不符合题意;B、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可提高血糖浓度,两者属于协同关系,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B不符合题意;D、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D符合题意。故选D。10.CAR-T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采集外周血中成熟的T细胞,然后将嵌合抗原受体(CAR)导入外周血T细胞,从而产生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CAR-T细胞,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周血T细胞通常采集自患者自身,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B.CAR-T细胞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的原理是CAR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C.CAR-T细胞回输至体内后在胸腺中成熟,并通过血液运输至肿瘤细胞处D.CAR-T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详解】A、外周血T细胞通常采集自患者自身,该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后,回输到体内,患者的免疫系统能识别CAR-T细胞,视其为“自己”成分,一般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A正确;B、CAR-T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这种特异性识别是CAR-T细胞能够准确攻击肿瘤细胞的关键,B正确;C、CAR-T细胞是由外周血中的成熟T细胞改造而来的,其成熟过程已在胸腺中完成,改造后的CAR-T细胞无须再次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D、CAR-T细胞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激活细胞内的凋亡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一种方式,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C。11.研究人员采用标记重捕法对某草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最近一个月(30天)种群数量每天增长0.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期间,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30,其中λ=0.005B.绘制出的田鼠该月的种群数量模型,为“J”形增长曲线C.该环境下田鼠的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D.被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被捉获,故调查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大【答案】A【解析】【分析】“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形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A、根据题意,田鼠种群每日增长率为0.5%,即每日后种群数量为前一天的1.005倍(λ=1.005),则调查期间,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30,其中λ=1.005,A错误;B、由于种群每天以固定比例增长,符合“J”形增长曲线的特征(指数增长),B正确;C、“J”形增长的前提是资源充足、无天敌等理想条件,与题干中持续增长的情况一致,C正确;D、标记重捕法中,若标记个体更难被捕获,会导致重捕样本中标记数偏少,计算出的种群总数会偏大,D正确。故选A。12.我国科学家利用蚂蟥会吸食脊椎动物血液中的DNA(iDNA)的原理来调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脊椎动物的多样性。通过分析蚂蟥体内的iDNA,科学家能够识别出被蚂蟥吸食过的脊椎动物种类,从而对保护区内的脊椎动物群落进行多样性评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B.该方法可以用来全面调查脊椎动物的生态位C.该方法可以利用iDNA来研究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D.该方法中,对蚂蟥的运用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群落中的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详解】A、利用该方法通过iDNA只能识别出脊椎动物的种类,并不能直接调查种群数量,因为iDNA无法提供种群数量的具体数据,A错误;B、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利用该方法仅能识别出脊椎动物的种类,并不能直接反映它们的生态位,生态位需要结合多种生态学数据进行全面分析,B错误;C、通过分析蚂蟥体内的iDNA,科学家能够识别出被蚂蟥吸食过的脊椎动物种类,从而对保护区内的脊椎动物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评估,C正确;D、间接价值主要是生态方面的价值,对蚂的运用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因为其直接用于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评估,D错误。故选C。13.15N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富集。科研人员通过检测某水域不同水生鱼类体内稳定同位素15N的含量,从而判断这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地位,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检测鱼体内放射性强度估计15N的含量B.图中营养级最高的鱼是铜鱼,营养级最低的鱼是团头鲂C.该调查方法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D.图中存在的食物链为草→团头鲂→岩原鲤→胭脂鱼→马口鱼→铜鱼【答案】B【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A、15N是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无法通过检测放射性强度来估算其含量,A错误;B、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可知,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15N的含量越多,因此,图中营养级最高的鱼是铜鱼,营养级最低的鱼是团头鲂,B正确;C、该调查方法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生物富集体用,C错误;D、根据图中数据只能判断各种鱼类的营养级,不能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B。14.某小组同学选用新鲜成熟的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加入少量的胶原蛋白酶可提高果肉的出汁率B.过程②需定时将瓶盖打开,以免过多的CO2抑制发酵C.进行过程③的微生物存在将乙醇转化为乙酸的酶D.从过程②到过程③,需要将发酵温度适当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过程①加入少量的纤维素酶、果胶酶可提高果肉的出汁率,A错误;B、过程②需定时将瓶盖拧松,以释放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B错误;C、过程③指的是果醋的制作过程,其中涉及的主要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能够将乙醇转化为乙酸,这是制作果醋的关键步骤。醋酸菌细胞内存在特定的酶系,能够催化乙醇氧化为乙醛,再将乙醛氧化为乙酸,C正确;D、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30℃,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35℃,从过程②到过程③,需要将发酵温度适当升高,D错误。故选C。15.藿香长期种植会出现种质退化和容易感病的问题,研究人员对藿香进行辐射处理以获得性状优良的突变林,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应选择分生组织、其分裂能力强,携带病毒少,甚至没有B.过程②③④所用培养基添加的植物激素种类的比例不同C.图中辐射处理不同阶段的组织或幼苗均会出现优良突变株D.上述繁殖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主要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步骤。【详解】A、过程①是选择并接种外植体,过程①应选择分生组织、其分裂能力强,携带病毒少,甚至没有病毒,能够获得脱毒苗,A正确;B、②③④过程添加的植物激素种类相同,都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浓度和比例不同,B正确;C、辐射处理会使组织或幼苗发生不定向突变,不一定会出现优良突变株,C错误;D、上述繁殖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D正确。故选C。16.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人体肠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有效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一种双糖)所导致的消化系统问题。我国某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相关技术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植物细胞培养不同,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B.将乳糖酶基因导入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C.可以使用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法激活重构胚,使重构胚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D.激活的重构胚需要移入受体母牛体内培养,生出的犊牛的遗传性状与受体母牛的相似【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详解】A、与植物细胞培养不同,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以保证动物细胞的正常生长,A正确;B、将乳糖酶基因导入胚胎成纤维细胞(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B正确;C、重组细胞2在培养液中培养成的重组胚胎需激活才能移入受体母牛体内,可以使用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法激活重构胚,使重构胚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C正确;D、生出的犊牛的遗传性状与图中的黑白花奶牛的相似,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发展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大豆生产规模,改善大豆品质。为了选择适合与玉米间作的大豆品种,实验人员以大豆品种南豆12和桂夏3号为实验材料:进行不同处理后测定相关光合数据,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品种处理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叶绿素含量/(mg·dm–2)生物量/g茎叶比(生物量分配)南豆12CK18.0744.7787.3540.608A117.5056.8195.5910.633A214.0534.4594.9860.929桂夏3号CK20.1024.7926.7080.592A116.5035.8534.8020.651A211.0524.3634.4900.813注:CK为对照组,Al进行的处理为遮光10%,A2进行的处理为遮光36%。(1)该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2)不同程度的遮光处理会导致两个大豆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均_________。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在A1条件下,南豆12和桂夏3号适应弱光环境的主要策略是_________,以便植株在弱光下吸收更多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在A2条件下,南豆12和桂夏3号的生物量均降低,但茎叶比逐渐增大,该适应性变化的意义可能是_________。(3)南豆12和桂夏3号两个品种中更适合与玉米间作的是_________。(4)玉米与大豆间存在一定的种间竞争,但与单独种植相比,两者适当间作后,单位面积的产量有所提高,从群落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案】(1)探究不同遮光程度对大豆品种南豆12和桂夏3号光合作用的影响(或大豆品种南豆12和桂夏3号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适应性研究)(2)①.下降②.提高叶绿素的含量③.提高茎叶比,使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茎中,有利于植株长高,从而吸收更多的光能(3)南豆12(4)玉米与大豆适当间作后,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解析】【分析】分析表格:自变量为不同的品种和遮光程度,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生物量、茎叶比。【小问1详解】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品种的大豆和遮光程度,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生物量、茎叶比。据此可知,该实验研究不同遮光程度对大豆品种南豆12和桂夏3号光合作用的影响,以便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小问2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进行不同程度的遮光处理后,两个大豆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都下降。进行10%的遮光(A1)处理后,两个大豆品种的叶绿素的含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有利于植株在弱光下吸收更多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36%的遮光(A2)处理后,两个大豆品种的叶绿素的含量下降,但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了茎中,提高了茎叶比,有利于植株长高,从而吸收更多的光能。【小问3详解】与玉米间作后,大豆可接受的光照减少,与桂夏3号相比,遮光处理后南豆12的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更小,更适合与玉米间作。【小问4详解】玉米与大豆适当间作后,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与单独种植相比,两者适当间作后,单位面积的产量有所提高。18.随着人类活动加剧,生境破碎化导致物种濒危问题日益严重。某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与灭绝概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濒危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后,栖息面积缩小及碎片化,其种群灭绝概率会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据图分析,判断依据是_________。(2)当种群数量低于临界个体数时,更容易灭绝的原因是_________(答出1点)。(3)某区域为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采取了拆除围栏、建立生态廊道等措施,这些措施的作用是_________。救治受伤的该濒危动物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该区域该濒危动物种群的K值。(4)对濒危动物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答案】(1)①.升高②.随着种群数量的减少,种群灭绝概率显著上升(2)种群数量过少导致近亲繁殖加剧##基因多样性下降##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下降(3)①.减少栖息地碎片化,促进种群基因交流②.不能(4)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随着种群数量的减少,种群灭绝概率显著上升,种群灭绝的风险越大【小问2详解】低于种群临界个体数的种群,种群数量少,基因多样性低,种内繁殖后出现遗传病个体的概率大,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因而更容易灭绝。【小问3详解】拆除围栏可以增大种群的栖息空间,减少栖息地碎片化,建立生态廊道可以增加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增加基因多样性。环境容纳量由资源和空间决定,救治个体不影响K值。【小问4详解】对濒危动物进行保护的最好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19.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雌激素的分泌。FSH和LH的分泌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调控,同时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反馈调节,调节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分泌过多的FSH会通过神经信号通路加速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雌激素的分泌受到_________轴的调控。雌激素和GnRH均可作用于腺垂体,说明腺垂体细胞含有两种激素的_________。雌激素和GnRH对腺垂体细胞的作用效果一般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2)女性进入老年期后,卵巢功能衰退,容易诱发AD,结合题意及图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3)实验人员将摘除卵巢AD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组进行实验,验证FSH能够通过图中的神经信号通路诱导AD的发生。.完善表中实验的①~④。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戊组处理注射FSH注射神经信号通路抑制剂敲除神经元中的①__受体注射②__抗体注射生理盐水AD症状③__④__症状缓解症状缓解无显著变化将实验所用AD模型小鼠的卵巢摘除的目的是_________。【答案】(1)①.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②.特异性受体③.相反(2)女性进入老年期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使FSH分泌增加,过量FSH通过神经信号通路诱发AD的发生(3)①.FSH②.抗FSH③.症状加重④.症状缓解⑤.排除卵巢产生的雌激素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由FSH变化引I起(2分)【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即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存在负反馈调节,即性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其分泌的相应的激素减少。【小问1详解】根据题图可知,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该分级调节是由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完成的;激素需要和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雌激素和GnRH都可作用于腺垂体,说明腺垂体细胞含有两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GnRH对垂体起促进作用,而雌激素抑制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两者对腺垂体细胞的作用效果一般是相反的。【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分泌过多的FSH会通过神经信号通路加速AD的发生,图中雌激素存在负反馈调节,女性进人老年期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过量的FSH通过神经信号通路诱发AD的发生。【小问3详解】实验人员欲验证FSH能够通过图中的神经信号通路诱导AD的发生,根据表中实验过程及结果可知,丙、丁组通过阻止FSH来发挥作用,因此,丙组敲除神经元中的FSH受体,使FSH不能发挥作用,症状缓解;丁组通过注射抗FSH抗体,与FSH特异性结合,阻止FSH发挥作用,症状缓解;甲组注射FSH,会加重症状;乙组抑制该神经信号通路,小鼠体内的FSH不能发挥作用,症状缓解。将实验所用AD模型小鼠的卵巢摘除的目的是排除卵巢产生的雌激素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20.亨廷顿舞蹈症(HD)是由编码亨廷顿蛋白的HTT基因序列中的CAG发生多次重复,异常蛋白堆积所导致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HD患者通常在中年发病。图1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第Ⅰ、Ⅱ代患病情况已明确,第Ⅲ代个体还未出现HD相关症状(即患病情况未知)。图2为第Ⅰ、Ⅱ代个体基因中的CAG重复序列进行PCR扩增后的电泳结果。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1)HD的产生是因为HTT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2)分析图1、2可知,HD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遗传,理由是_________。第Ⅲ代的1、2、3号个体患病的概率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3)据图1、2分析,正常HTT基因序列中的CAG重复_________次。电泳结果表明CAG重复次数不稳定,遗传到下一代时次数可发生改变,得出该规律的依据是_________。(4)通过检测发现Ⅲ-1携带的异常HTT基因序列中CAG重复了100次,为避免其发病或减轻其发病程度,可以从_________(答出1点)方面研制新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建筑设计A(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医学免疫学E》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A卷)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两校2025年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初三5月中考模拟考试(一)英语试题含答案
- 吉林省辽源市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适应性月考(一)英语试题含答案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前沿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磷肥生产工艺与控制考核试卷
- 有色金属矿山资源勘查新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系统的电磁场分析考核试卷
- 河南省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三第三次考试政治
- 自制结婚协议书范本
- 新课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2025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江西省水务集团限责任公司招聘6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辽宁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辽能股份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4年南通市公安局苏锡通园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2025年焦作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2024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