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 (一)_第1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 (一)_第2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 (一)_第3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 (一)_第4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

一班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比、归类识字等方法,相识"书〃"包〃等11个生字,

相识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5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疼惜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驾驭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相识〃书〃〃包〃等11

个生字,相识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导语: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猜得

又快又准。

2、出示谜语,学生猜谜:带子长长身体方,书本文具里面装。

它是我们的好挚友,每天伴我来上学。

3、出示谜底,板书课题:是啊,就是书包(师板书课题)。今日这

节课我们就要和小书包一起来学习。

4、齐读课题,认读〃书包J

⑴指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⑵认读〃书包〃:要求先拼读拼音,说一说读这个音节应当留意什

么。

5、师:看看书包里装了什么呢?

师;老师这有一个书包,请一个同学把里边的物品都拿出来,边

拿边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书包就是把全部的学习用品都包在里面。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一)认读生字,识记生字(带图片词语)

1、过渡:在这首儿歌里,有6个词语,看书自己读一读,下面

请小挚友们领着大家读一遍,老师把拼音去掉,你还会读吗?全班一

起读黑板词语开火车读。

2、认读单个生字:

(1)黑板出示生字,学生同桌相互读生字,沟通识字方法。

(2)全班齐读生字,一个读两遍。

⑶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哪个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

减,换一换,反义词,组词等等,当学生说出第一个加一加的字时,

顺势归类,把全部的加一加的生字都放在一行。随机相识单人旁、竹

字头。重点相识竹字头。

三、生字再现、巩固记忆

师:孩子,这些字宝宝你都认会了吗?这些生字都认会了,儿歌

就会读的更好听,我们一起试试吧,留意节奏,停顿。沟通识字方法。

四.老师示范、指导书写

过渡:同学们已经和书包里的小居民交上挚友了,那你们想不想

把它的名字写下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吧。首先,我们把〃书〃

字送回家。

1、第一笔横折略小,其次笔横折钩略宽,竖要直,点不遇到横

⑴生书空。

⑵生在田字格先描红,再书写。

2、〃早〃送回家,留意横要写的平直,要写端正,日要写的扁一

点。

3、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用笔划出〃我〃的小书包藏着哪些珍宝?

老师引言:同学们学生字学得特别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老师有几句话想叮嘱书包:上课的时候应当怎么做,下课的时候应当

怎么做。出示课文后半部分。

师:这些文具静默的为我们奉献,我们应当怎么对待它呢?引导

学生说一说。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老师建议学生用''先……接着……

然后……最终……〃这样的句式来说话。边说边做。

五、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书桌

面。课下小挚友用〃先…然后…最终,说一说整理书包的过程。

一班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2

[教学目标]

1.相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

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相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

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麻〃等

字的意思。

2.留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嬉戏导入,激发爱好

1.课件出示:森林王国情景图。

2.师导入故事:在一个阳光绚丽的上午,小动物们相约到草地上

玩捉迷藏的嬉戏,小熊在数完10个数后,便起先找寻躲起来的小伙

伴。(课件出示:与课文里动物全都的小动物的尾巴)小熊挠挠头,不

知道这些尾巴对应的是谁了,大家能帮助一下小熊吗?(出示六种动物

图片,依次贴在黑板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尾巴〃是轻声词,师范读、领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自由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课文生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相互检查课后生字的认读,相互评价,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

2.自学检查。

(1)课件出示带生字词组。(请小老师领读,老师正音)

⑵课件出示长句子,老师范读,生跟读。

3.老师读课文,思索: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师补充小结)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着重指导〃比〃字的笔顺:,留意其次笔竖提

一笔写成,并组词练习。

其次课时

一、续编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师生做嬉戏〃我说你做〃,学生依据老师指令做动作。

3.我们上节课帮助小熊找到的小伙伴来了一场比尾巴大赛,我们

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细品文段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比尾巴的情景吧。请大家

先自由读一读课文。

L相识〃?〃,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2.师生对读,三问三答。男女生对读。

3.表演读第1、2小节。

师:谁情愿当小猴子、兔子或小松鼠?(让学生自由举手分角色朗

读)

4.请同桌对读第3、4小节,读准字音。(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师

生评议)

5.质疑问难: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出不图片:看看这6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

巴有许多美丽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

(2)用〃最〃说话。自由举手说话。

6.指导朗读第3、4小节。

三、读读画画,相识动物尾巴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爱什么动物呢?吉吉国王可说了,比尾

巴大赛可不是白看的。看竞赛虽不要门票,但是小挚友们必需每人画

一张画,把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的尾巴画下来。你们可以做到吗?

2.让学生自由画画,鼓舞学生涂颜色。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同学们特别喜爱的动物小熊为引,组织〃找尾巴一一

比尾巴一一画尾巴〃的嬉戏。嬉戏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参与的乐观性

特别高。本课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育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沟通的实力。

通过小组的学习沟通,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学问,体验了胜利。

一班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3

教学目标:

1、相识10个生字,相识走之底和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

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相识10个生字,相识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

山水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诗句。

1、同学们爱猜谜语吗?今日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灯片出示谜语)

学生先读后猜。

2、我们再来猜一个。(灯片出示一幅画,画上有山、水、花、鸟,

并题写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大家看到了什么?

3、(灯片圈出〃山、水、花、鸟〃四个字)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

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4、这是一幅画,学生读诗题,老师板书课题。

5、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灯片出示自读要求)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你会认哪些字呢?

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假如发觉同桌读错了,肯定

要教同桌多读儿遍。

3、指导朗读,订正字音。

⑴你们都会读了吗?谁情愿读给大家听?

(2)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⑶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灯片出示朗读节奏)请你跟我画一

画朗读节奏。

⑷请你跟我这样读。(教读,自读,抽读,带读,齐读)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许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

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老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舞背诵稍慢的同学。

4、(灯片出示第一二句)同学们,〃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句

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说)

(1)这两句里,有两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远

近,有无)

⑵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这个字的偏旁叫刀字头。(灯片出

示刀字头),请你跟我说一说,刀字头,刀字头。撇,横撇,刀字头。

⑶你平常看到的景象也是“近听水无声〃吗?这里为什么说近听水

无声呢?因为这里说的是一一画!

5、(出示最终两句诗),读〃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又

什么意思呢?

(1)这两句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不反义词:去,

来),你知道的反义词还有哪些?(学生说)我也搜集了一些反义词(出示

灯片),请你跟我读一读。

演一演下面几组反义词,然后再说一说,读一读。

来一一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

高一一矮。通过两个学生的比较,体会〃高、矮〃的意思。

远一一近。哪里和我们近,哪里和我们远?通过说说,体会〃远、

近〃的意思。

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找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

的例子。体会〃黑、白〃的意思。

早——晚。找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体会〃早、晚〃的意思。

(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3)我们平常看到的景象也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吗?那为

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一这是一幅画I画里的花儿不会谢,鸟儿不会飞

走。

6、总结引导:我们巡游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

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

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状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

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离开了课文,你还知道吗?现在我

们来玩一个嬉戏吧!这个嬉戏叫“青蛙跳伞〃,生字宝宝出来,请你用劲

喊他的名字。(起先嬉戏)

2、我们再跳一次吧!不过这次的玩法和上次不一样,我们的玩法

是,请你喊诞生字宝宝的反义词。(起先嬉戏)

3、嬉戏真好玩!现在请翻书67页,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4、引导学生视察、跟着书空,书写四个生字。

5、讲评学生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预习第7课《大小多少》

一班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4

一、素养教化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学会〃日、上、头、乡〃这四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并理解诗中的词语

2、相识〃夜、床、前、光、低、故〃

3、朗读并背谗这首古诗

(二)实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读诗,加深对生字字义的理解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育学

生自学实力。

(三)德育渗透点。

图文结合,让学生理解一个孤身在外BJ游子,思念家乡的剧烈思

想感情。

古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古诗中精炼的语言,须要学生在老

师的谆谆教导,一步一步说明指导下,理解词意,诗句含义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2、难点:为什么通过一轮明月就会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3、解决方法: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留意诗句之间的停顿,

再结合图片,以及背景资料•,使学生明白诗句中蕴含的意思。

三、课时支配。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创新和实践实力的体现。

1、老师可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准

字音,读出节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指导学生分组朗读,沟通朗读体

会。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对生字的练习要重点指导字形和字义

(二)整体感知。

1、教学古诗,要先指导学生理解每个词在句子里的意思,再把

词连起来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感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释题、简介。

1、导语。今日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静夜思一一静

静的夜晚所引起的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表达了身处异乡,夜半梦醒,

独对皓月时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

2、简介。李白,字太白,唐代闻名诗人

(二)老师范读全诗,试读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留意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依据注音试读诗文。

(三)借助书上插图。说明诗意

1、引导学生视察插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读全诗,品尝诗意。

3、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说一说诗的大意

4、品词析句,领悟诗意。

⑴第一句,说明〃床前,明月,光〃的意思

⑵其次句,理解〃疑〃,诗人把什么当成了〃霜〃?理解前两句意思

⑶第三句,理解“举〃与现在所说的举口勺区分,理解后两句意思

5、总结全诗意思。

探讨:

①诗人望着明月,怎么就思念起家乡来了呢?

②第三句与第四句在内容上有联系吗?

沟通。

(四)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全诗。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

(二)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三)老师指导写字。

“头〃笔顺是一〃乡〃新部首”〃

(四)朗读背诵,体会意境。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2、自由朗读。

3、指导背诵。

(1)回忆全诗意思,反复诵读。

(2)参照插图试背。

(3)指名背诵。

一班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教案5

教学目标

1、相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相识

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视察植物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松鼠)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挚友,

你们瞧,它是谁?

2、齐读课文,它东张西望在找什么呢?有没有找到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