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课春1.易错字酝酿(niàng)黄晕(yùn)应和(hè)涨起来(zhǎng)宛转(wǎn)戴着笠(lì)抖擞(sǒu)2.多音字涨(散(晕(薄和(3.形近字嘹(蓑(眨(笼(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宁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含有“静得安静”的意味,侧重表示没有喧哗,不混乱,多用于口语。“静得安静”用“宁静”;“静得舒适”用“安静”。安静褒义词,形容环境或生活宁静。含有“静得舒适”的意味,侧重表示没有声音,显得舒适,多用于书面语。5.词语释义欣欣然:欢高兴喜的样子。朗润:明朗润泽。酝酿:文中指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卖弄:炫耀。花枝招展:文中比方姿态美丽。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闻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其散文代表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绿》等。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文题解说】“春”是季节名称,是四季之首。“春”是作者描写的对象,独字为题,简明平实,概括宽泛,富有美感和韵味,给人以清爽、简约、明丽之感。【创作背景】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化出版社1996年版)。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显明地表现出簇新的格调和快乐的心情。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化痕迹的散文。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因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做田园牧歌式的抒情,不行能在作品中表现出显明的时代精神。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朝气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气,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勉向上。《春》以清爽美丽的诗歌笔调,描绘了作者家乡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色。文章结构细腻,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终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精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酷爱生活、主动进取、奋勉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后,重点抓住美丽的语句加以品尝、理解。这篇散文语言精致、精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可品尝的地方许多,如文中动词的运用、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