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定时检测(八) 乡村与城镇 _第1页
单元定时检测(八) 乡村与城镇 _第2页
单元定时检测(八) 乡村与城镇 _第3页
单元定时检测(八) 乡村与城镇 _第4页
单元定时检测(八) 乡村与城镇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单元定时检测(八)乡村与城镇一、选择题我国传统民居在建造时通常会考虑通风、采光、避暑、御寒等基本生活要求。下图甲、乙分别示意我国南、北方传统四合院空间布局。据此完成1~3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四合院内建筑物间距小,说明该四合院空间布局时充分考虑的是()A.采光B.遮阴C.通风D.御寒2.与甲地相比,乙地四合院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形成说明该地()A.夏季气候更加炎热B.冬季气候相对温和C.夏季白昼时间较短D.冬季太阳高度较小3.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为使其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以下措施可行的是()①修缮和改造配套设施②疏解和外迁院内全部住户③研究和传承建筑技艺④打造和推广民俗文化品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楼盘房屋朝向影响屋内采光和通风散热,楼盘所在位置、交通、环境等条件影响房屋的销售单价。下图为30°N我国东部某城市一小区楼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住宅⑤每层楼有四套三面开窗的房屋,就夏季而言,朝向最好的是()A.M套B.N套C.P套D.Q套5.条件相同的甲、乙果蔬零售店,乙门店生意相对较差的原因是()A.位置偏僻B.绿化阻隔C.交通不便D.人流量小临安是南宋的都城,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地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河流穿城而过,临安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分布,形成了“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下图为南宋临安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古代都城的空间形态多是方正规矩、对称分布,而临安城则为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气候B.政治交通C.气候水文D.地形水文7.宫殿布局在临安城南部有利于()A.减少洪涝灾害B.促进商业竞争C.减弱咸潮影响D.提升城市等级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及形态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导致甲、乙时期聚落空间布局和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A.生产、生活B.生活、经济C.经济、政策D.生产、经济9.该聚落空间布局的演变过程,反映出()A.农业生产空间集中连片B.生活用地的面积大于生产用地C.乡村聚落数量不断增加D.乡村聚落形态由集中趋于分散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947年提出的“手指规划”,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影响至今。哥本哈根城区以老城区(手掌)和沿铁路向外延伸的五个新城区(手指)构成(如下图)。保留和建设“手指”间的楔形绿地是“手指规划”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据此完成10~11题。10.决定哥本哈根新城区延伸方向和长度的主导因素可能是()A.地价B.环境C.交通D.市场11.保留和建设“手指”间的楔形绿地有利于()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②加强新城区之间联系③提高居民生活品质④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两个公交站台(甲、乙)分布示意图和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2~13题。12.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化区13.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M方向近郊区B.M方向近商业区C.N方向近文化区D.N方向近行政区长沙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形独特,湘江将城市一分为二,西侧主要是丘陵、低山,东侧多为平原。岳麓山、湘江、橘子洲等自然要素与长沙市之间形成了国内仅有的“山水洲城”关系。下图示意长沙市2003~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据此完成14~15题。14.下列要素与长沙市组团空间结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A.历史因素B.地形因素C.绿地分布D.河流分布15.沿长沙市主轴线方向的地租变化曲线为()半城镇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镇化率(M),半城镇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16~18题。16.影响我国半城镇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A.户籍制度B.城镇化速度C.产业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17.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镇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18.缓解半城镇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有()①加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②加大流动人口管理登记制度③进行半城镇化地区的土地规划④提高城市地区基础设施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近年来,随着高铁站建设,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开始实施跨江发展,修建了多条跨江隧道,重点发展河流南岸新区。下图示意该城市2015~2030年空间布局规划。据此完成19~20题。19.近年来,促进河流南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广泛合作的主导因素是()A.资金B.交通C.劳动力D.市场20.该市的规划中拟新建一大型商业综合体,图中四地位置最合适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阆中古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明清阆中古城位于嘉陵江畔的河漫滩阶地上,三面环水、北面靠山。古城在历史上一直为四川北部地区的军事、商业、政治、交通中心。当地有“夏湿热、冬阴冷、多水患”的自然环境特点。古城的布局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趋利避害。阆中古城城址曾经历过几次变迁。下图示意阆中古城位置及明清阆中古城内部空间结构。(1)分析阆中古城城市布局顺应山水自然格局的主要功效。(8分)(2)历史上,阆中古城通过改变城址以避水患,说明古城城址变迁利于避水患的原因。(4分)(3)说明明清时期阆中古城商业区区位的合理性。(4分)22.自然条件对城市选址和地域形态有很大影响。下图示意重庆市的城市布局和市内七大物流园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1)简述自然条件对重庆市选址和地域形态的影响。(4分)(2)说明重庆市七大物流园区的分布特征及原因。(4分)(3)简析物流园区对重庆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河流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利用和改造河流。苏州市是中国城镇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苏州市同一研究区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10年代的河网密度比较图。(1)据图归纳研究区21世纪10年代土地城镇化过程中一级河流与二级河流河网密度的变化特征。(8分)(2)分析城镇化过程对河流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3)请提出修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6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2018年3月2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案正式报批。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2018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发改委主任何立峰3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说,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加快编制产业发展、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项规划。2017年7月,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该桥的贯通从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等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1)简述港珠澳大桥建成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作用。(8分)(2)说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优势条件。(8分)(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困难。(8分)单元定时检测(八)乡村与城镇一、选择题我国传统民居在建造时通常会考虑通风、采光、避暑、御寒等基本生活要求。下图甲、乙分别示意我国南、北方传统四合院空间布局。据此完成1~3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四合院内建筑物间距小,说明该四合院空间布局时充分考虑的是()A.采光B.遮阴C.通风D.御寒2.与甲地相比,乙地四合院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形成说明该地()A.夏季气候更加炎热B.冬季气候相对温和C.夏季白昼时间较短D.冬季太阳高度较小3.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为使其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以下措施可行的是()①修缮和改造配套设施②疏解和外迁院内全部住户③研究和传承建筑技艺④打造和推广民俗文化品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楼盘房屋朝向影响屋内采光和通风散热,楼盘所在位置、交通、环境等条件影响房屋的销售单价。下图为30°N我国东部某城市一小区楼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住宅⑤每层楼有四套三面开窗的房屋,就夏季而言,朝向最好的是()A.M套B.N套C.P套D.Q套5.条件相同的甲、乙果蔬零售店,乙门店生意相对较差的原因是()A.位置偏僻B.绿化阻隔C.交通不便D.人流量小临安是南宋的都城,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地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河流穿城而过,临安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分布,形成了“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下图为南宋临安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古代都城的空间形态多是方正规矩、对称分布,而临安城则为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气候B.政治交通C.气候水文D.地形水文7.宫殿布局在临安城南部有利于()A.减少洪涝灾害B.促进商业竞争C.减弱咸潮影响D.提升城市等级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及形态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导致甲、乙时期聚落空间布局和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A.生产、生活B.生活、经济C.经济、政策D.生产、经济9.该聚落空间布局的演变过程,反映出()A.农业生产空间集中连片B.生活用地的面积大于生产用地C.乡村聚落数量不断增加D.乡村聚落形态由集中趋于分散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947年提出的“手指规划”,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影响至今。哥本哈根城区以老城区(手掌)和沿铁路向外延伸的五个新城区(手指)构成(如下图)。保留和建设“手指”间的楔形绿地是“手指规划”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据此完成10~11题。10.决定哥本哈根新城区延伸方向和长度的主导因素可能是()A.地价B.环境C.交通D.市场11.保留和建设“手指”间的楔形绿地有利于()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②加强新城区之间联系③提高居民生活品质④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两个公交站台(甲、乙)分布示意图和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2~13题。12.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化区13.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M方向近郊区B.M方向近商业区C.N方向近文化区D.N方向近行政区长沙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形独特,湘江将城市一分为二,西侧主要是丘陵、低山,东侧多为平原。岳麓山、湘江、橘子洲等自然要素与长沙市之间形成了国内仅有的“山水洲城”关系。下图示意长沙市2003~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据此完成14~15题。14.下列要素与长沙市组团空间结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A.历史因素B.地形因素C.绿地分布D.河流分布15.沿长沙市主轴线方向的地租变化曲线为()半城镇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镇化率(M),半城镇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16~18题。16.影响我国半城镇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A.户籍制度B.城镇化速度C.产业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17.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镇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18.缓解半城镇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有()①加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②加大流动人口管理登记制度③进行半城镇化地区的土地规划④提高城市地区基础设施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近年来,随着高铁站建设,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开始实施跨江发展,修建了多条跨江隧道,重点发展河流南岸新区。下图示意该城市2015~2030年空间布局规划。据此完成19~20题。19.近年来,促进河流南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广泛合作的主导因素是()A.资金B.交通C.劳动力D.市场20.该市的规划中拟新建一大型商业综合体,图中四地位置最合适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阆中古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明清阆中古城位于嘉陵江畔的河漫滩阶地上,三面环水、北面靠山。古城在历史上一直为四川北部地区的军事、商业、政治、交通中心。当地有“夏湿热、冬阴冷、多水患”的自然环境特点。古城的布局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趋利避害。阆中古城城址曾经历过几次变迁。下图示意阆中古城位置及明清阆中古城内部空间结构。(1)分析阆中古城城市布局顺应山水自然格局的主要功效。(8分)(2)历史上,阆中古城通过改变城址以避水患,说明古城城址变迁利于避水患的原因。(4分)(3)说明明清时期阆中古城商业区区位的合理性。(4分)22.自然条件对城市选址和地域形态有很大影响。下图示意重庆市的城市布局和市内七大物流园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1)简述自然条件对重庆市选址和地域形态的影响。(4分)(2)说明重庆市七大物流园区的分布特征及原因。(4分)(3)简析物流园区对重庆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