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素材积累与作文结构分析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素材积累与作文结构分析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素材积累与作文结构分析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素材积累与作文结构分析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素材积累与作文结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素材积累与作文结构分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然而,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一篇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文章,请阅读并回答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旅游不文明行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文章作者对旅游不文明行为持什么态度?3.文章中提到的解决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方法有哪些?4.文章中提到的加强旅游文明素质教育的措施有哪些?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旅游文明素质的认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文章,请阅读并回答问题。6.文章中列举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哪些应用?7.文章作者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持什么态度?8.文章中提到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有哪些?9.文章中提到的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1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看法。二、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甲:吾闻古之贤者,其行必谨,其言必信,其志必正。是以天下莫不敬之,莫不亲之。乙:吾闻古之仁者,其心必慈,其行必和,其志必仁。是以天下莫不敬之,莫不亲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行为B.信:诚信C.志:志向D.敬:尊敬1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闻/古之贤者/其行必谨/其言必信/其志必正B.吾闻/古之贤者/其行必谨/其言必信/其志必正/是以天下莫不敬之C.吾闻/古之贤者/其行必谨/其言必信/其志必正/是以天下莫不敬之/莫不亲之D.吾闻/古之贤者/其行必谨/其言必信/其志必正/是以天下莫不敬之/莫不亲之/是以天下莫不敬之1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以天下莫不敬之,莫不亲之。→因此,天下没有人不尊敬他,没有人不亲近他。B.是以天下莫不敬之,莫不亲之。→因此,天下的人都尊敬他,都亲近他。C.是以天下莫不敬之,莫不亲之。→因此,天下没有人不尊敬他,没有人亲近他。D.是以天下莫不敬之,莫不亲之。→因此,天下的人都尊敬他,没有人亲近他。14.下列对文中段意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段落主要讲述了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B.段落主要讲述了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C.段落主要讲述了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D.段落主要讲述了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15.下列对文中观点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观点强调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B.文中观点强调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C.文中观点强调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D.文中观点强调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三、作文素材积累与作文结构分析要求:根据以下素材,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素材:1.素材一:一位年迈的清洁工,每天起早贪黑,默默无闻地为城市的环境卫生付出努力。2.素材二:一位残疾的画家,凭借自己的毅力,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赢得了人们的赞誉。3.素材三:一位普通的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将家乡的荒山变成了美丽的果园。4.素材四:一位年轻的志愿者,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关爱。5.素材五:一位退休的工程师,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义务维修服务。四、古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6-20题。《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一幅江雪图,表现了诗人孤寂的心情。B.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一幅寂静的景象。C.诗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诗中的“寒江雪”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孤寂的情感。17.下列对这首诗的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山鸟飞绝”中的“鸟”象征着自由。B.“万径人踪灭”中的“径”象征着人生的道路。C.“孤舟蓑笠翁”中的“孤舟”象征着孤独。D.“独钓寒江雪”中的“雪”象征着纯洁。18.下列对这首诗的韵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韵脚为“绝、灭、翁、雪”。B.诗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C.诗的节奏为“二二一二,二二一二”。D.诗的押韵为“一、二、四、六押韵”。19.下列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B.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C.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D.诗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20.下列对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运用了白描手法,描绘了江雪图。B.诗运用了象征手法,以“鸟”象征自由。C.诗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孤舟蓑笠翁”的形象。D.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寒江雪”赋予了情感。五、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篇关于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文章,请阅读并回答问题。21.文章中提到的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有哪些?22.文章中提到的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3.文章中提到的如何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24.文章作者对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前景持什么态度?2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科技与人文融合的认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6-30题。《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篇关于阅读重要性的文章,请阅读并回答问题。26.文章中提到的阅读的重要性有哪些?27.文章中提到的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8.文章中提到的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有哪些?29.文章作者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如何?3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阅读的认识。六、作文素材积累与作文结构分析要求:根据以下素材,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素材:1.素材一: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2.素材二:一位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3.素材三:一位医生,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4.素材四:一位环保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5.素材五:一位社区工作者,关心社区居民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一)1.旅游不文明行为主要包括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破坏文物、随意涂鸦、乱闯景点等。2.文章作者对旅游不文明行为持批评态度。3.解决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方法有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游客素质等。4.加强旅游文明素质教育的措施有开展文明旅游活动、设立文明旅游宣传栏、举办文明旅游讲座等。5.结合文章内容,旅游文明素质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遵守社会公德,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做到文明出行。(二)6.文章中列举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医疗诊断、教育辅助等。7.文章作者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持积极态度。8.文章中提到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有就业问题、隐私泄露、道德伦理问题等。9.文章中提到的应对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有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人工智能伦理意识、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等。10.结合文章内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利有弊,我们需要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关注并解决其潜在风险。二、文言文阅读(一)11.B解析:加点词“信”在文中的意思是诚信,而不是相信。12.A解析:根据句意和文言文的断句规则,正确的断句应为“吾闻/古之贤者/其行必谨/其言必信/其志必正”。13.A解析:根据句意,正确的翻译应为“因此,天下没有人不尊敬他,没有人不亲近他”。14.C解析:段落主要讲述了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以及人们对他们的尊敬和亲近。15.D解析:文中观点强调古之贤者的行为、言语、志向,而不是其他方面。三、古诗词鉴赏(一)16.C解析:诗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对世俗生活的向往。17.D解析:诗中的“雪”并没有赋予情感,而是作为自然景物的一部分。18.B解析:诗的平仄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19.B解析: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而不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20.D解析:诗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将“寒江雪”赋予了情感。四、现代文阅读(一)21.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包括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22.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具体表现有科技伦理教育、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科技与人文的互动等。23.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需要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交流合作、培养跨学科人才、提高全民科技素养等。24.文章作者对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前景持乐观态度。25.结合文章内容,科技与人文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二)26.阅读的重要性包括提高个人素质、拓宽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等。27.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选择合适的书籍、制定阅读计划、坚持阅读等。28.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包括丰富人生经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道德观念等。29.文章作者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很高。30.结合文章内容,阅读是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五、作文素材积累与作文结构分析素材一: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素材二:一位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素材三:一位医生,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素材四:一位环保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素材五:一位社区工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