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探摘要:古诗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多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创设法、诵读感悟法、诗意解读法、对比拓展法等,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及实施要点,并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方法提升古诗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引言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小学语文阶段开展古诗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感,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文化底蕴和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教学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古诗理解不深、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探寻有效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情境创设法(一)方法概述情境创设法是指通过创设与古诗相关的具体场景或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角色扮演、实地参观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诗所描绘的内容。(二)实施要点1.多媒体辅助: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场景。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播放一段庐山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2.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如教学《草船借箭》时,让学生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发展脉络。3.实地参观:对于一些与当地文化或自然景观相关的古诗,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比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带领学生到黄鹤楼实地游览,让学生亲身感受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和氛围,增强对古诗的理解。(三)教学实例以《敕勒歌》教学为例。教师先播放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展示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敕勒川的美景之中。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怎样的景象。接着引入古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容易理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绘的壮美画面,体会到北方少数民族的豪迈情怀。三、诵读感悟法(一)方法概述诵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可以体会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感受诗人的情感。诵读感悟法强调让学生在诵读中自然领悟古诗的内涵,而不是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二)实施要点1.多种形式诵读: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例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指名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然后进行配乐读,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最后分角色读,体会词中人物的不同情感。2.读中感悟: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比如,让学生边读《静夜思》边思考:从诗句中能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通过诵读,学生能逐渐感悟到诗人的思乡之情。3.熟读成诵: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古诗,达到背诵的程度。教师可以采用背诵比赛、接龙背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提高背诵效率。(三)教学实例在教学《赠汪伦》时,教师先范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然后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读音和节奏。接着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之后进行配乐读,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通过反复诵读,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背诵这首诗,并且对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有了深刻的感悟。四、诗意解读法(一)方法概述诗意解读法是对古诗的字词、诗句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教师可以运用注释、典故、扩词法、联想法等手段,引导学生解读诗意。(二)实施要点1.结合注释理解:让学生对照古诗的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如教学《望天门山》时,学生通过注释能知道"中断""开""回"等字词的含义,从而对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有一个基本的理解。2.讲解典故:对于一些含有典故的古诗,讲解相关典故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比如《出塞》中的"龙城飞将",教师介绍卫青、李广等抗击匈奴的事迹,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诗人希望有英勇将领保卫边疆的愿望。3.扩词法:将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扩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可扩为"吹绿""染绿"等,让学生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4.联想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联想,理解诗句的意境。如教学《小池》时,让学生联想夏天池塘边的情景,感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所描绘的清新画面。(三)教学实例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教师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大致意思,然后重点讲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独""异""倍"等字的含义,通过扩词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接着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离开家乡、亲人时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境。最后,学生对整首诗的诗意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五、对比拓展法(一)方法概述对比拓展法是将所学古诗与其他相关古诗进行对比分析,或者拓展与古诗主题相关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比可以是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的对比,拓展可以是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拓展、不同诗人同一主题作品的拓展等。(二)实施要点1.内容对比:选取内容相近或相反的古诗进行对比。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与王维的另一首送别诗《送沈子福之江东》对比,让学生比较两首诗在送别场景、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异同,体会诗人不同的表达方式。2.形式对比:比较古诗的体裁、韵律、句式等形式特点。例如,将律诗《春望》与绝句《绝句四首(其三)》对比,让学生了解律诗和绝句在格律上的区别。3.情感对比:分析不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差异。如李白的《将进酒》体现出豪放不羁的情感,而杜甫的《登高》则抒发了沉郁顿挫的情怀,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诗人情感的多样性。4.拓展延伸: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拓展,如学了杜甫的《绝句》后,拓展阅读他的《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不同诗人同一主题作品的拓展,如围绕"思乡"主题,拓展阅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三)教学实例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将其与王安石的另一首思乡诗《秋思》进行对比。先让学生分别朗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然后对比分析两首诗在描写思乡之情的角度、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泊船瓜洲》通过描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引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秋思》则通过写信的细节,表达诗人浓浓的思乡情。通过对比,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了两首诗的特点,也对诗人思乡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教师还拓展了一些其他诗人的思乡诗,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比较,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思乡主题的认识。六、文化渗透法(一)方法概述文化渗透法是在古诗教学中融入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如诗词格律、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让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实施要点1.诗词格律讲解:向学生介绍古诗的格律知识,如平仄、押韵、对仗等。例如,在教学律诗时,讲解律诗的四联八句,以及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形式美。2.传统节日介绍:结合古诗中涉及的传统节日,介绍节日的由来、习俗等。如教学《清明》时,介绍清明节的祭祀祖先、踏青等习俗,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3.风俗习惯讲解:对于古诗中体现的古代风俗习惯进行讲解。如《元日》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介绍古代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4.历史典故引入:引入古诗中相关的历史典故,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如《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介绍项羽自刎乌江的典故,让学生明白诗人借古讽今的用意。(三)教学实例在教学《乞巧》时,教师先介绍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让学生了解这是一个充满浪漫爱情的传统节日。然后讲解古诗中"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所描绘的妇女们乞巧的习俗,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介绍了古代诗词中与七夕节相关的其他作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七、总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情境创设法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诗意境,诵读感悟法能让学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氢能行业未来发展与市场机会分析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
- 费托蜡行业发展动态与市场前景深度分析
- 前台工作中的专业心理调适计划
- 网络编辑师考试形式介绍试题及答案
- 梳理仓库工作流程的计划
- 利用社交媒体的年度计划
- 如何设计有效的工作流程计划
- 加强与客户关系维护的工作计划
- 退休规划的必要性及方法试题及答案
- 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案例
- GB/T 311.2-2013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
- GA 1517-2018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
- C语言期末考试试题南昌航空大学
- 取消订单协议模板(5篇)
- 东风天锦5180勾臂式垃圾车的改装设计
- 浦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练习题知识讲解
- 防孤岛测试报告
- 按摩常用英语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