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02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02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02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02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02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02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刻。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反差,这一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教育意义。通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圆明园的壮丽,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悲剧,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认"珑、剔"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借助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呈现圆明园的昔日景观和毁灭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铭记历史,培养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体会作者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2.教学难点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之情,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领悟作者通过描写圆明园的辉煌来衬托毁灭的悲剧效果。四、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情感,体会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场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播放一段有关圆明园遗址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谈谈对圆明园的初步了解,引出课题《圆明园的毁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运用多种方式理解"估量、损失、殿堂、宏伟、侵入、销毁、瑰宝、灰烬"等词语的意思。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如"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等,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圆明园的哪些方面?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辉煌、毁灭(三)精读课文,感受辉煌(15分钟)1.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含义,体会圆明园的重要地位。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思考:圆明园的辉煌体现在哪些方面?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表格:|方面|特点|具体描写||||||布局|宏大|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建筑|风格各异|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收藏|珍贵丰富|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珍贵。重点研读描写建筑风格各异的段落。指名朗读描写殿堂和亭台楼阁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体会建筑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想象"买卖街"和山乡村野的热闹与宁静,感受圆明园建筑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学习描写收藏珍贵丰富的段落。出示圆明园收藏的部分珍贵文物图片,如青铜礼器、名人书画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珍贵。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文物的珍贵。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收藏的文物数量之多、价值之高,感受圆明园作为一座"万园之园"的丰富内涵。指导学生背诵第三、四自然段。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熟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布局、建筑、收藏等,进行背诵。采用多种方式检查背诵,如指名背、同桌互背、小组齐背等。(四)深入探究,体会毁灭(12分钟)1.过渡:如此辉煌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实在令人痛心疾首。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描写圆明园毁灭过程的句子。2.学生浏览后回答,教师出示相关句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3.引导学生逐句分析,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贪婪。从"闯进"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说说"凡是""统统""任意"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侵略者的疯狂掠夺和破坏。想象大火连烧三天的场景,谈谈自己的感受。4.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损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巨大损失,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教师总结:圆明园曾经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汇聚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收藏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英法联军的野蛮侵略,让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惨痛记忆。3.提问: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从这段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4.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不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5.布置作业: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六、教学反思在《圆明园的毁灭》这堂课的教学中,我紧扣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导入环节,播放圆明园遗址的视频片段,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初读课文时,注重生字词的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为学生顺利读懂课文扫清了障碍。在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精读课文部分,围绕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展开教学。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圆明园辉煌体现在哪些方面,并完成表格梳理,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研读描写建筑风格各异和收藏珍贵丰富的段落时,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强了情感体验,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圆明园辉煌的认识。在体会圆明园毁灭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侵略者的残暴行径,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圆明园毁灭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损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总结全文时,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升华了情感,并布置了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了课堂所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