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教案-2024-2025学年中图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1页
《海洋资源》教案-2024-2025学年中图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2页
《海洋资源》教案-2024-2025学年中图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3页
《海洋资源》教案-2024-2025学年中图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4页
《海洋资源》教案-2024-2025学年中图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资源》教案-2024-2025学年中图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海洋资源》是新教材中图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5章《自然资源与产业活动》中的第四节内容。海洋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措施。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自然资源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关注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如海洋渔业、海盐生产、海洋旅游等,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区域认知:通过阅读地图和相关资料,学生能够识别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理解不同海域海洋资源的特点及差异,分析海洋资源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渔场、盐场以及海底石油资源的分布海域,并说明其形成与海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的联系。综合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如海洋地形、气候、生态等)和人文因素(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政策法规等)对海洋资源的影响,探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比如,在讨论海洋渔业资源时,学生能够分析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生态破坏等因素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开展与海洋资源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调查当地的海洋产业发展情况、收集海洋资源保护的案例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海洋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让学生分组调查当地的海鲜市场,了解海产品的种类、来源以及价格变化等信息,并分析其与海洋渔业资源的关系。人地协调观:使学生认识到海洋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海洋资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如海底石油、天然气等)、海洋化学资源(如海盐等)、海洋能源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以及海洋空间资源等。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如主要渔场(如舟山渔场)、盐场(如长芦盐场)以及海底石油资源的分布区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重要性,如海洋渔业在我国渔业生产中的地位、海盐生产对化工产业的贡献、海洋能源开发对能源结构调整的意义等。1.教学难点理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海洋污染(包括石油污染、工业废水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等)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探讨保护海洋资源的有效措施,如何在满足人类对海洋资源需求的同时,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这需要学生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建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海洋资源相关的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料,如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我国沿海渔场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分布图、海洋污染示意图等,用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如教材、地图册、参考书籍等,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准备课堂练习的题目,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检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美丽海洋风光的视频,视频中展现海洋中丰富多样的生物、壮观的海浪、广阔的海面以及海上的各种生产活动等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从视频中我们看到了海洋的美丽和神奇,那大家知道海洋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资源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举手回答海洋可能提供的资源,如海鲜、盐、石油等。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精彩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海洋资源的学习情境中。同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2.海洋资源的类型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和相关数据,介绍海洋生物资源,如我国海洋生物有2万多种,海洋鱼类资源3000多种,列举常见的海洋生物,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对虾、海带、紫菜等,并说明它们的经济价值。接着介绍海洋矿产资源,重点讲解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展示我国近海石油沉积盆地分布图,说明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约393亿吨,海洋天然气资源约52亿立方米,以及我国在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方面的成就。然后介绍海洋化学资源,以海盐为例,说明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介绍我国主要的盐场分布。再介绍海洋能源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简要说明其利用原理和发展前景。最后介绍海洋空间资源,如海上交通航线、海洋旅游空间、海洋养殖空间等。在介绍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海洋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图片和数据,聆听教师的讲解,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讨论,加深对不同类型海洋资源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数据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直观、全面地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通过提问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3.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教师活动:展示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国发展海洋水产的有利条件。结合地图,从宽浅的大陆架、陆地江河汇入带来的丰富饵料、近海寒暖流交汇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同时介绍渤海渔场是对虾的产区。展示我国沿海渔场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分布图,让学生找出我国主要的盐场分布区域,分析北方海域产盐多的原因(从地势、气候等方面),强调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总结我国海洋资源分布的地域性特点。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并回答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我国海洋资源分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设计意图: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意义教师活动: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展示我国海洋渔业、海盐生产、海洋石油开发、海洋能源利用、海洋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现状,如我国近海捕捞和海水养殖的规模、海盐的生产工艺和产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作业情况、海洋潮汐能发电站的运行等。讲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粮食安全、能源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如海洋渔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来源,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缓解了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海洋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等。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生活动:观看资料,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回答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如市场上海产品的丰富多样、海边旅游景点的繁荣等,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感受海洋资源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关注和重视。5.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教师活动:展示海洋污染示意图和相关新闻报道,介绍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如海上石油开采带来的石油污染、大江大河排入海洋的废水和废液、固体废弃物的倾倒等,讲解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资源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展示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减少的图片和数据,说明过度捕捞的现状和后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讨论结束后,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新闻报道,了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分组进行热烈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共同探讨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如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建设污水处理厂、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实行休渔制度、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小组代表发言,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发言,进行补充和完善。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真实的案例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海洋资源面临的严峻问题,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6.课堂练习教师活动:在多媒体上展示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题,题目涵盖海洋资源的类型、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点。例如:(1)“我国最大的渔场是()A.渤海渔场B.舟山渔场C.南海渔场D.北部湾渔场”(2)“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海上石油开采B.陆地江河排放C.大气降水D.固体废弃物倾倒”(3)“为保护海洋资源,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A.禁止一切海洋捕捞活动B.加强海洋污染治理C.实行休渔制度D.大力发展海水养殖”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认真作答。在学生答题过程中,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答题结束后,公布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批改和纠错,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学生活动:认真阅读题目,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答题。答题结束后,对照答案进行自我批改,对于做错的题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解决自己在答题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巩固所学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强化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板书设计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类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能源资源空间资源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渔场:舟山渔场(最大)、渤海渔场盐场:长芦盐场(最大)海底石油:近海沉积盆地开发利用现状及意义存在问题及保护措施问题:污染、过度捕捞等措施:监测、治理、休渔等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对海洋资源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和实践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