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地方标准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制组2020年5月目录7735_WPSOffice_Level1一、工作简况 15452_WPSOffice_Level21、任务来源 1845_WPSOffice_Level22、制定目的 122969_WPSOffice_Level23、主要的工作过程 226269_WPSOffice_Level1二、编制编制原则 327484_WPSOffice_Level1三、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317711_WPSOffice_Level21、范围 34705_WPSOffice_Level22、规范性引用文件 425146_WPSOffice_Level23、术语 413843_WPSOffice_Level33.1铜尾矿Coppertailings 429517_WPSOffice_Level33.6铜尾矿硅质材料CoppertailingsSiliconmaterial 418561_WPSOffice_Level33.8调节材料Conditioningmaterial 415531_WPSOffice_Level24、铜尾矿硅质原料技术要求 530095_WPSOffice_Level34.1品质标准 530890_WPSOffice_Level34.2试验方法 923602_WPSOffice_Level34.3验收规则 918560_WPSOffice_Level34.4运输和贮存 1026261_WPSOffice_Level25、铜尾矿硅质原料在蒸压加气混凝土中的应用 1011340_WPSOffice_Level35.1其它原材料质量要求。 1024689_WPSOffice_Level35.2中间产品质量要求 1117557_WPSOffice_Level35.3产品性能指标要求 129502_WPSOffice_Level35.4配合比 1228823_WPSOffice_Level35.5搅拌制浆 1319234_WPSOffice_Level35.6养护制度 1414352_WPSOffice_Level35.7砌块堆放和运输 148525_WPSOffice_Level2附录A料浆稠度测试方法 159329_WPSOffice_Level1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知识产权说明 1512707_WPSOffice_Level1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 153230_WPSOffice_Level1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同类先进标准情况 1624739_WPSOffice_Level1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1612195_WPSOffice_Level1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613223_WPSOffice_Level2(1)铜尾矿硅质原料替代比例 167680_WPSOffice_Level1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1724438_WPSOffice_Level1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 1711906_WPSOffice_Level1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172114_WPSOffice_Level1十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17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应用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计划项目是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2019年第六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赣市监局函〔2019〕22号),该标准的归口单位为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项目编号为:DB36-2019-6-07。该标准由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并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完成。2、制定目的(1)铜尾矿是江西省的冶炼工业的主要工业废渣,占工业废渣的排放比重很大,而目前铜尾矿渣用作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产业化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由于工业废渣排放量逐渐增大,加上推广应用难度大,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显得日益重要。(2)当前,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各种天然资源如河砂等资源开采受到限制,天然砂价格攀升,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价格也居高不下,新型墙材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日益提升,研究利用铜尾矿等工业废渣替代天然资源具有重大意义。(3)利用铜尾矿代替天然河砂、粉煤灰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以取代量为60%测算,则生产1m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可以节约天然河砂、粉煤灰资源达200kg以上,则可以节省原材料生产成本10~15元/m3左右,可产生显著直观经济效益,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是目前市场上成熟的产品,是主导新型墙体材料之一,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市场化推广速度较快。因此,将铜尾矿替代天然河砂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的硅质原料,为工业废渣铜尾矿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有效途径,在将工业废渣作为二次资源利用的同时,又能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4)我国目前还没有标准对铜尾矿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硅质原料的应用技术给予明确的规定,监管部门以及企业使用缺乏技术规范依据。本规程根据相关试验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现有的标准规范,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制定而成,意在指导铜尾矿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中科学、合理应用,保证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质量,促进工业废渣资源再生利用。3、主要的工作过程为顺利完成标准制定任务,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牵头成立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组。编制组成员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工艺设计、热工计算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2019年4月前,标准编制组就《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明确了编制组成员及具体分工。组织编制组成员学习《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G/T622、《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JC/T409、《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318等行业标准,完成了应用技术规程大纲编制工作。2)2009年8月前,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中部矿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固废资源化利用集成示范”项目中研究内容,其中子项项目包括“开发蒸压加气混凝土用铜尾矿硅质原料技术研究”,开展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调研了江西省主要铜选矿厂,如九江城门山铜矿、上饶德兴铜矿、九江武山铜矿等,了解铜尾矿的产生过程,并取样进行了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粒径、放射性等材性分析,对铜尾矿进行粉磨加工进行了配合比试验,并在江西恒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进行了产品中试,对产品性能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编制起草完成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应用技术规程》(草稿)。3)2019年10月,标准编制组组织编制成员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应用技术规程》(草稿)进行讨论,就此应用技术规程中重点需完善的试验内容进行明确,材料小组提出需对铜尾矿取代天然砂取代率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要性能指标强度、干密度进行深入研究;工艺小组提出需对掺铜尾矿后生产过程中料浆比重、稠度等指标测试,为本规程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并提出规程中要加强铜尾矿进厂的杂质如编织袋、树枝、树叶、大块石头等有害物质进行控制要求。4)2019年12月,标准编制组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并对标准进行了内容充实,将《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应用技术规程》(草稿)发给相关生产企业进行讨论。5)2020年4月,在充分研究各单位的意见后,再次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应用技术规程》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二、编制编制原则我国目前还没有标准对铜尾矿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硅质原料的应用技术相关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照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G/T622、《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JC/T409、《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318等行业标准,结合我省蒸压加气混凝土用铜尾矿的生产和使用现状,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力求达到:满足目前省内蒸压加气混凝土用铜尾矿硅质原料生产工艺的共性要求,引领技术发展;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先进、合理;标准可操作性强;检验试验方法适用、可靠;此外,本规范严格按照GB/T1.1中给出的规定起草。三、标准主要内容说明本标准共分为5章: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铜尾矿硅质原料技术要求;5、铜尾矿硅质原料在蒸压加气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要求;附录A料浆稠度测试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用铜尾矿硅质原料质量技术要求,适用于建筑材料生产中将铜尾矿作为硅质原料使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对于目前有些将铜尾矿作为填充骨料用来生产混凝土实心砖、多孔砖的情况,不在本规程规定的范围内。铜尾矿作为江西省一种储量特别大的工业废渣,很多建材企业对其使用进行了尝试,但由于经济附加值不高,效果不佳,本规程适用于将铜尾矿取代传统天然砂、粉煤灰,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的硅质原料的应用技术进行规定。并对铜尾矿硅质原料在蒸压加气混凝土中应用其它原材料、中间产品、产品质量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搅拌制浆、蒸压养护制度技术要求,规范铜尾矿在蒸压加气混凝土中应用的技术指标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用铜尾矿硅质原料涉及到的全部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编号中没有明确年代号的标准,均采用新的版本。3、术语3.1铜尾矿Coppertailings铜尾矿,又称铜尾砂,是由铜矿石经破碎、粉磨,精选后所剩下的细粉沙粒组成。铜尾矿是铜矿精选过程经破碎、磨细、分选后,以矿浆形态排出的尾砂,矿物组成主要含石英、云母、钠(钾)长石等挂酸盐矿物。经经过化学测试分析可知,我省德兴铜矿、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等几大主要铜矿厂选矿后排出的铜尾矿SiO2含量可达到60%~70%的范围内,应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具有技术可行性。本规程所说铜尾矿不包括铜精矿经火法冶炼后产生的铜尾渣。3.6铜尾矿硅质材料CoppertailingsSiliconmaterial铜尾矿硅质材料是指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复配、改性而成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硅质原材料。在硅酸盐制品的水热反应过程中,主要提供SiO2,以生成蒸压加气混凝土中的托勃莫来石、水榴子石等有效结晶体。对铜尾矿进行粉磨加工,有利用改善铜尾矿的颗粒级配,并提高铜尾矿在高温、高压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在铜尾矿中掺入纳米晶核剂,对铜尾矿进行改性,使铜尾矿在高温、高压反应时产生诱导结晶作用,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的力学性能,减少砌块(板材)的收缩率,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的体积稳定性。3.8调节材料Conditioningmaterial蒸压加气混凝土中用于调节浆体凝结硬化速度、铝粉发气速度的添加剂,主要包括石膏、水玻璃等。掺入石膏后有利于抑制石灰消化过快,防止浆体凝结过快,同时能参与生成水化硫铝酸钙,提高坯体及制品的强度,改善制品的收缩性能。水玻璃是将固体硅酸钠熔解在水中而得到的具有一定粘性的液体,在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延缓铝粉在料浆中开始发气的时间,消除因铝粉、料浆温度、料浆碱度变化所引起的发气过早或过快的现象,使铝粉开始发气的时间与料浆浇注速度和稠化速度相适应。4、铜尾矿硅质原料技术要求4.1品质标准4.1.1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不同地区的铜尾矿的材质有些差异,铜尾矿作为取代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传统硅质材料如天然河砂、粉煤灰的一种硅质原材料,在高温、高压水热反应过程中,主要提供SiO2成分,与钙质材料生成托勃莫来石、水榴子石等有效结晶体,因此,首先应满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要求。表4.1.1、表4.1.2和表4.1.3是江西省三大选矿厂的铜尾矿的化学成分。表4.1.1上饶德兴铜矿的铜尾矿化学成分化学成分SiO2CaOFe2O3Al2O3MgO含量(%)69.922.116.0513.771.27表4.1.2九江城门山铜矿的铜尾矿化学成分(脱硫后)化学成分SiO2CaOFe2O3Al2O3MgO含量(%)77.801.824.598.651.07表4.1.3九江武山铜矿的铜尾矿化学成分化学成分SiO2CaOFe2O3Al2O3MgO含量(%)41.8830.0915.445.663.36从数据结果可知,上饶德兴铜矿的铜尾矿SiO2含量为69.92%,九江城门山铜尾矿的SiO2含量高达77.80%,九江武山铜矿的SiO2含量只有41.88%,因此,不同矿区的铜尾矿由于原矿石、选矿工艺等差异,导致铜尾矿的成分差别比较大,试验研究了硅质原料(铜尾矿和天然砂组成)中SiO2含量较低对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其中铜尾矿为九江城门山铜尾矿,SiO2含量为72.2%,天然砂的SiO2含量为89.9%,计算出铜尾矿不同取代率时硅质原料中SiO2含量。以强度密度比(σ/ρ)来表征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所用的铜尾矿为粉磨10min时的样品,固定胶凝材料水泥和石灰使用比例分别为10%和18%,石膏4%,铝粉膏0.08%,水料比为0.60,铜尾矿取代率分别为0、40%、60%、80%、100%,砌块强度密度等级按照A3.5B06级来设计配比。表4.1.4硅质原料中SiO2含量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力学性能的影响编号配比(%)铜尾矿取代率(%)铜尾矿占总质量比天然砂硅质原料中SiO2含量(%)强度密度比(σ/ρ)1006889.900.66240274182.820.55360412779.280.50480541475.740.45510068072.200.34图4.1.1硅质原料中SiO2含量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可知,随着铜尾矿取代率从40%增加到100%,对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产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总体表现在干密度接近时,抗压强度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为保证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的铜尾矿的品质,必须对铜尾矿的SiO2含量作要求。参照现有建材行业标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C/T622-2009,根据铜尾矿的SiO2含量划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合格品:≥65%;一等品:≥75%;优等品≥85%。4.1.2K2O+Na2O质量分数铜尾矿硅质原料中的碱(以K2O+Na2O计)与空气的CO2和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碱骨料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碱—硅酸凝胶,在潮湿的条件下由于凝胶吸水而产生很大的体积膨胀,造成制品内部结构破坏,降低制品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必须控制铜尾矿硅质原料中碱含量。参照现有建材行业标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C/T622-2009,根据铜尾矿的K2O+Na2O含量划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合格品:≤5.0%;一等品:≤3.0%;优等品≤1.5%。4.1.3有机物含量铜尾矿硅质原料中的如果有机物含量过高,由于有机物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中微生物会产生分解作用,对制品产生一定的结果破坏,降低制品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必须控制铜尾矿硅质原料中有机物含量。在有机物含量测定中,当溶液颜色深于标准溶液时,即可判定铜尾矿硅质原料中有机物含量不合格。4.1.4云母质量分数由于硅质原料中云母多为单斜晶系,呈片状结构,易剥离,机械强度低,会阻碍水泥石形成正常胶结结构;另外,由于云母中富含Al2O3、MgO、K2O、Na2O等成分,易发生碱集料反应,破坏制品结构。同时,云母含量过高,制成料浆后,影响料浆的流动性能,增加制浆的用水量,降低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力学性能。因此,必须控制铜尾矿硅质原料中云母含量。参照现有建材行业标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C/T622-2009,根据铜尾矿的云母含量划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合格品:≤1.0%;一等品和优等品≤0.5%。4.1.5硫化物与硫酸盐质量分数铜尾矿硅质原料中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过高,会降低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碱度环境,从而对水泥水化产物产生侵蚀作用,降低制品的耐久性,必须控制铜尾矿硅质原料中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参照现有建材行业标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C/T622-2009,根据铜尾矿的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以SO3计)划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合格品:≤2.0%;一等品和优等品≤1.0%。4.1.6泥质量分数由于铜尾矿中泥土具有层状吸水性能,在制浆时会吸收大量的水分,降低料浆中自由水含量,使料浆的浇注流动性变差,为了满足料浆浇注稠度要求,往往会多加入一部水,提高料浆稠度,水胶比的增大造成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力学性能降低。其二,硅质原料中含泥量过高会延长料浆静养时间,影响生产周期,试验结果表明,含泥量从3.5%增加到10%时,浆体的静养时间需从2.5h延长至3.5h才能达到切割强度,整个静养时间需延长1h。此外,由于硅质原料中的泥土会阻碍高温、高压养护条件下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托勃莫来石等有效晶体的增长,从而容易形成结构的薄弱区,容易在蒸压时形成裂缝,使得制品的强度下降,降低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耐久性。因此,必须控制铜尾矿硅质原料中泥含量。参照现有建材行业标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C/T622-2009,根据铜尾矿的泥含量划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合格品:≤8.0%;一等品:≤5.0%;优等品≤3.0%。4.1.7含水率铜尾矿含水率会影响制浆时的用水量,需根据铜尾矿的含水率对制浆用水量进行调整,否则会影响浆体质量,从而影响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此外,为便于铜尾矿运输成本和清洁运输,也需控制铜尾矿的含水率,结合现在脱水设备对矿江的脱水效率,铜尾矿硅质原料需将含水率控制在≤15%。4.1.8杂物质含量铜尾矿在尾矿库输送、堆放过程中,特别是有些矿区的尾矿库为扩大尾矿库的对方量,采用编织袋装袋后堆高,时间久后,编织袋老化夹杂在铜尾矿中,使铜尾矿中有很多杂质,此外,受堆放场地环境污染,铜尾矿中还会夹杂很多如树叶、树枝、石头等有害杂质,这些杂质一方面会对铜尾矿使用造成很多麻烦,增加清理工序,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铜尾矿硅质原材料品质,从而影响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质量,因此,需通过目测控制铜尾矿硅质原料中杂质含量。4.1.9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时,由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中布置有钢筋网架,需对原材料中的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进行严格限定,参照现有建材行业标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C/T622-2009,优等品铜尾矿硅质原料的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应不大于0.02%,一等品和合格品应不大于0.03%。4.1.10铜尾矿硅质原料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4.2试验方法4.2.1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中二氧化硅、碱含量的测定方法。SiO2质量分数、碱含量(K2O+Na2O)质量分数的测定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进行。4.2.2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中有机物、云母、硫化物与硫酸盐、氯化物的测定方法按《建设用砂》GB/T14684进行。有机物含量测定,当溶液颜色深于标准溶液时,即认为有机物含量不合格。铜尾矿中夹杂物用目测,若有,则为不合格。4.2.3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中含泥量、含水率按《建设用砂》GB/T14684进行。4.3验收规则4.3.1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的出厂检验规则。每批铜尾矿出厂时,应进行出厂检验。规定了铜尾矿硅质原料出厂检验项目包括SiO2质量分数、泥质量分数(%)、含水率(%)、杂物质含量等。如果是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还需要进行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测定。4.3.2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的型式检验规则,规定应进行产品型式检验的情况以及型式检验项目包括SiO2质量分数、K2O+Na2O质量分数、有机物、云母质量分数、硫化物与硫酸盐(以SO3计)质量分数(%)、泥质量分数(%)、含水率(%)、杂物质含量等。如果是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还需要进行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测定。4.3.3本条规定了铜尾矿硅质原料批量划分规则。以一昼夜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铜尾矿为一批,不足200t者按一批计。铜尾矿供应的数量按脱水至含水率<15%的重量计算。4.3.4本条规定了铜尾矿硅质原料取样规则。需采用铁锹进行取样。规定了在料堆、汽车、货船、火车上的取样法。每批铜尾矿选择12个取样点,取样点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点表层50mm的铜尾矿铲掉,用普通铁锹在每个取样点铲取一个份样,每个份样不少于2000g。如果一批铜尾矿在数辆汽车或数辆货船中,其质量存在明显差异时,则应按上述方法,每辆汽车或每辆货船分别取样检验。在皮带输送机取样法,用普通铁锹取样,在用皮带输送机输送的一批砂中,有规律地、间隔取12个份样,每份样不少于2000g。4.3.5本条规定了铜尾矿硅质原料试样制备规则,即将所取12个份样均匀混合后,采用四分法将其缩分到6000g。4.3.6本条规定了铜尾矿硅质原料的判定规则,符合本规程有关要求者为合格品;若其中任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则应中心从同一批中加倍取样,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时,则该批铜尾矿应降级处理,即优等品降低为一等品,一等品降低为合格品,合格品降低为不合格品。4.4运输和贮存4.4.1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必须经过检测,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才能出厂发货。4.4.2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散装运输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做到清洁运输。4.4.3本条对铜尾矿硅质原料的堆放场地进行规定,需堆放在带有围墙的硬化场地上。4.4.4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的出厂合格证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厂名;(2)产品名称、等级与批号;(3)标准代号;(4)出厂日期;(5)检验日期与检验结果。4.4.5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应分批、分等级堆放。不同批次的产品应分开堆放,产品按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分级堆放。4.4.6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在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中要求,应防止混入杂质,并应符合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5、铜尾矿硅质原料在蒸压加气混凝土中的应用5.1其它原材料质量要求。本条规定铜尾矿硅质原料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时,所需用的其它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包括钙质材料水泥、石灰,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发气剂铝粉膏,调节材料磷石膏、脱硫石膏、钢筋以及制浆用水。5.1.1水泥在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中用作钙质胶凝材料,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规定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通常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42.5型水泥,也可根据生产需要选用42.5R型、52.5、52.5R型等水泥。5.1.2生石灰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中用作钙质胶凝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生石灰》JC/T621的规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控制生石灰的有效钙含量(CaO+MgO)、消化时间、消解温度等关键技术指标。5.1.3当铜尾矿硅质原料品质差,SiO2含量偏低时,可通过复掺合适比例的天然河砂或者其他品质高的尾砂作为复合硅质原料,则天然河砂、尾砂的品质需满足《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G/T622的要求。5.1.4当为提高铜尾矿硅质原料料浆的悬浮稳定性,需复掺粉煤灰作为复合硅质原料,则粉煤灰的品质需满足《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JC/T409的要求。5.1.5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中的发气剂铝粉膏一般采用水剂型铝粉膏,其产品质量应符合标准《加气混凝土用铝粉膏》JC/T407规定。主要控制固体分、固体分中活性铝含量、发气率、细度等关键技术指标。5.1.6调节材料磷石膏、脱硫石膏中CaSO4.2H2O的含量宜≥70%,否则会影响其调节效果。5.1.7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中的钢筋应符合《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2(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后者《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JC/T540的规定。4.1.8蒸压加气混凝土制浆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不得使用含泥、酸、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水。5.2中间产品质量要求5.2.1铜尾矿硅质原料采用加水湿磨,应磨细至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至25%~35%的范围内才能用于料浆配料,且应具有较好的连续级配;当复掺天然砂、尾矿砂、粉煤灰作为硅质原料时,也应满足细度与级配要求。5.2.2块状生石灰采用干磨磨细加工,应磨细至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20%才能用于配料。生石灰如颗粒太粗,制浆时消解不完全,则后期在砖坯中会继续消解产生体积膨胀,影响制品的外观和力学性能等。磨细好的生石灰应及时进石灰仓,并尽快用于配料。如企业购买磨细生石灰,应对生石灰进行进场检验,主要包括细度、消解时间和消解温度等关键技术指标。5.2.3石膏(脱硫石膏、磷石膏等)通常与硅质材料一起采用加水湿磨,石膏应磨细至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20%才能用于料浆配料。5.3产品性能指标要求5.3.1采用铜尾矿作为硅质原料生产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密度划分为B03、B04、B05、B06、B07、B08六个级别;强度划分为A1.0、A2.0、A2.5、A3.5、A5.0、A7.5、A10七个级别。5.3.2采用铜尾矿作为硅质原料生产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干密度划分为B04、B05、B06、B07四个级别;强度划分为A2.5、A3.5、A5.0、A7.5四个级别。5.3.3采用铜尾矿作为硅质原料生产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的性能应满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5762的要求。5.3.4采用铜尾矿作为硅质原料生产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的主要物理、力学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的规定。5.4配合比5.4.1本条对铜尾矿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硅质原料的配合比设计进行规范,根据原材料品质、所需生产的产品强度、密度等级等性能指标进行设计。采用天然砂作为硅质原料生产A3.5B06级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见表5.4.1。表5.4.1A3.5B06级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的配比原材料水泥石灰天然砂石膏铝粉膏水料比比例15%20%72%5%0.09%0.655.4.2铜尾矿在蒸压加气混凝土中的取代天然砂硅质材料的比例应根据生产的产品强度、密度等级、铜尾矿硅质原料中石英质SiO2含量等品质情况确定。蒸压加气混凝土密度等级越低,生产越难,对于原材料品质要求更高,铜尾矿硅质原料占生产原材料比例约70%,因此其品质对生产合格制品具有重大举足轻重的作用,B03级、B04级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由于密度轻,制备存在一定技术难度,目前江西省内有企业使用天然河砂生产出了B04级合格产品,使用铜尾矿只能少量取代天然河砂,否则生产的产品抗压强度不足,因此,限定在密度等级为B03级、B04级密度等级的产品铜尾矿掺量分别不超过10%和20%。对于生产B05级产品,取代天然砂不超过40%。对于生产建筑市场上使用量大而广的B06级产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取代量为60%时,制品的强度密度比(σ/ρ)降低了约24%,试验通过优选其它原材料如生石灰等的品质,控制中间产品质量,优化配比等技术措施,生产出了合格的A3.5B06级合格产品。同理,对于生产B07级产品,可将铜尾矿的取代比例提高至80%。表5.4.2是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不同强度、密度等级产品对应的铜尾矿硅质原料的最大取代比例。表5.4.2铜尾矿在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中的取代天然砂硅质材料的比例产品等级B03级B04级B05级B06级B07级铜尾矿硅质原料的取代比例(%)≤10≤20≤40≤60≤805.5搅拌制浆5.5.1铜尾矿硅质原料如细度达不到要求时,需采用加水湿磨至满足细度要求后,泵送到砂浆储罐中储存;如细度能达到要求,可直接加水制浆,搅拌均匀后,泵送到砂浆储罐中储存。砂浆储罐应配有连续搅拌装置,保持料浆均匀,避免长期静置导致砂浆分层。现有尾矿库的铜尾矿由于长期堆存,颗粒之间产生粘结,颗粒粒径均在100μm以上。5.5.2为使铝粉膏在料浆中分散均匀,铝粉膏应先加水搅拌均匀后,方可投入至料浆中,料浆搅拌均匀后放料浇注成型。现有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企业均在料浆搅拌罐旁设有铝粉膏搅拌罐。5.5.3供配料计量要准确,误差控制在工艺设计要求的允许范围内。投料顺序为:开动搅拌设备,先投液体物料(水),再次投料浆状物料(砂浆),再投粉状物料(水泥、石灰),待搅拌均匀后,最后将制成浆的铝粉膏加入,搅拌均匀后,即可放料浇注成型。5.5.4为使料浆浇注后铝粉膏及时发气,加快水泥水化速度,使坯体形成早期强度,制备料浆时需充入蒸汽或者热水,保证料浆温度控制在45℃~55℃的范围内。5.5.5制备搅拌时需控制合适的用水量,将料浆浇注时的稠度控制在20cm~25cm的范围内,料浆稠度不宜太稠或者太稀,否则影响发气效果和坯体强度的发展。5.5.6制备搅拌时需控制合适的用水量,将料浆浇注时的料浆比重控制在1.55g/cm3~1.65g/cm3的范围内。注:5.5.5中稠度的测定方法按照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测定。5.6养护制度5.6.1静养温度宜控制在50℃~55℃的范围内,静养时间宜控制在1.5h~2.5h的范围内。静养时间以坯体强度发展来衡量,不可太硬,以免切割机切不动;也不可太软,以免切坏。5.6.2用于蒸压养护铜尾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的饱和蒸汽的最佳养护压力为1.1~1.3MPa,温度为175~195℃。生产时必须保证蒸汽的压力,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5.6.3蒸压釜内进生坯体后应进行抽真空,抽真空时间宜控制在30min~40min,使蒸压釜内表压达到-0.06Mpa。通过抽真空可以显著提高热交换速率,缩短升温、升压时间,与现在很多企业为加快生产周转不进行抽真空的误区相反。5.6.4抽真空工序完成后,向蒸压釜内充蒸汽进行升温升压。蒸压养护制度必须按照“适当的加热升温速率,足够的恒温恒压时间,合理的降温速率”原则进行,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升温时间宜控制在90min~120min;恒温恒压时间宜控制在360min~540min;然后进行排汽降温降压,时间宜控制在90min~120min。5.7砌块堆放和运输5.7.1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刚出釜的含水率比较高,出釜后随着水分的散失早期干缩特别大,为减少制品砌筑上墙后墙体收缩,制品的应存放5天以上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砌块贮存堆放应做到场地平整,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做好标记,整齐稳妥,宜有防雨措施。5.7.2产品运输时,宜成垛绑扎或有其他包装。保温隔热用产品必须捆扎加塑料薄膜封包。运输装卸时,宜用专用机具,严禁摔、掷、翻斗车自翻自卸货。附录A料浆稠度测试方法本附录测试方式规范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料浆稠度的测试方法,目前没有相关标准或规范对料浆稠度进行明确规范,生产企业测试方法五花八门,如装料浆的圆柱形筒,企业有使用不锈钢材质的,也有使用PVC管材材质的;有的企业使用圆柱形筒高度约为100mm,有的使用的圆柱形筒高度约为50mm,这样导致企业之间料浆稠度控制不好参照对比。本附录测试方法统一规定采用圆柱形不锈钢筒,其高度为100±2mm,内径为50±1mm,壁厚为2~3mm。其次,企业质控人员测试方法也偏粗放,不规范,本附录测试方法对料浆稠度测试的取样、测试、数据处理进行了规范。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知识产权说明本应用技术规程不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问题。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铜尾矿是江西省的冶炼工业的主要工业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砌体补洞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退款合同书协议书范例正规范例
- 个人工程劳务合同范例
- 债转股投资协议范例二零二五年
- 养老院转让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公司股权反担保质押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合同书协议书合同书
- 劳务派遣补充协议范例大全
-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离异财产监管协议书
- 跨语言文本生成-全面剖析
- 天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预见性护理及早期风险识别
- 中途入伙开店协议书
- 外科学普外科试题及答案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形势与政策(7)》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解读与培训
- 100MW山地光伏(渔光互补)项目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洗涤机械的装配与调试技巧考核试卷
-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二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