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合江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合江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合江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合江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合江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江中学高2024级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涂黑。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河南裴李岗遗址的房屋,形状多为圆形、椭圆形,面积大小不等;均有门道,且门道方向不一致;房屋正中心和墙壁周围有柱洞,房屋内部有灶坑;房屋多经过防潮、保暖处理(烧烤等方法)。据此推知,当时该地()A.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B.农耕定居生活较为稳定C.权贵阶层的影响力增强D.聚落布局突出宗族特色2.周礼涉及的范围极广,国家制度,社会的道德规范,封国之间的朝觐、聘问、交接、来往等礼节,社会生活中的礼仪活动等,都需要通过“礼”来规范调节。“国家非礼不治,社稷得礼乃安,故礼所以经理国家,安定社稷。”周代重“礼”主要是为了()A.打破血缘界限B.教育贵族子弟C.维护社会秩序D.维护中央集权3.东汉时汉译的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魏晋时期吴支谦翻译的《佛说未生冤经》中有“夫善之极者,莫大于孝;恶之大者,其唯害亲乎”的言论。这反映了()A.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趋势B.不同文化的异质性特征C.佛经翻译水平不断提升D.三教之间的互动与融合4.南宋时期,杭州城南的闹市区上供应各类美食,府宅贵家“欲会宾朋数十位”,宴会所需菜品、果蔬等品件“不下一二十件”,亦能“随索随应,指挥办集,片时俱备,不缺一味”。百姓凶吉请客宴席之事所需物件“一切赁至,不劳余力”。这反映出,当时()A.政府强化市场管理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互市贸易较为活跃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5.明太祖曾在宫门竖立铁牌,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则斩”。明英宗时,宦官王振砸掉太祖这一铁牌;瓦刺统一蒙古以后,成为明朝北方的严重边患;司礼监王振怂恿英宗亲征,结果造成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王振被杀。这反映出明朝()A.边患问题日益突出B.宦官集团威胁皇权C.君主专制日趋强化D.官僚机制持续扩大6.1901年,清政府欲按期举行乡试以“固结人心”,刘坤一、张之洞等督抚则奏请延期。辛丑乡试各省最终举行情况如表所示。这折射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甘肃按期辛丑年举行山东、江南(江苏、安徽合闱)、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江西、陕西、河南延期壬寅年补行A.清廷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东南地区局势动荡不安C.教育新政遭遇地方势力的阻碍D.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7.湖北军政府成立后,留在武汉的新军人数约7000余人,举义后所存老兵不过是二三千人,这些人全部充任下级干部还不够,军政府临时招募新兵,后兵数扩足到25000人,湖南军政府军队只有18000人左右,独立后增加了五倍。这表明()A.革命在发展的同时存在隐患B.民主革命社会基础扩大C.革命党人策略较为灵活务实D.三民主义得到广泛传播8.1926年5月-9月,毛泽东以政府农民运动委员身份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除了亲自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课程外,还要求每个学员必须到农村实习两周,调查研究农民问题。这可以用来说明毛泽东()A.主张在全国掀起土地革命B.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C.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D.学习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9.下表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政策内容。这体现出()抗战阶段政策内容战略防御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战略相持实行“三三制”原则,开展大生产运动战略反攻号召解放区军民展开局部反攻,扩大解放区A.不同阶段军事斗争策略变化B.根据地建设与抗战紧密结合C.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巩固10.下图为画家李可染1950年创作的年画《新得的黄牛》。该宜传画反映的事件()A.彻底改变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B.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C.实现了土地公有制的根本变革D.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程11.1955年前后,上海市出现城市人口过剩、部分工商企业经营困难的现象;而地处西北的甘肃,则受困于经济发展资源的不足。因此,推动上海企业和人口迁往兰州,成为了时代选择。这()A.拉开了三线建设的序幕B.改变了工业布局失衡状况C.推动了西北边疆的开发D.践行了中共八大经济方针12.1992年下半年,国家物价局颁布了新的《价格管理目录》,中央直接管理价格的商品由737种减少到89种,工业生产资料大部分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放开了原来尚未放开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述举措的出台()A.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新局面C.标志着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价格机制形成D.顺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3.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2021年又同比下降3.8%。这表明()A.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B.合作成为各国普遍共识C.全球化下价值取向同质化D.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14.“人类由从自然界直接获取食物到改造自然、驯化动植物、主动生产食物的划时代转变,极大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直接引发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变革。”这段文字可用于研究()A.石器的发明B.神权的出现C.国家的兴起D.农业的产生15.在四大文明古国及希腊和玛雅人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中国古代有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但与上述神话差异很大。这说明,世界古代早期文明具有()A.继承性和连续性B.相似性和多元性C.共融性和互补性D.广泛性和区域性16.古罗马帝国时期,土葬的成本要远低于火葬。帝国初期流行土葬;公元1世纪后期,火葬达到鼎盛;从3世纪开始土葬又重新成为罗马帝国中主要流行的葬式。这种葬俗的变化()A.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B.体现了入土为安的观念C.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D.是罗马帝国扩张的结果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部分(本题共3个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下,19世纪60年代,晚清政府海军近代化改造和近代海军的建设正式提上议程。李鸿章等官员根据西方海洋战略理论,提出了海疆自守策略。中法战争后,清廷再次讨论海军发展事宜,决心“大治水师”,并调整其发展计划,积极向英国、德国购买军舰、火炮,还改变了以往水师分散管理的局面,设海军衙门统一管理海军事务,重视海军人才培养和舰队建设。-摘编自郭渊《海疆危机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构建》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改革开放后,我国海军防御范围逐渐从近岸领域转移到利益攸关的近海领域。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一支“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中国海军力量实现了现代化升级,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航母舰陆续入列。我国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摘编自周于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关于海军建设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历史背景。(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海军建设的成就,说明影响中国海军建设的主要因素。(13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1/3的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至8月,中央人民政府相继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协会组织通则》《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等文件。1950年冬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分期分批进行。每期都经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动员生产等阶段,到1953年春,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无偿分得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及其他财产,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翻身解放。材料二1981年10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形成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作为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转批全国。《纪要》高度评价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明确指出:“目前实行的多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干,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千到户、到组,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就不要变动。”从而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生产责任制得以确认,使其推行具有了合法性。截至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村97%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7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惯等,在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接受,它们在形成文明纵向发展的同时,横向上也在相互运动,这是使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由此大大加快,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史知识,围绕“文明交流”,任选材料中某一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合江中学高2024级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BCADCDA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BCDDDBC二、非选择题部分(本题共3个小题,共52分)17.(25分)(1)(12分)变化:由被动转向主动。历史背景:近代海战失败的教训;民族危机加剧;西方海权思想的影响;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识之士的倡导。(任答四点)(2)(13分)成就:实施近海防御战略,扩大了海军防御范围;海军科技实力、现代化作战能力增强;实施远洋护卫,提高了中国海军国际影响力;建成海上综合作战体系。(任答三点)主要因素: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实力发展;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环境变化。(任答两点)18.(15分)(1)(8分)特点:循序渐进;政策完备;覆盖范围广;注重群众参与;成果显著。(2)(7分)相同点: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涉及土地制度调整;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都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都有政策支持。19.(12分)示例一:观点:在古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交流。论述:古代农耕文明区较为发达的社会分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促使其不断向外扩展。古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希腊文明等向周边地区传播。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源于西亚,进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埃及雕塑艺术风格被希腊人模仿。源于西亚的腓尼基文字向周边地区传播,演化出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多地的字母文字。丝绸之路使东西方各区域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综上所述,古代区域文明交流不断加强,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示例二:观点:古代帝国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