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高考信息联考卷(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40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当大禹站在怒吼的黄河岸边时,他一定会表情凝重地思考一个问题:这大洪水到底是从哪来的呢?在时光的长风中,地质学家站在大禹的左侧,胸有成竹地摊开双手说,当然是地震造成的,是地震帮助黄河积蓄了它的力量,但是站在大禹右侧的气象学家却又起腰来频频摇头,他们坚信,要想解释那场洪水,还需要从天上找答案。是的,在那云谲波诡的上古苍穹之中一定是发生了另外一些事情,华夏大地才会被彻底地洗礼。②且让我们把目光转向1995年。③那一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院士出访埃及,尼罗河畔恢宏古老的卢克索神殿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和当地学者交流,听说经过无数先辈前赴后继的努力,古埃及历史的定年工作已经基本成型之后,宋健院士感慨万千。这次埃及之行让宋健院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同样是文明古国,但中国的先秦时代,尤其是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历史依然被重重迷雾笼罩着,就好像弥漫的烟尘里伫立着祖先的剪影,我们知道他们在那儿,却看不清楚他们的样子和神情。④宋健院士回国后,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了。最后经过各学科专家的一致努力,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了初步结论,大禹建立夏王朝的时间被初步选定在公元前2070年。⑤这个节点正好落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时间段内。⑥大约在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这段时间,华夏大地迎来了一段温暖湿润的美好时代,后世学者将这一时间段称为全新世大暖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家施雅风先生指出,大暖期最温暖的时候,长城以北地区较之今天,平均气温要高3摄氏度以上,而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方修琦也认为当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相对今天气温要高2摄氏度左右。在这种风调雨顺的大环境下,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口大量增加,生产力水平不断上升,各个聚落和城塞犹如满天星斗密布于华夏大地。⑦然而,在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突然迎来了一次降温,我们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这次降温留下来的痕迹,比如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姚檀栋院士也在自己的文章中介绍了同一时期内由氧同位素线索记录下来的气候变动,一般情况下,空气中氧18的丰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温越高,氧18在空气中所占比例也越高,当携带着相应比例氧18的空气被冷冻进冰芯里或者固定在山洞中的石笋里时,其内部的氧18历史丰度曲线就会显示出过去千百年来的气温起伏规律。然而,无论是祁连山上的冰芯还是莲花洞里的石笋,其内部的氧18丰度在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000年这段时间里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当时中国有过一次广泛的降温。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尼罗河畔这两个古老的农业种植区,也同样出现了降温现象,这很可能意味着4000多年前的这次降温是全球性的,降温带去的干旱也使得上述两地的人们由于谷物减产而面临资源的巨大匮乏。除此之外,在对地层孢粉分析、海洋沉积物、考古动植物遗存等研究中也发现了相关证据。华夏的先民也感受到了显著的气候恶化,在一些古代典籍如《尚书·尧典》中也都曾有所记载。⑧这种全球范围内的降温同样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中国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当气温下降时,夏季季风会减弱,季风雨带将重新调整它的位置,黄河、淮河地区很可能迎来频繁的暴雨,其后果就是,黄河河道再也无法控制其蓬勃的水量,最终洪水四处漫延,华夏大地一片汪洋。⑨通常认为,夏王朝建立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华夏文明之所以会在这个地区步入王政是由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的。从海拔高度来看,整个中国大致可以划为三级台阶,最高一级台阶在西部青藏高原一带,平均海拔在3000~5000米;最低一级台阶主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及东三省地区,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4000多年前,当气温骤降带来的剧变席卷全国时,最高一级台阶和最低一级台阶都将不再适合人类生活。⑩海拔最高的第一级台阶过于深入内陆,且有喜马拉雅山阻隔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当夏季季风减弱时,这一地区将长期被干旱和寒冷所笼罩,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境承载力差,无法养育足够多的人口,而海拔最低的第三级台阶由于其地势太低并位于黄河下游,当洪水泛滥时,这一地区的人们会面临严重的内涝,生产生活自然无从谈起。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东西部的人们向中部地区迁徙成了更好的选择。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集中于中原地区,地少人多的匮乏困境也随之出现了。⑪匮乏会催生暴力,致命的匮乏会催生致命的暴力,在此起彼伏的屠戮和惨叫中,大团体吞噬小团体,强团体兼并弱团体,资源和权力被不断地集中和收敛,越来越多的人口也渐渐地被置于极少数人的主宰之下。在气象学家看来,这一切之所以得以实现,根本原因在于急剧转冷的气候压缩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匮乏。为了应对这种匮乏,华夏社会终于实现了内部权力和资源的重新整合,轰然迈过了文明的门槛。⑫无论那场大洪水的起因是地震还是降温,在大自然的不可忤逆的力量面前,即便是天纵之才也未必能有招架之力,不少学者认为,大禹提出的疏导之法未必能从根本上应对恐怖的洪灾。华夏先民之所以能够渡过劫难继续向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自然渐渐平息了怒气。也许是堰塞湖的蓄水已经消耗殆尽,更有可能是4000年前的那次降温终于告一段落,总之就在浩劫接近尾声之际,大禹接过了救灾的重任,之后便收获了民望,成为华夏的第一个王。⑬王者大禹并没有战胜山河,而是大自然亲手对他进行了加冕。无论怎样,勇敢睿智的他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也将会把上天赋予自己的权力一代一代地传递给自己的子孙。从当时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一切似乎应该世世代代延绵下去。(摘编自河森堡《进击的智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状况A约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人口大量增加,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B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口往中原地区集中,资源匮乏出现C浩劫接近尾声之际黄河泛滥得到控制,生产力大幅提升D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社会资源和权力重新整合A.A B.B C.C D.D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宋健院士积极推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确定了夏朝建立的年代,填补了历史的空白。B.一些研究认为,全新世大暖期中国长城南北地区平均气温较之今天要高2~3摄氏度。C.4000多年前气温骤降带来的剧变席卷全国时,处于第二级台阶的中原地区更适合人类生存。D.虽然降雨自然减少是大禹治水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但他因势利导的治水思路是科学有效的。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降温留下来的痕迹”的一项是()A.《墨子》一书中“夏冰……五谷变化,民乃大震”等文字,记载了大禹时期异常气候造成谷物减产、百姓开始恐慌的情况。B.河南殷墟曾多次出土如今生活于云南的亚洲象的骨骼化石,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仰韶文化层中,也发现了亚洲象遗骸。C.在对中国北方的对应地层进行分析时,研究者发现一些喜暖植物的花粉显著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冷杉等耐寒植物的花粉。D.科学家通过钻取高山冰芯进行研究,发现冰芯中二氧化碳这种重要温室气体的含量在4000年前左右出现了下降的迹象。4.作为华夏民族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夏朝建立具备了哪些条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为保证传播知识的准确性,科普作品的表达应做到客观严谨,而本文以奇异的想象开篇,以文学化的抒情笔调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镜中人影——我的诗词人生叶嘉莹讲我自己的诗词,我说那是“镜中人影”。为什么叫“镜中人影”?我觉得这个题目是我教书70多年来最难讲的一个题目。我教书虽久,但我向来所讲授的是古人的诗词。古人死无对证,就由着我“信口雌黄”,我可以随便发挥。其实自己的诗词是佛曰“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现在西方有很多现代的理论,例如诠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等。当我讲古人的诗词,我就通过语言符号给它种种的诠释。在诠释中,就有我作为读者的接受,我有很多诠释的自由。现在讲自己的诗有几点难处:第一,古人的作品,我可以选择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的诗词,我觉得哪个好就讲哪个。现在讲我自己,我就觉得小时候写的诗非常幼稚。第二,诗说的是什么,作者是最权威的。作者一旦说出来,那所有诠释的、接受的可能都不存在了。第三,讲自己的诗,我是说它好,还是说它坏?我从来没讲过自己的诗词,但是我已经90多岁了,也应做一个回顾了。把距离推远一点,这不见得真的是我。一方面,①“镜中人影”就是镜子里面的一个影子,好像是我,又好像不是我;另一方面,时间早已超过半个世纪,真是有历史的距离。我现在就作为78年后的一个读者,来看我几十年前所写的幼稚诗篇。其实我现在想一想,在现实中确实有诠释的距离,因此是镜中人影。诗是“有诸中,形于外”“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诗常常是不知不觉的,是你自己的本质、潜意识的一种流露。我小时候,老家的四合院能看到的景物就是:窗前的秋竹、大的荷花缸、菊花,然后看到花开时有很多蝴蝶、萤火虫在蹦跹起舞。当时我没有任何理想,也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做一个诗人。一个小女孩一天到晚地背诗。诗歌就不只要背,还要吟诵。吟诵久了,你不用学平仄、押韵,自然就学会合辙押韵了。②作诗不是很难,就像唱歌一样吟唱,吟唱的时候,那个声调跑到你的头脑、心灵里,你随着声调就写出来了,诗的感情是伴随着声调出来的。卢沟桥事变后,我遭遇到的第一个打击是我母亲去世。在国仇家难中,我的诗歌脱离了少女的情怀,而有了比较深的层次。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后,老师教我们的诗词,里面都有很多爱国思想。我的老师顾随写了一首小词,其中有一句“小红楼外万重山”,表面说是红楼外有万重山,那个“万重山”代表什么?就是杜甫说的“国破山河在”。因此我的老师后来说“黄河尚有澄清日”,黄河就是千年一清,它也总会有澄清的日子,“不信相逢尔许难”,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的。我从小在苦难中长大,我关怀国家人民的苦难,这种感情是我从小培养的。抗战进入第七年,我写过一首诗:莫漫挥戈忆鲁阳,孤城落日总堪伤。高丘望断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人去三春花似锦,堂空十载燕巢梁。经秋不动思归念,直把他乡作故乡。在接近一个世纪的生活中,我觉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我都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不像写《城南旧事》的林海音以及写《洗澡》和《干校六记》的杨绛先生记忆力那么强。她们能把许多故事、人物的细节都记得很清楚。我一生漂泊,现在回首从前,真是往事如烟、前尘若梦。很多详细的情况我都已经追忆不起来了。不过幸而我有一个作诗的习惯,我内心有什么感动,常常用诗词记写下来,我的诗词都是我当时非常真纯的感情。(有删改)文本二漫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感发作用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真正的特殊品质是什么?我以为,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自有其永恒不变的某种质素。这种质素,就是诗歌中兴发感动的作用,③兴发感动之作用,是为诗歌之基本生命力。《毛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说,你内心先有了真诚的感动,然后通过语言把这种感动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诗。那么,是什么使你“情动于中”呢?《礼记·乐记》中说:“人心之初,物使之然也。”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了。可是我们又要问:是什么外物使你感动,使你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的呢?钟嵘《诗品·序》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可见,使人感动的,是宇宙间四时、万物的推迁变化。正是由于四季冷暖不同,才使得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草木鸟兽的生命形态发生了转变,于是人的内心也就随着外物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感动。正如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瞻万物而思纷”——这种内心情思纷纭的感动是因看到万物的各种形象引起的,在诗歌中就可以把这种感动表现出来了。如果一个人对于那些无知的草木,对于“不可与同群”的鸟兽都会产生感动,那么他对于人间的事情,不就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动吗?可见,能引起诗人感发的,除了自然界的“物象”外,还有更大的一类,就是人事界的“事象”。所以,钟嵘说完四时节候乃物能使人产生感动之后,又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可以写诗来抒发聚会的欢乐,也可以借诗表现分离的哀怨。美好的聚会是人间乐事。杜甫曾写诗来记载他与李白的美好遇合。他说:“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他说我们两人虽然是初次相逢,但好像很久以前就相识了,我们的内心仿佛早就是亲近的。所以,杜甫就把这次美好的遇合用诗歌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嘉会寄诗以亲”。至于“离群托诗以怨”,例子就更多了。比如王维有一首诗,记载了他客居异乡时对家人的思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曾写过一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可见,④无论是自然界景物节气的变化,还是人事界悲欢顺逆的遗际,都会引起人内心的兴发感动。(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叶嘉莹觉得创作者本人对作品的解读会限制他人诠释的空间,这是讲自己的诗词所面临的难处之一。B.抗战时期老师所教诗词中蕴含的爱国思想对叶嘉莹影响颇深,这使得她从小就关怀国家和人民的苦难。C.作者认为自然界的“物象”引发的感动不如人事界的“事象”更多更深,“事象”是诗歌创作更重要的触发源。D.作者通过与林海音、杨绛在文学创作上的对比,表达自己创作不需要详细叙事、更应侧重情感记录的观点。7.对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写作者回顾自己诗词时客观且疏离的态度,因出自自己之手所以“好像是我”;再读心境、处境等都已变化,故“又好像不是我”。B.句子②中,叶嘉莹用唱歌将作诗的愉悦自然、顺乎心意表达得自然轻松,对读者的诗词创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C.句子③强调了诗歌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指出“兴发感动”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不竭动力,点明其重要性。D.句子④照应了前文,指出外界突然的变化对人的影响,阐明了外物带来诗歌的兴发感动的观点,完整收结了全文。8.这两则文本都引用了古代诗文,有什么作用?9.叶嘉莹的诗词人生是如何体现她所阐述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兴发感动”理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至孝文帝初立,复修和亲之事。其三年五月,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侵盗上郡葆塞蛮夷,杀略人民。于是孝文帝诏丞相灌婴发车骑八万五千,诣高奴,击右贤王。右贤王走出塞。文帝幸太原。是时济北王反,文帝归,罢丞相击胡之兵。其明年,单于遗汉书曰:“天所立匈奴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前时皇帝言和亲事,称书意,合欢。汉边吏侵侮右贤王右贤王不请听后义卢侯难氏等计与汉吏相距,绝二主之约,离兄弟之亲。皇帝让书再至,发使以书报,不来,汉使不至,汉以其故不和,邻国不附。今以小吏之败约故,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已定,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以应始古,使少者得成其长,老者安其处,世世平乐。未得皇帝之志也,故使郎中系雩浅奉书请,献橐他一匹,骑马二匹,驾二驷。皇帝即不欲向奴近塞,则且诏吏民远舍。使者至,即遣之。”以六月中来至薪望之地。书至,汉议击与和亲孰便。公卿皆曰:“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且得匈奴地,泽卤①,非可居也。和亲甚便。”汉许之。孝文皇帝前六年,汉遗匈奴书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使郎中系雩浅遗朕书曰:‘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使少者得成其长,老者安其处,世世平乐。’朕甚嘉之,此古圣主之意也。汉与匈奴约为兄弟,所以遗单于甚厚。倍约离兄弟之亲者,常在匈奴。然右贤王事已在赦前,单于勿深诛。单于若称书意,明告诸吏,使无负约,有信,敬如单于书。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甚苦兵事。服②绣祫绮衣、绣祫长襦、锦袷袍各一,黄金胥纰③一,绣十匹,锦三十匹,使中大夫意、谒者令肩遗单于。”(节选自《史记·匈奴列传》)【注】①泽卤:低洼盐碱地。②服:天子所穿戴的衣物。③胥纰:或作“犀毗”,金制衣带钩。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汉边吏侵A侮右贤王B右贤王不请C听D后义卢侯E难氏等F计G与汉吏相距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先后叫“鬼方”“山戎”等,秦时始称“匈奴”“胡”。B.降,使……投降,与《过秦论》中“序八州而朝同列”“朝”用法不相同。C.厚,丰厚,与《孔雀东南飞》中“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的“厚”意思不同。D.使,派遣,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的“使”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帝曾与匈奴重修和亲,后来右贤王入居河南地,杀掠百姓,他发兵攻打右贤王,又因济北王叛乱停止了对匈奴的进攻。B.单于为惩罚右贤王,派他攻打月氏,并要求他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夷灭月氏;平定楼兰、乌孙、呼揭等国,使之归附汉朝。C.汉朝收到匈奴书信后商议对策,孝文帝听取了大臣的意见,同时结合匈奴和汉朝的实际情况,答应了匈奴和亲的请求。D.孝文帝通过书信与匈奴进行了深入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汉朝与匈奴的和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皇帝让书再至,发使以书报,不来,汉使不至。(2)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14.请结合材料分析孝文帝和单于二人写信的目的有何异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新稿林希逸少日无端苦学诗,倚楼面壁总成痴。断无子美惊人语,差似尧夫①遣兴时。最上宗风埋没久,新来家数②见③闻知。吾生恐被师传误,自比灵云④更不疑。【注】①尧夫:邵雍,字尧夫,北宋理学家。②家数:指诗歌的流派风格。③见:被。④灵云:灵云志勤禅师学习多年没有彻悟禅宗旨意,后因见桃花盛开而悟道。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回忆过去,“无端”一词饱含感慨,“倚楼”“面壁”两个动作描绘出诗人少时学诗的情形。B.颔联诗人将自己的诗歌和杜甫、邵雍作比,突出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之大,语中略含遗憾之意。C.颈联点明了传统诗歌的高雅风格被长久忽视,新的诗歌创作风格逐渐被众人知晓的现状。D.整首诗脉络清晰,结构层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个体诗歌创作和时代诗风的感悟与思索。16.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诗歌创作的变化过程。(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学生会主席选举大会上,学生处张老师用《礼记·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来强调选举干部的标准。(2)小明来到黄果树瀑布,听到水从高处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上发出山崩地坼的声音,《蜀道难》中的名句“______,______”不禁脱口而出。(3)有时候,我们苦苦追寻的美好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在眼前,古时不少文人墨客用文字记录下这种寻觅的曲折与最终的豁然开朗,如“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纸没有被发明之前,文字被刻在龟壳、兽骨、简牍上。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之前,人们主要使用雕版印刷。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可能做梦都无法想象,而今只需要几秒便可将自己的才华学识、喜怒哀乐触达千万人。时代为传统文化赋予了全新的活力与机遇,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怎样顺势而为,为传统文化做更多事情?沉寂三年再次“归来”的李子柒给出了一份满分答卷。她巧妙运用互联网,打破非遗传承局限,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重涣光彩,使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和弘扬。事实上,与许多年轻人接触后,我们会发现,传承传统文化在他们那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意味着一次次的躬身实饯。博主九月没有A,反而勇破“打铁花”千年来传男不传女的成见规约,向打花艺人拜师学艺。面对1600度高温的铁水,她心中虽震颤却未曾退缩,终于亲手园满了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浴火浪漫。在弘扬传统文化这件事上,年轻人可以B。我们身处的时代,有便捷的传播环境和尖端的科技,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提供更大的便利。每一个年轻人在今天为传统文化做出的创新,都会像(①)、(②)、毕昇发明泥活字、黄道婆改进纺织术一样,永久地留在这门手艺变迁的历史长河里。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文中加点的“尺素”,使用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B.历史的沧桑被丹青妙手凝固在画布上。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D.大木匠看见老婆满脸黑云地瞧着他。19.文中第三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请仿照文中第四段画波浪线的内容,在括号内补写两个句子,使其语意更丰富,用语更富于变化。22.学校要求大家给家乡某项传统文化的发展献策。请根据文中提到的“便捷的传播环境和尖端的科技”写一段建议,要求信息准确、语言表达流畅,不超过80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翻译家许渊冲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高考信息联考卷(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5题答案】【答案】1.C2.C3.B4.①农业生产进步:经过新石器时代的发展,人口大量增加,生产力水平不断上升,农业得到了发展。②地理位置优越:夏王朝建立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海拔高度合适,生态环境较好,大量人口集中于此。③资源和权力得到不断集中和整合:气候变化造成的资源匮乏导致权力集中,大禹治水成功收获了民望,赢得了部落的拥护。④生存环境相对稳定: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逐渐得到控制,人们的生存环境相对稳定。5.①科普作品传播知识,既要准确严谨,具备科学性,也应生动通俗,具有普及性。②文章开篇描述了大禹和地质学家、气象学家讨论洪水起源的场景,将大禹与现代科学领域的专家置于同一情境,借助大胆奇异的想象,引出文章话题;通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结尾运用文学化的抒情笔调,热切赞美了大禹的勇敢睿智,称许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能感染读者,引发共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9题答案】【答案】6.A7.D8.①两则文本所谈话题都是诗歌,引用论证自然贴切地辅助阐发了观点,例证使观点更具体真实,有助于表达作者对古典诗歌的深入思考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