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品质量检测与控制预案Thetitle"TextileQualityTestingandControlPlan"referstoacomprehensivestrategydesignedtoensuretheadherencetoqualitystandardsinthetextileindustry.Thisplanisapplicableinvariousscenariossuchasmanufacturingfacilities,retailoutlets,andimport/exportprocesses.Itoutlinesproceduresfortestingfabricproperties,colorfastness,durability,andcompliancewithsafetyregulations.Regularinspectionsandauditsareessentialtomaintainproductintegrityandcustomersatisfaction.Implementingthe"TextileQualityTestingandControlPlan"involvessettingupastandardizedtestingframework,establishingqualitycontrolcheckpointsthroughouttheproductionprocess,andtrainingstaffonpropertestingtechniques.Theplanrequirescontinuousmonitoringofrawmaterials,intermediateproducts,andfinaloutputstodetectanydeviationsfromspecifiedqualityparameters.Effectivecommunicationbetweendepartmentsiscrucialtoensureseamlessexecutionoftheplan.Therequirementsforthe"TextileQualityTestingandControlPlan"includemaintainingdetailedrecordsoftestresults,ensuringtheaccuracyoftestingequipment,andconductingperiodicreviewsoftheplantoadapttoanychangesinindustrystandardsorcustomerexpectations.Compliancewiththeserequirementsguaranteesthatproductsmeetthehighestqualitystandards,therebyfosteringtrustandloyaltyamongconsumers.纺织品质量检测与控制预案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检测准备1.1检测设备的选择与准备为保证纺织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检测设备的选择与准备。以下为相关内容:1.1.1设备选型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具有较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检测设备。在选择设备时,需考虑以下因素:设备的功能:应满足检测项目所需的所有功能,避免因设备功能不全而影响检测结果。设备的精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设备的稳定性:保证长期运行过程中,设备功能稳定,减少故障率。设备的可靠性:保证设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任务,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检测工作延误。1.1.2设备准备在检测前,对设备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认设备各部件正常工作;对设备进行校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准备必要的辅助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保证检测场所环境符合设备使用要求,如温度、湿度等。1.2检测方法与标准检测方法与标准是纺织品质量检测的核心,以下为相关内容:1.2.1检测方法根据纺织品质量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应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性:保证检测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纺织品的质量状况;实用性:便于操作,易于掌握;可靠性: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1.2.2检测标准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纺织品质量检测标准。检测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测项目:明确检测指标,如纤维成分、色牢度、甲醛含量等;检测方法:规定具体的检测操作步骤;检测判定:设定判定标准,如合格、不合格等;检测报告:明确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1.3检测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检测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纺织品质量检测的效果,以下为相关内容:1.3.1培训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其具备以下能力:熟悉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检测方法与标准;了解纺织品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1.3.2考核对检测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业务能力。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检测方法、标准、设备原理等;实际操作:设备操作、检测方法应用等;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等。通过以上培训与考核,保证检测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为纺织品质量检测提供有力保障。第二章样品采集与处理2.1样品采集方法纺织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过程中,样品的采集方法,以下为常见的样品采集方法:(1)随机采样法:按照一定比例,从待检测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此方法可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2)分层采样法:根据纺织品的不同层次、部位或特征,将待检测批次分为若干层次,然后从每个层次中随机抽取样品。此方法有利于发觉局部性问题。(3)重点采样法:针对纺织品中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或层次,有针对性地抽取样品。此方法有助于快速发觉关键问题。(4)委托采样法:在无法直接对纺织品进行采样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采样。采样过程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2样品处理与保存(1)样品处理:采集到的样品应进行以下处理:1)清洁:将样品表面的灰尘、杂质等清除干净,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2)预处理: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剪裁、折叠、浸泡等。3)标记:在样品上明确标记采集日期、批次、部位等信息,便于后续管理和追溯。(2)样品保存:为保障样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应对样品进行以下保存措施:1)密封:将样品放入密封袋或容器中,避免样品受到污染。2)避光:将样品存放在避光的环境中,防止紫外线对样品的影响。3)恒温恒湿: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保存。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样品的保存状况,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2.3样品编号与管理(1)样品编号:为便于样品管理和追溯,应对样品进行编号。编号规则如下:1)编号应具有唯一性,避免重复。2)编号应包含样品来源、采集日期、批次等信息。3)编号应采用统一格式,如“批次号采集日期序号”。(2)样品管理:建立健全样品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样品入库: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编号、名称、数量、采集日期等信息。2)样品出库:对检测完毕的样品进行出库记录,保证样品去向明确。3)样品存放:按照规定条件存放样品,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4)样品销毁:对过期、废弃或不再需要的样品进行销毁,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销毁过程应有详细记录,以便追溯。第三章物理功能检测3.1强力与伸长率检测3.1.1检测目的强力与伸长率检测是评估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承受拉伸负荷的能力及其形变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此检测,可以保证纺织品满足设计要求,保障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3.1.2检测方法依据GB/T3923.12013《纺织品拉伸功能的测定》标准,采用拉伸试验机进行强力与伸长率检测。检测时,将试样裁剪成规定尺寸,固定于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以设定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强力及相应的伸长率。3.1.3检测步骤1)试样准备:从待检测纺织品中随机抽取试样,进行预处理,如调湿、预张力等;2)设定参数:根据纺织品类型及标准要求,设定拉伸速度、拉伸距离等参数;3)安装试样:将预处理后的试样安装于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保证试样与夹具平行;4)进行试验:启动拉伸试验机,记录最大强力及伸长率;5)数据处理: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强力与伸长率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3.2耐磨性检测3.2.1检测目的耐磨性检测是评估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以保证其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用性。3.2.2检测方法依据GB/T211962007《纺织品耐磨功能的测定》标准,采用耐磨试验机进行检测。将试样固定于耐磨试验机的摩擦台上,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对试样进行摩擦,记录摩擦次数及试样损伤程度。3.2.3检测步骤1)试样准备:从待检测纺织品中随机抽取试样,进行预处理;2)设定参数:根据纺织品类型及标准要求,设定摩擦速度、摩擦压力等参数;3)安装试样:将预处理后的试样安装于耐磨试验机的摩擦台上;4)进行试验:启动耐磨试验机,记录摩擦次数及试样损伤程度;5)数据处理:根据试验结果,计算耐磨指数。3.3色牢度检测3.3.1检测目的色牢度检测是评估纺织品在洗涤、摩擦、汗渍等条件下,颜色保持稳定的能力,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褪色、不变色。3.3.2检测方法依据GB/T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标准,采用色牢度试验箱进行检测。将试样与标准色样一同放入试验箱,进行洗涤、摩擦、汗渍等试验,然后对比试样与标准色样的颜色变化。3.3.3检测步骤1)试样准备:从待检测纺织品中随机抽取试样,进行预处理;2)设定参数:根据纺织品类型及标准要求,设定试验条件,如洗涤时间、温度等;3)安装试样:将预处理后的试样与标准色样一同放入试验箱;4)进行试验:启动试验箱,完成洗涤、摩擦、汗渍等试验;5)数据处理:根据试验结果,评估试样的色牢度等级。第四章化学功能检测4.1pH值检测4.1.1检测目的纺织品pH值的检测是为了保证产品符合人体健康和安全标准,防止纺织品对皮肤产生刺激或引起过敏反应。4.1.2检测原理pH值是衡量纺织品溶液酸碱度的指标,通常采用电位滴定法、比色法等方法进行检测。4.1.3检测方法(1)样品准备:从纺织品中剪取适量样品,经充分振荡后,将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浸泡一段时间。(2)测量:将处理后的样品溶液倒入测量杯中,采用电位滴定法或比色法进行pH值测量。(3)结果判定:根据测量结果,判断纺织品pH值是否符合相关标准。4.1.4检测标准参照GB/T75732009《纺织品pH值的测定》等相关标准进行检测。4.2染色牢度检测4.2.1检测目的染色牢度检测是为了评价纺织品在加工、使用过程中色泽的稳定性,防止褪色、色差等质量问题。4.2.2检测原理染色牢度检测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对纺织品进行摩擦、水洗、汗渍等试验,评价其色泽变化程度。4.2.3检测方法(1)样品准备:从纺织品中剪取适量样品,根据不同试验方法进行预处理。(2)试验过程:按照摩擦、水洗、汗渍等试验方法进行操作,记录试验结果。(3)结果判定:根据试验结果,评价纺织品染色牢度等级。4.2.4检测标准参照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摩擦色牢度》等标准进行检测。4.3有害物质检测4.3.1检测目的有害物质检测是为了保证纺织品中不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保障消费者健康。4.3.2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偶氮染料、甲醛、重金属、芳香胺等有害物质。4.3.3检测方法(1)样品准备:从纺织品中剪取适量样品,进行预处理。(2)检测过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等方法进行有害物质检测。(3)结果判定:根据检测数据,评价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4.3.4检测标准参照GB184012010《纺织品安全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第五章纤维成分分析5.1纤维定性分析5.1.1概述纤维定性分析是纺织品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旨在确定纺织品中纤维的种类和性质。通过对纤维的形态特征、化学组成和物理功能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纤维定量分析和混纺比例分析提供基础数据。5.1.2方法纤维定性分析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显微镜观察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纤维的形态特征,如长度、直径、横截面形状等,以鉴别纤维种类。(2)燃烧法:将纤维样品进行燃烧,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火焰、烟、灰等特征,以判断纤维的化学组成。(3)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纤维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光谱特征判断纤维的种类。5.1.3注意事项在进行纤维定性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因样品不均匀导致分析结果失真。(2)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规程,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3)对于难以判断的纤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5.2纤维定量分析5.2.1概述纤维定量分析是在纤维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纺织品中各种纤维的含量进行测定。纤维定量分析结果可以为纺织品的质量评价、生产工艺改进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5.2.2方法纤维定量分析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显微镜法:通过观察纤维的形态特征,计算各种纤维的相对含量。(2)化学法:利用化学试剂对纤维进行溶解,根据溶解后溶液的浓度变化计算纤维含量。(3)仪器法:利用专门的仪器,如纤维含量测定仪,对纤维含量进行快速、准确地测定。5.2.3注意事项在进行纤维定量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2)对待测样品进行充分的前处理,如去除杂质、干燥等,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3)分析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分析结果失真。5.3混纺比例分析5.3.1概述混纺比例分析是针对纺织品中混纺纤维的含量进行测定。混纺比例分析对于了解产品的功能、指导生产和销售具有重要意义。5.3.2方法混纺比例分析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显微镜法:通过观察纤维的形态特征,计算混纺纤维的相对含量。(2)化学法:利用化学试剂对混纺纤维进行溶解,根据溶解后溶液的浓度变化计算混纺比例。(3)仪器法:利用专门的仪器,如混纺比例测定仪,对混纺比例进行快速、准确地测定。5.3.3注意事项在进行混纺比例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2)对待测样品进行充分的前处理,如去除杂质、干燥等,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3)分析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分析结果失真。第六章针织品检测6.1针织品尺寸检测6.1.1检测目的针织品尺寸检测旨在保证产品尺寸符合国家标准及客户要求,提高产品合格率,满足市场需求。6.1.2检测方法针织品尺寸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手工测量:使用卷尺、直尺等工具对针织品进行尺寸测量,适用于小批量生产。(2)自动测量:采用自动化设备,如针织品尺寸测量仪,对针织品进行快速、精确的尺寸检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6.1.3检测流程(1)准备检测工具及设备。(2)对针织品进行抽检,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3)根据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尺寸测量。(4)记录检测结果,并与标准尺寸进行对比。(5)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记,并及时反馈至生产部门。6.2针织品密度检测6.2.1检测目的针织品密度检测旨在评估产品的紧密度,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舒适度。6.2.2检测方法针织品密度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重量法:通过测量单位面积针织品的重量,计算得出密度。(2)体积法:通过测量单位体积针织品的重量,计算得出密度。(3)显微镜法:利用显微镜观察针织品的纤维排列,计算得出密度。6.2.3检测流程(1)准备检测工具及设备。(2)对针织品进行抽检,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3)根据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密度测量。(4)记录检测结果,并与标准密度进行对比。(5)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记,并及时反馈至生产部门。6.3针织品外观质量检测6.3.1检测目的针织品外观质量检测旨在保证产品表面光滑、无瑕疵,提高产品美观度及市场竞争力。6.3.2检测方法针织品外观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目测法:通过肉眼观察针织品表面,判断是否存在瑕疵。(2)仪器法:采用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投影仪等,对针织品表面进行检测。(3)物理法:对针织品进行拉伸、揉搓等物理试验,观察表面变化。6.3.3检测流程(1)准备检测工具及设备。(2)对针织品进行抽检,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3)根据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外观质量检测。(4)记录检测结果,并与标准外观质量要求进行对比。(5)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记,并及时反馈至生产部门。第七章机织品检测7.1机织品尺寸检测7.1.1检测目的机织品尺寸检测旨在保证产品尺寸符合标准要求,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7.1.2检测方法(1)使用标准量具进行测量,如卷尺、直尺等。(2)对机织品进行横向、纵向尺寸测量,保证尺寸准确。(3)按照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判定。7.1.3检测要求(1)检测环境:温度20±2℃,湿度65±5%。(2)检测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3)检测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准确,定期进行校准。7.1.4检测流程(1)准备检测设备、工具及样品。(2)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拉伸、熨烫等。(3)按照检测方法进行尺寸测量。(4)记录测量结果,与标准进行比对。(5)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记、记录。7.2机织品密度检测7.2.1检测目的机织品密度检测旨在评估产品的质量,保证其满足使用要求。7.2.2检测方法(1)使用密度计进行检测。(2)将密度计放置在机织品表面,读取显示数据。(3)按照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对密度值进行判定。7.2.3检测要求(1)检测环境:温度20±2℃,湿度65±5%。(2)检测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3)检测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准确,定期进行校准。7.2.4检测流程(1)准备检测设备、工具及样品。(2)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拉伸、熨烫等。(3)按照检测方法进行密度测量。(4)记录测量结果,与标准进行比对。(5)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记、记录。7.3机织品外观质量检测7.3.1检测目的机织品外观质量检测旨在保证产品表面无瑕疵,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7.3.2检测方法(1)目测法:对机织品表面进行观察,查找瑕疵。(2)照明法:在特定光源下,观察机织品表面的瑕疵。(3)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辅助工具进行检测。7.3.3检测要求(1)检测环境:温度20±2℃,湿度65±5%。(2)检测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3)检测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准确,定期进行校准。7.3.4检测流程(1)准备检测设备、工具及样品。(2)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拉伸、熨烫等。(3)按照检测方法进行外观质量检测。(4)记录检测过程中发觉的瑕疵,与标准进行比对。(5)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记、记录。第八章功能性检测8.1防水功能检测8.1.1检测目的防水功能检测旨在评估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对水分的阻隔能力,以保证产品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其应有的防护功能。8.1.2检测原理防水功能检测通常采用静态压力测试法、动态压力测试法或沾水测试法。通过对纺织品施加一定的压力,观察水分子是否能够穿透纺织品,从而判断其防水功能。8.1.3检测设备防水功能检测设备主要包括防水测试仪、动态压力测试仪、沾水试验装置等。8.1.4检测步骤(1)将待测纺织品样品固定在测试装置上;(2)对样品施加一定的压力,观察水分子是否穿透纺织品;(3)记录测试结果,判断防水功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8.1.5检测标准我国常用的防水功能检测标准有GB/T47452012《纺织品防水功能的测定涂层法》、GB/T47442012《纺织品防水功能的测定涂层法(动态压力法)》等。8.2透气功能检测8.2.1检测目的透气功能检测旨在评估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对气体的透过功能,以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舒适性。8.2.2检测原理透气功能检测通常采用透气功能测试仪,通过测量纺织品在规定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气体透过纺织品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其透气率。8.2.3检测设备透气功能检测设备主要包括透气功能测试仪、气体流量计等。8.2.4检测步骤(1)将待测纺织品样品安装在测试装置上;(2)调整测试装置,使气体以一定的压力通过纺织品;(3)记录气体透过纺织品的质量或体积,计算透气率;(4)判断透气功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8.2.5检测标准我国常用的透气功能检测标准有GB/T127042009《纺织品透气功能的测定》、ISO92371995《纺织品透气功能的测定》等。8.3抗菌功能检测8.3.1检测目的抗菌功能检测旨在评估纺织品在一定条件下对细菌的抑制生长能力,以保证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良好的卫生功能。8.3.2检测原理抗菌功能检测通常采用琼脂扩散法、平板计数法等。通过对纺织品样品进行细菌接种,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判断其抗菌功能。8.3.3检测设备抗菌功能检测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箱、微生物计数器、琼脂平板等。8.3.4检测步骤(1)将待测纺织品样品进行细菌接种;(2)将接种后的样品放入细菌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3)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记录结果;(4)判断抗菌功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8.3.5检测标准我国常用的抗菌功能检测标准有GB/T209442007《纺织品抗菌功能的评价》、ISO207432007《纺织品抗菌功能的评价》等。第九章检测结果处理与分析9.1检测数据整理与统计9.1.1数据收集与整理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需将所获得的检测数据按照规定格式进行收集与整理。数据收集过程中,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数据遗漏或错误导致分析结果失真。9.1.2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计算各检测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以反映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运用图表、柱状图等工具,对检测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3)针对不同批次、不同生产日期的纺织品,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以发觉潜在的质量问题。9.2检测结果判定与评价9.2.1判定标准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对检测数据进行判定,包括以下内容:(1)判断检测指标是否达到标准要求。(2)分析检测指标与标准限值之间的差距,评估质量风险。(3)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如合格、不合格、严重不合格等。9.2.2评价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1)单项评价:针对每个检测指标,分别进行评价。(2)综合评价:将各检测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得出整体质量评价。(3)趋势分析:对连续多个批次的产品进行质量趋势分析,评估质量改进效果。9.3检测报告编写与发布9.3.1报告编写检测报告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编写:(1)报告格式:采用统一的报告格式,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件等。(2)报告内容:详细记录检测过程、检测数据、判定结果及评价等内容。(3)报告语言:使用规范、严谨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主观的表述。9.3.2报告发布检测报告的发布应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性:在检测完成后,及时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客户。(2)保密性:对涉及商业秘密的报告内容,采取保密措施,保证信息安全。(3)可追溯性:报告发布后,应建立档案,便于查询和追溯。第十章质量控制与改进10.1质量控制措施1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LCoS显示芯片市场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增强客户互动与品牌忠诚度计划
- 知识的明灯幼儿园教学工作计划文档
-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总结与展望计划
- 2025至2031年中国熊猫大红印花双面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学生特长与个性化发展支持计划
- 年度教学工作总结与展望计划
- 小班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活动计划
- 现代生产管理工具的运用计划
- 2025-2030复肥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预制菜销售合同8篇
- 2025年上半年浙江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招聘政府雇员8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春教科版(2024)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中考语文试卷名著专题汇编《骆驼祥子》看图题(含答案)(截至2024年)
- 2025年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天车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设备采购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人博会贵州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国家医保局-2024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培训班-DRG.DIP2.0版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