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1课白鹭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
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课题白鹭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
1.认识“鹭、嫌”等7个生字,会写“鹤、宜”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
等18个词语。
教学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目标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
重点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
难点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1.认识“鹭、嫌”7个生字,会写“素、宜”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具课件,白鹭的图片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运用谜语引入,提
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
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情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
境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
导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入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
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
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
日。《白鹭》也作《鹭鹭》。白鹭就是鹭鹭,它是鹭的一种,
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这一环节非常重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
吗?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设计这一环节,是
新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
课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
探(板书:白鹭——外形美)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
究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学打下基础。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
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课堂背诵优美的段落,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
小结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
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及拓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
六、布置作业。
展延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
1.掌握课后生字词。
伸文的爱好。
2.背诵课文。
课堂检测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这个xidzi()里装着一只kbushao(),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2.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aihe()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二、选词填空。
嗜好爱好
L打篮球是我的(),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因此身体很不好。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
是。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四、“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第二课时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教学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
目标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
情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生字词的把握情况,
境
精巧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
导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识。
入惠美中不足散文诗
3.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通过对重点句子的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把握,体会白鹭的美,
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
新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爱之情,从而明白作
课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者的写作意图。
探①鹭是——首精巧的诗。
究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
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
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
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O
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
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
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国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
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一一清晨;描绘的状态一一悠然,
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21)通过合作探究的方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式把握主旨,既能锻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炼学生的合作意识,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一一喜爱赞美又能提高参与度,同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时还能让学生从别人
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身上学到解决这类题
的本质。目的方法。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四、小结。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
课堂目标,设计这个环节
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
小结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
比喻二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
及拓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
诗情画意。
际中,以加深对所学
展延五、布置作业。
知识的巩固,提高写
伸
作能力。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外产美[、
白鹭(精巧的诗)身串美:流线型结构、
长核、脚(韵在骨子里的散
板书
图画美一-清田独钓图文诗)-一喜爱
设计悠然美一-清晨望哨图赞美
清澄美-一黄昏低飞嶷
课堂检测,
扇面打。
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V
镶(嵌倩)适(宜LU)白(鹤贺)(兼嫌)气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苍鹭,也餐。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箪了。()
2.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
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而&然。()
3.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
三、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句话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A比喻B对比C拟人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我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感受意境
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2.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关注较少,造成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在讲解课文的写作手法时一带而过,部分同学不能很好把握。
总之,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今后教学中,要在注重朗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不同形
式的阅读方式,比如默读,希望这样能加快阅读速度而且能更快地理解课文。同时我还要多多
关注这些学困生,使他们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第2课落花生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
家,学者。《落花生》是许地山的著名散文,这篇文章抒情性不强,主要部分是以“实录”的
对话形式出现,主要通过描写父亲对花生的谈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
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的道理。
课题落花生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
1.认识“榨、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
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
目标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
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
的作用。
教学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重点
教学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
难点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1.认识“榨、榴”等6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
目标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运用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一1941年8月4
日),名赞一(kil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
情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
境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
导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入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
《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间》《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
间故事》等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
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
谈?(出示课件2)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
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
序号。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
分组比赛读)。下坚实的基础。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新(出示课件4)
课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探(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
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设计这一环节,是让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
理解。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
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
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打下基础。
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
地点。
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
过程。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设计意图:让学生带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着问题读课文,做到有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的放矢,激发学生的探
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究欲望,提高学生解决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问题的能力。】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
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
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堂
四、布置作业
小结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
及拓
2.熟读课文。
展延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伸
课堂检测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
1我.现在不方便(bionpian)把进价告诉你,不过这件商品已经非常便(bianpian)宜了。
2.花生可以作izhdzha)油,还能做出各种美味来,用途真的很多;
二、辨字组向。
亩()播()亭()
母()翻()停()
三、用下列加点词语造句。
1.人攀做有用的人,不攀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没过几个月,花生盾券收获了。
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
目标
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这一环节的设置,
情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既能回忆巩固上节课
境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的内容,又能让学生
导
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明白这节课的重点,
入
感情的方法。有的放矢。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
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
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
8)
3.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的方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
(1)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与度,体现学生学习
①出示父亲的话。的主体地位。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采用理解重点词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重点句子的方式,
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一一、一—让人一见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
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想感情,并从中受到
新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启发。
课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探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
究
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
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
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
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
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
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
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
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
效果和感染力。
(出示课件13)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
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
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
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
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
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
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
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
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
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b.讨论交流有助于让学生把握内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容,明确文中蕴含的
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思想感情,并且从中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受到启发。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思考练习2)(出示课件15)
种花生f()~*()f()
(板书:收花生品花生评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
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
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
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
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
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
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
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
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设计“拓展延伸”
课堂这个环节既能巩固这
小结五、延伸拓展节课所学的知识,又
及拓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的
展延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感悟或体会加深理
伸解,运用到实践中去,
提高学生的能力。
'收花生
落花生.品花生,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板书
评花生一一对比(桃子、石榴等)
设计L
课堂检测
教学反思
一、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浇饶)水(吩粉)咐爱(暮慕)高(矮委)
二、选词填空。
居然必然
1.人生道路上()会遇到挫折,我们要乐观面对。
2.这道题他()做对了,太出乎意料了。
三、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A做人不能炫耀自己,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B要做一个能挣钱的人。
C要做一个会做事的人。
四、请参照文中对比的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事物。
第3课桂花雨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琦君写的一篇优美散文。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
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题桂花雨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
1.认识“梦、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
词语的意思。
教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
目标思想情感。
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
情趣。
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
重点想情感。
教学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
难点爱家乡的情感。
第一课时
1.认识“篁、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8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
教学词语的意思、。
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
思想情感。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运用诗歌导入,既
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能复习学过的知识,又
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情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趣。
境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设计这个环节,有
导吧!(板书:桂花雨)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学
入(出示课件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
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修养。
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
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新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设计初读课文这个环
课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学
探解其含义。习能力,又能锻炼学生
究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的总结能力。
“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
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5)
2.小组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
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
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
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
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
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
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件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
(板书:爱桂花一一摇桂花一一思桂花)
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
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
怎样的感情?
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
生答,师总结
板书:
爱桂花一一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一一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充满欢乐
思桂花一一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
又现故乡桂花情
深埋心中
课堂整体感知课文,有助于
四、作业布置。
小结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
1.听写本课生字。
及拓文内容,小组交流讨
2.收集有关“乡愁”的句子。
展延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参
伸与度,提高学生兴趣。
课堂检测
一、读拼音,写字词。
1.我非常喜欢Idnhua(),喜欢它那优雅的外形,幽幽的香气。
2.这个卖ddbing()的p6Po()非常慈祥。
3.你越动,它就chdn()得越紧。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我喜欢的是桂花。()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
3.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三、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管。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四、下面没有在文中出现过的事是()o
A摘桂花B摇桂花C思桂花D捡桂花
第二课时
教学1.通过阅读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把握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目标2.通过把握语言描写,体会人们思乡的情怀。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设计复习导入这
一、复习导入个环节,能复习上节
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的内容,并加以巩
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固,同时对这节课是
情
一个有效的衔接。
境
听写这个环节的
导
二.听写生字词。设计,能检验同学对
入
桂花木兰花台风糕饼至少完整茶叶爹筐上节课所学生字的掌
婆婆浸入尤其缠着握情况,同时也能检
(请小组长看小组同学的听写情况并向老师汇报。)查学生课下学习的情
况。
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新
并画出有关的词句。
课
2、将你找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探
3、重点品味摇桂花的乐趣。(出示课件13)把重点句子的理解作
究
思考:(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2)为重点,能有效地帮
理解“总是”。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
生答,师总结:“总是”一词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乡情感,并给学生带
之情。来深切的体验。综合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采用各种阅读方式,
生答,师总结:“乐”字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有利于学生更深地把
“使劲”写出了“我”摇桂花的状态。这句话是“摇桂花对我握课文内容,加深情
来说是件大事”的具体化。感体验。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边自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
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随机指导)
齐读。
引导学生理解:摇桂花带给“我”的乐趣,以及长大后对家乡
的热爱和怀念。
四、对比阅读,反复体会
1、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
子里的桂花。”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答,师总结:这是母亲内心的感受,因为家乡院子里的
桂花和母亲朝夕相处,母亲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母亲是用感
情体味两地桂花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受。
2、浏览全文,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
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生答: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
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总结:这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故乡桂花的香。觉得故乡桂花香,
是因为“我”的母亲对故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所以觉得它
更香一些。
(1)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
(2)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
3、杭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
4、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因为桂树
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而母亲为什么还要说“这里的桂花再
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答,师总结: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
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
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生
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还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
中的分量。
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体现出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5、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也感染了作者。体会“于
是,我又想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
阵阵桂花雨。
生答,师总结
作者通过回忆“摇花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板书: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
五、小结
“写一写”这个环
课堂这节课,我们通过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了作者
节是让学生把所学运
小结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令我们感动。
用到实际的一个有效
及拓六、布置作业。
的办法,能提高学生
展延1.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一背,并抄下来。
的写作能力。
伸2.写一写,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录下难以忘怀的人或
事。
(爱桂花一-------喜欢它迷人的香z气
桂;代盛开,香气四溢
窑桂花摇,客桂花,如雨飘下充满欢乐1
十四季,香甜生活点点桂花雨
板书
桂花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有答案)
-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江平初中达标名校2025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解析
-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电路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5月考试卷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吉林省靖宇县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古代汉语专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长春中医药大学《综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学院《药物文献检索与专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地球物理勘探-第三章磁法勘探1
- 脑梗死教学查房-课件
- 试剂售后承诺书
- 放空气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 吃动平衡宣讲-李士雪课件
- CDMA数字光纤直放站CRRU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0年)
- 特种设备(承压类)生产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清单
-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专项练习
- 医院药学智慧装备规划建设构想
- 2023年防腐防火涂装、钢结构变形检测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