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教案(二)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教案(二)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教案(二)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教案(二)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教案(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

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

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段落的大意。

3、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

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5、能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三、复习重点:

1、落实单元知识点,精读课文重点句、文学常识。

2、掌握本册书积累的内容,并能运用到实际表达中。

3、能够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能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概括文章的段落主要内容。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及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严谨的特

点。

四、复习难点:

基础知识:

字意的理解

阅读理解:

1.联系上下文解词

2.说明性文章的要点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3.概括段落大意

归纳主要内容、分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五、复习内容:

1、积累:

①正确认读、听写本册生字。

②语文园地中的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

③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④各单元需要默写、背诵内容。

2、阅读:

①了解课内文章主题、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

②对课文中重点段落的理解(表达方法效果、说明方法效果等)。

③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句子的意思(参见试卷中根据意思写词

语的题型)。

3、习作

①能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作文。

②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③能用课文中出现的结构进行写作。(如:总分段式。)

④复习教材中的作文。

四、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辅差工作不放松。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

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

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

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

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五、具体安排

时间复习范围复习内容

1.1~1.4第1、2单元1、单元知识点、

2掌握积累的内容

3、易错音

4、单元文学常识

5、说明文(说明方法、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1.5~1.8第3、4单元1、单元知识点、

2掌握积累的内容

3、易错形

4、单元文学常识

5、多音字、四字词语

6、修辞方法及内容结构

1.9^1.10第5、6单元1、单元知识点、

2掌握积累的内容

3、字义及查字典

4、单元文学常识

5、各类特殊结构词

6、概括主要内容

1.11-1.12第7、8单元1、单元知识点、

2掌握积累的内容

3、过渡句

4、单元文学常识

5、各种句式

6、联系上下文解词

1.14-1.15综合复习1、各单元内容易错点

2、做综合卷

3、评价人物

1.16回顾易错的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进行

各单元作文内容进行指导查缺补漏

1.1-1.4日一、二单元

易错音

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并讲解重点字词

附件易错读音

闷men热愁闷men闷men葫芦闷men闷men不乐

大堤di屹yi立恢hui复风号hdo浪吼停泊b6缝隙自ngxi规律府不可计

数shti薄雾b6咫尺zhi颤动chGng—•幅fii兴奋xing一模一样mil

霎时shG美誉yii踮脚didn人迹罕至h^n涨潮zhdng似乎si映衬ch的屋脊j

I均jUn匀yiln叶茎jlng洞穴xu6即ji使扒ba土隧sui道dGo较jido大

倾斜qing藁穴chdoxud静谧mi软禁jin堤岸di铺开嫩茎jing比较jido

召zhGo开骤雨zh6u允y£in许仍然r6ng不禁jin

逃窜cudn彼bi此树杈chG背bOi包一副fii仍rdng旧脸颊jid诧chd异绽

zhan放狂风大作zub撒sd谎铁锹qido拽zhudi住龊zl牙yd咧1艳嘴

强qiang迫强qiang占勉强qiang强qiang颜欢笑huanxiao大模mu大样附

fii近净角ju©供养gOng引吭hdng大叫即ji•将头颈jing从容c6ng的确

qu6解闷men暖和huo没完没了liao开辟pi屏bing息玩耍shua枝折she

花落腔调dido窥kul伺si涟lidn漪yi泥泞ning一撮cu。

欺侮qiwu可恶wii倘tdng若奢sh。侈chi主宰zhtizai凋dido谢

涨zhang潮侍shi候应ying接不暇xia暂zan停

前FT

辿屋咯幅更6Q

建楚相佚强

附件易错读音

闷men热愁闷men闷men葫芦闷men闷men不乐

大堤di屹yi立恢hui复风号hdo浪吼停泊b6缝隙fGngxi规律Ki不可计

数shu薄雾bo咫尺zhl颤动chang一幅fti兴奋xing一模一样mu

霎时shG美誉yii踮脚diin人迹罕至hdn涨潮zhdng似乎si映衬chGn屋脊j

I均jUn匀ydn叶茎jing洞穴xu6即ji使扒bd土隧sui道dGo较jiGo大

倾斜qing童穴chdoxu6静谧mi软禁jin堤岸di铺开嫩茎jing比较jido

召zhdo开骤雨zh6u允y£in许仍然r6ng不禁jin

逃窜cudn彼bi此树杈chd背附包一副fii仍r6ng旧脸颊jid诧chd异绽

zhan放狂风大作zu。撒sd谎铁锹qido拽zhudi住龊zi牙yd咧]迷嘴

强qidng迫强qiang占勉强qidng强qidng颜欢笑huanxiao大瘾mu大样附

fii近净角ju6供养gOng引吭hdng大叫即ji将头颈jing从容c6ng的确

que解闷men暖和huo没完没了lido开辟pi屏bing息玩耍shuS枝折she

花落腔调diGo窥kui伺si涟lidn漪yi泥泞ning一撮cu。

欺侮qiwu可恶w€i倘的ng若奢sh。侈chi主宰zhtizdi凋dido谢

涨zhing潮侍shi候应ying接不暇xid暂zdn停

说明方法教案

说明方法训练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回忆所学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过程,运用小组活动、读写结合的方法,

学生能够掌握各种说明方法的应用,能够正确判断句中所用说明方法,培养孩子整理、分析

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辨析各种说明方法并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析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阅读训练,你们还记得这篇文章吗?(出示:新型玻璃节选)(学生:

记得,《新型玻璃》)那谁还记得这是一篇什么文章?(说明文),很好,那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啊?(文中运用了说明方法),恩,你真会观察,那同学们我们今天就针对说明文中“说明方

法”进行一次训练课。(板书:说明方法训练)

(-)教学实施:

1.复习旧知:

提问: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方法呀?(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

你们说的都很好,那这么多说明方法怎么用啊?我们快来看一看刚刚这段内容,谁来说

一说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写在小卷子背面。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谁来说一说?(学生: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找出句中关键词语进行回答)

恩,那到底什么是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啊?引出概念:

2.阐述概念

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

例法。

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

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

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

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师:请你画出概念中重要信息?(学生批注,重点区分作比较、打比方)

3.总结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的信息都很正确,能够用关键词语将这几种说明方法,进行区分。那我

们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你是怎样找到文中的说明方法的啊?有什么小窍门?

(学生:1.读文章2.画出重要信息3.找相应说明方法)

师:你们真聪明,都会归纳方法了,那现在快来检验一下自己的成果,找出你手中小卷子中

前五个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学生作答)

(集体交流反馈)如果你遇到比较难判断的句子怎么办啊?(学生:我们可以找出句子中比

较重要的词、句子、进行对比)

师:真有方法你们。那现在你再来看一看这一段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学生作答手中

相应小卷子:百兽之王一虎)

(学生反馈,集体交流)提问:同学们,你们刚刚都很棒,运用刚刚我们自己总结的方法把

这段文章的说明方法都找到了,那老师这里有个问题了?谁来说一说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

处啊?(学生:能够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

3.小结:

恩,不错,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具体的了解文章中所要介绍

的这一事物的特征。

4.当堂检测:

那今天的课己经进入尾声了,最后,请大家再继续把刚刚小卷子中剩下的五个题写完,

这一次,看一看谁真正的掌握了我们这一节课的知识。做的既快又准确!

(学生当堂检测)

(三)板书设计

说明方法训练

打比方方法:1.读文章

作比较2.画出重要信息

列数字3.找相应说明方法

举例子

下定义

分类别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考题解析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感知考试题型。

3、探究答题策略。

4、灵活掌握答题方法。

学习重、难点:灵活掌握答题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说明文以科学、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2、考察重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其中语言的准确性往

往体现在文中一些表时间、表数量、表程度、表范围的词上。

3、找一找: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两个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

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

答:①②

答案:大多数不断

二、感知题型(一)

1、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作用。)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动物因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答:“日益”指程度一天比一天深,突出强调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2、师生共同归纳(一)答题技巧:

①A本意②A在文中意思(突出强调或说明事物的什么特点)。

3、温馨提示:这道题主要是考察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要准确地回答问题必须结合具体的

语境进行分析。

4、试一试(生生讨论):

⑦……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已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的虎总量就由

6万只锐减为2000余只。……()

说说加点的词的作用。

答:“仅仅”是说明时间短,突出强调老虎数量减少之快。

……其实,回归反光材料主要归功于其中含有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试题《反光

材料》)选文加点词"主要''有什么作用?

答:"主要”表限制,说明含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在回归反光材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感知题型(二)

1、例如题:

……③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师生共同探讨)

答:不能去掉。“容易”在文中就起到了限制作用,限制了小麦发生"赤霉病''的可能性,

表示小麦患“赤霉病''的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说的内容就绝对化了,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

去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师生归纳(二)答题技巧

①不能去掉

②A在文中作用(本意+文中意)

③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

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试一试(生生讨论)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因为“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

但并不是石拱桥“到处都有”,如果去掉,就变成石拱桥到处都有,这不符合客观实际,所以

不能去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试题《海洋是未

来的粮仓》)

问题: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

还有其它环境问题,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去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

科学性

四、拓展练习,小组讨论,写出答案。

(-)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

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

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

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这种笨重的书

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

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

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

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

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

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

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

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中“一般”一词能否删去?

(二)

第③段“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

一词中“昼伏夜出”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删去。以“昼伏夜出”加以限制,说明光污染主要是扰乱那些夜间活动的野生动

物的生理节奏。而不是对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有同样的危害,若去掉就不能准确地说明这一点,

所以不能去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五、整理笔记

说明文语言准确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性考题解析(2)问A(2)解词。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

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

“有余”等表数量。

(3)原句意思

(4)若删去,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与原句

不不符合。

(5)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五、作业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

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

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

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

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

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本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8

修辞手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回顾所学,知道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说明方法有打比方、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2.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掌握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正确判断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并能够把字写正确。

2.难点:学生掌握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主体+突出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回顾所学过的修辞手法。

(1)预设:比喻、排比、夸张、拟人。

2.举例造句说明各类别修辞手法的特点。

(1)预设:比喻:有本体和喻体。

拟人:把事物的特点人格化。

夸张: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事物的感情。

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

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3.说明方法的类别: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强调每种类别的字不能写错。

可以采用默写的方式,现场检验。

4.举例区这几种说明方法。

(1)牧羊人说:羊是一只“活温度计”,如果它喜欢躺在屋檐下,天就要下雨;如果羊在草地上

蹦跳,则为晴天。

句子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2)其中,最大的蓝鲸身长约30米,体重100吨左右,相当于30头大象或10000公牛。

句子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5.讲解说明方法的作用:主体+特点。

6.课堂练习。

结构内容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借助中心句或总起句、过渡句、概括提炼、关键词等方法确定写景状物、说明

文的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内容。

【教学重点】借助中心句或总起句、过渡句、概括提炼、关键词等方法确定写景状物、说明

文的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内容。

【教学难点】借助中心句或总起句、过渡句、概括提炼、关键词等方法确定写景状物、说明

文的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文内容回顾:

1、大家回忆一下,本学期学过的让你感到十分幽默的课文有哪些?(《白鹅》)白鹅最大

的特点是什么?(高傲)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它的高傲的?(叫声、步态、吃相)

PPT出示: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提示:抓住总起句可以快速判断。

2、除了动物,对于文化遗产,例如《秦兵马俑》,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呢?(规

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PPT出示:兵马俑规模宏大。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提示:中心句及过渡句(承上启下)可以帮助进行判断。

3、小结:写景状物的内容概括: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

二、回顾《目标》中的课外阅读,巩固方法:

1、小组合作,从《目标》中搜集有关结构内容的题(借助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的)

进行方法巩固。

P3《家乡的小河水》第2题一一段首的中心句。

P14《丹顶鹤》第1题一一过渡句

P22《螃蟹》第1题一一过渡句、中心句

P24《大青耗》第1题一一中心句、过渡句

P29《小镇的早晨》第10题一一中心句/总起句

P36《莫高窟》第1题一一段首中心句

P37《黄山》第1题——总起句

P45《动物也能预测天气》第1题一一段首中心句

2、除了借助有标志性语句的方法,还有些稍有难度的需要适当的概括提炼,或借助关键

词来判断。小组讨论:

P59《3D打印机》一一概括提炼、段首中心句

P51《“水滴”船》第1题一一概括提炼、中心句

P32《海南岛》第3题一一概括提炼、过渡句

P2《绍兴》第2题一一总结句,关键词“还是”

三、拓展练习,巩固方法:

(-)游西岳华山

我见过怪石嶙峋的张家界,游览过风景秀丽的桂林山,但却从来没有看到过西安华山这样的

山。西安的华山真高啊,一座座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从山脚往山上看,根本就看不到山顶;

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奇峰罗

列,姿态万千;西安的华山真险啊,虽然通往山顶的小路两旁都修筑了栏杆,栏杆与栏杆之

间都有铁链相连,但走在上面还是令人心惊胆寒。

行至“苍龙岭”,我发现它真是名副其实。一条崎岖的小路修建在陡峭的石崖上,它酷似一

条神气活现的苍龙在半空里起舞。走在这陡峭狭窄的小路上,我的脚有些发颤,手也不由自

主地紧紧抓住路旁的铁链。我不敢回头看,甚至连身旁那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色都不敢多看一

眼。真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

直到走过了“苍龙岭”,我才长舒一口气,转身向身后望去,发现原来“苍龙岭”又是那么

美丽迷人:高高的山峰大半个身体被白色的云雾吞没了,只留下了深绿色的山尖,让人产生

走进仙境的感觉。而那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苍龙”就像一架通往仙境的天梯。这时我不

由想起一句古诗:“举首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西岳华山不仅风景奇特迷人,而且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呢!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沉香劈山救母,

传说中...

西岳华山是一座美丽的山,是一座神奇的山,令所有游客都竖起大拇指的山!

本文从、两方面写西岳华山的。(4分)

(二)美丽的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

带一一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镜子,湖边的青山,

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

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

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

生遐想,兴奋不已。

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这里的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

鲸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鱼、银鱼……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

的时候,鄱阳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

网鱼虾装满了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渔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本文是从和两个方面写鄱阳湖的。

(三)秋天的香山公园

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

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枝叶浓密,人走进

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

的。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在大片大片

的鲜红中央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一

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人们不由

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阳光洒在水面上,

闪着耀眼的光芒。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一串连成片,鸡冠顶起了花冠。那品种繁

多的菊花,伸开了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不管是什么花,都

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

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秋天的香山公园的?

1.9-1.10概括主要内容阅读训练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归纳,整理小学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

的体系。

2、通过讨论、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规律、总结学习规律,运用学习规律解决问题,提高

学习及复习的效率。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并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讨论、归纳、练习复习小学阶段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讨论与练习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力求通过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在平时的课上,我们学习了归纳主要内容的一些方法,谁还记得?(板书:

段意综合法、串联要素法、句子摘录、课题扩充法)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在概括主要内容上

还存在一些问题。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到底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帮助我们概

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2.同学们你们对这篇文章还有印象吗?(出示:《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请你快速浏课文,思

考一下,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写在老师下发的题纸上。

(学生阅读,概括,教师巡视指导,找出代表性的,进行投影展示。)①请认真聆听,并来来

评评他概括出来的主要内容的优缺点。②你觉得他概括得好吗?为什么?第一个太啰嗦了(没

有用简洁的语言,第二个太简单了(丢掉内容了)

小结:刚刚我们在分析这几位同学概括“《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运

用了“六要素和综合段意”方法,那同学们,当我们在用六要素和综合段意来概括主要内容

时,是不是我就可以把各段段意综合在一起就可以了?(不可以,那样太啰嗦了)那该怎么

办啊?(要注意区别重点段落与次要段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那怎样才能在重点段落中找到重点突出的信息呢?你有什么方法?(方法:1.速读

2.画出重点词语并做批注3.用四要素可以用一句简洁流畅的话把这些内容有序的联系起来)

这样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那你现在能不能根据这些方法,自己修改一下刚刚自己写的主要内容呢?

过渡:同学们你们现在掌握这种方法了吗?我们来一起练习一下,看看谁掌握的最好!(做题

纸中小阅读片段节选。

(学生作答,教师巡视指导,投影交流)

师小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多样,我们更要灵活运用。(板:方法多样灵活应用)

我们就是要在练习中擦亮眼睛,多动脑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在不断的发现与总结中逐步

提高能力。

四.课外延伸

刚才我们完成了课内课文的练习。现在我们运用六要素、四要素、串联段意等方法综合能

准确概括主要内容。阅读以下篇目,练习巩固。

五.课堂小结

师总结:真好!一课一收获,一步一个脚印。是啊!今天,我们只是通过复习概括文章的主

要内容,就能这么多的发现,那么,以后在复习别的内容时,同样也可以通过观察、发现、

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我们的复习一定会更有效!

六、板书设计

概括主要内容

段意综合法、段(抓重点词、批注)

串联要素法、方法多样

六要素、灵活应用

四要素

1.14-1.15用准确的词语评价人物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用准确词语评价人物的方法。

2.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巩固用准确词语评价人物的答题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检查、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用准确的词语评价人物的方法。

2.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巩固用准确的词语评价人物的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巩固用准确词语评价人物的答题方法。

一、导入(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

从平时的学习和试卷分析中,同学们“评价人物”这部分内容,在理解和掌握上还存在着一

些问题,其中,不能用准确的词语来概括人物品质是我们的最大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针对

这样的问题来进行学习。

二、导入

(一)教方法

出示例文1: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指挥部与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

向这一新的难题发起攻击。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

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

里。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科技人员是怎样的人?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科技人员不怕失败,经过两百多次失败后,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

2.科技人员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工作的人。

3.科技人员是不怕困难的人。

我们怎样才能用准确的词语评价人物呢?

第一步“找找重要词语,圈点勾画筛选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语;

第二步“比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和两百多次进行比较,结合文章内容,看哪个最重要,最

能体现文章主要表达的意思?(两百多次)

第三步“想”。概括的词语都可能有哪些?(不怕困难、顽强、不向困难低头、不畏艰难、坚

持不懈)

第四步“选从中选出最能够体现人物精神的词语(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二)初步巩固(扶)

浩泉虽然有些不合群,但在班里是个学习尖子。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准是第一。两个月前,

班里来了个叫徐文的同学,他的成绩也很好,没多久,就夺得了全班的冠军。而且,他脾气

随和,总能对同学的小过失给予谅解,连原来经常围着浩泉转的同学,也被徐文吸引过去了。

浩泉因此对若文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妒意。他利用各种机会,对徐文冷嘲热讽。徐文对此只是

付之一笑。

这天中午,徐文在食堂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浩泉趁机借题发挥,把整个汤碗泼到了徐文身

上。在场的同学有的大声斥责浩泉。这时,老师走过来了,问:“出了什么事?”一个同学附

在徐文耳边说:“别便宜那小子。”可是徐文却轻描淡写地对老师说:“这事不怪浩泉,是我自

己不小心碰到他了。”原来准备挨老师一顿批评的浩泉,这时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老师走后,

他才小声对徐文说:“把衣服脱下来让我洗了吧!”“噢,我自己洗就行了。”“不,不,是我弄

脏你的……”结果,两人拿上水桶,一道高高兴兴地来到洗衣池边……

你认为徐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1.找出文章中体现中心的重点句用直线画出来。

2.列出想到的可以概括人物品质的词语()

3.通过比较筛选出你认为最准确的词语()

大方宽容大度有风度宽宏大量

(三)总结一一用准确的词语评价人物

1.医生在抗震救灾的前线克服困难,医治伤者(救死扶伤、医德高尚)

2.抗日战争中无数的中国军民以一片赤胆忠心,以顽强的精神,打跑了日本人

(热爱祖国、不屈不挠)

3.张老师办事十分公正,没有私心。经常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大公无私)

4.在献血车前,人们积极踊跃献血。(助人为乐)

5.小明学习特别认真,已经达到顾不得睡觉,而且还忘记了吃饭的地步。(勤奋刻苦)

6.打破常规,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敢于尝试,然后得到创新。(勇于创新)

7.滑冰运动员在冬奥会前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去,为国争光,夺取金牌。(刻苦训练、

为国争光)

8.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光荣事迹人人皆知,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毫不畏惧牺牲生命。

(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9.文天祥为了抵抗蒙古南侵,带兵英勇抗击敌人。(坚强不屈、民族气节)

10.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在2:0失利的情况下连赢三局,最终以3:2胜利。(坚韧不拔、

为国争光)

11.雕塑大师罗丹,对待自己的每一个作品十分严格,稍有不满意便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12.王虹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班里第五的好成绩。(奋

发图强、不断进取)

13.王明身为班长,做事情不辞辛苦,毫无怨言。(任劳任怨)

14.王虹意志坚强,在学习的道路上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百折不挠、意志坚强)

15.张明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毫不马虎。(一丝不苟)

16.张海迪身残志坚,虽高位截瘫但仍然自学五门外语'(自强不息、身残志坚)

17.杨老师在工作时总是小心谨慎;认真踏实。(兢兢业业)

18.王红同学具有特别优秀的品质在路上捡到财物不隐藏起来,而是想方设法交还失主。(拾

金不昧)

19.面对别人误解,不斤斤计较。(宽容大度)

20.面对洪水,许多解放军战士不顾个人安危,纷纷跳洪水中修补大坝,确保人民财产安全。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1.答应别人事情总能按照约定去做(诚实守信)

22.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卧冰捕鱼(孝敬父母)

23.老师经常给学生补课,深夜还在钻研教学。(爱岗敬业、师德高尚)

24.在危险面前毫不慌张。(沉着冷静)

25.诸葛亮草船借箭。(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26.包拯怒锄自己的亲生外甥。(铁面无私)

27.在大街上勇斗歹徒,与不法行为作斗争(见义勇为)

28.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日夜操劳。(鞠躬尽瘁)

29.席主席深入到牧民家中,与牧民亲切交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四)回忆方法

第一步“找

找重要词语,圈点勾画筛选有效信息,抓

住关键词语;

第二步“比

结合文章内容,看哪个最重要,最能体现文

章主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步“想

概括的词语都可能有哪些?

第四步“选,

从中选出最能够体现人物精神的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现状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小学生活,学生的学习能力日趋成熟。大多数学生能自主预

习、识字、读文。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在离开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仍能自

觉自学,阅读。约7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仍不

容乐观。主要问题是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佳,书写现状稍差,作业本整体不够

洁净,课文背诵默写情况整体欠佳,后进生稍多,学科成绩两极分化。

【问题成因】

找出以上的问题,归类成因如下:

1、少部分学生家庭作业没有完成的原因为家长缺少监督。

2、书写整体不够端正的原因为缺少老师耐心、专业的指导。

3、作业本不够洁净的原因为缺少监管。

4、课文背诵默写情况整体欠佳的原因为家校教育没有配合好。

5、后进生稍多的原因为学生多,后进生辅导没跟上,缺少关注。从而导致

成绩两极分化。

【针对措施】

基于以上的问题,决定今后在教学中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措施,抓常

规,抓习惯,做好家长工作,打好基本功,关注后进生,拔高中等生,保持优

生水平。在这次期末复习中,补好基础,查漏补缺。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

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

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

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

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

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

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复习重难点】

重点:

1、会写3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

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5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

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

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复习内容】

1、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根据音节正确书写汉字,借助拼音识字。

能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读通顺、熟读本册课文。背诵指定课文。鼓励学生多读书,在阅读中

积累、感悟、运用。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在校在家自主朗读,联系家长配合老

师监督和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写话安排。安排3——5个课时做写话专题指导、联系。找出各种图示,

让学生观察、讲解、写话。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辅导。

4、穿插安排。复习期间穿插复习形近字、音近字等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

点,帮助后进生理清知识点。穿插安排各种练习题(试卷),帮助学生熟悉知

识点运用。穿插安排听写、背、默字、词、句、古诗。

5、各种复习难点:1、梳理认字表及写字表中易混淆的内容:前后鼻音、

平翘舌音、边音、鼻音。2、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抄写生字与识

字结合起来。3、用练习一一讲评一一发现规律一一总结方法的进行复习。

6、附部分具体的措施:

(1)、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⑹、看图,写几句话。

(7)、查字典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现状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小学生活,学生的学习能力日趋成熟。大多数学生能自主预

习、识字、读文。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在离开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仍能自

觉自学,阅读。约7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仍不

容乐观。主要问题是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佳,书写现状稍差,作业本整体不够

洁净,课文背诵默写情况整体欠佳,后进生稍多,学科成绩两极分化。

【问题成因】

找出以上的问题,归类成因如下:

1、少部分学生家庭作业没有完成的原因为家长缺少监督。

2、书写整体不够端正的原因为缺少老师耐心、专业的指导。

3、作业本不够洁净的原因为缺少监管。

4、课文背诵默写情况整体欠佳的原因为家校教育没有配合好。

5、后进生稍多的原因为学生多,后进生辅导没跟上,缺少关注。从而导致

成绩两极分化。

【针对措施】

基于以上的问题,决定今后在教学中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措施,抓常

规,抓习惯,做好家长工作,打好基本功,关注后进生,拔高中等生,保持优

生水平。在这次期末复习中,补好基础,查漏补缺。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

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

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

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

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

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

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复习重难点】

重点:

1、会写3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

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5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

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

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复习内容】

1、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根据音节正确书写汉字,借助拼音识字。

能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读通顺、熟读本册课文。背诵指定课文。鼓励学生多读书,在阅读中

积累、感悟、运用。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在校在家自主朗读,联系家长配合老

师监督和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写话安排。安排3——5个课时做写话专题指导、联系。找出各种图示,

让学生观察、讲解、写话。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辅导。

4、穿插安排。复习期间穿插复习形近字、音近字等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

点,帮助后进生理清知识点。穿插安排各种练习题(试卷),帮助学生熟悉知

识点运用。穿插安排听写、背、默字、词、句、古诗。

5、各种复习难点:1、梳理认字表及写字表中易混淆的内容:前后鼻音、

平翘舌音、边音、鼻音。2、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抄写生字与识

字结合起来。3、用练习一一讲评一一发现规律一一总结方法的进行复习。

6、附部分具体的措施:

(1)、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6)、看图,写几句话。

(7)、查字典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现状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小学生活,学生的学习能力日趋成熟。大多数学生能自主预

习、识字、读文。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在离开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仍能自

觉自学,阅读。约7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仍不

容乐观。主要问题是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佳,书写现状稍差,作业本整体不够

洁净,课文背诵默写情况整体欠佳,后进生稍多,学科成绩两极分化。

【问题成因】

找出以上的问题,归类成因如下:

1、少部分学生家庭作业没有完成的原因为家长缺少监督。

2、书写整体不够端正的原因为缺少老师耐心、专业的指导。

3、作业本不够洁净的原因为缺少监管。

4、课文背诵默写情况整体欠佳的原因为家校教育没有配合好。

5、后进生稍多的原因为学生多,后进生辅导没跟上,缺少关注。从而导致

成绩两极分化。

【针对措施】

基于以上的问题,决定今后在教学中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措施,抓常

规,抓习惯,做好家长工作,打好基本功,关注后进生,拔高中等生,保持优

生水平。在这次期末复习中,补好基础,查漏补缺。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

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

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

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

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

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

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复习重难点】

重点:

1、会写3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

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5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

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

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复习内容】

1、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根据音节正确书写汉字,借助拼音识字。

能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读通顺、熟读本册课文。背诵指定课文。鼓励学生多读书,在阅读中

积累、感悟、运用。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在校在家自主朗读,联系家长配合老

师监督和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写话安排。安排3——5个课时做写话专题指导、联系。找出各种图示,

让学生观察、讲解、写话。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辅导。

4、穿插安排。复习期间穿插复习形近字、音近字等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

点,帮助后进生理清知识点。穿插安排各种练习题(试卷),帮助学生熟悉知

识点运用。穿插安排听写、背、默字、词、句、古诗。

5、各种复习难点:1、梳理认字表及写字表中易混淆的内容:前后鼻音、

平翘舌音、边音、鼻音。2、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抄写生字与识

字结合起来。3、用练习一一讲评一一发现规律一一总结方法的进行复习。

6、附部分具体的措施:

(1)、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