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标点的故事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标点的故事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标点的故事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标点的故事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标点的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点符号故事

第1页故事一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第2页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第3页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第4页故事二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因为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遗漏一个“间”字。第5页词。”他当场断句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第6页故事三唐代诗人杜牧七言律诗《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好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第7页有些人把标点一改,变成了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第8页还有些人就《清明》一诗,不增减一字,只加标点,变成了电影一个镜头,时间、地点、场景、对话皆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第9页故事四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第10页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其实这一句能够有七种写法:「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第11页故事五你赢她输第12页你赢她?输!第13页你赢,她输。第14页故事六东家: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白菜不可少不得要学费银子30两。××秀才×年×月×日第15页东家: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白菜不可。少不得要学费银子30两。××秀才×年×月×日第16页故事七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第17页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第18页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第19页故事八含蓄蕴藉标点书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手稿后,将其寄给了出版社,很久不闻讯息,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出版社很快回了信,内容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很快,《悲惨世界》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文坛,而这“标点书信”轶事也就流传至今,脍炙人口了。雨果和出版社之间“标点书信”妙就妙在别出心裁,巧用问号和感叹号修辞功效来传递信息,“尽在不言中”,极其含蓄,耐人寻味。第20页故事九形象生动标点传记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曾在一青年人聚会上,叫与会者每人写一篇简短自传。有个年轻人满脸沮丧地交给他一份自传,上面只有三个标点:(———)(!)(。)。第21页年轻人凄然地解释,一阵横冲直撞,落个难过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第22页巴尔肯听了,不认为然,马上在这个自传上加了三个标点:(、)(……)(?)。第23页他热情地勉励这个自暴自弃青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第24页故事十十九世纪德国有个著名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时,曾收到一个青年作家寄来几首拙劣诗,并附一信:“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意,请您用时自己填吧。”冯达诺很快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并附信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意,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自己来填好了。”第25页故事十一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第26页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第27页故事十二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第28页有些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第29页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第30页故事十三有一个儿童带了两个便当来上学,同学们看了以为很奇怪,就问他原因,他说:「大便当,饭;小便当,菜。」同学们才恍然大悟,以后有一个同学有意把标点弄错,就变成了:「大便,当饭;小便,当菜。」惹得他说不出话来。第31页故事十四最近山西省作家胡文亮历时一年创作了一篇名为《。》无字小说,当前他准备以14万元悬赏小说破译者。该小说共分五段,全文只有14个标点符号:?:!“‘……’”(、)•《,》;——亲爱同学,你能够得到这14万元悬赏金吗?第32页从这些事例看来,标点符号作用该有多大啊!然而我国古时候却没有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很吃力,甚至被人误解。直到汉朝才创造了“句读”符号,语言完整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一小段为“读”(音逗)。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标点符号。1919年,国语统一筹音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要求了12种标点符号,由当初教育部颁布全国。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总署深入总结了标点符号使用方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使用方法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使用方法。第33页本认为是一个小问题,谁知讨论起来却是众说纷纭,而且极难一言以蔽之。编者认为首先要明确两个前提:一是这里讨论是省略号前后点号问题,引号、括号等标号能够照常使用,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二是点号是指本该有点号,如要表现说话断断续续之类,原本没有点号可言,也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经过讨论,编者倾向于接收以下观点:省略号前点号,关键是看前面句子是否完整。凡是完整句子,问号、叹号、句号均应保留,因为后句不应改变前句既定语义和语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