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制定指南_第1页
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制定指南_第2页
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制定指南_第3页
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制定指南_第4页
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制定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制定指南TOC\o"1-2"\h\u32196第一章企业战略目标概述 2248161.1战略目标的定义与作用 2225131.2战略目标的分类与特点 34559第二章战略目标分解方法与原则 4179882.1战略目标分解的基本方法 417012.1.1按照时间维度分解 4246932.1.2按照组织结构分解 496292.1.3按照关键成功因素分解 4133212.1.4按照战略地图分解 4117892.2战略目标分解的原则 4213402.2.1目标明确原则 4245272.2.2可衡量原则 4250962.2.3可实现原则 4201192.2.4相互关联原则 4126482.2.5动态调整原则 5186622.3战略目标分解的注意事项 5220892.3.1注重目标与资源的匹配 5142032.3.2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105002.3.3强化目标执行的监控和评估 5167622.3.4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 5275472.3.5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58863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5280473.1企业资源分析 5195113.1.1有形资源分析 59023.1.2无形资源分析 6283443.1.3人力资源分析 663923.2企业能力分析 6146303.2.1生产能力分析 652493.2.2研发能力分析 6175853.2.3营销能力分析 7193393.3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756773.3.1产品竞争力分析 7267253.3.2技术竞争力分析 7113443.3.3管理竞争力分析 732266第四章市场环境分析 822664.1市场需求分析 879704.2市场竞争分析 8215274.3市场机会与威胁分析 814848第五章实施计划的制定 9300445.1实施计划的基本内容 9188645.2实施计划的制定步骤 942005.3实施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1011346第六章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整合 1058426.1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协调 10126176.2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整合策略 11219976.3整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117943第七章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设定与应用 11278497.1KPI的定义与作用 1178947.2KPI的设定原则 12131117.3KPI的应用与监控 12244897.3.1KPI的应用 1287037.3.2KPI的监控 1313991第八章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 1334938.1组织结构调整的原则 1346048.2组织结构调整的方法 13205898.3组织结构优化的策略 1415462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496089.1人才引进与培养 14148959.1.1人才引进策略 14180539.1.2人才培养策略 15213269.2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 1596049.2.1员工激励机制 15233939.2.2绩效管理策略 15127299.3企业文化建设 163736第十章战略目标实施与监控 161669810.1战略目标实施的基本流程 162119010.1.1明确战略目标 162105210.1.2制定战略实施计划 162616610.1.3分解战略目标 161001910.1.4落实责任与激励机制 17460210.1.5加强沟通与协作 17718010.2战略目标实施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 172554010.2.1风险识别 171887910.2.2风险应对 172139710.3战略目标实施的监控与评估 172692810.3.1监控体系建立 17710010.3.2评估与反馈 18第一章企业战略目标概述1.1战略目标的定义与作用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企业愿景和使命,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资源条件,制定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指导性的总体目标。战略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源泉,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战略目标的定义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性:战略目标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通常为35年甚至更长时间。(2)全局性:战略目标涉及企业的整体发展,包括市场、产品、技术、管理、人才等多个方面。(3)指导性:战略目标为企业的各项决策和行动提供方向和依据。战略目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企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为企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企业能够集中资源,避免盲目行动。(2)激发员工积极性:战略目标具有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3)评估企业绩效:战略目标为企业提供了评价标准,有助于企业对自身发展进行监测和调整。1.2战略目标的分类与特点企业战略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1)按性质分类:可分为长期战略目标、中期战略目标和短期战略目标。(2)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市场目标、产品目标、技术目标、管理目标、人才目标等。(3)按层次分类:可分为公司层面战略目标、业务单元层面战略目标和部门层面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特点主要包括:(1)明确性:战略目标应具有明确、具体的内容,便于理解和执行。(2)可衡量性:战略目标应具备可衡量性,以便企业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3)协同性:战略目标之间应相互协同,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4)适应性:战略目标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能够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第二章战略目标分解方法与原则2.1战略目标分解的基本方法2.1.1按照时间维度分解战略目标分解首先应按照时间维度进行,将其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通常为13年,中期目标为35年,长期目标则为5年以上。通过明确各阶段的时间节点,有助于企业有序推进战略实施。2.1.2按照组织结构分解战略目标分解还需按照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将目标分配到各个部门、团队及个人。这样可以保证各部门、团队和个人在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中,共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2.1.3按照关键成功因素分解关键成功因素是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和要素。企业应找出关键成功因素,并对其进行分解,以保证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2.1.4按照战略地图分解战略地图是一种将战略目标可视化、系统化的工具。企业可借助战略地图,将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从而更好地把握战略实施的全过程。2.2战略目标分解的原则2.2.1目标明确原则战略目标分解需保证各级目标具有明确性,避免模糊和歧义。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员工理解和执行,提高战略实施的效果。2.2.2可衡量原则战略目标分解应具备可衡量性,即各级目标应具备明确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以便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2.2.3可实现原则战略目标分解需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保证各级目标具有可实现性。过于理想化的目标可能导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困难。2.2.4相互关联原则战略目标分解应注重各级目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保证各部分目标的协同推进,形成整体效应。2.2.5动态调整原则战略目标分解应具备动态调整能力,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各级目标进行调整。2.3战略目标分解的注意事项2.3.1注重目标与资源的匹配在战略目标分解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资源状况,保证目标的实现与资源投入相匹配。2.3.2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战略目标分解应保持各级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频繁变动,影响战略实施效果。2.3.3强化目标执行的监控和评估企业应建立健全目标执行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实时跟踪,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2.3.4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在战略目标分解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保证各级目标之间的协同推进。2.3.5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企业应关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培训、选拔、激励等手段,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积极性。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分析3.1企业资源分析企业资源分析是内部环境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类资源。以下是企业资源分析的主要内容:3.1.1有形资源分析有形资源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等。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资产总额:分析企业资产总额,评估企业规模和实力。(2)资产结构:分析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了解企业资产配置情况。(3)资产质量:分析企业资产的质量,包括不良资产比例、资产减值损失等。3.1.2无形资源分析无形资源包括企业的技术、品牌、专利、企业文化等。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技术资源:分析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技术积累。(2)品牌资源:分析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品牌价值。(3)专利资源:分析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专利类型以及专利技术的应用情况。3.1.3人力资源分析人力资源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的数量、结构、素质以及人力资源政策等。以下是对人力资源的分析要点:(1)员工数量:分析企业员工总数以及各部门员工数量,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模。(2)员工结构:分析企业员工的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了解企业人才队伍状况。(3)人力资源政策: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招聘、培训、激励等。3.2企业能力分析企业能力分析是对企业内部各项能力的评估,包括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3.2.1生产能力分析生产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设备:分析企业生产设备的数量、种类以及技术先进程度。(2)生产工艺:分析企业生产工艺的成熟度、创新能力以及生产效率。(3)生产规模:分析企业生产规模,了解企业市场供应能力。3.2.2研发能力分析研发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发投入:分析企业研发投入的总额以及占销售收入的比例。(2)研发机构:分析企业研发机构的设置、研发团队规模以及研发成果。(3)研发创新能力:分析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包括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3.2.3营销能力分析营销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占有率:分析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了解企业市场份额。(2)营销网络:分析企业营销网络的布局、渠道建设以及市场拓展能力。(3)营销策略:分析企业的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定位、价格策略、促销活动等。3.3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是对企业竞争优势和劣势的评估,以下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要点:3.3.1产品竞争力分析产品竞争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质量:分析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包括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等。(2)产品创新能力:分析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包括新产品研发速度、产品更新换代等。(3)产品市场定位: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了解企业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3.3.2技术竞争力分析技术竞争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先进性:分析企业技术的先进性,包括技术领先程度、技术成熟度等。(2)技术研发能力:分析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包括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研发成果等。(3)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研发能力。3.3.3管理竞争力分析管理竞争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系:分析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2)管理效率:分析企业管理效率,包括生产效率、营销效率、研发效率等。(3)管理创新能力:分析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第四章市场环境分析4.1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市场规模的评估、消费者需求的识别和预测。应通过收集相关行业数据、调查消费者偏好和行为,以及研究市场趋势,来确定市场的总体规模和成长潜力。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细分市场,识别不同的消费群体,并了解他们的特定需求。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企业发觉新的市场机会,并对现有产品或服务进行优化。企业需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以预测未来需求的变动趋势。这包括分析宏观经济因素、人口结构变化、技术进步、法律法规变动等对市场需求的影响。通过综合这些信息,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制定生产计划、营销策略和战略规划。4.2市场竞争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是评估企业在市场中所面临的竞争态势的过程。需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并分析他们的市场地位、产品特性、价格策略、营销活动和服务水平。通过对比分析,企业可以发觉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劣势。进一步地,应评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财务状况、研发能力和市场策略。还需关注潜在的市场进入者,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市场竞争分析还包括对行业壁垒的评估,如技术专利、品牌忠诚度、规模经济等因素。企业应监控市场中的竞争动态,如竞争对手的新产品发布、市场活动或价格调整,以便及时作出反应。4.3市场机会与威胁分析市场机会与威胁分析是战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帮助企业识别外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和潜在风险。市场机会可能来源于新技术的出现、市场需求的增长、政策支持等因素。企业应积极寻找并利用这些机会,以实现业务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同时企业必须识别市场中的威胁,如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法规限制等。对这些威胁的及时识别和应对,可以减少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在进行市场机会与威胁分析时,企业应采用SWOT分析等工具,系统性地评估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企业还需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持续跟踪市场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战略方向。第五章实施计划的制定5.1实施计划的基本内容实施计划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其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明确:实施计划应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2)任务分解: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任务,明确各任务的执行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间。(3)资源配置:根据任务需求,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任务顺利完成。(4)进度监控:设立进度监控机制,对任务执行过程进行实时跟踪,保证按计划推进。(5)风险管理: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6)绩效评估:对实施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以便调整和优化战略目标。5.2实施计划的制定步骤实施计划的制定步骤如下:(1)明确战略目标:根据企业愿景、使命和核心竞争力,明确战略目标。(2)分析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竞争、资源、政策等因素。(3)任务分解: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明确各任务的执行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间。(4)制定实施计划:根据任务分解,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资源配置、进度安排、风险管理等方面。(5)审批与发布:将制定好的实施计划提交给相关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发布实施。(6)培训与沟通:对实施计划涉及的人员进行培训,保证他们了解计划内容,并进行有效沟通。5.3实施计划的调整与优化实施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不符。为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对实施计划进行及时调整与优化:(1)定期评估:定期对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2)调整任务分解:根据实际情况,对任务分解进行调整,保证任务能够顺利完成。(3)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任务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加强进度监控:加强对任务执行进度的监控,保证按计划推进。(5)完善风险管理: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风险,及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6)持续改进:根据实施计划执行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实施计划。第六章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整合6.1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协调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目标的合理分解与实施计划的协调。在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协调过程中,企业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责任主体: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子目标,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主体,保证目标的实现有明确的责任人。(2)制定实施计划:根据战略目标及子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节点、任务分配、资源配置等。(3)建立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保证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顺利进行。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提高沟通效率。(4)动态调整与监控:在实施过程中,对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保证目标的实现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监控,保证各项任务按计划进行。6.2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整合策略为了提高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整合效果,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建立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协同机制: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保证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在各部门之间协同推进。(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战略目标及子目标的重要性,合理配置资源,保证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的资源需求得到满足。(3)强化激励机制:设立明确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提高工作效率。(4)加强培训与指导:对员工进行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保证实施计划的顺利进行。(5)引入外部咨询与评估:邀请专业机构进行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评估,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6.3整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企业进行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整合过程中,以下事项应引起关注:(1)保证目标与战略的一致性:在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整合过程中,要保证各项子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偏离战略方向的情况。(2)关注跨部门协作:跨部门协作是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整合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关注跨部门协作中的沟通、协调和资源整合问题,保证各部门协同推进。(3)注重实施过程的灵活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进行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4)加强风险防控:在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整合过程中,要加强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防控,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5)持续优化与改进:在整合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和改进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提高企业战略执行力。第七章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设定与应用7.1KPI的定义与作用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简称KPI)是衡量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关键业务领域的表现。KPI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通过设定KPI,可以将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化、量化,有助于全体员工明确努力方向。(2)监测业务运行状况:KPI能够实时反映企业各项业务的运行状况,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3)评估绩效表现:KPI有助于衡量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绩效,为绩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4)激励员工:通过设定具有挑战性的KPI,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整体发展。7.2KPI的设定原则为保证KPI的有效性,企业在设定KPI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战略性原则:KPI应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关键性原则:KPI应关注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业务领域,避免设置过多、过细的指标。(3)可度量性原则:KPI应具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便于监测和评估。(4)动态性原则:KPI应根据企业战略调整和业务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5)协同性原则:KPI应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7.3KPI的应用与监控7.3.1KPI的应用(1)制定KPI计划:企业应根据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制定详细的KPI计划,明确各项指标的权重、目标和完成时间。(2)分解KPI:将企业级KPI分解至部门、团队和岗位,保证各级员工明确个人责任。(3)建立KPI跟踪机制:企业应建立KPI跟踪机制,定期收集、分析数据,了解业务运行状况。(4)KPI与绩效挂钩:将KPI与员工绩效评价相结合,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整体发展。7.3.2KPI的监控(1)设立KPI监控团队:企业应设立专门的KPI监控团队,负责KPI的制定、实施和监控工作。(2)定期评估KPI完成情况:企业应定期对KPI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建立KPI反馈机制:企业应建立KPI反馈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员工反馈KPI完成情况,促进沟通与协作。(4)持续优化KPI体系: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KPI体系,保证其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第八章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8.1组织结构调整的原则组织结构调整是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以下原则应予以遵循:(1)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调整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保证组织结构能够有效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2)强化核心竞争力。在调整组织结构时,应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3)保持组织结构灵活性。组织结构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发展的需要。(4)保证组织结构稳定性。在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组织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频繁调整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5)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组织结构调整应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保证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8.2组织结构调整的方法组织结构调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业务重组。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对现有业务进行整合、优化,形成新的业务板块。(2)部门调整。根据业务需求,对部门设置进行优化,合并或划分相关部门,提高组织效率。(3)岗位调整。对岗位设置进行优化,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4)流程优化。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5)组织结构创新。借鉴国内外先进组织结构模式,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组织结构创新。8.3组织结构优化的策略为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以下策略可供借鉴:(1)明确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明确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为调整提供方向。(2)加强组织结构诊断。通过调研、分析等方法,全面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3)制定组织结构调整方案。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明确调整步骤、方法和时间节点。(4)实施组织结构调整。按照方案要求,有序推进组织结构调整,保证调整顺利进行。(5)加强组织结构监控与评估。在调整过程中,加强对组织结构的监控与评估,及时发觉问题,进行调整。(6)完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7)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为组织结构优化提供人才保障。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策略9.1人才引进与培养9.1.1人才引进策略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需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策略,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和优化。以下为具体措施:(1)明确人才需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各部门的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引进计划。(2)拓宽招聘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招聘渠道,提高招聘效率。(3)优化招聘流程:简化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保证优秀人才能够快速加入企业。(4)注重人才素质:在招聘过程中,注重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保证引进的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9.1.2人才培养策略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以下为具体措施:(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需求,制定系统性的培训计划。(2)实施分层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效果。(3)搭建学习平台:建立企业内部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员工自主学习。(4)加强内部交流:定期举办内部交流会议,促进员工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知识传播。9.2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9.2.1员工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下为具体措施:(1)薪酬激励:设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保证员工收入与市场水平相当。(2)晋升激励:为员工提供晋升通道,激励员工努力提升自身能力。(3)荣誉激励:定期评选优秀员工,给予荣誉证书和奖金,激发员工荣誉感。(4)创新激励:鼓励员工创新,对创新成果给予奖励,激发员工创新意识。9.2.2绩效管理策略企业应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以下为具体措施:(1)明确绩效目标:设定清晰、可量化的绩效目标,保证员工明确工作方向。(2)实施绩效评估: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3)反馈与沟通:及时向员工反馈绩效评估结果,指导员工改进工作。(4)激励机制与绩效挂钩:将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估结果相结合,保证激励措施的实效性。9.3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下为具体措施:(1)明确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形成企业文化体系。(2)宣传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宣传等渠道,传播企业文化。(3)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