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22 化学计算题(第03期)(教师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22 化学计算题(第03期)(教师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22 化学计算题(第03期)(教师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22 化学计算题(第03期)(教师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22 化学计算题(第03期)(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2化学计算考点01化学式计算考点02选择题型考点03纯文字叙述型考点04坐标曲线类型考点05表格类型考点06流程图类型考点07标签类型考点01化学式计算1.(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维生素C(C6H8O6)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维生素C由20个原子构成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答案】B【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很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叙述正确,符合题意;C.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中有20个原子,故选项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则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可燃物R由碳、氢、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一定质量的R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R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m1m2000反应后质量00m3m4m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3=0,m5=0时,R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时,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时,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时,R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答案】D【解析】A、m3=0,m5=0时,说明R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氢元素,该选项叙述正确;B、若m1+m2=m3,则说明R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叙述正确;C、若m3:m4=11:9时,说明R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叙述正确;D、m3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4g水中氧元素质量为,m5g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若,则氧气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则R中不含氧元素,该选项叙述错误。故选D。3.(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本草纲目》记载食肉桂能“面生光华”。肉桂酸()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肉桂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肉桂酸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为9∶8C.肉桂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6% D.一个肉桂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答案】C【解析】A、肉桂酸是由肉桂酸分子构成的,肉桂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错误;B、肉桂酸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为(12×9):(1×8)=27:2,不是9∶8,错误;C、肉桂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D、根据肉桂酸(C9H8O2)化学式可知,一个肉桂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而不是含有一个氧分子,错误。故选C。4.(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临沂炒鸡”是临沂一张靓丽的美食名片,其特色是麻辣鲜香。“麻”的灵魂源于花椒中的花椒酰胺(),下列有关花椒酰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1个花椒酰胺分子由43个原子构成B.花椒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7C.花椒酰胺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1D.247g花椒酰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4g【答案】C【解析】A、花椒酰胺由花椒酰胺分子构成的,一个花椒麻素分子是由16+25+1+1=43个原子构成,故A正确;B、花椒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25+14+16=247,故B正确;C、花椒酰胺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12∶1,故C错误;D、247g花椒酰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4g,故D正确。故选:C。5.(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辅酶Q10(化学式为C59H90O4)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下列关于辅酶Q10说法正确的是()A.辅酶Q10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辅酶Q1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62gC.辅酶Q10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辅酶Q10由153个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A、辅酶Q10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9):(1×90):(16×4),氧元素占比最小,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不符合题意;C、物质由元素组成,辅酶Q10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D、辅酶Q10由辅酶Q10分子构成,1个辅酶Q10分子由59+90+4=153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菠萝具有特殊的果香,是由于菠萝中含有的丁酸乙酯[化学式为,结构简式为发出的芳香气味。请回答:(1)丁酸乙酯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丁酸乙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答案】(1)3:6:1(2)18:3:8【解析】(1)由化学式可得,丁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2:2=3:6:1;(2)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7.(2024·天津·中考真题)蛋白质由甘氨酸(C2H5O2N)等多种氨基酸构成。计算:(1)甘氨酸由种元素组成(写数值)。(2)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个原子。(3)75g甘氨酸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g。【答案】(1)4(2)10(3)14【解析】(1)甘氨酸由C、H、O、N4种元素组成;(2)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则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2+5+1+2=10个原子;(3)75g甘氨酸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g。8.(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火箭的推进剂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1)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2)g偏二甲肼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42g。【答案】(1)6:2:7(2)90【解析】(1)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8):(14×2)=6:2:7;(2)含氮元素的质量是42g的偏二甲肼的质量为。考点02选择题型1.(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同学们课后走进实验室,回收处理金属Mg、Cu与氧气反应的废弃物。取和粉末的混合物5g,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含硫元素质量分数为的不饱和溶液;经多步处理后,得13g晶体(不含结晶水)。则原混合物中Mg、Cu两种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A. B. C. D.【答案】C【解析】金属Mg、Cu与氧气反应的废弃物中含有氧化镁和氧化铜,稀硫酸与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为:100×3.2%=3.2g;13g晶体为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其中硫酸根的质量为;则镁元素和铜元素的质量之和为13g-9.6g=3.4g;原混合物的质量为5g,所以原混合物中Mg、Cu两种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故选C。2.(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已知:2NaHCO3Na2CO3+CO2↑+H2O,将16.8g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3.7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固体加热生成3.1gCO2B.加热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C.剩余固体中NaHCO3和Na2CO3的质量比为42:53D.将13.7g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盐酸后,蒸发结晶,得11.7gNaCl【答案】D【解析】A、解:设原固体加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2.2g,不符合题意;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不变,由于生成了气体,加热后,固体的质量减小,故加热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题意;C、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z

y=8.4g

z=5.3g,则剩余固体中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6.8g-8.4g):5.3g=84:53,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最后得到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与16.8g碳酸氢钠中钠元素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符合题意。故选D。3.(2024·广西·中考真题)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当于6.25g蛋白质。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部分测定过程如下:①样品+H2SO4→(NH4)2SO4+CO2↑+SO2↑+H2O;②(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某品牌奶粉部分营养成分表如表:营养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Ca每100g奶粉含量17.5g61.2g16.2g0.55g取100g该奶粉样品,测得CO2、NH3的质量分别为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在人体内会转化为氨基酸,最终被人体全部吸收B.该奶粉样品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7a:44bC.若a=8.8g,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碳量为8.8%D.若b=3.4g,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与营养成分表中的基本一致【答案】D【解析】A、蛋白质在人体内会转化为氨基酸,但最终不会被人体全部吸收,故A错误;B、a只能求出样品中蛋白质中碳元素质量,因为奶粉中碳水化合物、脂肪中也有碳元素,无法求出碳元素质量,故B错误;C、若a=8.8g,碳元素的质量为,则该奶粉样品中含碳量为,由于碳水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无法确定,故无法计算出蛋白质中的含碳量故C错误;D、若b=3.4g,氮元素的质量为,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当于6.25g蛋白质,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故D正确。故选D。4.(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向mg溶质质量分数为w1%的B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w2%的H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将沉淀滤出,所得溶液的质量刚好为m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生成沉淀233g B.可以确定m的值C.w1%=20.8% D.w2%≈42.06%【答案】D【分析】向mg溶质质量分数为w1%的B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w2%的H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将沉淀滤出,所得溶液的质量刚好为m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说明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与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相同,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参与反应的氯化钡质量为y,已知加入mg溶质质量分数为w1%的BaCl2溶液,则,但是这个等式并不能直接求出m的值,因为不知道x(即硫酸溶液的质量,也等于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的具体值。【解析】A、由分析可知,由于不能直接求出m的值,所以也不能确定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就是233g,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不能直接求出m的值,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则,由于不知道x和m的具体值,所以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则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则,解得,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5.(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乙醇(C2H5OH)是常用的燃料。现有4.6g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70%,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A.6.4g B.8.0g C.8.8g D.9.6g【答案】C【解析】现有4.6g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4.6g乙醇(C2H5OH)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6g××100%=2.4g,氢元素的质量为4.6g××100%=0.6g,恢复到室温所得气体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7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0%=30%,所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4g÷30%=8g,乙醇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0.6g÷×100%=5.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g+5.4g)-4.6g=8.8g。故选C。6.(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向含有9.5gMgCl2和3.65g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向a点对应溶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a-b段与b-c段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之比为1:1C.d点对应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0.65gD.b-c段的反应为:【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酸性减弱pH值增大,因此a-b段表示氢氧化钠先与盐酸的反应;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此时溶液呈中性pH等于7,因此b-c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反应;c-d段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A、由图可知,a点时溶液pH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还未开始,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镁和盐酸,向a点对应溶液滴加AgNO3溶液,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a-b段发生的反应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设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b-c段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设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m,则a-b段与b-c段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之比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d点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d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质量不变,则d点对应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为氯化镁、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总和,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b-c段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实验室有部分被氧化的镁条8.0g与3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为()A.7.8g B.7.2g C.6.0g D.2.4g【答案】B【解析】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不变,生成的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为300g×7.3%××100%=21.3g;氯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其质量为21.3g×=7.2g。故选B。8.(2024·河南·中考真题)镁与某金属的混合物共mg,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共2mg。则该金属(括号内为生成的氧化物)可能是()A.Be(BeO) B.Cu(CuO) C.Al(Al2O3) D.Fe(Fe3O4)【答案】A【分析】镁与某金属的混合物共mg,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镁和氧气生成氧化镁,生成的氧化物共2mg,假设mg金属全部是镁,则有,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生成的氧化物共2mg,说明另一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的质量应该>2mg。【解析】A、假设mg金属全是Be,则有,生成BeO的质量为,符合题意;B、假设mg金属全是Cu,则有,生成CuO的质量为<2mg,不符合题意;C、假设mg金属全是Al,则有,生成Al2O3的质量为<2mg,不符合题意;D、假设mg金属全是Fe,则有,生成Fe3O4的质量为<2mg,不符合题意;故选:A。9.(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将某合金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是,该合金样品可能是()A.、合金 B.、C合金C.、合金 D.、、合金【答案】BD【分析】将6g某合金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是105.8g,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6g+100g-105.8g=0.2g。【解析】A、Cu、Zn合金,铜和稀盐酸不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则有,即生成0.2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6.5g>6g,故6gCu、Zn合金不可能生成0.2g氢气,故A不符合题意;B、Fe、C合金,碳和稀盐酸不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有,即生成0.2g氢气需要铁的质量为5.6g<6g,故6gFe、C合金可能生成0.2g氢气,故B符合题意;C、Mg、Al合金,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则有,即生成0.2g氢气需要铝的质量为1.8g<6g;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则有,即生成0.2g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2.4g<6g,故6gMg、Al合金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故C不符合题意;D、Mg、Cu、Al合金,铜和稀盐酸不反应;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则有,即生成0.2g氢气需要铝的质量为1.8g<6g;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则有,即生成0.2g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2.4g<6g,故6gMg、Cu、Al合金可能生成0.2g氢气,故D符合题意;故选:BD。10.(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化学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CuO、Fe2O3的混合物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定量研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样品的质量为5.6g B.该混合物样品中CuO与的质量比为5:2C.该混合物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28gD.实验过程②中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7.4g【答案】AD【解析】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铁和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铜和水,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即是混合物的质量,55.6g-50g=5.6g;正确;B、根据A的分析,混合物为5.6g,氧化铁和盐酸的反应是Fe2O3+6HCl=2FeCl3+3H2O,氧化铜和盐酸的反应是CuO+2HCl=CuCl2+H2O,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3NaOH+FeCl3=Fe(OH)3↓+3NaCl,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2NaOH+CuCl2=Cu(OH)2↓+2NaCl;设有氧化铜的质量为x,氧化铁的质量为(5.6g-x),则有关系:,,则,解得x=0.8g,则氧化铁质量是5.6g-0.8g=4.8g,样品中CuO与Fe2O3的质量比为0.8g:4.8g=1:6;错误;C、根据B的分析,氧化铜0.8g,氧化铁4.8g,则氧化铜中的氧:,氧化铁中氧的质量:,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16g+1.44g=1.6g;错误;D、根据B分析,氧化铜中的铜(根据C的分析,铜元素质量为0.8g-0.16g=0.64g)转化成氢氧化铜,其质量为,氧化铁中的铁(根据C的分析,铁元素的质量为4.8g-1.44g=3.36g)转化成氢氧化铁,其质量为,则过程②中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0.98g+6.42g=7.4g;正确;故选AD。11.(2024·天津·中考真题)2023年亚运会的主火炬采用废碳再生的“绿色零碳甲醇”作为燃料,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小组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5.6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完全耗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5.1g,同时生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8t甲醇,理论上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tB.密闭容器中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C.密闭容器中参加反应的甲醇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比为10:11D.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还需要0.2g氧气【答案】AC【解析】A、生成8t甲醇,设理论上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生成8t甲醇,理论上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t,说法正确;B、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5.6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完全耗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5.1g,同时生成水,设参加反应甲醇的质量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反应前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反应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参加反应甲醇的质量为4g,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依据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即,解得,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5.1g-4.4g=0.7g,说法错误;C、密闭容器中参加反应的甲醇的质量=4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4.4g,参加反应的甲醇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比=4g:4.4g=10:11,说法正确;D、密闭容器内一氧化碳的质量为0.7g,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还需要0.4g氧气,说法错误;故选:AC。1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多选)密闭容器中,将32.1g的Fe(OH)3与一定质量的CO加强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xOy和Fe的混合物共19.2g。向此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3g的H2(已知:2Fe(OH)3Fe2O3+3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xOy为Fe2O3 B.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4%C.加强热后生成H2O的质量为8.1g D.混合物中含有11.2g铁元素【答案】BC【解析】A、32.1g的Fe(OH)3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32.1g××100%=16.8g;设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b,,a=8.4g,b=14.7g则FexOy的质量为19.2g﹣8.4g=10.8g,则FexOy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16.8g-8.4g=8.4g,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0.8g﹣8.4g=2.4g,则FexOy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则FexOy为FeO,故选项说法错误;B、设与FeO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z=14.7g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9.4%,故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加强热后生成H2O的质量为32.1g××100%÷(×100%)=8.1g,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变,则混合物中含有8.4g+8.4g=16.8g铁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C。1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取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并得到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B.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小于C.该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和碳酸钾组成D.若该白色粉末中只含两种物质,则该白色粉末的组成最多有两种情况【答案】AD【解析】A、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最终溶液无色,则说明其中一定不含硫酸铜,该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则生成4.4g二氧化碳时,分别需要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的质量为10.6g、8.4g、13.8g,白色粉末为10.6g,则白色粉末中可能只含碳酸钠,也可能含有碳酸氢钠和碳酸钾,或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钾,或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或碳酸氢钠、碳酸钾和氯化钠,或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和氯化钠,若只含碳酸钠,则需要氯化氢的质量为7.3g,若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氢钠时,则所需氯化氢的质量为小于7.3g,则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大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生成4.4g二氧化碳时,所需要的碳酸钠为10.6g,碳酸钾的质量大于10.6g,则该白色粉末不可能为碳酸钠、氯化钠和碳酸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若该白色粉末中只含两种物质,可能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钾,也可能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则最多有两种情况,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D。14.(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样品高温煅烧,15分钟时称取15g固体于A烧杯中,30分钟时再称取15g固体于B烧杯中,各加入150mL足量水充分搅拌,分别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HCl与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bde表示B烧杯内物质的反应B.ab段表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c点和e点质量相等D.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时,A烧杯比B烧杯产生的多【答案】AD【分析】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样品高温煅烧,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15分钟时称取15g固体于A烧杯中,30分钟时再称取15g固体于B烧杯中,A烧杯中固体取出的较早,氧化钙含量较少,B烧杯中固体取出的较晚,B烧杯中氧化钙含量较多。【解析】A、由分析可知,B烧杯中氧化钙含量较多,先加入足量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烧杯中氢氧化钙含量较多,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钙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待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曲线abde中氢氧化钙含量多,则曲线abde表示B烧杯内物质的反应,符合题意;B、由A的分析可知,ab段表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C、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abde表示B烧杯内物质的反应,曲线abc表示A烧杯内物质的反应,c点时,A烧杯内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e点时,B烧杯内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可得关系式:CaO~CaCl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CaCO3>CaO,故消耗等质量的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生成氯化钙的质量大,A烧杯中氧化钙含量少,碳酸钙含量多,B烧杯中氧化钙含量多,碳酸钙含量少,故B烧杯中最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大,即e点生成氯化钙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D、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n1g时,A烧杯内碳酸钙完全反应,B烧杯中碳酸钙部分反应,且A烧杯中碳酸钙含量多,故此时A烧杯比B烧杯产生的CO2多,符合题意。故选AD。15.(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常温下,向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为,再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的质量为 B.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C.原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为 D.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答案】ABD【分析】根据题意,由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00g+24g-219.6g=4.4g;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镁,再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据此分析【解析】A、根据分析,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选项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镁元素与最终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关系是,选项正确;C、根据分析,求出碳酸镁的质量,碳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则氧化镁和氢氧化镁质量和是24g-8.4g=15.6g,设氧化镁质量为m,氢氧化镁质量为15.6-n,则则氢氧化镁的质量是24g-8.4g-4g=11.6g,选项错误;D、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选项正确;故选:ABD16.(2024·云南·中考真题)某溶液可能含有HCl、Cu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点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B.b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C.c点到d点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总质量在减少D.原溶液含有HCl、CuCl2和CuSO4【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就产生沉淀,之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然后沉淀质量增大,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Cl和CuSO4,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氢氧化铜沉淀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g;ac段是氢氧化钡与HCl反应,沉淀质量不发生变化;c点之后是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故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A、d点后反应停止,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碱性增强,故溶液的pH逐渐增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b点时反应还在进行中,发生的反应是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因此b点对应的溶液中有氯化钡、盐酸和氯化铜三种溶质,其中氯化铜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c点到d点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根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g,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设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x,根据、,则,故最终得到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仍为9.8g,说明参加反应的氯化铜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因此原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铜,原溶液含有HCl和CuSO4,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03纯文字叙述型1.(2024·海南·中考真题)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上可采用高纯度硅与氮气在1300℃反应制备,反应原理为3Si+2N2Si3N4。现需要制备70t的氮化硅,理论上至少需要硅的质量是多少?【答案】解:设理论上至少需要硅的质量为x,答:理论上至少需要硅的质量为42t。【解析】见答案2.(2024·北京·中考真题)氢化钛()作为储氢材料备受关注。用钛粉(Ti)生产的反应为。若制得,计算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答案】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x=4kg;答: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4kg。【解析】见答案。3.(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利用CO2合成甲醇(CH3OH)是捕集CO2的一种方法。(1)CO2催化加氢合成CH3OH的反应为CO2+3H2CH3OH+H2O。①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②以17.6吨CO2为原料反应制得3.2吨CH3OH,计算CO2的转化率。(CO2的转化率=×100%CO2,请将计算过程写到答题卡上)(2)CO和H2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也能合成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不属于解:设消耗CO2的质量为x。则CO2的转化率为答:CO2的转化率为25%。(2)【解析】(1)①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不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②计算过程见答案;(2)CO和H2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也能合成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024·安徽·中考真题)《天工开物》记载了锡的冶炼方法:入砂(指锡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指鼓入空气)熔化,用铅少许,(锡)沛然流注。其反应原理为C+SnO2Sn+CO2↑。(1)炼锡时加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2)现有151kg含SnO220%的锡砂,理论上可以炼出锡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合金的熔点降低(2)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锡的质量是。答:理论上可以炼出锡的质量是23.8kg。【解析】(1)由于炼锡时加入少许铅形成合金,合金的熔点降低,所以产物更易熔化流出。故填:合金的熔点降低。(2)详见答案。5.(2024·福建·中考真题)生产乙醇(C2H6O)的两个反应如下:①

②(1)若用反应①制取23g乙醇,理论上至少需要乙烯(C2H4)的质量是多少?(2),它是绿色化学的重要指标。上述两个反应中,原子经济性更好的是反应(填“①”或“②”)。【答案】(1)解:设制取23g乙醇,理论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质量为x。x=14g答:制取23g乙醇,理论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质量为14g。(2)①【解析】(1)见答案。(2)根据原子经济性公式,①中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经济性百分之百,②中反应物未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经济性小于百分之百,故原子经济性更好的是反应①。6.(2024·重庆·中考真题)曾作为照相中的显影剂,可由制得。取100g溶液,加入5.3g固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不考虑水的挥发)试计算:(可能用到的部分相对分子质量:104

126)(1)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下同)。(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23:24(2)设的质量为x,生成的质量为y,生成的质量为z溶液种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溶液种溶质质量分数为10.4%;(3)反应后溶液质量为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解析】(1)Na2SO3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6×3)=23:24;(2)见答案;(3)见答案。7.(2024·重庆·中考真题)某工业生产铜的过程中,可发生反应:。实验室模拟这一反应时,用FeSO4溶液103.2g和CuSO4溶液100g在该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得到3.2g固体。试计算:[可能用到的部分相对分子质量:](1)CuSO4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2)原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硫元素/硫/S(2)解:设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8%答:原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3)解:设反应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y

y=20g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解析】(1)硫酸铜中Cu、S、O元素的质量比为:,故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2)见答案;(3)见答案。7.(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硅化镁在能源器件、激光和半导体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通过石英砂(主要成分为,杂质不含硅元素)和金属镁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为(填化学式)。(2)用石英砂与足量镁充分反应得到硅化镁,计算石英砂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2)解:设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x答: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96%。【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Si、O、Mg的个数分别是1、2、4,反应后除X外Si、O、Mg的个数分别是1、0、2,则2X包含2个O、2个Mg,X的化学式为MgO。(2)根据(1)的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石英砂与足量镁充分反应得到硅化镁,根据硅化镁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石英砂中的质量分数,详见答案。8.(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开展模拟工业上从海带中制碘(I2)的实验,主要反应为。实验室中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50g,需稀释成5%的溶液。(1)稀释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2)实验中共消耗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34g,最终可制得碘单质多少克?【答案】(1)150(2)解:设最终可制得碘单质的质量为x答:最终可制得碘单质12.7g。【解析】(1)溶液稀释过程,溶质质量不变,设所需要加水的质量为a,则,解得a=150g。(2)实验中共消耗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34g,则参与反应的H2O2的质量为,据此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最终可制得碘单质的质量,详见答案。9.(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小亮的爷爷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对马桶清理消毒时,被产生的一种刺激性气体呛得咳嗽不止。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查阅资料得知: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两者混合后产生有毒气体,主要反应如下:,则X的化学式为,因此两者不可同时使用。(2)卫生洁具清洗剂国家标准要求洁厕灵中的质量分数不得超过。为验证某合格品牌洁厕灵中的含量,小亮同学取该产品倒入锥形瓶中,他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碳酸钙,才能保证洁厕灵中完全反应?(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当出现现象时,证明洁厕灵中的已完全反应。【答案】(1)Cl2(2)解:设至少需要加入碳酸钙的质量为x

x≈8.2g答:至少加入碳酸钙的质量为8.2g,才能保证洁厕灵中HCl完全反应(3)不再产生气泡【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O、H的个数分别是1、3、1、2,生成物中含Na、Cl、O、H的个数分别是1、1、1、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l,故X的化学式为:Cl2;(2)见答案;(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当出现不再产生气泡现象时,证明洁厕灵中的HCl已经完全反应。10.(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某品牌“发热鞋垫”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等。为测定其中铁粉的含量,小明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5g发热剂样品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23.4g,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8.3g,计算发热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假设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答案】解:设发热剂中铁粉的质量为,铁和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生成氢气的质量=5g+23.4g-28.3g=0.1g发热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答:发热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56%。【解析】解析见答案。11.(2024·天津·中考真题)烧杯中盛有金属铜和氧化铜的固体粉末1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向烧杯中加入14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硫酸铜溶液。计算:(1)原固体粉末中金属铜的质量。(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3)若用60%的硫酸(密度为1.5g/cm3)配制上述所用14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需要60%的硫酸多少毫升(1cm3=1mL;结果精确到0.1)。【答案】(1)烧杯中盛有金属铜和氧化铜的固体粉末1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氧元素的质量=,氧化铜的质量=,原固体粉末中金属铜的质量:10g-8g=2g答:原固体粉末中金属铜的质量2g。(2)设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硫酸的质量为所得溶液的质量:8g+140g=14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8%。(3)需要60%的硫酸的体积=(9.8g÷60%)÷1.5g/cm3=10.9cm3=10.9mL答:需要60%的硫酸10.9mL。【解析】(1)解析见答案。(2)解析见答案。(3)解析见答案。考点04坐标曲线类型1.(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随所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A.在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和B.在段,溶液中数量逐渐增多C.在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和 D.该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答案】ACD【解析】A、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HCl和BaCl2,正确;B、在段,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盐酸不断被消耗,溶液中数量逐渐减少,错误;C、在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钡和氢氧化钡,其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和,正确;D、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该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正确。故选ACD。2.(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小明为了测定某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如图甲,向60g硫酸溶液中缓缓注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溶液的pH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对应关系如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若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图乙中a点溶液含有的溶质是。(3)请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答案】(1)偏大(2)氢氧化钠、硫酸钠(3)由图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g时,pH=7,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解:设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4.1%答: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1%【解析】(1)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若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会导致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2)a点pH大于7,此时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氢氧化钠;(3)见答案。3.(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化学实践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稀盐酸50g,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稀盐酸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如图所示。(1)该实验是将滴入另一溶液中。(2)b点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3)计算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2)NaCl、NaOH(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40g,其中溶质质量为:40g×10%=4g;解:设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7.3%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解析】(1)由图可知,一开始溶液的pH<7,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逐渐增大,最后大于7,则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了;(2)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点处pH>7,说明此时氢氧化钠过量,则b点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OH;(3)解析见答案。4.(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2)计算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答案】(1)10(2)解: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x=10.6g则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答: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88.3%。【解析】(1)由图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2)见答案。5.(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轴承、齿轮等机器零件。为回收黄铜中的铜,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黄铜样品粉末,放入烧杯中,然后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g;(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1)26(2)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1%。【解析】(1)由金属活动性锌>氢>铜可知,锌可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结合图像可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6g;(2)解析见答案。6.(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某钙片(有效成分为碳酸钙,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取10片钙片,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g。(2)10片钙片中含碳酸钙质量为g。(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1)4.4(2)10(3)解设:稀盐酸中盐酸溶质的质量为x,则x=7.3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解析】(1)由图像可知,加入100g稀盐酸后,气体质量达到4.4g,并且再往烧杯中添加盐酸,气体质量不增加,说明在添加100g盐酸的时候反应完全,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解设,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则,故10片钙片中,碳酸钙为10g;过程和答案一样,参考答案作答。7.(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沈括《梦溪笔谈》。兴趣小组根据其中的原理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所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1)b点固体的成分是(用化学式表示)。(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2)解:设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y

x=15.2g

y=6.4g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解析】(1)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点时铁粉过量,故b点固体的成分是:Fe、Cu;(2)见答案。考点05表格类型1.(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金粉”(合金)是一种金属颜料,可用于文物修复。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金粉”中铜的含量:称取25g“金粉”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将1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记录每次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过程和数据如下。加入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2020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g44.9464.8884.82a124.8回答下列问题。(1)a的数值为;第4次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用化学式表示)。(2)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测定实验中,若将稀硫酸改为浓盐酸,则铜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104.8ZnSO4、H2SO4(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25g+20g×5-124.8g=0.2g;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x=6.5g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4%。(3)偏小【解析】(1)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25g+20g×5-124.8g=0.2g;第1次加入20g稀硫酸,锥形瓶内减少的质量为20g+25g-44.94g=0.06g;第2次加入20g稀硫酸,锥形瓶内减少的质量为20g+44.94g-64.88g=0.06g;第3次加入20g稀硫酸,锥形瓶内减少的质量为64.88g+20g-84.82g=0.06g;说明每20g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06g;第4次加入20g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0.06g×3=0.02g<0.06g,则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应该为20g+84.82g-0.02g=104.8g,则a的数值为104.8;第5次加入20g稀硫酸,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4.8g+20g=124.8g,没有产生氢气,综上说明第4次加入20g稀硫酸时,锌反应完全,且硫酸有剩余;故第4次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硫酸锌和硫酸,化学式为ZnSO4、H2SO4;(2)见答案;(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若将稀硫酸换成浓盐酸,会使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偏小,则气体的质量偏大,从而使锌的质量计算结果偏大,导致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偏小。2.(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将10g样品放入质量为50g的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如下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测得滴加稀盐酸的总质量与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该石灰石中杂质不溶解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0102535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60.0069.1282.8092.36回答下列问题:(1)10g该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总质量是g,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g。(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这种测定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1条)。【答案】(1)302.64(2)设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0%。(3)二氧化碳有少部分溶于水【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由表格数据可知,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0g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5g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若样品没有反应完全,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35g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实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则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35g时,样品反应完全,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2.64g,消耗的稀盐酸的总质量是;故填:30,2.64。(2)详解见答案。(3)二氧化碳溶于水,稀盐酸中含有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有少量溶于水,使计算的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减少,产生实验误差,则这种测定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有少部分溶于水。3.(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兴趣小组同学得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就用它来测定某瓶标签破损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称取5.5g干燥的鸡蛋壳(杂质不参加反应)于烧杯中,再将75g该稀盐酸分3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得到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稀盐酸的质量/g252525剩余固体的质量/g30.50.5请计算:(1)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g。(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答案】(1)5(2)解:设稀盐酸中盐酸的质量为x。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解析】(1)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杂质不参与反应,则由表格数据可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25g稀盐酸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g,则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第二次加入25g稀盐酸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0.5g,则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第三次加入25g稀盐酸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0.5g,说明第二次加入25g稀盐酸时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共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25g+25g=50g,计算过程见答案。4.(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生铁一般用于铸造或炼钢。某炼铁厂实验室欲检验某批次的生铁是否合格(含碳量在2%~6.69%之间为合格)。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参与这次的检验,设计实验如下:称取生铁样品50g,把5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序号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10038.8第2次10027.6第3次100m第4次1005.2第5次1001.5(1)上表中m的数值是。(2)计算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的过程)。(3)判断这批生铁是否合格(写出计算的过程)。【答案】(1)16.4(2)解:设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9.6%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3)解:由表格数据可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生铁中碳的质量,则50g生铁样品中的含碳量为,由于,因此这批生铁是合格的。【解析】(1)生铁是铁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铁,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由表格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10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是;第2次加入10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是,说明100g稀硫酸能与11.2g铁恰好完全反应;第5次加入10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说明第5次加入稀硫酸时铁完全反应,稀硫酸过量,则第3、4次分别加入100g稀硫酸都能消耗11.2g铁,则;(2)计算过程见答案;(3)计算过程见答案。考点06流程图类型1.(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走进实验室,小明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对其成分产生兴趣,进行了相关实验并绘制图像如下:根据实验过程和图像提供的信息,请回答:(1)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2)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通过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中的x数值为,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不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2.2(2)CaCl2(3)14.659.7%【解析】(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g;(2)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滴加稀盐酸,一开始无气体生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故悬浊液中含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待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a点时稀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的溶质只有氯化钙,故填:CaCl2;(3)由图可知,与碳酸钙反应用到的稀盐酸质量为75g-50g=25g;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氢氧化钙的质量为z,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某毕业班同学去制纯碱化工厂实习,对该厂生产的纯碱产生兴趣,于是取10.7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进行如下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作用是。(2)该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是(精确到0.1%)。(3)将反应后的溶液恒温蒸发6.3g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1)检验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2)99.1%(3)解: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y。y=11.7g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1.8%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11.8%。【解析】(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生成的氯化钠呈中性,盐酸呈酸性,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作用是检验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气体,故CO2的质量:10.7g+50g+50g﹣106.3g=4.4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是:。(3)见答案。3.(2024·陕西·中考真题)小明同学在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用两只烧杯各取80g待测溶液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g。(2)20℃时,、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填“相等”或“不相等”)。(4)x的值等于。(5)由上述实验可得出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案】(1)36(2)不饱和(3)相等(4)2.4g(5)25%【解析】(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36g;(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若A1是饱和溶液,则蒸发的10g水与析出的氯化钠固体会形成饱和溶液,则析出的氯化钠固体质量=,3.6g>2g,则A1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A2中溶液也是不饱和溶液;(3)根据图示可知,B1、B2中溶液中都存在没有溶解的固体,则B1、B2都是饱和溶液,B1、B2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4)B1溶液的质量=80g-10g-2g=68g,则该饱和溶液中氯化钠质量=,水的质量=68g-10g=50g;则A1溶液中水的质量=50g+10g=60g,氯化钠固体质量=18g+2g=20g;溶液具有均一性,A1与A2中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相等,20℃时,6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钠质量=,x的值=20g+4g-21.6g=2.4g;(5)根据第(4)小题分析可知,A1溶液中水的质量=60g,氯化钠固体质量=20g,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4.(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时不慎把稀盐酸洒在实验室的磨石地板上,发现有气泡冒出。查阅资料得知,磨石中含有碳酸钙,同学们用同种磨石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磨石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完成下列问题:(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计算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4.4(2)设: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x=10g;y=11.1g;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或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解析】(1)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逸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2.5g+105.4g-113.5g=4.4g;(2)见答案。5.(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化学项目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红磷前电子天平示数为(见图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后,待白烟完全沉降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电子天平示数稳定为(见图2)。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甲的名称为(填“锥形瓶”或“烧杯”)。(2)计算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结果精确到)。【答案】(1)锥形瓶(2)解: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橡胶塞,空气进入装置中,进入装置内空气的质量约等于消耗氧气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06.28g-106.23g=0.05g设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为x

x≈0.04g答: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为0.04g。【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甲的名称为:锥形瓶;(2)见答案。6.(2024·陕西·中考真题)学习小组用一瓶长久放置、标签标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用下图所示方法测定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二氧化锰在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