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可浓缩为如右示意图。下列关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四肢着地逐步进化成为直立行走B.大脑越来越发达C.上肢变短,功能逐渐退化D.从只会使用工具到能制造简单工具,再到能制造复杂工具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北京猿人 B.森林古猿 C.黑猩猩 D.长臂猿3.在新药应用于临床前,必须先在动物上进行药物实验。为使实验结果与人类接近,你认为应选择的实验动物是()A.黑猩猩 B.金丝猴 C.长颈鹿 D.流浪狗4.某些药品说明书印制“孕妇禁用”,是因为药品中的化学物质会通过下列哪个结构进入胎儿体内()A.胎盘和脐带 B.输卵管 C.子宫内膜 D.卵巢5.2021年5月底,我国开始实施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小明妈妈想再生一个宝宝却一直没怀上,经检查,是输卵管堵塞了.输卵管堵塞会造成()A.不能产生卵细胞 B.胚胎发育得不到营养C.不能分泌雌性激素 D.精子和卵细胞不能受精6.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A.输精管、卵巢 B.输精管、子宫C.睾丸、卵巢 D.睾丸、子宫7.如图表示人类的生殖发育流程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精子 B.②是卵巢C.③是受精卵 D.④过程发生在子宫8.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做法和对青春期的认识科学、合理的是()A.多吃高能量的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有利于生长发育B.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C.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并远离D.神经系统及心脏和肺的功能明显增强,所以不需要父母和老师管教9.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物质是()A.前列腺和子宫 B.睾丸和卵巢C.精子和卵子 D.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10.很多青少年对膳食纤维的摄入不足,这会影响身体健康。对于膳食纤维的作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B.膳食纤维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D.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血糖11.科学发现,在米饭中加入麦麸,可使脚气病患者的发病率大量减少,说明麦麸中含有较多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2.为引导学生积极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我市每年都对学生进行体育水平测试,当你进行测试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体内何种物质的氧化分解()A.葡萄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13.某人经常服用钙片,但是血液中钙的含量仍低于正常值,最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缺少()A.铁 B.锌 C.维生素D D.维生素A14.在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A.鼻 B.喉 C.咽 D.肺15.如图中X、Y、Z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管内被消化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消化管C代表的是胃B.图中Y曲线表示的营养物质最终分解为葡萄糖C.图中X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D.图中消化管E处没有吸收功能16.某兴趣小组按照如下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预测实验现象最可能为()组别加入的物质处理温度(℃)保温时长(min)加碘液后的现象甲适量馒头碎屑2mL唾液搅拌3710①乙适量馒头碎屑2mL淸水搅拌3710②A.甲变蓝、乙不变蓝 B.甲不变蓝、乙不变蓝C.甲不变蓝、乙变蓝 D.甲变蓝、乙变蓝17.周末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米饭、大闸蟹、红烧甲鱼、炸猪排、鲫鱼汤。从膳食均衡角度思考,应适当增加的食物是()A.牛肉 B.羊肉 C.鸡肉 D.青菜18.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针对下列特定的人群,哪种饮食方案不合理?()A.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B.坏血病患者要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C.糖尿病患者多吃含糖量高的食物D.肥胖症患者应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19.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可以()A.保证救者的安全B.保持呼吸道通畅C.使进人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D.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20.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着,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能够帮助人排除卡在呼吸道的异物,恢复呼吸。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着的原因是()A.声带来不及关闭B.气流冲出,喉腔扩大C.软腭来不及阻挡食物D.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21.如图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 B.C. D.22.下图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I为平静状态B.曲线I的呼吸频率为36次/分钟C.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D.曲线Ⅱ状态时,气体交换效率较低23.如图甲是肺内压随着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A.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B.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C.图甲曲线的de段表示呼气D.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24.当肺炎患者的肺泡受损时,图示雾化给药(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雾化治疗的药物可经口、鼻吸入B.药物必须经血液循环才能到达肺泡C.肺泡受损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D.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恢复正常25.下面哪条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A.肺动脉 B.主动脉 C.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26.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③个体最小,具有凝血功能B.体内有炎症时,②的量会增多C.①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D.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27.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虽然经过充分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A.呼吸越来越急促 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C.山地更陡峭,耗能太大 D.氧跟血红蛋白结合减少28.对血红蛋白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分离 B.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结合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不与氧分离29.血常规化验可以作为对某些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下面是李谋的血常规化验单,分析有误的是()南昌人民医院血液化验报告单NO:0050898姓名:李谋年龄:58性别:男科别:门诊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范围红细胞总数4.37×109个/L(4~5.5)×1012个/L血红蛋白121g/L(120~160)g/L白细胞总数3.1×1010个/L(4.0~10.0)×109个/L血小板总数1.63×1011个/L(1.0~3.0)×1011个/LA.红细胞和白细胞异常B.他可能患有贫血和炎症C.他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根据检查数据,他如果受伤,可能会出血不止30.小明脸上长了些青春痘,他觉得很苦恼,忍不住经常用手挤挖,造成了发炎,破裂后流出一些白色液体,这些液体主要是()A.病菌和受损红细胞 B.病菌和死亡的白细胞C.病菌和死亡的血小板 D.血浆、血细胞和病菌二、非选择题31.如图1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3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呼吸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2)图1中,所示为人体的过程(填“吸气”或“呼气”),此过程中[D]所表示的结构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该装置中C结构可代表人体的。(3)图2中,AB段表示人体(填“吸气”或“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填“收缩”或“舒张”),膈的位置(填“下降”或“上升”)。(4)人体通过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的交替,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原理实现。图3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原理实现的。32.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生物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揽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加入碘液2滴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起作用。(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和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填编号)(3)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4)实验中设置37℃水浴保温的目的是。(5)通过以上实验表明,馒头变甜是由于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分解为。33.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人体内有奔流不息的“红色河水”在流淌,其间溶解着养料和废物,还有大小不同的“船只”在行驶,最大的“船只”起“人体卫士”的作用。中等大小的“船只”运输物质的作用很大,人体缺少它就不能呼吸。人体某部位河流受到损伤时,最小的“船只”就会牺牲自己,将伤口修补……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条河流的认识。(1)人体内的“红色河水”是指,其红色的原因在于。(2)“河水”中养料来源于系统,废物由产生。(3)大的“船只”是,它对人体有,所以有“人体卫士”之称;中等“船只”是,它主要有运输的功能,所以人体缺少它就不能呼吸。(4)最小的“船只”是,它有作用,因此它能将伤口修补好。34.怀胎十月,养育十年,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细胞生长发育成一个成熟的胎儿,又从一个婴儿生长发育成一个少年,请用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填序号)。它的功能是。(2)胚胎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这个细胞是,受精的场所是[](填序号)。受精卵移入开始至呈现出人的形态是在怀孕后周左右。(3)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方法使精卵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早起胚胎发育,而胚胎和胎儿发育仍是在中进行的。胎儿在母体内生活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4)图三是人在出生后睾丸和卵巢的重量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女生的青春期(早于、晚于)男生,青春期成长的过程中,有欢乐也有烦恼。当身边的同学出现困惑时,请给出一条你的温暖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人类是由森林古进化来的:森林古猿在森林树栖生活为主,在陆地上四肢爬行运动,后来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的大量消失,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爬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人猿分界的标志。A不符合题意;
BD、直立行走扩大了视野,使用和制造工具从事各种活动,促进了在脑的发展,大脑的发育、语言的产生和制造工具进行各种生产劳动相互促进,使人类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B、D不符合题意。
C、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变短但变得更加灵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爬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不仅使视野扩大、前后肢有了明确的分工,而且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人类不断进化,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的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它们的大脑也会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2、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等。2.【答案】B【解析】【解答】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它们营树栖生活,运动方式是在森林中攀援或四肢爬行。
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因不能适宜当时的环境,被淘汰了;一部分森林古猿退到森林深处,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还有一支古猿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了选择。3.【答案】A【解析】【解答】在新药应用于临床前进行药物实验时,选择的实验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越近,形态结构等越相似,实验结果越可靠。黑猩猩是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形态结构最相似。金丝猴、长颈鹿、流浪狗与黑猩猩相比,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远,相似性较少,所以选择黑猩猩作为实验。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类人猿(如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的共同祖先,所以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形态结构最相似。4.【答案】A【解析】【解答】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胎儿在母体子宫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血液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代谢废物通过胎盘排到母体血液中,由母体排出体外。因此孕妇服用的药物是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胎儿体内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2、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早期胚胎,并向子宫中移动。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它和其他人体细胞的区别是含有丰富的卵黄,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3、胚胎进入子宫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叫着床,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怀孕。胚胎在子宫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到第8周末初具人形,发育胎儿。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代谢废物通过胎盘排到母体血液中,由母体排出体外。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从母体阴道娩出,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5.【答案】D【解析】【解答】AC、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可见,输卵管堵塞不会造成“不能产生卵细胞”、“不能产生卵细胞”,AC错误;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可见,输卵管堵塞不会导致“胚胎发育得不到营养”,B错误;
D、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可见,女性输卵管堵塞后,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相遇并结合,导致不能怀孕,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输卵管是女性体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道,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自然状态下,女性输卵管堵塞会导致精子和卵细胞不能受精,女性则不能怀孕。6.【答案】C【解析】【解答】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同时也是内分泌腺,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同时也是内分泌腺,分泌雌性激素。
故答案为:C。
【分析】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男性内生殖器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外生殖器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排精、排尿女性内生殖器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外阴/7.【答案】D【解析】【解答】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①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不符合题意。B.②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不符合题意。C.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③受精卵,不符合题意。D.输卵管是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能输送卵细胞,也是④完成受精的场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8.【答案】C【解析】【解答】A、多吃高能量食品会因油脂和能量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同时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在高温加热过程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人体健康。A不符合题意;
B、进入青春期,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如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恐慌。B不符合题意;
C、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注意信息筛选,积极学习健康的知识,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并远确,C符合题意;
D、进入青春期以后,虽然神经系统功及心脏和肺的功能明显增强,但是大脑内部结构和功能并没有完善,知识和经验不足,情绪还极不稳定,心智还不成熟,所以仍然需要父母和老师管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应该注意身体和心理上的卫生保健1、合理营养、加强锻炼、戒绝烟酒,以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注意饮食调节,多吃些鱼、肉、蛋、蔬菜、水果及杂粮,生活有规律,多参加体育活动。要戒绝烟酒,以免烟酒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脑细胞,使大脑机能衰退,智力下降,甚至会使生殖细胞变性而影响下一代。
2、青春期的心理保健:
(1)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将精力用到学习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刻苦学习,积极动脑,注意休息,善于调剂,提高智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与异性交往要大方得体、彼此尊重,建立纯洁的同学友谊。
(3)遇到困惑和迷茫和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寻求师长的帮助,以有利于更好的成长。9.【答案】D【解析】【解答】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迅速发育,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故答案为:D。【分析】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作用于性腺,促进性腺合成、分泌相应的性激素,从而激发和维持相应的第二性征出现。10.【答案】B【解析】【解答】A、膳食纤维可调节血糖,利于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A正确;B、膳食纤维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C、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能防止便秘和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C正确;D、膳食纤维可以减少消化过程对脂肪的吸收,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另外,纤维素还可调节血糖,有助预防糖尿病。又可以减少消化过程对脂肪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水平,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11.【答案】B【解析】【解答】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神经炎、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可见,科学发现,在米饭中加入麦麸,可使脚气病患者的发病率大量减少,说明麦麸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
故答案为:B。
【分析】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12.【答案】A【解析】【解答】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可见,进行测试时,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A正确;
B、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B错误;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
D、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13.【答案】C【解析】【解答】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使人患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A错误;
B、儿童长期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B错误;
C、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某人经常服用钙片,但是血液中钙的含量仍低于正常值,最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缺少维生素D,C正确;
D、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2)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14.【答案】C【解析】【解答】食物由口腔经咽再进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咽再进入气管。可见,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故答案为:C。
【分析】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15.【答案】A【解析】【解答】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示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横坐标表示消化道,依次是口腔、咽和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纵坐标表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程度。(1)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胃、口腔和小肠;曲线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因为曲线Z所代表的营养物质从小肠处开始被消化,曲线X是淀粉的消化曲线,因为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曲线Y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因为该曲线所代表的营养物质从胃开始被消化。A、图中A口腔、B咽和食管、C胃、D小肠、E大肠;A正确;
B、图中Y曲线表示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B错误;C、X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C错误;D、E是大肠,可以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无机盐。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16.【答案】C【解析】【解答】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分析图表知,甲中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加碘不变蓝;乙中没有唾液,淀粉不会被分解,所以加碘后会变蓝。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本实验运用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生物实验中运用这一特性来验证淀粉的有无。
2、人体内的消化酶在37℃左右时活性最强。若温度过高酶将失去活性,温度过低,酶的活性降低,两者都不利于消化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
3、本实验中通过馒头碎屑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通过搅拌模拟舌的搅拌作用17.【答案】D【解析】【解答】妈妈准备的晚餐包括米饭(主要提供碳糖类)、大闸蟹(高蛋白食品)、红烧甲鱼(高蛋白食品)、炸猪排(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鲫鱼汤(高蛋白食品)。这些食物虽然富含营养,但可能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和蔬菜纤维。因此,从膳食均衡角度思考,我们需要增加一种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选项中的牛肉、羊肉、鸡肉都是一种高蛋白食品,而“青菜”则富含维生素和纤维,可以提供膳食均衡所需的营养素。
故答案为:D。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18.【答案】C【解析】【解答】A、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不符合题意;B、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所以,坏血病是营养缺乏病,患者要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不符合题意;C、糖尿病患者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符合题意;D、肥胖症患者为了身体健康,应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都会造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营养失调会影响生长发育,使体质下降,甚至会发生营养缺乏症或肥胖症。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安排一日三餐,均衡地搭配各种食物,做到合理均衡的营养。19.【答案】B【解析】【解答】人工呼吸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溺水者建立自主呼吸,如果溺水都口鼻中有污物,会阻塞气体进入肺,甚至污物随气体进入肺引起生命危险。所以首要就是清除口鼻内的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引起肺的扩大和回缩,从而完成呼气和吸气,叫呼吸运动。
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对于溺水、煤气中毒等引起的呼吸停止的患者,我们要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施救。人工呼吸是借助外力,引起患者的胸廓和肺扩大和回缩,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呼吸。常用的方法是胸部按压法和口对口吹气法。20.【答案】D【解析】【解答】A、声带与发音有关,不符合题意;B、喉腔受损会导致吞咽困难,声音减弱弱,呼吸困难,不符合题意;C、在吞咽时,封闭鼻咽和口咽腔,防止食物进入鼻腔,不符合题意;D、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故答案为:D。【分析】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21.【答案】A【解析】【解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因此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的浓度与压强有关,浓度高,压强就大;浓度低,压强就小。因此也可以说,气体是由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扩散的。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22.【答案】A【解析】【解答】A、分析题图曲线,曲线Ⅰ状态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比曲线Ⅱ状态小,所以曲线Ⅰ为平静状态下的呼吸状况。A符合题意;
B、呼吸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呼吸的次数。每吸气和呼气一次是1次呼吸。分析题图中曲线I知,5秒钟内进行了吸气—呼气—吸气,即1.5次呼吸,5秒=5/60分,所以呼吸频率是1.5÷5/60=18(次/分)。B不符合题意;
C、分析题图知,曲线Ⅱ状态下肺容量变化大,说明呼吸深度较大。C不符合题意;
D、分析题图知,曲线Ⅱ状态下呼吸深度较大、呼吸频率较快,所以气体交换的效率较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正常情况下的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钟。运动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加强。23.【答案】B【解析】【解答】A、图甲曲线ab段表示吸气,曲线bc段表示呼气,A错误;B、图甲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图乙B位置表示膈肌收缩,B正确;C、图甲曲线de段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C错误;D、图甲曲线de段时,表示吸气,膈肌应该处于B位置,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图甲表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时完成吸气;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时完成呼气;b点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d点表示呼气结束的一瞬间,b、d点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图乙表示呼气过程中膈肌的变化,A表示膈肌舒张,完成呼气;B表示膈肌收缩,完成吸气。24.【答案】B【解析】【解答】A、雾化治疗的药物可以经过鼻进入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A不符合题意。
B、药物通过呼吸道到达人体的肺,直接进入肺泡,无须经过血液循环,B符合题意。
C、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内,呼出体外,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手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因此肺泡受损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C不符合题意。
D、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肺泡的功能恢复后,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内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25.【答案】B【解析】【解答】ACD、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各器官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在体循环中,经过组织细胞处物质交换,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送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在心脏处血液成分不发生变化。因此,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中流的都是静脉血。A、C、D不符合题意;B、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在肺部气体进行交换血液中,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氧气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在心脏处血液成分不发生变化。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合成一条大的循环路线。
2、动脉血和静脉血:含氧气多、颜色鲜红的血为动脉血,含氧气少、颜色暗红的血叫静脉血。26.【答案】D【解析】【解答】A、③血小板个体最小,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不符合题意;B、②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体内有炎症,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加,不符合题意;C、①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不符合题意;D、图中有细胞核的只有②白细胞,①红细胞和③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
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种类形态特点正常值功能红细胞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
女子平均值:4.2×1012个/升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4.0×109-10×109个/升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1×1011-3×1011个/升止血和加速凝血27.【答案】D【解析】【解答】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含氧量低,空气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含量也随之减少,导致细胞氧化分解释放有机物的能量减少,所以运动员会感到乏力,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28.【答案】C【解析】【解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其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红细胞呈红色,那是因为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机体氧供不足进而引起头晕乏力,这就是贫血。贫血患者可多食用富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加以食疗。29.【答案】D【解析】【解答】A、分析血常规化验单知,李某的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A不符合题意;
BC、红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机体氧供不足进而引起头晕乏力,这就是贫血。贫血患者可多食用富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加以食疗。李某的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说明李某患有贫血症,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功能,当人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数量增多。李某白细胞数题高于正常值,说明李某体内有炎症。B、C不符合题意;
D、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若血小板数量过低,受伤时不容易止血。检查数据显示,李某血小板数量在正常值范围内,所以他如果受伤,不会出血不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中的三种血细胞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红细胞过少或其中的血红蛋白过少时会患贫血,白细胞过多说明有炎症,血小板过少会止血困难。因此,可以通过血常规化验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30.【答案】B【解析】【解答】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经常用手挤挖,病菌侵入青春痘中,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吞噬病菌后白细胞死亡,连同死亡的病菌化为脓液。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溶解着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如葡萄糖、氨基酸、尿素、无机盐等。此外血浆中还含有许多与凝血、抵御疾病等相关的血浆蛋白。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红细胞呈红色,那是因为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机体氧供不足进而引起头晕乏力,这就是贫血。贫血患者可多食用富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加以食疗。
(3)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受伤时,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
(4)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炎症。31.【答案】(1)呼吸道;肺(2)呼气;舒张;肺(3)吸气;收缩;下降(4)呼吸运动;气体的扩散作用【解析】【解答】题图分析,题图1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示意图,A气管、B胸廓、C肺、D膈肌;题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AB吸气状态、BC呼气状态。(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填:呼吸道;肺。
(2)分析图1,A气管、B胸廓、C肺、D膈肌。此状态中D膈肌上升,胸廓缩小,C肺回缩,此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处于呼气过程。呼气时D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故填:呼气;舒张;肺。
(3)分析图2,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此时处于吸气状态。吸气时此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故填:吸气;收缩;下降。(4)人体通过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的交替,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的的气体交换,所以肺泡与外界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的原理实现。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叫气体的扩散作用。分析题图3,由于肺泡中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氧气浓度,而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所以肺泡中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实现的。故填:呼吸运动,气体的扩散作用。
【分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引起肺的扩大和回缩,从而完成呼气和吸气,叫呼吸运动。
①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②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到外界。.
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它们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1)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这样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2)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组织细胞中的低、氧气的含量比组织细胞中的高,因此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这样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32.【答案】(1)2mL清水;对照(2)1;3(3)1;淀粉被水解(或:分解)成麦芽糖(4)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5)淀粉酶;麦芽糖【解析】【解答】(1)要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就应该把唾液设计成变量。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mL清水,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可以用来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故填:2mL清水;对照。(2)分析表格中内容,选用1和3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用馒头碎屑模拟牙齿的咀嚼、用搅拌模拟舌的搅拌,这样馒头碎屑和馒头块形成对照,可以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充分搅拌和不搅拌形成对照,可以证明“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故填:1;3。
(3)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分析表中数据推测实验结果: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遇到碘液不变蓝。
故填:1;淀粉被水解成麦芽糖。
(4)人体内的消化酶在37℃时活性最强。本实验中设置37℃水浴保温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故填:模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综合试卷(四)(学生版)
- 太原科技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经典影视作品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中国民航大学《美术学科名师教育艺术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盘锦兴隆台区七校联考2025届初三生物试题下学期周练试题含解析
-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等数学c》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葫芦岛市老官卜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联考试卷(生物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神木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一次(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建筑工程cad课程说课
- 独山玉饰品质量等级评价DB41-T 1435-2017
- 【互联网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探析与防范: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12000字(论文)】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下(判断题)
- icu手册第一部分-常见病诊疗规范
- 肿瘤专科护士考试题附有答案
- 酒店工程部培训课件
- 省级一网统管网格化社会治理指挥手册(含事项清单)
- 8.4 AutoCAD拼画滑动轴承装配图
- 成语故事-螳臂当车-守株待兔-历史典故讲解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