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绩监测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书写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练达(liàn)惆怅(chóu)稽首(qǐ)哗众取宠(chǒng)B.蓦然(mù)粗犷(guāng)意蕴(yùn)杯盘狼籍(jí)C.忌讳(hùi)卓越(zhuó)锲合(qì)信手拈来(niān)D.斟的(zhēn)笼统(lóng)侦辑(jī)和颜悦色(hé)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AI)已逐渐_________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人脸识别技术作为AI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正_________应用于安全监控、金融支付、身份验证等多个领域。_________,人脸识别技术的高度精确性,使隐私泄露的风险概率大大增强,一旦数据被泄露或滥用,后果_________。因此,规范AI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A.浸透普及可是不堪设想 B.浸透广泛但是不可思议C.渗透广泛但是不堪设想 D.渗透普及可是不可思议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②学校除了给学生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是打开认知世界、观察社会的窗户,或者说是一个眺望世界的平台。③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④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即使走到哪里,他都不会迷失自己。A.句①的主干是:中学阶段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B.句②中“除了”“打开”都是动词,“提供知识”“眺望世界”短语类型相同。C.句③的复句类型是转折复句。D.句④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即使”改为“无论”。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等。B.“飞来峰上千寻塔”的“寻”和“千钧一发”的“钧”,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是古代容量单位。C.《西游记》中,猪八戒有诸多缺点,如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等,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是一个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D.《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探索者,也是英勇的战士,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5.名著阅读名言“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比喻恶劣的环境让人难以成功,甚至无法生存。对这句名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结合下列作品中相关人物经历,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看法。《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6.古诗文填空(1)中庭生旅谷,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2)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4)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尽显其慷慨赴死不可动摇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3分)7.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谍。【乙】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①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②,封狼居胥③,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④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释】①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②元嘉草草: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遭到北魏主拓跋焘重创。③封狼居胥:狼居胥山,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④佛(bì)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⑤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词上阕中“悠悠”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抒发情感。B.乙词上阕怀古抒情,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C.两首词都运用许多典故,贴切自然,紧扣题旨,表达了词人对典故中孙权、刘裕、刘义隆等人物的崇敬和赞扬之情。D.两首同为怀古咏志之词,借古讽今,表达词人爱国、卫国豪情;但甲词简洁明快,意境高远,乙词情感更加深沉复杂,风格更沉郁悲壮。(二)(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三国魏明帝自征蜀,遣司马懿督张郃诸军,雍、凉①劲卒二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②。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③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④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一战大克信之由也。(节选自《百战奇略·信战》,有删改)【注】①雍、凉:雍州和凉州(今均属甘肃武威)。②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古时为军事要隘。③下兵:换下来的士兵。④鹄立:像天鹅一样伸长脖子站着,引申为殷切盼望。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B.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C.会兵交换会天大雨(《陈涉世家》)D以并声势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9.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莫不拔剑争先一战大克信之由也11.请依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甲乙两文都提到了“信”,从中可以看出“信”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曹刿认为得到“信”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坚守“信”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2)简要概括曹刿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共8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暑期将至,学校开展“假期生活规划”主题活动。【材料一】活动宣传海报。(见下图)【材料二】①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教育的使命不能分割为德智体美劳五个向度的独立发展。从教育的内容看,“五育”之间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从教育的功能看,任何一类教育教学活动都蕴含着多方面的育人资源。因此,“五育”不应是五个方面各自独立、相互并行,必须融为一体、有机贯通,实现由“五育”并举到“五育”融通的演进。②育人先育心,“五育”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各有侧重,但价值塑造的旨归异曲同工。我们要牢固树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把价值塑造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觉地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③在育人体系中,体育具有基础性、高阶性的特征,指向人的生命健康。但长期以来,教育“弱于体”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我们要着力加强新时代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教会、勤练、常赛”,通过特色体育活动和群众性竞技性体育赛事,引导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④“五育”融通的深入推进,还要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只有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才能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5月30日,有删改)【材料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从而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体育锻炼还能够增强呼吸系统的动能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肌肉发达,而且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得到加强,从而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动作的速度、灵活性和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高。(选自《生物学》八年级下册2013年11月第1版)【材料四】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劳动教育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一堂好的劳动课,就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练意志、锻炼自己。就拿烹饪来说,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各年级学生有不同的实践任务,例如:1~2年级从择菜、洗菜学起,可以剥毛豆、做水果茶,7~9年级要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完成3~4道菜。循序渐进,做中学、学中做,方能取得实效。(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21日,有删改)12.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智体美劳,这“五育”之间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五个方面应融为一体、有机贯通。B.“五育”对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各有侧重,但能力培养的旨归异曲同工。C.体育具有基础性、高阶性的特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肌肉发达,而且动作的速度、灵活性也明显提高。D.劳动教育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在“五育”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13.下表是小语同学的暑期一日生活规划,请指出规划有哪些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暑期一日生活规划时间活动内容7:00起身7:30早餐8:00~9:30自主预习高年级课程10:00~11:30参加书法或古筝兴趣小组12:30午餐13:00~14:00午休14:30~17:30到图书馆读书18:00晚餐18:30~20:30看电视21:00就寝14.即将毕业,大家都在积极讨论自己的生涯规划。小文同学却说,想那么多、那么远干什么?当务之急是考个好分数。请结合上述材料对他进行劝说、引导。(二)(共1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种下阳春彭学明①姐姐姐夫为兔年春天做准备时,还是虎年的寒冬腊月,距离温暖春天的到来还有一段光景。农人在春天里干活叫种阳春,为种阳春做准备叫备春。②在湘西,每一个新年的阳春,都是从先一年的寒冬腊月就开始准备的。寒冬腊月的湘西,就像一个大冰窟,零上五六度,却是透骨的冷。在火塘边烤火,胸膛烫得冒汗,后背冷得发抖。姐姐和姐夫,就在这样的寒冬腊月下地,从冬眠的土地里抢来年的收成。③一大早,姐姐姐夫就开着农用三轮车上山了。农用三轮车上放着锄头、筛灰篮,和一架小型的农耕机。一栋栋木屋农舍,一声声鸡鸣犬吠,一坝坝田园田野,和一山山青翠秀色,都从姐姐姐夫身边擦身而过。寒气和雾气跟着,将姐姐姐夫包裹。山色和山影跟着,与姐姐姐夫同行。④姐姐姐夫先要烧制草木灰,这是乡间最易得也最实惠的有机肥料。烧制时腾起的浓浓白烟,像一支巨大的狼毫在婉转运笔,为农事增添了飘荡的诗意,那是严冬里最温暖柔美的一笔。当它徐徐收笔时,姐姐姐夫用筛灰篮把灰一篮篮筛下,顺着筛眼飒飒漏下的草木灰用于肥土肥泥,剩下的炭渣用来烤火取暖。⑤烧好草木灰,姐姐把灰均匀铺撒在坡地上,姐夫则开动农耕机翻耕。农耕机来到姐姐姐夫家好几年了,不但熟悉了家里的一切,也熟悉了山坡上的一切。姐姐姐夫更是熟悉农耕机的脾气,把农耕机驯服得比耕牛还要听话、勤快、有力。偌大一块坡地,很快就犁完了。要是以往,夫妻俩要挖一整天。⑥在姐姐姐夫眼里,满地铺撒的草木灰,就是满地的乌金碎银。一整片泥土被农耕机像翻面团一样一溜溜翻开,被一锄锄翻晒,草木灰也与泥土紧紧交融,成为喂肥庄稼的养料。⑦翻耕完后,姐姐把翻耕的土地平整好,姐夫开着农用车一趟趟把备好的粪肥运到地里,一层层泼洒。这片跟了姐姐姐夫几十年的地,在他们年复一年的精心伺候下,一年比一年黑,一年比一年肥,黑得发亮,肥得流油。尽管虎年里半年都没下雨,那泥土还是带着湿气和地气,一捏,就能像海绵一样捏成一团、蓬松开去。⑧姐姐姐夫都是在泥土里生、泥土里长的,伺候了泥土大半辈子,他们生命的颜色已是泥土的颜色,他们的情感和寄托与泥土紧紧相连。他们已是泥土的一部分。他们最懂土地对人间的意义,他们像疼爱子孙一样疼爱土地。⑨在另一个村庄的哥哥嫂子,一样不会让他们的农田吃亏、挨饿。哥哥虽然也七十来岁了,身体却比姐姐姐夫好,还挑得起一百多斤的担子,背得起一百多斤的东西。干涸了半年的农田,已经坼裂了,哥哥得抢在雨水来临前先翻耕一遍。⑩哥哥上了年纪,耳朵已经不太好使了。嫂子骂他,他笑呵呵的,听不见;天上打雷,他懵懂懂的,听不见。但田土和庄稼的一呼一息,他听得清清楚楚。一坝子干涸得没有一滴水的稻田,只剩下收割后的稻草桩子和茬子,排着整齐的队列,有如待阅的方阵。哥哥犁田用的是旋耕机,比姐姐姐夫家的农耕机更加先进。旋耕机一进农田,那板结的泥土就一下子翻开松散、搅碎平整了,那满田的稻草桩子和茬子也都被打成细碎的粉末了。⑪在后辈心里,这些农活辛苦,他们心疼老人。可在哥哥姐姐这辈人眼里,这根本不苦,反倒乐在其中。姐姐说,有什么苦的呢?现在耕田有耕田机,犁地有犁地机,收割有收割机,打米有打米机,榨油有榨油机。哥哥说,现在不用交农业税,国家还给种粮补贴、植树补贴,到哪里找这样的好日子呢?⑫如是,乡村的土地最先醒来、最先温暖、最先立春。播下风,风就协调和畅;种下雨,雨就百依百顺;撒下万物,万物竞相生长。农人的辛劳,农人的希望,农人的梦想,就最先生根发芽、最先美满收获、最先激动人心。⑬春光和秋色,永远不会辜负哥哥姐姐这样种阳春的人。(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2月第1版,有删改)15.阅读选文第①-⑧段,简要概括姐姐姐夫为兔年“备春”,做了哪些工作。16.请任选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一标栋木屋农舍,一声声鸡鸣犬吠,一坝坝田园田野,和一山山青翠秀色,都从姐姐姐夫身边擦身而过。17.赏析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表达效果。姐姐姐夫更是熟悉农耕机的脾气,把农耕机驯服得比耕牛还要听话、勤快、有力。18.选文第⑩段中划线句子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嫂子骂他,他笑呵呵的,听不见;天上打雷,他懵懂懂的,听不见。19.读完选文,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选文给你带来怎样的感悟。(三)(共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以行动开创未来①中国科学院著名研究员谭垦曾说:“你对什么感兴趣,不是最重要的;你为感兴趣的事情做了什么,这才重要。”这启示我们青年一辈,要以行动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②瞬间的感兴趣是找到永恒热爱的基础。如果说永恒的热爱是烟波浩瀚的大海,那瞬间的感兴趣便是指引你前进的灯塔。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瞬间开始,把对地球引力的探索化为永恒的热爱;亚运会最年轻的冠军崔宸曦,第一次见到滑板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滑板运动作为自己一生永恒的热爱。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这诸多感兴趣的瞬间,总有一个会指引我们抵达永恒热爱的彼岸。③让我们抵达热爱彼岸的,最重要的是行动。行动是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热爱的桥梁。谭垦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科学研究,用行动将其化为自己一生的热爱;樊锦诗把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作为自己一生的挚爱和无悔的追求,以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一腔热忱。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要以行动助力我们所热爱的事业,用行动将瞬间感兴趣的事化为永恒的热爱。④如果不付诸行动,感兴趣的事情便只会停留在瞬间。彭端淑《为学》中的那位富僧、心中一直向往南海,可是迟迟没有行动,眼睁睁地看着穷和尚依靠一瓶一钵从南海归来。因为富僧没有行动,所以他的兴趣与理想最终化为泡影。⑤然而,是不是所有感兴趣的事都得做呢?做感兴趣的事是不是一定坚持不变呢?⑥刘禅不是喜欢斗蛐蛐斗鸡吗?这样的兴趣最终导致误国亡身。科学家钱伟长年轻时对文科特别感兴趣然而,他为救民族危亡毅然弃文从理,学习起了制造飞机大炮的知识,最终成为了力学之父。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做感兴趣的事要合情合理,要顺应时代要求,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和民族。⑦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们青年一代,生逢盛世,应该用行动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为祖国繁荣增光,为民族复兴助力、用行动去开创美好的未来。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1.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分析。首先,直接提出本段观点:A____;接着,B____;然后,C____;加以论证;最后,总结强调:诸多感兴趣的瞬间,总有一个会指引我们抵达永恒热爱的彼岸。22.下面的名言作为论据,放在选文第③④段哪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成功的秘诀在于找到你热爱的事,并全身心投入。——马克·吐温23.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四、写作(共5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24.“迎着光,追着光,向光而行,为热爱,再跌撞,也要闯,十年一日不更改。”每个平凡的岗位,都能书写不平凡的华章;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闪耀自己的光芒。愿你继续心怀热爱,奔赴山海!请以“向光而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5.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①阴雨天,我看见一只小鸟飞到枝头筑巢。小家伙衔着比自己身体还长的树枝绕来绕去,耐心地打造自己的安乐窝。一阵疾风,吹得树枝猛烈晃动,小家伙辛苦衔来的三四根树枝掉在马路上。我好奇,它为什么要在这种阴雨天筑巢?翻阅书籍才知道,部分鸟类喜欢在刮风下雨天筑巢,它们想建造一个即便遭遇恶劣天气仍纹丝不动的坚固小窝。②原来筑巢的材料不仅包括树枝和石子,还需要风和雨。要求:(1)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积极向上,要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2025年成绩监测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书写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17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示例一:反对。保尔·柯察金经历了退学、战争、病痛、双目失明,却凭借顽强的意志战胜苦难,创作出《暴风雨所诞生的》,让生命重新焕发生机,可见,沙漠中也能养出牡丹花。示例二:赞同,祥子在经历了车被抢、钱被骗、虎妞难产而死、小猫子上吊自杀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彻底堕落。可见,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言之成理,意对即可)【6题答案】【答案】①.井上生旅葵②.瀚海阑干百丈冰③.化作春泥更护花④.醉翁之意不在酒⑤.人生自古谁无死⑥.留取丹心照汗青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3分)【7题答案】【答案】C(二)(14分)【8~11题答案】【答案】8.C9.(1)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该离开的人都很高兴,愿意留下来打一仗;该留下的人斗志昂扬,想着拼死战斗到底。10.莫不拔剑争先/一战大克/信之由也11.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以大信为本/虽临征难,义所不废③.①曹刿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善于抓住战机,有爱国情怀。②诸葛亮守信,理解关爱士卒。(意思相近即可)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共8分)【12~14题答案】【答案】12.B13.示例:①规划中缺乏体育锻炼活动,可在9:30至10:00和15:30至16:00各安排半个小时的体育锻炼;②没有劳动实践安排,可在12:00至12:30安排为家人做午餐,18:30至19:00安排洗涮餐具、打扫卫生的内容;③看电视时间过长,可在19:00至19:30看电视,19:30至20:30用于与家人交流。……(意思相近,符合“五育”即可)14.示例:小文同学,你这种说法我不赞同。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由童年开始,一直伴随个人的一生。初中阶段,是职业生涯中探索阶段的重要时期,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环境,进而减少职业选择中的失误。越早做职业规划,可以越早树立人生目标,对我们现在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意思相近,语言顺畅即可)(二)(共16分)【15~19题答案】【答案】15.示例:①筛制草木灰②农耕机翻耕③泼洒粪肥16.示例: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了乡村的美好景象,暗含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或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清晨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或答:运用叠词,句式整齐,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清晨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或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了乡村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17.示例:“驯服”原意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人或动物顺从,用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姐姐姐夫对农耕机的熟悉和掌控能力,表现了他们的勤劳和对土地、耕种的热爱。18.示例:不能删去,这里运用对比手法,用嫂子骂他和天上打雷,大声音都听不见,与哥哥听得清清楚楚田土和庄稼的一呼一息的细微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哥哥对土地和庄稼的热爱(丰富了人物形象)。19.示例:选文中哥哥姐姐为了秋天的收获,在早春就辛勤劳作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只有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有美好幸福的未来。(三)(共12分)【20~23题答案】【答案】20.示例:我们青年一辈,要以行动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21.①.示例:A.瞬间的感兴趣是找到永恒热爱的基础。②.B.运用比喻,将“永恒的热爱”比作“大海”,将“瞬间的感兴趣”比作“前进的灯塔”强调了瞬间感兴趣的重要性。③.C.举牛顿对苹果落地和亚运会冠军崔宸曦对滑板感兴趣后,分别把对地球引力的探索和滑板运动化为永恒的热爱的例子。22.第③段,马克·吐温的名言强调了有了热爱的事,并全身心投入地行动起来,是成功的秘诀,这个论据与本段观点一致,与第④段观点不一致,所以放在第③段。23.示例: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具体突出有力地论证了“做感兴趣的事要合情合理,要顺应时代要求,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四、写作(共5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24题答案】【答案】例文:向光而行“迎着光,追着光,向光而行,为热爱,再跌撞,也要闯,十年一日不更改。”当这激昂歌词在耳畔响起,我的心中便涌起一股无畏的力量,仿佛看到无数人在光的指引下,奋勇前行的身影。光,是梦想,是希望,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激励着我们穿越黑暗,奔赴山海。向光而行,是一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那束光,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司马迁遭受宫刑后,身心遭受巨大创伤,但他心中怀揣着撰写《史记》的梦想之光,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向世人证明了梦想的力量。在现代社会,也有许多像张桂梅一样的教育工作者,她扎根贫困山区四十多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无数山区贫困女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她心中的光,就是让每一个女孩都能接受教育,拥有美好的未来。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向光而行的深刻内涵。向光而行,是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勇气。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荆棘坎坷。然而,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追寻那束光。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只有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在成长过程中,他遭遇了无数的嘲笑和歧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凭借着顽强的信念和对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