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答案】鼎铛玉石杜牧弊在赂秦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按要求选择。(5分)【答案】(1)C(2)D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答案】3.消失4.A5.B6.《项脊轩志》,情感真实而浓厚,感人至深,而其情感处理仍然是理性化的。作者善于通过写轩中生活琐事来表现情感,所写之事经过精心筛选并有严密的组织;作者还善于以轩中之物为载体来寄托深情,如其结尾处用枇杷树之茂盛来表现对亡妻的思念之深。该文情感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其艺术魅力也远远超出了道德层面的判断。7.本文在承认情感对于散文写作的重要性的同时,批驳了教条地以情感本身为准绳且将散文情感与作家现实情感混为一谈的散文写作观,并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散文的情感是艺术情感而非现实情感,散文写作是表现情感而非描述情感,散文的情感首先是审美情感而非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散文中的情感是有组织的、理性化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8-11题。(共15分)【答案】8.将寒风人格化,将“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表现沙漠的空旷以及寒风的凛冽,全部地对付“我”生动的表现寒风的威力,对我的强力侵袭,“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寒风发现我”,形象的表现我在寒风面前弱小的无法抵御、无处可藏的窘迫;整句话用拟人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寒风的凛冽以及我的极致寒冷,将寒风塑造成无所不在、威力无穷的威严形象符合广阔沙漠中寒风的特点,与弱小的我形成反差,形象而巧妙。9.运用拟人和反复,生动形象地写出寒风巨大的杀伤力;连用四字短句,节奏急促层层递进,由实而虚,凸显了寒冷对人由肉体到精神的侵蚀的急迫。是下文一系列事与情的概览,既引出下文我被冻坏腿、老人们熬不过冬天而故去等一系列叙事,又表达了人生艰难、暮年的孤独等富有哲理的人生议题,耐人寻味,引人遐思。10.我不认同。虽然他们都是老人,都在“冬天”中死去,老年经历都很孤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无常与生命的孤独渺小,但是,对路人采用详写,描写与其相遇的细节,并对其死展开追问与联想,将老人设定为路人,意在老人身上寄予更多普遍性,表达身为旁观者的我强烈同情与悲悯之情;对姑妈采用略写,但她与我是血亲,将其生前的顽强与母亲、我谈论她死亡时的平淡形成反差,强烈寄托我对现实残酷和生命坚忍等深刻思考,因而深化主旨。从选材对主旨的表现程度来看,两者各有作用,不能删去。11.本文体现这一生命观。本文通过回顾第一次去沙漠拉柴冻坏腿、收留满是冰霜的老人最终被冻死,姑妈没能熬过寒冬的等往事,真切的表达了我对极端寒冷、生活艰难,以及人最终要孤独面对生命终点的悲叹,将生命真相揭示的如此悲凉,但在文中分明闪烁着温情的光华:父母早起为“我”拉柴火作准备、“我”和弟弟哥哥结伴过河看望姑妈、儿女回家陪伴日益衰老的母亲的亲情;“我”请老人喝茶的善良与老人的感恩,面对死亡,姑妈和母亲仍然期待“春天”到来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这些都是帮助人们走出精神“寒冬”的动力和希望。(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答案】12.CB14.全篇内容是写一个女子早晨自娇卧未醒,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而妆毕簪花照镜,而穿上新罗襦之过程,让读者由此去窥视其内心的隐秘,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20分)【答案】15.考查毁坏16.BC17.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18.李岘在江南一带负责选拔官员,上表请求将李华安置到幕府任职,提拔他担任检校吏部员外郎。李华苦于身患风痹疾病,辞去官职,客居归隐到山阳县,督促子弟致力于农业生产,安于困窘生活。19.自以为是(恃才傲物、自视甚高)心悦诚服(自愧弗如)20.(1)为人旷达,处事公正严谨,却为权贵所痛恨;(2)遭逢乱世,担任伪职而毁节,以致抱惭退隐;(3)晚年专心佛事,为他人作传写颂,才华不展;(4)奖掖后进,使他人名重官显,而自己却默默无闻。(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小题(11分)【答案】21.B22.B23.A24.①“玉版”是竹子的别名,这里景物以竹子为主,因此,命名为“玉版居”。②“淇园”即指竹园,具有文化意味,命名“玉版居”也在于突出屋子的文化渊源。③希望能够像苏东坡那样能启发人们感受参禅的乐趣。④寄托作者与人共享美景的志趣。⑤表达作者对先贤的追思、纪念。三作文70分25.【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了一个“新总比旧好”还是“新未必有旧好”的两难选择。写作之前,先要思考清楚:关于“新”这个概念,我们应该如何去剖析?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新总比旧好”这个思维?原因很简单,因为物质本质是一种“叠加态”,物质本身会因为叠加而变得更加完善,也会因为智慧的叠加而被更好的赋能,所以说,新的事物一定会比旧的事物好。就比如苹果手机的更新换代,新的一代的手机,从性能上来说一定是远胜于前一代的手机,所以从物质层面来说,新事物对于旧事物来说是一种叠加,而从性能上来说,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新的事物一定是能够战胜旧的事物。这个就是这道题目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层次的反思。对此,还可以有进一步的认知——新的事物一定比旧的好么?其实,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有两种依据,从“事实判断”来说,新的事物在功能上和客观的定量上会对于旧的事物形成优势。但是从“价值判断”上来说,就不是如此了。价值判断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定量,所以我们对于价值的反思就是我们不能够纯粹通过事物的客观价值来对于事物做定性,而应该去更加宏观的对于价值产生反思——新的事物,在价值判断上,未必绝对领先于旧的事物,也正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过去人的价值观,未必不如现代人。过去人对于自然和审美的态度,也未必不如现代人。我们可以提倡在客观量化概念中,新事物带来的更加充裕,更加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是对于新的事物一定好于旧的事物,我们需要保留一点保守的态度。理清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进行分层论述了。首先,可以从表层逻辑方面进行论证:确实在我们很多的经验中,“新”是一种比“旧”好的客观物体。而新比旧好的原因就是物质本身是发展的,物质的发展意味着人的智慧随着物质的发展而不断的堆积。而智慧堆积会给物质带来更多的赋能,所以从性能上来说,能够给物质带来更多的增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的事物会比旧的事物更好,而新事物的频繁出现,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物质储备。其次,从深层逻辑上来说,若我们单一化地将物质的客观属性,作为事物价值的唯一价值,这个行为本身是非理性的。而非理性的根源是因为事实判断能够证明新事物的优越性,但是客观的功能上的累加只是事物具有价值的某一个变量,我们会认为还会有很多别的变量,同样能够对于事物的价值产生改变。而那些其他事物是什么呢?比如,一些源自于“旧”的审美、思想、文化,未必会被现在彻底超越。因此,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对于物质具有超越于事实的价值判断。一方面,我们需要对于物质进行肯定,肯定效率上的兑现对于我们物质生活的提升,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效率对于物质的衡量是具有边界的。效率的提升不一定能够彻底填补我们内心中的空虚和苍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对于物质进行否定,超越和批判的价值,我们需要反思过去事物本身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增量。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边界,了解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增量,对于事物来说,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一种更加全面客观的认知,而不是被简单的“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西pcr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师大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餐饮三级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测绘专业卓越班面试题及答案
- 村民开路协议书
- 杨超越的协议书
- 林地种植协议书
- 果然婚前协议书
- 架电线杆协议书
- 柴油代储协议书
- 隧道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及技巧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协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军用滑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脱式计算、应用题复习、期中、期末检测试卷(含部分答案解析)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单元测试卷
- 光明乳销售合同范本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 ISO15614-1 2017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中文版)
- 企业项目规划书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