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东卷02)(考试版)A3_第1页
语文(广东卷02)(考试版)A3_第2页
语文(广东卷02)(考试版)A3_第3页
语文(广东卷02)(考试版)A3_第4页
语文(广东卷02)(考试版)A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订………………○………………线………………○………………○………………内………………○………………装………………○………………订………………○………………○………………外………………○………………装………………○………………订………………○………………线………………○………………○………………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第=PAGE2*2-13页(共=SECTIONPAGES6*212页)第=PAGE2*24页(共=SECTIONPAGES6*212页)202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广东)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摘编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文学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在于前者被灌注了“生气”或“生命”。巴尔扎克说道:“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人物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如果他只是想去临摹一个现实的人,那么他的作品就根本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他在小说《玄妙的杰作》中,借一位艺术家之口,道出了如何使艺术形象获得生命的某些奥秘。那位画家说,艺术的使命不是临摹大自然,而是表达大自然,否则一个雕塑家给人造型,依样画葫芦地捏成一个复制品就行了。但实际上这如同一具尸体,与活人毫无共同之处,因为他还没有深入到形象的内在,还没有洞察它的种种变幻,并把它的精神形诸于外。真正的艺术家不在于复制原物和画出生命的外表,而要让人看到人物形象的内在,它的“血液”,它的“洋溢出来的丰满的生命力”“灵魂”“生命之花”。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这个说法十分精彩,它道出了艺术真实的精粹处。要创造出具有“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的艺术真实,就必须通过艺术的典型化手段,创造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因为唯有这种“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出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灵魂和精神,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艺术认识和把握生活的根本手段。这里的困难在于对象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有生命的人。文学不能满足于个别事实、个别现象,特别是局限于事物和现象自身,文学的真实比个别事实、现象更多。高尔基说,在文学中,单个的某种真实事实的描绘,“不能把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艺术真实性、并能令读者信服的现象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犹如一块砖头不过是房子的组成部分,不能用它来建成墙和楼房。同时,文学又要写单个的事,但它不同于某种真实情形,而是经过选择、取舍、概括、集中的事物。选择、集中后的单个事物,或某种非常现象,概括了同类事物的特征,它的本质面,它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这是典型化了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是高度的艺术真实。由于它具备了事物的“精神、灵魂和特征”,所以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把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它们的矛盾和冲突改造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塑造典型人物,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这是作家对生活混乱状态的一个克服过程。有的同志说他写他所见到的,实际上他只是记录了生活的混乱状态,而没有“克服”。情节的选择对于展现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十分重要。人们可以通过情节的安排,把人物的冲突写得非常尖锐,甚至动刀动枪,做到这点还是容易的。但要使这些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变为人物性格的完整体的组成部分就不容易了;而要“在特定的人物身上找出最稳定的性格特征,必须理解他的行动的最深刻意义”,“选取最有普遍意义的、最有人性的东西,从而构造某种令人信服的、不可摇撼的东西”,就更加困难。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完整的人物性格。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典型人物,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既体现某个阶级、集团、人群的倾向,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但又富有个人特征的人性,成为最具稳定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可以称“典型是一种时代现象”,人们通过它们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例如林黛玉、贾宝玉就是这种艺术真实的完整体。他们总是身处冲突的中心,编织着经纬,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总是按着自己特有的本性、愿望、气质行动,与各个方面、各种人物保持着灵敏的联系。这里的种种情节,交织着人物的同情和反感,反映了他们的遭际和归宿,突出了人物最稳定的性格特征,从中反映了整个社会生活。还有一类艺术的完整体——典型人物,在更高的程度上具有最普遍的、最稳定的性格特征,它们概括了整个时代。正由于这点,我们不仅可以从他们的灵魂、精神中探知历史,而且从中也可感知现实。例如堂吉诃德,由于他以最普遍、最具人性的特征构成了他的不可摇撼的性格,不仅可以让读者窥知西班牙的历史过去,而且也让读者通过他而更了解我们今天的现实。(摘编自钱中文《论艺术真实和艺术理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艺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成为文学艺术唯一源泉的重要前提。B.巴尔扎克认为,文学作品仅是复制真实的人物形象难以引起读者兴趣,唯有表现其精神、灵魂和特征方能动人。C.文学需要描绘单个的某种真实事实,但又要表现出现象的典型性和艺术的真实性,这是作家在创作时的困难之一。D.唯有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事物的最本质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提高艺术审美水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对众多现象的选择、取舍、概括、集中,在作品中突出同类事物的特征,可以创作出高度的艺术真实。B.克服生活的混乱状态,把复杂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改造成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才能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是作品走向优秀的关键因素。C.只要安排充满尖锐对立和冲突的情节,就能创造完整的人物性格,从而达到塑造典型人物的目的。D.材料一“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更带普遍性”与材料二“选取……的东西,从而构造……的东西”,两者论述角度一致。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刘白羽发表的《草原上》等作品,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青春热血,他对世间黑暗的忧愤和对光明的向往。B.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后,诗人李季写下了《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等作品,奏响时代的强音,激励无数年轻人奔赴大西北,甘当中国石油的拓荒者。C.巴尔扎克小说中描绘的每个场景都别有深意,例如《风俗研究》中的场景,从青年到老年、从乡村到城市,跨度极广,涵盖了整个社会的历史和现状。D.狄更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创作了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他将个人经历融入作品,表达了对真诚、慈爱、纯良、正直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4.鲁迅认为,《红楼梦》的价值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5.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一部文艺作品?请结合材料概括。(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巴(节选)刘亮程当阿尔泰山还是小土丘,和布河还是小溪流的时候,时间还有足够的时间让万物长大。江格尔就在那时长到25岁,美男子明彦也长到25岁,本巴国所有人约好在25岁里相聚,谁也不再往前走半步。能预知未来99年凶吉的谋士策吉,早已等候在那里,他每日站在班布来宫的瞭望塔上,往几十年远的路程上眺望。后出生的美人阿盖姗姗来迟,在她12岁的早晨,江格尔隔着13年的距离拉住她的手。多远年月里的美人,江格尔的手都能伸过去拉住。还有摔跤手萨布尔,他在23岁时突然想起一桩往事,掉转身跑回到童年,把小时候赢了他的一个伙伴摔倒,扔出去七年远。然后,他两天走完20年的路,在晌午前赶上班布来宫的隆重酒宴。萨布尔说,好多我们熟悉的人都在童年里贪玩。还有快嘴判官贺吉拉根,他刚打完一场13岁里的官司,把明彦小时候被人夺走的牛石头牧场判回来,让这位美男子,脸上有了来自少年的灿烂阳光。然后,他急匆匆往25岁里赶,这位嘴比腿快的大判官,他的嘴巴已经伸到班布来宫的酒宴上,腿却还在一年远的戈壁上蹒跚。还有,牧马人哈尼赶着成群的马匹过和布河,上游的河里蹚满彩霞般的枣红马,中游的河里蹚满夜色般的铁青马,下游的河里蹚满蒲公英花般的雪青马,河水被千万只马蹄溅起,在半空中飘成另一条河。站在宫殿瞭望台上的谋士策吉,看见这条年老的河流里,蹚满一岁两岁的马驹。而牧马人哈尼,正在赶马蹚过他24岁的那段河,他离班布来宫,只剩下一声马嘶传到的距离。还有,挥双斧的大肚英雄贡布,已经在25岁里待了七年,他的年龄停住了,左右手的金银斧头却不愿停住。左手的金斧头追着阳光往前走,杀尽未来年月的敌人。右手的银斧头循着月光往后走,把暗中跟过来的大鬼小鬼全砍死在黑夜中。整个本巴只有洪古尔一人没有长大。洪古尔本来可以和江格尔一起长大,他父亲蒙根汗把长大的机会给了江格尔。当本巴草原还是巴掌大,天上的月亮还是指甲盖大的时候,江格尔出生了。江格尔一出生便成了孤儿。他的父亲乌仲汗,晚年沉迷于一场一场的酒宴。一代汗王和他的勇士们,都老得骨头变薄,经不起草原戈壁上的风吹雨打,老汗王和他创建的本巴,却早已风雨飘摇。策吉的父亲,那位只能看见前后20年凶吉的老谋士,醉醺醺地站在宫殿前的瞭望塔上,焦虑地看见五年八年远的路上,扬起冲天尘土,四面八方的烟尘在朝本巴围拢过来。老谋士已经没力气走进宫殿,给比他还老的乌仲汗汇报军情。早年,他的智谋还管用。当老汗王和骨头变薄的勇士们,借着酒劲,七嘴八舌地说他们年轻时打过的胜仗、杀死的莽古斯时,老谋士命马夫把宫殿所有的窗户打开,让那些骇人的大话随风飘去,一次次把远路上的敌人吓退。后来不行了,那些老英雄没牙的嘴里,连一句硬话都没有了。本巴就在那时被莽古斯彻底吞噬。一世英主乌仲汗,在酣醉中被莽古斯掳去,只留下嗷嗷待哺的江格尔。洪古尔的父亲蒙根汗把出生不久的江格尔藏在山洞,让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洪古尔冒充江格尔被莽古斯掠去。聪明的莽古斯并不相信这个愣头愣脑的小家伙就是江格尔,他们把洪古尔拴在车轮旁看着他长大,只要长到车轮高,不管他是不是江格尔,他们都会杀了他。洪古尔就在那时候停住不长了。藏在山洞的江格尔却迅速长大,那个漆黑的山洞让江格尔仿佛又回到母腹,他一场一场地做梦,在梦中学会父亲乌仲汗打仗治国的所有本领,并在梦中把一辈子的仗打完,赶在山洞盛不下他之前,跑了出来。那真是地动山摇的一天。那座让江格尔第二次出生的高山,有了一个名字,叫赛尔山。对面的另一座叫哈同山。一个是王,一个是妃。相传还没投生人世、形似一颗晶莹露珠的美人阿盖,就在哈同山顶的草尖上,望着赛尔山头云阵般升起的一场场梦,等待那个做梦的人出世。她等到石头开花,又在江格尔出世后,等到地上的露水积攒成一条河,连接起两座山,她才迟迟来到世间。这条连接起赛尔山和哈同山的河,也有了一个名字,叫和布河。话说江格尔一出世,便将吉祥平安还给了本巴,占领了他父亲草原的莽古斯,都被江格尔消灭在一场场的梦中。那些蛮狠的莽古斯,白天在本巴草原上横行霸道,每到夜晚,眼睛一闭,江格尔便提刀跨马出现在他们梦中。江格尔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捕捉他们。那些可怜的莽古斯,大白天睁开的眼睛,天黑后再不会合上。江格尔把他们统统消灭在梦中。洪古尔眼看长得威武雄壮的江格尔,从山洞出来,几乎没动手便收复了本巴,当了汗王,还娶了天下无双的美人阿盖做了夫人,他便知道自己再不需要长成大人。洪古尔从那个铁链拴他的车轮旁被解救出来。他仗着自己年龄小身体轻,脑子里没装世上沉重的事情,借一阵风便可到达千里之外,轻松追上那些逃跑到连江格尔都梦不到的天边躲起来的莽古斯,把他们的头砍了,揪住头发抡圆,扔到七场风远的另一重天边。在人们纷纷离去的童年,还有好多不愿长大的孩子,他们或孤独一人,或成群结队,留在变成往事的白天黑夜里。那里树不往高长,河水不往两岸上荡漾,太阳和月亮,在人们的念想里发光。洪古尔的岁月在那里停住。那些孩子用稚嫩的童音喊洪古尔的名字,让他去做搬家家游戏。可是,一直不长大的洪古尔没去玩这些小孩游戏,他跟长大成人的勇士们坐在一起。江格尔安排他坐在十二英雄右手的首位,人们叫他吃奶的少儿英雄。洪古尔吃了多少年的奶,她母亲都记不清。当巴音温都尔山刚刚抬起的时候,洪古尔就在吃奶了。他拒食人间任何食物,除了奶水和酒。(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萨布尔把小时候赢了他的一个伙伴摔倒,贺吉拉根赢回来13岁里输掉了的官司,他们都弥补了之前的遗憾。B.江格尔的父亲乌仲汗功成名就后忘记了保家卫国的责任,整日沉湎于宴饮,让他们的部落陷入困境。C.被解救出来的洪古尔仗着自己年龄小身体轻,把躲起来的莽古斯的头砍了,扔到七场风远的另一重天边。D.洪古尔眼看着江格尔做了汗王并娶了美人为妻,认为自己再不需要长成大人,流露出了他内心的失落。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许多描述大胆奇特,如“他的嘴巴已经伸到班布来宫的酒宴上,腿却还在一年远的戈壁上蹒跚”等。B.小说写牧马人哈尼赶着成群的马匹过和布河时,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暗示出人生之河的波澜壮阔。C.谋士策吉能预知未来99年凶吉,而他的父亲只能看见前后20年凶吉,二人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力量。D.“美人阿盖”象征着世间的美好,文中连用三个“等”渲染出她来到世间之迟,寓意着美好不会轻易降临。8.请分析文中画线句“那里树不往高长,河水不往两岸上荡漾,太阳和月亮,在人们的念想里发光”的含意。(6分)9.《本巴》荣获2023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请结合选文,以“天真·梦幻·哲思”为关键词,向读者写一段推荐阅读文字。(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材料二: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故其子孙A虽有至B愚不肖者足以C亡国D而天卒不忍E遽亡之F此虑之G远者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文中表示“统一”,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的“一”词义不一样。B.祚,在文中有“皇位”之义,与《陈情表》“门衰祚薄”中的“祚”词义不一样。C.盖,在文中有“大概因为”之义,与《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的“盖”同义。D.重足而立,文中指天下之士重叠双脚站立,形象地表示出士人对秦王暴政的恐惧。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人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也有所提及。B.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之所以灭亡,正在于他们思虑不够周全。C.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士人言未尽而身死,不敢竭忠尽智纠正主上。D.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亡国的道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4分)(2)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4分)14.材料二中说“三主失道”而天下乱。请概述两则文本中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①刘禹锡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②。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③。【注】①礼部王侍郎主持科举考试,放榜后,广宣和尚作诗祝贺,刘禹锡也以此诗酬和。②羽翰:翅膀。③《高僧传》记载,高僧支谦长得黑瘦细长,眼白多而眼睛呈黄色,当时人说他“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歌的一、二句描述科举考试榜单发出后长安一片轰动,大街小巷上人们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B.第五句的“白雪”一词运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赞颂王侍郎文章高雅,能够承担起科场选才的重任。C.第六句的“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整句话的意思是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D.尾联用佛典写广宣和尚,在称赞王侍郎的同时也赞美了广宣和尚修为高深,体现出作者与两人的友情。16.“桃李”是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颔联中的“桃李”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的“桃李”,手法和用意均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韩愈用“,”陈述了士大夫无论对方地位高低都不愿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2)拟人手法可以使文句富有感染力,如苏轼《赤壁赋》中用“”生动描写出月亮对美景的依恋;又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3)叠字在表情达意中可以传达出特有的美感,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写田园生活的温馨,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写琵琶声音的错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活素养还来自作家对生活投入的热情,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对生活的独特发现。①生活素养固然包括了见多识广,②也更为本质的是认识深刻,③真切感受。④应当说,经历和见闻都属于广度方面的问题,⑤而认识和感悟则属于深度和密度方面的问题。⑥广度仅仅是一个侧面,⑦在广度基础上加上深度和密度,⑧才能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生活素养。鲁迅曾经鼓励作家“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就是要求向生活的深度挖掘。作家叶蔚林认为,创作中的熟悉生活,其实就是“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就是说,创造不能停留于生活的表面。茅盾在论创造时,特别强调广度、深度和密度的三位一体化。他说:广博与深入,并不对立,而是A的。很难想象,一个埋头在生活的一角,而对一角以外的生活全无所知的作者,怎能够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具有普遍性。我们所要表现的,必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能使广大读者感到身入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但我们所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不可能不是具体环境中的故事和人物。而所以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就在于作者既有广博的生活知识,又有

B

。18.请在文中A处补写合适的成语,B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补写语句不超过10个字。(3分,A处1分,B处2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