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中考命题探究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语文中考命题探究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语文中考命题探究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语文中考命题探究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语文中考命题探究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2一、安徽省近三年中考试题命题规律与特点

从年开始,本省全方面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轨道。中考命题在“平稳进入,顺利起步”基础上不停发展成熟,而且日益完善,充分表达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命题改革意识。下面我们以近三年安徽省试卷为例,剖析一下安徽中考命题规律与特点。2/32(一)结构稳定性

年中考试卷基本延续了往年试卷模式,由“语文积

累与综合利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另有卷面书写5分,

试卷结构稳定,详细情况见下表:

题型

年份语文积累与综合利用阅读写作卷面书写题量分值比重题量分值比重题量分值比重分值比重安徽卷4350.2314550.371550.3750.03安徽卷4350.2313550.371550.3750.03安徽卷4350.2314550.371550.3750.033/321.命题依据

近三年安徽省语文试卷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当年中考考纲为基准,遵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有利于全方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表达义务教育性质,真实、全方面地反应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到达水平;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全方面提升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升审美情趣,正确地了解和利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建立科学语文教学评定体系,全方面评定初中毕业生语文素养,为高级中等学校择优录用提供依据。

试卷主要特点是彰显新课程理念,富有些人文精神,结合本省实际,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素养,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积累,考查学生适应实际需要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利用所学语文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语文综合能力。4/32

2.内容与结构

近三年安徽省语文试卷考试内容包含:语文积累与综合利用、阅读、写作三大版块。其中:语文积累35分,约占全卷23%,阅读55分,约占全卷37%,写作55分,约占全卷37%,卷面分5分,约占全卷3%。

近三年安徽卷,三大版块分数设置合理,梯度设计科学,难度适中,轻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百分比基本维持在6∶3∶1,有利于对学生各种综合能力全方面考查。能力测试点基本分布在识记、了解、分析综合、表示利用和观赏评价五个层面上。试卷结构科学,题型相对稳定,试题编排重视人文关心,以主观题为主,着重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化知识积累和对语言了解、感悟和表示。在书写上,从字体、书写、标点、格式、卷面等方面提出要求,很好地表示了语文学科特点。

结论:安徽省近三年中考试卷整体结构比较稳定,基本趋于成熟。

5/32(二)考点差异性

年份分值考点文言文阅读151515拼音与汉字333词语了解与利用222病句(标点)修改444句子补写、仿写……转换▲2▲修辞方法2▲2诗文默写101010名著阅读444口语交际244设计口号▲4▲活动策划▲▲▲研读探讨▲▲▲6/32

年份分值考点图文解析4▲4评价概括▲▲▲应用实践▲▲▲记叙文阅读▲▲▲议论文阅读▲17▲说明文阅读19▲18文学作品阅读212322命题作文55▲▲半命题作文▲5555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书写5557/32由上表能够看出,近三年安徽卷试题类型稳中有变,“变”详细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题型和内容方面来看,17年中考有以下几个新改变:一是诗句默写考查了一道了解型默写试题;二是名著以选择题型来考查,打破了往年填空独霸局面;三是综合性学习首次考查对联知识点;四是第一次将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作对比阅读。以上改变正表达了“稳中有变”标准。“语文积累与综合利用”板块(35分):约占全卷23%,在语文积累方面,利用语段考查分值为9分,占整套试卷总分6%。语音、汉字、词语是必查考点。语段积累利用部分,对知识考查变动基本集中表达在第(4)小题。15年考查修辞手法,16年考查句子转换,将陈说句改为反问句,17年考查修辞手法,此题2分。古诗文名句默写,一直是

8/32安徽中考考查重点,分值为10分,约占整套试卷总分6.7%,其内容全部出自考纲推荐50篇必背优异古诗文。古诗文默写主要采取两种出题形式:一是名句默写。近些年记忆型名句默写,都采取了8选6形式,表达了对考生人文关心。二是对整首诗(词)或整首诗(词)片段考查。考查默写整首诗,考查默写律诗中后四句,考查默写律诗中前四句。名著阅读题4分,约占整套试卷总分2.7%,近三年,都对名著人物、名著作者、名著篇名等内容进行了考查。综合性学习分值为12分(其中包含病句修改),占整套试卷总分8%(病句修改占整套试卷总分3%左右),考查图文转换,以应用文为命题素材来考查病句,新增对对联考查。

9/32“阅读”板块(55分):约占全卷37%,15年是一篇记叙性散文(22分)

和一篇说明文(18分)。16年是一篇记叙性散文(23分)和一篇议论文(17分)。17年是一篇记叙性散文(21分)和一篇说明文(19分)。从中能够看出记叙文阅读是安徽卷主要考点,另外一篇阅读是议论文和说明文间隔出现。文言文阅读15年考查是单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年考查是对比阅读《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17年考查是对比阅读《陋室铭》与课外文言文《论语·子罕》,考查内容基本围绕考纲四个要求进行设计。

“写作”版块(55分):约占全卷总分37%,、年是半命题作文,年是命题作文。这两种命题形式是安徽中考作文主要形式。10/32(三)高频考点

安徽省近年中考试题高频考点统计

体现

考点试题起源题型命题角度考查方式考查点文言文阅读近三年填空、简答设置文段常见实词、语句翻译、对文言文整体了解拼音与汉字近三年填空创设文段易读错、写错汉字词语了解与利用近三年填空创设文段惯用词语、成语病句(标点)修改近三年填空综合性利用易用错标点、常见语病修辞方法、填空创设文段比喻、排比、拟人句子补写、转换、填空、简答创设文段或综合性利用仿照示例或依据文意补写、转换古诗文名句默写近三年填空名句填空,了解型考纲推荐篇目11/32

体现

考点试题起源题型命题角度考查方式考查点名著阅读、文学常识近三年填空文学常识、名著内容考纲推荐篇目口语交际近三年简答设置语境选择对象,进行劝戒研读探讨近三年填空、简答综合性利用依据主题,选择材料图文转换、简答综合性利用依据图表,整合信息应用实践简答综合性利用发出倡议、写推荐词、请假条文学作品阅读近三年填空、简答优美散文或小说整体感知、句意了解、观赏评价、情感体验命题作文写作提供命题,按要求作文考查学生依据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语言表示能力半命题作文、写作依据提醒语,补全题目,按要求写作文12/32

由上表能够看出,安徽省试卷命题以“稳中求变、实中求新”理念为本,遵照语文学习规律,主观性试题所占百分比适中,符合语文学科特点。

1.语文积累与综合利用:拼音与汉字,词语解释,病句修改,句子补(仿)写、修辞手法,名句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考查,都表达了对语文“双基”要求。

2.阅读:当代文阅读选文典范,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充满时代气息。试题设置大致遵照“整体感知、筛选信息——精读研析、探究问题——推理判断、能力利用——联络生活、情感体验——拓展延伸、鉴赏评价”思绪,紧紧围绕课标,突出能力。既重视对学生阅读中最基本文意把握、信息筛选整合、关键点概括等能力考查,又重视对阅读感悟、联想探究、评价赏析等能力培养。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文言实词解释、重点句子翻译、对文章内容整体了解和阅读情感体验。

13/323.写作:近三年来,安徽卷主要考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既给了学生一定写作自由,又有一定约束力。从命题角度来看,不设审题障碍,主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写出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使用文体方面,命题明确要求“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文体,用你喜欢表示方式写作”,让学生有了自由发挥空间,但从近三年题目分析,命题目标主要还是为了考查学生叙事能力,这也符合初中学生特点。14/32二、从考生答卷失分中得到启示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利用

这个部分共35分,失分原因主要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语文积累不丰厚。如年选出“宣泄”语境义,如不结合语境,就会犯错,依据“晨光宣泄着永恒秘密”一句推断,“宣泄”应是“泄露”意思。年“不ān()世事”汉字书写失误较大,轻易写成“黯”“安”“暗”等字,正确答案为“谙”。“凌厉”“厉”解释选择轻易犯错。年古诗文默写中,第(1)题第⑧小题以了解型默写形式来考查句子默写,与直接默写相比,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只要考生认真分析题干中关键词,答出正确答案还是比较轻松。在语文综合利用中,“应用实践”请假条、借条,有考生格式出现错误;“口语交际”劝说词、转告词语言不简练,表示不够清楚、明白;句子仿写缺乏文采;把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部分考生表述不够完整,不能准确扣住题目;材料选择理由说得不充分等等。15/32(二)阅读

中考当代文阅读共40分,是语文考查重点内容。近年来,为了和新课改接轨,安徽中考当代文命题渗透了不少新课改思想,突出能力检测,而考生答题情况又往往不容乐观,其失分原因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明,答题不慎。

有许多同学在做当代文阅读试题时,对文本阅读不够细致,往往只是浏览一下原文,急忙扫一眼题目,就对着题目做题,忽略了题干信息,造成了解不透,审题不明,答题不慎而失分。比如年第11题,本是较为轻易题,但部分考生不结合详细语境,不知上下意思连贯,造成错误。年第7题,“了解文中画线句子含义”,年第14题,对“‘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内涵”了解易犯错。

16/32

2.照搬原文,不会概括。

考生在做整体感知、筛选信息题目时,因为对文本了解得不透,没有搞清作者行文思绪,不会对取得信息进行整合,造成归纳概括关键点时,要么照搬原文,要么主观臆断,概括不全。比如年第10题,部分考生缺乏对文本把握能力,不会用精练语言进行概括,以致答题内容过多,概括不准。17/32

3.研读不深,分析不透。

在探究性试题设置上,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要依据由整体感知到重点品析规律,来解读不一样文体文本,做到全方面考虑,综合了解,并学会用自己话来表示。而许多考生不能透过表象进行深入研读和分析,不能纵观全文、细读文本、领悟要义,又不善于概括,抓不住重点,分析不透,了解偏颇,造成失误。比如年第8题,要求从儿媳和母亲角度分别分析其形象特点,有考生只笼统地加以概括,造成分析不够全方面。再如年第13题,“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情感”,有考生脱离全文及文章主题,就语句分析,造成研读不深,答案有缺失。18/32

4.脱离实际,不够规范。

开放性试题是近年来语文考试中非常重视一个方面。它答案含有多元化特点,只要考生能从试题本身角度出发,对题目所提供材料作出言之有理分析,都算正确。但思维多向性,绝不是让考生思想信马由缰;答案多元化,也不是让考生信口雌黄、任意涂鸦。也就是说,开放性试题开放,不是无目标、无条件开放,而是开放与限制两种原因矛盾统一。年第14题: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远去乡村”了解。这道题其实是考查学生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对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了解,有考生没有能够做到二者兼顾。19/32

中考文言文阅读共15分,材料都是考纲要求篇目,从考查内容看愈加重视能力考查。除对字词考查外,更多是对材料了解性考查,包含句意、段意、篇意以及表现手法分析等,尤其是一些勉励创新开放性题在文言文阅读题中出现。考生失分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词词义不落实。年对“出”解释,年对“交通”解释,有考生按当代汉语意思来解释,不懂古今词义差异。年对“欲”解释,虽出自课外,但在课内文言文学习时,已经学过其意。

2.句子翻译中关键词了解不准确,译文不够通顺。年“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一句关键词翻译不对,将“渔”解释成“渔人”或“鱼”,这里应解释成动词,“钓鱼”或“打鱼”。年对课外文言句子“或曰:‘陋,如之何?’”翻译失准较大。“或”多义词,这里指有人,不可解释成“或者”、“有时”等意思。“如之何”倒装句,翻译时,可按“怎样之”来润色答案。20/323.对了解性试题,有考生审题失误,回答不准确。比如年第17题“孟子认为造就人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话概括”,有考生分不清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区分,又不知结合详细文章答题,答案就不准确了。年第16题要求概括层意,概括不全或概括成全段意思,造成失分。21/32(三)写作

中考作文55分,作文失分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能力性失分,即写作水平不高而造成失分;第二种是非能力性失分,即完全能够不失分却因为考生粗心等原因而失分。

能力性失分主要有:

1.审题不清,偏离题意;

2.立意浅薄,缺乏创新;

3.内容薄弱,缺乏厚重;

4.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5.文体不明,不伦不类;

6.模仿习作,生搬硬套。22/32非能力性失分主要有:

1.漏写作文题目丢分;

2.标点符号一逗到底而失分;

3.文章没有写完整而失分;

4.字数达不到要求要求扣分;

5.卷面脏乱,字迹潦草而失分。23/32三、安徽省年中考命题预测

纵观近三年安徽省中考试题特点,试卷结构是稳定,在命题趋势上不停创新,稳中求变,题型灵活,紧跟高考步伐,可能增加少许选择题,表达人文性。预测年中考语文试题会愈加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一)愈加重视对语文知识积累考查。

就考查内容来看,有字音拼读与汉字书写、错别字更正、词语了解与利用、名篇名句背诵默写、句式仿写与转换、病句修改、名著阅读等。

(二)综合性学习愈加重视考查知识实用性。

综合性学习着重考查学生利用语文能力,与近三年考题相比较,预计年会考查病句修改、口语交际,可能会考查仿写(补写)。24/32(三)命题设计将突出试题探究性。

探究性试题除了给出一段材料,让学生经过阅读写出自己发觉外,还表达在阅读试题设计上,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本研讨类。就是指对文本中内容、观点、写法进行探讨。2.个性解读类。这种题型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看法或看法。3.知识积淀类。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调动自己知识贮备进行答题。4.联络现实类。这种题型要求考生联络现实生活,结合文本谈谈自己所受到启示。25/32

(四)作文更重视人文色彩和理性色彩。

纵观近三年安徽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写“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人生关系,写出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能够预见,年作文命题在形式和内容上会注入更多人文色彩和理性色彩,愈加强调其基础性地位,愈加突出“我”对生活和人生感悟,在命题格局上将会稳中有变。作文类型,极大可能是全命题作文。26/32(一)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纲要》,做到有放矢。

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必须逐步学习,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范围和内容,在复习中加强针对性专题训练,并不停地归纳、领会、利用。克服复习盲目性和随意性,力争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四、年中考备考指南27/32(二)在平时教学和转入复习时,要回归书本,扎实基础。

语文学科不一样于其它学科,我们所学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平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重视对中学语文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方面归纳整理,形成科学知识网络。

中考试题面向全体学生,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既检测学生平时学习基础,又考查了学生在考场上主动发挥,随机应变,利用语文知识答疑解难能力;既重视考查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又含有高度开放性;试题发端于课内,延伸到课外。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和转入复习时,要回归书本,扎实基础。28/32(三)透析高频考点,意在重点掌握。

中考试卷中高频次出现考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必考点”,在平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