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历史(五)本试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1.先秦典籍《尚书》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论语》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记·中庸》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国语·郑语》有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些主张体现出()A.先秦各派思想的趋同性B.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C.当时社会发展的稳定性D.各派政治追求的理想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从材料看到,《尚书》等典籍中都强调和谐共处、并行不悖等思想,这些主张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B项正确;“趋同性”的说法不符合先秦时期各派思想发展的具体情况,排除A项;先秦时期并非都是“稳定性”的社会,排除C项;“各派政治追求的理想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有些学派的思想主张还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排除D项。故选B项。2.秦在战国时置里正,管理一里事务,后为避秦王嬴政之讳改称里典。里耶秦简记载:里典提名结果必须上报县令、县尉知晓,任命权在县级政权,里典任命必须迅速处理,由县丞主办,以紧要公事派人回复乡级负责人。这则材料可用来说明秦朝()A.高度重视基层治理B.基层政权日益巩固C.特别关注民生福祉D.文人利益得到重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从材料看到,秦朝对于里典的任命有着明确规定,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对基层治理的重视,A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涉及秦朝基层政权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材料信息主要强调的是秦朝重视对于基层的治理,并不是关注民生福祉,排除C项;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秦朝重视对于基层的治理,并不是文人的受重视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3.史载,汉朝在今云南部分地区建置郡县之后,将文书、职官、户口、赋役、法律制度系统地护展到当地,同时还逐渐向当地传播儒家典籍及其代表的主流思想。近年考古发现的简牍中还辨认出滇池、俞元、牧靡、谷昌、秦臧等十二个县名和“滇国”“滇相”“滇丞”“滇廷”等记述。这表明汉朝()A.在云南地区推行郡国并行制B.注重对少数民族进行分层治理C.将边防的重心转向西南地区D.尝试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从材料看到,汉朝在今云南部分地区建置郡县之后,将中原治理体系与儒家主流思想逐步输出到此地,这表明汉朝尝试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管理,D项正确;一般认为,滇国是西汉初年中国古代西南边疆的割据政权,而非西汉初年分封的同姓诸侯国,故不能得出推行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在云南地区推行与内地相似的管理制度,看不出分层治理,排除B项;汉代边防的重心长期在北方,而非转向西南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4.唐代诗歌留下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诗句,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黄沙百战穿金步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郤诜联臂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如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这些诗句反映出()A.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B.开疆拓土的征战精神C.寒门庶族的迅速崛起D.西部边陲的战事频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从材料看到,唐代诗歌反映出时人建功立业、奋发图强的社会景象,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A项正确;材料通过描述唐代的人们建功立业、奋发图强的社会景象,进而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并不单纯是为了开疆拓土,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寒门庶族的发展情况,所以无法得出寒门庶族迅速崛起的结论,排除C项;“西部边陲战事频繁”的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A项。5.下表所示为宋朝一些士大夫的相关政治言论。据此可知,当时()言论士大夫批评班固“其来慕义,则接之以礼让”的主张,其论曰:“礼让以交君子,非所以接禽兽夷狄也。宋祁(998-106夫夷狄中国,其天性固异焉。是故谨吾色,毋出于礼,以示不可以淫纵为也;谨吾声,毋出于雅,以示不可以污滥人也;谨吾货,毋出于义,以示不可以贪婪有也。刘敞(1019-1068)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也。譬若禽兽然,求其大治,必至于大乱。先王知其然,是故以不治治之。苏轼(1037-1101)至于禽兽,亦是此性,只被他形体所拘,生得蔽隔之甚,无可通处到得夷狄,便在人与禽兽之间,所以终难改。朱熹(1130-1200)A.理学影响深远B.区域交流频繁C.民族政权对立D.礼乐制度崩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从材料可知,宋朝一些士大夫都对夷狄持贬低与批判的态度,而有意突出与抬高中原礼制,可见其严守夷夏之防,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民族政权对立,矛盾尖锐造成的,C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交代这些士大夫都是受理学的影响而发表的这些言论,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宋朝的区域交流情况,排除B项;礼乐制度崩坏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中主要是宋代的一些士大夫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看法,排除D项。故选C项。6.清朝前期政府曾多次清丈土地,形成了多种形制、编号方式不同的鱼鳞图册。图册中的积步、四至等记载,既有得自撮抄旧册,也有通过纠纷、协商议定的结果,还有很多是延续明万历九年土地清丈结果,多数并非官府实地测量而得来的数据。这集中反映出清朝前期()A.租佃关系的普遍B.地权转移的危害C.人地矛盾的尖锐D.治理能力的不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前期(中国)。根据材料“图册中的积步、四至等记载,既有得自撮抄旧册,也有通过纠纷、协商议定的结果,还有很多是延续明万历九年土地清丈结果,多数并非官府实地测量而得来的数据”结合所学可知,从题干可知,鱼鳞图册中的数据并非官府实地测量所得,而是有得自撮抄旧册、通过纠纷协商议定及延续明朝旧数据等多种情况。这表明清朝前期政府在土地管理方面,没能通过有效的实地测量来获取准确数据,反映出其在土地管理这种治理能力上存在不足,D项正确;题干中仅提及鱼鳞图册中的积四、回至等记载的数据来源情况,并没有关于租佃关系普遍情况的描述,所以不能得出租佃关系普遍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围绕的是鱼鳞图册数据来源,没有任何信息指向地权转移危害相关内容,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土地管理方式,而非人口与耕地比例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7.太平军进军昆山时,当地封建文人赋诗写道:“数千贼众下昆山,焚掠兼施非等闲;天卢一空小户静,似存公道在人间。”1861年初,常熟、昭文太平军当局决定“着佃起征田赋”,改地主交粮为佃户交粮。这些记述折射出太平天国()A规范了户籍关系B.变革了土地制度C.冲击了封建秩序D.强化了基层治理【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1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861年江苏常熟等地处于太平天国政权管理之下,规定“改地主交粮为佃户交粮”,改变征税对象动摇了传统封建剥削关系,折射出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封建秩序,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赋税相关规定,“规范了户籍关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太平天国并未废除封建土地地主所有制,变革了土地制度”的说法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B项;基层治理属于对乡村的管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1870年,李希霍芬在山西考察时说,煤在矿区只卖50芬尼,6英里外则涨到25马克(1马克=100芬尼),12英里外就已经卖到42马克了。所以河南南阳府的人宁可购买距离170英里外走水路而来的湖南的煤,也不买离他们只有若干英里走陆路而来的山西煤。这折射出当时()A.湖南地区重工业的发达B.山西交通运输业有待发展C.物价昂贵导致民生困苦D.晋商主要从事于长途贩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年的中国。从材料可知,河南南阳府的人宁可购买距离170英里外走水路而来的湖南的煤,也不买离他们只有若干英里走陆路而来的山西煤,这主要是因为运费昂贵,折射出山西交通运输业的落后,有待于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煤炭价格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并不是重工业的发展程度,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强调山西煤因交通运输业落后而价格比较贵,并未体现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晋商的发展情况及从事业务,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所示为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新闻漫画。这可以用来说明()A.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的支持B.倡导节约成为苏区核心任务C.土地革命确保苏区粮食安全D.妇女成为增产节约的主力军【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材料看到,民众节约粮食支援红军,体现出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的支持,A项正确;倡导节约成为苏区核心任务,“核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土地革命是否确保苏区粮食安全,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妇女是否为主力军,排除D项。故选A项。10.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6年1月,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2月,公告废除1055个异体字。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列人总表的简化字共计2238个,简化偏旁14个。这些举措()A.体现出政府对学校教育的重视B.有利于扫盲运动快速推进C.为国家开启工业化创造了条件D.意在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家推行简化字,这有利于文化零基础或程度不高的人迅速掌握汉字,有利于扫盲运动快速推进,B项正确;材料主旨为新中国的汉字改革,与教育无关,排除A项;1953年一五计划,国家已经开启了工业化,排除C项;1985年才提出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排除D项。故选B项。11.1970-1972年,中国相继与意大利、西德、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马耳他、希腊、塞浦路斯和冰岛等国建交;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欧关系的较快发展主要基于()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C.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D.苏联对欧洲威胁加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欧双方。从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欧关系较快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基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对欧洲的严重威胁以及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等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C项正确;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并非中欧关系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是在1979年,排除B项;苏联对欧洲威胁加大的说法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C项。12.考古学家在地中海东岸发现了一座约2500年前的波斯帝国时期古城遗址。现场发现了青铜硬币、陶碗、水罐、双耳细颈瓶以及来自古希腊沿海地区的黑釉碗等文物。这表明当时()A.希腊波斯关系长期友好B.希腊化时代影响深远C.亚欧文明存在一定联系D.波斯统治者开放包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世界。根据材料“在地中海东岸发现了一座约2500年前的波斯帝国时期古城遗址。现场发现了青铜硬币、陶碗、水罐、双耳细颈瓶以及来自古希腊沿海地区的黑釉碗等文物”可知,在波斯帝国的遗址中发现了来自古希腊沿海地区的黑釉碗等文物,这表明亚欧文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两地之间存在着联系,但并不能据此断定希腊波斯关系长期友好,排除A项;“希腊化时代”的说法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项;“波斯统治者”的态度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13.1337-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法国人民认识到,统治者之间的联姻不仅不能解决法兰西的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旷日持久的王位继承权争夺和战争。女英雄贞德勇敢地捍卫人民的利益,为了反抗侵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她应该世世代代受到法兰西的崇敬。这反映出此战争A.使法国基本摆脱了封建联姻B.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C.提高了女性的社会政治地位D.使法国的王权开始走向衰落【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37-1453年(英法)。根据材料可知,材料看到,法国人民对统治者联姻予以否定,对民族英雄贞德予以崇敬,这反映出百年战争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觉醒,B项正确;当时法国仍然是封建专制统治,“摆脱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在当时的法国女性并未获得较多的俄政治权利,因此政治地位并未提高,排除C项;百年战争后,法国王权逐渐加强而非衰落,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有学者认为:这些高傲的白人真的会为了那些他们看不起的人拼命吗?林肯真的会为了黑人自由而牺牲了36万北方军队的生命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场战争本质上是一场统一的争夺战。解放后的黑人面临两个选择:乞讨或回到原来的种植园工作。由此可见,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美国()A.南北战争加剧了种族矛盾B.解放黑奴具有一定的权宜性C.各阶层坚定维护国家统一D.黑人解放并未达到原有目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材料可知,南北战争时北方政府解放黑奴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其效果也是乏善可陈,由此可见解放黑奴具有一定的权宜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中解放黑奴具有一定的权宜性,并不是种族矛盾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各阶层”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黑人解放并未达到原有目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实际达到了既定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15.1903年,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提出,过度兴奋的城市生活催生出了一种典型的大都市“冷淡型”人格特质。另一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城市人从事的是道德上可疑的、发生于彼此均为匿名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市场交易。这表现出当时德国()A.社区邻里关系较为冷漠B.拜金逐利的行为逐渐盛行C.对大规模城市化的反思D.社会主流价值观日趋保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3年的德国。根据材料“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提出,过度兴奋的城市生活催生出了一种典型的大都市“冷淡型”人格特质。另一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城市人从事的是道德上可疑的、发生于彼此均为匿名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市场交易”可知,面对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两位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批判,这表现出当时德国对大规模城市化的反思,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德国的学者对于大规模城市化的反思,并不是“社区邻里关系的冷漠”,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当时德国的社会风气,排除B项;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否日趋保守依据材料无法得到有效判断,排除D项。故选C项。16.1957年,美国外交研究专家指出:美国在东方学研究方面整体落后于苏联,“正是由于总体上研究的不足,才使得美国的亚洲政策经常性地损害我们自身的利益。在这个东方国家日益在世界事务中左右力量平衡的时代,这种不足是一种真正的国家危机”。他的这一推论()A.表现出美国对多极化潮流的无奈B.属于典型的冷战式思维C.说明文化争夺是国际斗争的关键D.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7年的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思维的核心是美苏意识形态对立和美苏对抗,美国外交研究专家将东方学研究与苏联进行对比,并将研究的落后视为国家危机,体现了将学术研究和与苏联的对抗相联系,并上升到“损害自身利益”的高度,这符合冷战时期将问题意识形态化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中美国外交研究专家的推论是冷战思维的体现,并不是美国对多极化潮流的无奈,排除A项;“关键”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有些夸大其实,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中美之间的关系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气节在先秦伦理思想中,是标识道德人格和精神气质的独特范畴。《论语》中有很多关于立志与行志的论述,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认为,志是气之帅,志至而气次。志之专一,气必从之,反之亦然。《孟子·公孙丑上》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论语·子路》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孟子·尽心上》则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荀子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摘编自刘俊艳《论儒家气节观的产生及其发展嬗变》材料二宋代以来,理学家在先人基础上提出一整套有关士大夫气节修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们认为宇宙和人都充塞着凛然正气;气节高于一切,维护气节具有荡涤污浊、清除恶念的功用;他们把气节与利欲对立起来,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守节,成为绝对忠诚的象征。宁死不屈为守节,夫死不嫁为守节。宋代以来气节观的发展主要是从方方面面加以论证阐发,最终完成了对忠节观的重构。从此,“忠节”涵盖了“气节”,忠君观念被置于儒家“气节”范畴的核心位置和终极追求。-摘编自陈来《宋明理学》(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儒家气节观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以来传统气节观发展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答案】(1)内容:坚持理想抱负;敢于舍生取义;主动担当作为;追求勇而无惧。(任答三点即可)(2)趋势:逐渐系统化;趋于绝对化;服务君主统治的功能凸显;哲学化、理论化。(任答两点即可)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影响;适应了强化君主专制的政治需求,对维系封建秩序的运转起到重要作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内容:根据材料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得出坚持理想抱负;根据材料“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得出敢于舍生取义;根据材料“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可得出主动担当作为;根据材料“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可得出追求勇而无惧。【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宋代以来的中国。趋势:根据材料“理学家在先人基础上提出一整套有关士大夫气节修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得出逐渐系统化;根据材料他们认为宇宙和人都充塞着凛然正气;气节高于一切”可得出趋于绝对化;根据材料“忠君观念被置于儒家”气节'范畴的核心位置和终极追求”可得出服务君主统治的功能凸显;根据材料“宋代以来气节观的发展主要是从方方面面加以论证阐发,最终完成了对忠节观的重构”可得出哲学化、理论化。影响:根据材料“他们认为宇宙和人都充塞着凛然正气;气节高于一切,维护气节具有荡涤污浊、清除恶念的功用”可得出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影响;根据材料“忠君观念被置于儒家”气节'范畴的核心位置和终极追求”可得出适应了强化君主专制的政治需求,对维系封建秩序的运转起到重要作用。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时期,北京治安仍由步军统领衙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有检查宵禁、巡逻、缉盗、防火等等,其下属单位有步军营和巡捕五营。步军营主要由八旗步兵组成,负责维护内城的治安。巡捕五营主要由绿营马步兵组成,负责外城和京郊的治安。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开进北京城,步军营练勇和巡捕多有逃逸,新招收的人手又不够得力,以至于北京城中的治安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群盗疯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北京城的社会秩序,八国联军各个占领区的本地缙绅便和洋人联合建立了临时治安管理机构-安民公所。由本地巡捕协同洋人巡捕一起巡逻办案。由于各国对占领区拥有一定的管辖权,所以他们能够按照自己国家的法律对安民公所进行制度和机构方面的调整,于是安民公所很自然地就带有了西方警察机构的特色。-摘编自齐午月等《近代警政史料汇编》材料二1949年7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原中共中央华北社会部(公安部)为基础,组建中共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公安部,统辖各地公安机关的工作。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任命罗瑞卿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发布后,中央军委公安部即行撤销,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宣告正式开始办公,启用印信。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召开第一次铁路公安会议,统一全国铁路公安体制,随后,交通、林业、民航等系统的公安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摘编自舒云《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北京治安管理的特点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前后公安机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体现出的历史发展特征。【答案】(1)特点:延续旧制;军警不分;满汉分治;清末半殖民地化倾向加强;逐渐受到西方影响。(任答四点即可)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晚清政府政治变革缓慢;社会秩序混乱;民主革命的兴起。(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情况:在地方公安的基础上组建全国公安机关;从隶属中央军委到归口中央人民政府;行业系统公安机关逐步建立健全。特征: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为政府重要任务。(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背景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可得出延续旧制;根据材料“北京治安仍由步军统领衙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有检查宵禁、巡逻、缉盗、防火等等”可得出军警不分;根据材料“步军营主要由八旗步兵组成,负责维护内城的治安。巡捕五营主要由绿营马步兵组成,负责外城和京郊的治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满汉分治;根据材料八国联军各个占领区的本地缙绅便和洋人联合建立了临时治安管理机构-安民公所”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清末半殖民地化倾向加强;根据材料“于是安民公所很自然地就带有了西方警察机构的特色”可得出逐渐受到西方影响。原因:根据材料八国联军开进北京城,步军营练勇和巡捕多有逃逸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民族危机的加深;根据材料“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晚清政府政治变革缓慢;根据材料“北京城中的治安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群盗疯起”可得出社会秩序混乱;结合所学可知还有晚清时期民主革命的兴起。【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题、特点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变化情况:根据材料“以原中共中央华北社会部(公安部)为基础,组建中共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公安部”可得出在地方公安的基础上组建全国公安机关;根据材料“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发布后,中央军委公安部即行撤销,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可得出从隶属中央军委到归口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材料“统一全国铁路公安体制,随后,交通、林业、民航等系统的公安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可得出行业系统公安机关逐步建立健全。特征:根据材料“1949年7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统辖各地公安机关的工作”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根据材料“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根据材料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召开第一次铁路公安会议,统一全国铁路公安体制,随后,交通、林业、民航等系统的公安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为政府重要任务。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前后,当马克思在伦敦潜心阅读、构思写作《资本论》时,正值英国频频暴发霍乱、肺炎等瘟疫。迫于民意和舆论压力,英国开始探索、建立最早的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报告》的作者约翰·西蒙,是当时英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从1859年到1876年,西蒙先后完成并出版了16份《公共卫生报告》,详细记录了那个时期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状况和改革的举措。从860年到1863年,西蒙对纺织工人、农业工人的劳动条件、卫生环境进行了细致、广泛的调查,有力地证明了瘟疫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性的,劳工阶层集中居住的贫民窟成为疾病流行的中心。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查阅资料时阅读到了这些报告,盛赞其为“划时代的报告”。-摘编自肖红春等《从《资本论》看西方的公共卫生危机》材料二美国《纽约时报》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如今,英国有720万人(超过总人口10%的人)在等待关节置换术、背部手术或白内障手术等治疗,而等待时间通常漫长且不确定。数十万老人在被转到医院专科门诊后遭到拒绝,因为没有可安排的医生进行诊疗,整个医疗服务出现了堵塞,病人只能被退回到家庭医生处重新等待。英格兰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医疗保健危机。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临床医学教授马克·西格尔博士指出,“1948年创立的旨在为英格兰所有人提供照顾服务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已经崩溃”。据英国医疗协会称,医生的老龄化和向外国流出是导致该现象的长期原因。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是英国医生最受欢迎的目的地。超过五分之一辞职出国工作的医生,将前往澳大利亚,20222023年,1974名英国医疗专业人员移居澳大利亚,比20212022年增加了67%。-摘编自李修莉《从“国家形象”到“换个职业”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深陷危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盛赞约翰·西蒙《公共卫生报告》为“划时代的报告”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格兰医疗保健危机日益严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其他原因并加以阐述。【答案】(1)理由:报告本身经广泛调查可信度高;报告内容顺应了时代潮流;报告在客观上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报告为马克思的研究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医生的老龄化;医疗人才向外国流出。补充原因:英国经济的低迷。阐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长期低迷,难以为医学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政府减少对社会运动的干预,医生待遇不能保障。(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19世纪欧洲。理由:据材料“从1860年到1863年,西蒙对纺织工人、农业工人的劳动条件、卫生环境进行了细致、广泛的调查”得出报告本身经广泛调查可信度高;据材料“正值英国频频暴发霍乱、肺炎等瘟疫。迫于民意和舆论压力,英国开始探索、建立最早的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报告》,详细记录了那个时期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状况和改革的举措”得出报告内容顺应了英国需要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的时代潮流;据材料“证明了瘟疫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性的,劳工阶层集中居住的贫民窟成为疾病流行的中心”得出报告认为疾病流行等公共卫生问题与劳工阶层生活贫苦、居住条件差有关,在客观上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结合所学,《公共卫生报告》研究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弊病,为马克思的研究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题、评论解说题。时空是21世纪初英国。原因:据材料“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已经崩溃......医生的老龄化和向外国流出是导致该现象的长期原因”得出医生的老龄化、医疗人才向外国流出。补充原因:结合所学,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都与经济有关,故可得出英国经济的低迷。阐述:可从经济低迷影响医学进步、医疗机构发展和医生保障等方面分析,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长期低迷,难以为医学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政府减少对社会运动的干预,医生待遇不能保障。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国家间经常在战前、战中签订同盟条约,结盟国家参战方式大体上有:直接参与盟国的战争,为盟国两肋插刀;间接参战,如为盟国提供军事、物资援助等支持。为了盟国,同盟国一般会针对战争规模、成本和红利等因素进行统筹考虑而选择直接或间接参战方式。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期间,形成了“天主教同盟”(支持者有罗马教皇、奥地利、西班牙和德国支持天主教的诸侯等)和“新教同盟”(席卷整个西欧的宗教改革后形成的路德教和加尔文教,支持者有荷兰、英国、德国支持新教的诸侯及其管辖下的捷克)。16-18世纪,英国和西班牙进行了一系列战争,荷兰海军支持英军,后来法国、奥地利也加入英国的阵营中。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后,颁布了“航海条例”,开始向荷兰挑战,第二次英荷战争,荷兰与法国、丹麦结盟对抗英国,第三次英荷战争,法国与荷兰开战,英法又走到一起。由于英国更加害怕法国的强大,因此乘机退出了战争。对于国际结盟的价值及对历史作用,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摘编自周鲠生《近代欧洲外交史》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外近现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时需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间的结盟多与其争夺霸权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阐述: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屡屡出现结盟现象,其多是为了争夺殖民霸权、欧陆霸权和世界霸权,如英西战争和英荷战争期间,欧洲各国结成的各种政治军事同盟、一战前欧洲出现的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的对峙;西方国家的结盟往往唯利是图,不停变换,毫无诚信可言,英荷战争期间法国先是联合荷兰对抗英国,旋即又联合英国对抗荷兰;西方国家的结盟其影响往往恶劣,如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的反法联盟屡屡干涉法国内政,阻挠革命进程;一战中的两大政治军事同盟,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二战中的法西斯轴心国同盟更是无恶不作,将人类拖人战争深渊;二战后美国牵头组成的北约集团,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当然,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和国际爱好和平力量的增长,迫于形势压力,西方国家参与的一些同盟、联盟类组织也具有了一定进步性,如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就有利于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总之,近现代西方国家的结盟多伴随着战争与动乱,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我们应该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原则,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示例二:论题:中国近现代的一些结盟实践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阐述:第一次世界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南方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铝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高端石材装修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 CNC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教师说课计划教学汇报
- 右肩胛区皮肤鳞癌护理查房
- 茶馆里的政治:揭秘《茶馆》背后的历史
- 跨学科实践活动5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 《国际跳棋教学》课件
- 病历的书写基本规范培训讲座课件
- 老旧厂区改造项目初步设计
- 2024年11月广东省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三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业务运营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2025年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沪科版(五四学制)全一册上学期期末复习卷①
- 担保合同范本
- 《油藏物理》西安石油大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大学介绍清华大学宣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