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生物1.3.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鉴定核酸学案浙科版必修1_第1页
2025版高中生物1.3.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鉴定核酸学案浙科版必修1_第2页
2025版高中生物1.3.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鉴定核酸学案浙科版必修1_第3页
2025版高中生物1.3.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鉴定核酸学案浙科版必修1_第4页
2025版高中生物1.3.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鉴定核酸学案浙科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3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鉴定核酸学问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bb核酸的种类和功能aa学习导航(1)阅读教材,明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的原理。(2)分组活动,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的方法步骤。(3)阅读教材,了解核酸的种类和功能。一、生物组织中油脂的检测1.原理: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________。2.方法步骤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切成1~2mm厚的↓制片eq\b\lc\{\rc\(\a\vs4\al\co1(1取最薄的薄片置于载玻片上,2在薄片上滴2~3滴染液,3去浮色1~2滴50%的溶液,4制成临时装片))↓视察:在________下找寻到已染色的圆形小颗粒,然后用________视察↓结论:圆形小颗粒呈橙黄色(说明有________存在)1.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看到的视野有何改变?2.切片较厚可以吗?3.染色后为什么要用50%的乙醇溶液漂洗切片?4.漂洗时间越长越好吗?5.若视察到脂肪滴位于两个细胞之间,如何说明这种现象?学问整合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较厚的切片细胞重叠,不易视察脂肪小颗粒;乙醇可以洗去未与油脂结合的苏丹Ⅲ染液,也能溶解油脂,漂洗时速度要快,否则会将油脂溶解掉,视察不到试验现象。切片可能使细胞裂开,导致油脂流出细胞外。1.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A.选取最薄的切片,染色和视察效果会更好B.在切片上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是为了加快染色C.视察装片时需先用低倍物镜找到已染色的材料D.当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会变暗2.植物体没有特地的油脂组织,但在花生、大豆、蓖麻等植物的种子中富含油脂,有人提出植物体除种子外,其他部位如根尖细胞中是否也含有油脂?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探讨,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依据课题探讨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探究课题: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油脂。(2)试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用具:簇新洋葱根尖、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刀片、培育皿、镊子、滴管等。(4)方法步骤①选取簇新的洋葱根尖并做徒手切片;选取2~3片最薄切片放置在载玻片的中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预期结果与相应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1.检测淀粉(1)原理: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显________色。(2)方法步骤取材:马铃薯匀浆液↓检测:↓结论:样本中含有________2.检测还原糖(1)原理: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热水浴生成__________沉淀。(2)方法步骤选材: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梨、白萝卜)制备组织液eq\b\lc\{\rc\(\a\vs4\al\co1(制浆,↓,过滤用一层纱布,↓,取液))eq\o(→,\s\up7(,显色反应:,))结论: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在加热的过程中生成________色沉淀,说明样本上清液中有________3.检测蛋白质(1)原理: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作用显________。(2)方法步骤选材与制备:稀释的蛋清液↓显色反应:↓结论:说明样本上清液中存在蛋白质1.上述试验在材料选择上有哪些原则?2.所用的梨、马铃薯块茎要制成匀浆运用,有什么好处?3.试验中,预留出一部分样本上清液有什么作用?4.应用试验原理解决下面两个问题:(1)现有两瓶没有标记的尿液样品,分别是1名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和1名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含有蛋白质)的尿样,请用所学的学问对其进行区分?(2)无糖奶粉中因不含葡萄糖等糖类,受到患糖尿病老年人的宠爱,要检验某种无糖奶粉是否合格,可能用到哪些试剂?学问整合选择的材料应当无色或者白色或者颜色较浅,有利于试验结果的视察;将材料制成匀浆是为了使细胞中的待测物质释放出来和指示剂充分接触;试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加试验的劝服力。3.未熟的青苹果汁液遇碘—碘化钾溶液呈蓝色,熟苹果汁液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这说明()A.青苹果汁液中含有淀粉,不含有糖类B.熟苹果汁液中含有糖类,不含有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成还原糖D.苹果转熟时,葡萄糖转化成淀粉4.在检测蛋白质的试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时,必需()A.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加入双缩脲试剂BB.先加入双缩脲试剂B,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C.将双缩脲试剂A和B混合匀称后再加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正确三、核酸和生物大分子1.核酸(1)分类①______________,简称RNA。②______________,简称DNA。(2)功能核酸是细胞中限制其________的大分子。每个细胞中都有________和________。DNA中贮藏的____________限制着细胞的全部活动,并确定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RNA在合成________时是必需的。2.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分子,都是由很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分子的分子量都很高,被称为生物大分子。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B主要是哪种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2.相同质量的B和D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哪种物质?3.F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缘由有哪些?4.乙肝病毒(DNA病毒)和禽流感病毒(RNA病毒)中的核酸可以分别用什么试剂检验?学问整合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名称组成元素基本组成单位主要功能多糖C、H、O单糖(葡萄糖)能源物质蛋白质C、H、O、N等氨基酸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担当者核酸C、H、O、N、P核苷酸是遗传物质5.生物细胞中确定生物性状的物质是()A.核糖核酸 B.脱氧核糖核酸C.核苷酸 D.氨基酸6.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B.若②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肯定是糖元C.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最多为4种D.④可以表示油脂,苏丹Ⅲ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橙黄色易混辨析大分子物质的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产物物质初步水解产物彻底水解产物核酸核苷酸五碳糖、碱基、磷酸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淀粉麦芽糖葡萄糖1.前项为生物材料,中项为检测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是()A.苹果、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B.花生油、苏丹Ⅲ染液、橙黄色C.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D.卵清蛋白、苏丹Ⅲ染液、红色2.下列哪组试剂在运用过程中,必需经过热水浴加热()A.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时B.苏丹Ⅲ染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时C.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D.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淀粉时3.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育箱中培育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本尼迪特试剂,摇匀后放在热水浴中视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红黄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红黄色,丙呈蓝色C.甲、乙都呈红黄色,丙呈无色D.甲呈浅红黄色,乙呈红黄色,丙呈蓝色4.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每个细胞中B.是生物的遗传物质C.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担当者D.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5.某学生用碘—碘化钾溶液检验一片干的白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另一片同样大小的白面包,并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由白色变成了红黄色。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一片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就变成了还原糖。(1)你认为这个学生的操作程序和推理合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不合理,请你设计补充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一、基础梳理1.橙黄色2.薄片苏丹Ⅲ乙醇低倍物镜高倍物镜油脂问题探究1.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且而每个细胞都放大了。2.切片较厚会使细胞重叠,不易视察脂肪小颗粒,所以切下的薄片必需是薄而且透亮,最好将子叶提前浸泡3~4h。3.乙醇可以洗去未与油脂结合的苏丹Ⅲ染液,否则整个切片表面沾有染料,不易视察到试验现象。4.乙醇也能溶解油脂,所以用乙醇洗掉浮色时速度要快,否则会将油脂溶解掉,视察不到试验现象。5.切片时使细胞裂开,导致油脂流出细胞外。拓展应用1.B[切片时一般切成1~2mm厚的薄片,制片时选择最薄的切片;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料;视察时需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已染色的材料,换上高倍物镜后,由于光线进入削减,所以视野会变暗。]2.(2)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或不含有)油脂(3)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4)②滴加2~3滴苏丹Ⅲ染液进行染色,2~3min后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③在切片上滴1~2滴蒸馏水,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④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视察(5)①若在装片中视察到橙黄色的脂肪颗粒,则说明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油脂②若在装片中视察不到橙黄色的脂肪颗粒,则说明洋葱根尖细胞中不含油脂二、基础梳理1.(1)蓝(2)淀粉2.(1)红黄色(2)红黄还原糖3.紫色问题探究1.(1)选择的材料应当富含该待测物质。(2)材料应当无色或者白色或者颜色较浅,有利于试验结果的视察。2.使细胞中的待测物质充分释放出来,并能和指示剂充分接触。3.试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加试验的劝服力。4.(1)方法一:用本尼迪特试剂对两瓶尿样进行检测,有红黄色沉淀生成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样;没有红黄色沉淀生成的是肾炎患者的尿样。方法二: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有紫色产生的是肾炎患者的尿样,另一瓶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样。(2)符合要求的无糖奶粉应当无糖,但是含有蛋白质,因此要用到本尼迪特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来检测。拓展应用3.C4.A[鉴定蛋白质时需加入双缩脲试剂,方法是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加入双缩脲试剂B。]三、基础梳理1.(1)①核糖核酸②脱氧核糖核酸(2)生命活动DNARNA遗传信息遗传特性蛋白质问题探究1.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小麦种子内富含淀粉,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2.D指的是油脂,相同质量的糖类和油脂彻底氧化分解,油脂释放能量较多。3.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依次,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空间结构。4.甲基绿和派洛宁。拓展应用5.B[生物性状是受遗传物质限制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肯定是DNA,即脱氧核糖核酸。]6.D[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若②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肯定是糖类,最可能是葡萄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也可能是糖元;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表示核酸,其彻底水解的产物除了碱基还有五碳糖和磷酸,超过4种;油脂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因此④可以表示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成橙黄色。]课堂小结碘—碘化钾蓝色本尼迪特双缩脲细胞核细胞质RNA遗传信息蛋白质当堂检测1.D[蛋白质与苏丹Ⅲ染液不反应。]2.A[还原糖和本尼迪特试剂的显色反应须要热水浴加热。]3.D[由“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可知,在30℃培育箱中萌发的种子产生的淀粉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