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页(共18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人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选择题(共13小题)裕民文化遗址位于阴山山脉北部边缘,地处沙漠﹣黄土过渡区,是探索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关键区域。表为全新世裕民文化遗址剖面层土壤粒径及植被演变统计表。据此回答1﹣3题。时期沉积物粒径植被覆盖度早全新世减小较低中全新世减小增加晚全新世增大减少1.裕民文化遗址地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为()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2.早全新世至中全新世期间,该地区附近沙漠()A.扩张,南界南移 B.扩张,南界北移 C.收缩,南界南移 D.收缩,南界北移3.该地旱作农业起源与传播最适宜的时期是()A.早全新世 B.中全新世 C.晚全新世中期 D.晚全新世晚期油砂是指含有天然沥青的砂子或其他岩石。加拿大北部阿尔伯特地区有全球规模最为庞大、开采历史较为悠久的油砂矿区。随着油砂的开采,当地的地表温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如图为1990~2020年阿尔伯特省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柱状图和不同地表温度区间内面积年际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6题。4.加拿大北部阿尔伯特地区土地空间发展的表现有()①矿区主要转向植被②洗砂池的增幅较大③水域面积变化量小④植被面积变为最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阿尔伯特地区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辐射增强 C.大气反射减弱 D.比热容的变化6.地理信息技术可运用于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DS快速获取矿区的范围 B.RS测量废弃矿区的海拔 C.GIS评估生态修复的难度 D.GIS优化装备的作业精度丹麦有一条独特的穿越海洋的公路,长4公里,将面积仅为8平方公里的曼岛与陆地相连,人们每天只有两次机会通过这条公路到达曼岛,其余时间都“隐藏”起来。岛上原有27位居民,因全球气候变化,如今只剩最后一位农民。据此完成7﹣8题。7.通往曼岛的公路每天都会“隐藏”的原因是()A.海浪侵蚀 B.洋流运动 C.潮汐运动 D.风暴潮袭击8.曼岛居民离岛的原因可能是()①海岛面积缩小②气候炎热干燥③对外通行不便④地质灾害频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2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言“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筹划环渤海湾区发展规划。如图为“构想中的环渤海湾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9.环渤海湾区发展地理位置优越性体现为()A.邻近东南亚经济圈 B.靠近沪宁杭工业基地 C.靠近京津唐工业基地 D.铁路运输便利10.北京作为湾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原因有()A.北京城市服务范围小 B.北京市对外交通方式多样 C.北京市距湾区各城市较远 D.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毛乌素沙漠位于我国的半干旱区域,有着丰富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其面积约4.22×101km2。该沙漠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自1959年以来,人们实施了一系列改造沙漠的工程性措施,如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鱼鳞坑长径1.5~2.0m,短径0.8~1.4m,坑深0.4~0.7m)。图1示意2012~2021年毛乌素沙漠不同年份降水量、植被面积及荒漠化面积变化,图2示意该地沙丘山坡面的鱼鳞坑。据此完成11﹣12题。11.促使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面积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①土壤类型②气候变化③人类活动④植被数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有利于()①提高植被成活率②常年保存地表水③水土保持,维护坡面④促进沙土变为黑土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在南极的雪坡上经常出现一抹红晕或一片“绿菌”,这主要是由可适应低温、贫营养、高光辐射强度环境的微藻所致。微藻多爆发于动物栖息地附近的冰面,尤其是企鹅聚集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3题。13.微藻多爆发在企鹅聚集地附近,是因为该地()A.气温较高 B.光照较强 C.降水较多 D.养分较足二.解答题(共2小题)14.(2024秋•丰台区期末)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变化,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的发展和保护,2017~2023年我国开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某土壤科考小组对草毡层进行了研究。如图为青藏高原草毡层示意图和草毡层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活动的主要困难。青藏高原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活、死根系交织缠结而成的毡状表土层,厚度约20~30厘米。由于长期受牦牛等牲畜踩踏,草毡层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连刀子也难以插入,具有很强的隔热功能,利于冻土保护。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考小组考察过程中发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当地交通建设、过度放牧、挖掘虫草等原因,部分草毡层发生退化。(2)归纳青藏高原草毡层的主要分布特点,并简述青藏高原草毡层退化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15.(2023秋•南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目前泛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低、系统稳定性差的地区。材料二白城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科尔沁沙地东端,属生态脆弱区。这里湖沼遍地,但水质盐碱偏高。人们种田放牧,常年开采利用地下水。通过白城人民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原来的低洼易涝地、盐碱地、弃耕地得到了很好的改良治理,将满是“碱疙瘩”的草原湿地开垦成了大片田地。现在白城市已经成为国家级产粮大市、杂粮杂豆之都,该地生产的“白城大米”以其独特的弱碱品质,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如图为白城市区域简图。(1)阐述白城市过渡性地域特征的表现。(2)说明气候因素对白城市水稻生产的影响。(3)简述白城市为成为产粮大市所采取的措施。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人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DBCDCCBCBD题号1213答案AD一.选择题(共13小题)裕民文化遗址位于阴山山脉北部边缘,地处沙漠﹣黄土过渡区,是探索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关键区域。表为全新世裕民文化遗址剖面层土壤粒径及植被演变统计表。据此回答1﹣3题。时期沉积物粒径植被覆盖度早全新世减小较低中全新世减小增加晚全新世增大减少1.裕民文化遗址地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为()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分析】流水侵蚀形成峡谷,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海水侵蚀形成海水崖,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力沉积形成戈壁等。【解答】解: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裕民文化遗址在阴山山脉北部边缘,地处沙漠—黄土过渡区,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以风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主要来自风力堆积,B正确。该地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微弱,A错误。该地海拔较低,不存在冰川作用,C错误。该地位于内陆地区,没有海浪堆积作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2.早全新世至中全新世期间,该地区附近沙漠()A.扩张,南界南移 B.扩张,南界北移 C.收缩,南界南移 D.收缩,南界北移【分析】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制造氧气、调节气候、增加大气湿度、吸烟滞尘、美化环境、减弱噪音等作用,但环境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早全新世至中全新世期间,该地的沉积物粒径减小,植被覆盖率增加,说明水资源之间,荒漠化的抑制作用强,则沙漠面积减小收缩,AB错误。由于该地位于阴山北部边缘,所以沙漠的南界应该北移,D正确,C错误。故选:D。【点评】不租车沙漠的变化特点,属于基础题,根据表格内容分析解答。3.该地旱作农业起源与传播最适宜的时期是()A.早全新世 B.中全新世 C.晚全新世中期 D.晚全新世晚期【分析】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裕民文化遗址位于阴山山脉北部边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但根据上题可知,中全新世植被覆盖率增加,说明降水条件改善,水分条件变好,适宜发展旱作农业,是旱作农业起源与传播最适宜的时期,B正确。早全新世和晚全新世植被覆盖率较低,气候干旱,不适宜发展旱作农业,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旱作农业起源与传播最适宜的时期,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油砂是指含有天然沥青的砂子或其他岩石。加拿大北部阿尔伯特地区有全球规模最为庞大、开采历史较为悠久的油砂矿区。随着油砂的开采,当地的地表温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如图为1990~2020年阿尔伯特省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柱状图和不同地表温度区间内面积年际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6题。4.加拿大北部阿尔伯特地区土地空间发展的表现有()①矿区主要转向植被②洗砂池的增幅较大③水域面积变化量小④植被面积变为最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加拿大北部阿尔伯特地区土地空间发展的表现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解答】解:从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柱状图可知,矿区面积有变化,但并没有主要转向植被,①错误。对比1990年到2020年洗砂池的面积,其面积从接近0增长到一定规模,增幅较大,②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水体面积在1990﹣2020年间变化幅度较小,说明水域面积变化量小,③正确。2020年油砂矿面积仍大于植被面积,植被面积不是最大,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加拿大北部阿尔伯特地区土地空间发展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5.阿尔伯特地区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辐射增强 C.大气反射减弱 D.比热容的变化【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解答】解:短时间内(1990﹣2020年),该地区的太阳辐射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太阳辐射增强不是阿尔伯特地区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A错误。大气辐射增强通常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变化等原因导致,材料中未提及相关信息,且大气辐射增强不是地表温度变化的直接原因,B错误。材料中没有证据表明该地区大气反射减弱,且大气反射主要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不是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C错误。从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柱状图可知,1990﹣2020年该地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油砂矿面积大幅增加,植被面积减少等。不同的地表物质比热容不同,油砂矿等物质的比热容与植被、水体等不同,大面积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导致地表整体比热容改变,从而影响地表温度,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表温度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6.地理信息技术可运用于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DS快速获取矿区的范围 B.RS测量废弃矿区的海拔 C.GIS评估生态修复的难度 D.GIS优化装备的作业精度【分析】矿山修复,即对矿业废弃地污染进行修复,主要是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修复内容包括矿山边坡稳定与加固、植被修复与环境复绿、土壤生物修复等。【解答】解:BDS为北斗导航系统,提供定位于导航服务,与矿山生态修复所需的环境治理、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技术无直接关联。不能快速获取矿区范围,A错误。RS在提取植被环境信息方面具有优势,能准确反映植被覆盖和丰度,但其主要用于大范围、远距离的监测和评估,并不能精确测量废弃矿区的地形,B错误。GIS能整合地质、环境、生态等多源数据,为评估生态修复的难易程度提供基础。通过空间分析,GIS可以识别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和分布范围,从而帮助确定修复的优先级和难度。C正确。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存储、编辑、分析、共享和显示地理信息的系统。并不能优化机械装备的作业精度,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难度较小。丹麦有一条独特的穿越海洋的公路,长4公里,将面积仅为8平方公里的曼岛与陆地相连,人们每天只有两次机会通过这条公路到达曼岛,其余时间都“隐藏”起来。岛上原有27位居民,因全球气候变化,如今只剩最后一位农民。据此完成7﹣8题。7.通往曼岛的公路每天都会“隐藏”的原因是()A.海浪侵蚀 B.洋流运动 C.潮汐运动 D.风暴潮袭击【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地形地貌和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在选择交通运输线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运输线路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解答】解:公路每天都会周期性的“隐藏”是由于涨潮之后被海水淹没,潮退之后当它露出水面的时候,才可以通行,C正确。海浪侵蚀、洋流运动、风暴潮袭击都不会导致海水水位有规律的涨落,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8.曼岛居民离岛的原因可能是()①海岛面积缩小②气候炎热干燥③对外通行不便④地质灾害频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以及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解答】解: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岛面积缩小,①正确。丹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②错误。人们每天只有两次机会通过这条公路到达曼岛,说明交通不便,③正确。曼岛面积较小,地质灾害较少,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2022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言“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筹划环渤海湾区发展规划。如图为“构想中的环渤海湾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9.环渤海湾区发展地理位置优越性体现为()A.邻近东南亚经济圈 B.靠近沪宁杭工业基地 C.靠近京津唐工业基地 D.铁路运输便利【分析】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解答】解:环渤海湾区距东南亚经济圈较远,故A错误。该区域靠近京津唐工业基地,而不是沪宁杭工业基地,故B错误,C正确。环渤海湾区海港较多,海运运输便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区域地理位置,难度较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结合区域特征合理分析即可。10.北京作为湾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原因有()A.北京城市服务范围小 B.北京市对外交通方式多样 C.北京市距湾区各城市较远 D.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分析】大都市的区域辐射功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的共同繁荣。同时,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也会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即随着距离的增加,辐射功能会逐渐减弱。大都市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周边区域的合作和扶持,以实现更加均衡的区域发展。【解答】解:北京作为湾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原因有北京城市服务范围大,故A错误。北京市作为交通枢纽,对外交通方式多样,故B正确。北京市距湾区各城市较近,故C错误。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不是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结合材料获取相关信息。毛乌素沙漠位于我国的半干旱区域,有着丰富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其面积约4.22×101km2。该沙漠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自1959年以来,人们实施了一系列改造沙漠的工程性措施,如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鱼鳞坑长径1.5~2.0m,短径0.8~1.4m,坑深0.4~0.7m)。图1示意2012~2021年毛乌素沙漠不同年份降水量、植被面积及荒漠化面积变化,图2示意该地沙丘山坡面的鱼鳞坑。据此完成11﹣12题。11.促使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面积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①土壤类型②气候变化③人类活动④植被数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分析】土地荒漠化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干旱,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天气较多,气候异常等;人为原因主要在于人类活动对地表植被破坏导致防风固沙能力减弱。【解答】解:读左图可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面积减小,植被面积和年降水量增加,由此可以推知,使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面积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变化和植被数量,故②④正确。土壤类型在自然环境下短时间不会改变,故①错误。人类活动是人为原因,而非自然原因,故③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荒漠化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结合材料获取相关信息。12.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有利于()①提高植被成活率②常年保存地表水③水土保持,维护坡面④促进沙土变为黑土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分析】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保水保土保肥,可以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解答】解:读图,在山坡上开挖大量的鱼鳞坑,且交错排列,可以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增加下渗,提高植被成活率,故①③正确。鱼鳞坑长径1.5~2.0m,短径0.8~1.4m,坑深0.4~0.7m,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不能常年保存地表水,故②错误。大量的鱼鳞坑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不能改变土壤类型,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结合材料获取相关信息即可。在南极的雪坡上经常出现一抹红晕或一片“绿菌”,这主要是由可适应低温、贫营养、高光辐射强度环境的微藻所致。微藻多爆发于动物栖息地附近的冰面,尤其是企鹅聚集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3题。13.微藻多爆发在企鹅聚集地附近,是因为该地()A.气温较高 B.光照较强 C.降水较多 D.养分较足【分析】微藻多爆发在企鹅聚集地附近需要结合气温、光照、水源、粪便等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微藻多爆发在企鹅聚集地附近,是因为该地有企鹅的粪便,养分较足,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降水少,C错误。微藻是适应低温的,且企鹅栖息的冰面气温不高,A错误。企鹅聚集地,与周边地区相比,光照差异不大,B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微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二.解答题(共2小题)14.(2024秋•丰台区期末)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变化,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的发展和保护,2017~2023年我国开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某土壤科考小组对草毡层进行了研究。如图为青藏高原草毡层示意图和草毡层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活动的主要困难。青藏高原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活、死根系交织缠结而成的毡状表土层,厚度约20~30厘米。由于长期受牦牛等牲畜踩踏,草毡层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连刀子也难以插入,具有很强的隔热功能,利于冻土保护。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考小组考察过程中发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当地交通建设、过度放牧、挖掘虫草等原因,部分草毡层发生退化。(2)归纳青藏高原草毡层的主要分布特点,并简述青藏高原草毡层退化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1)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活动的主要困难与高寒、低压、缺氧、紫外线、交通等方面有关。(2)青藏高原草毡层的主要分布特点据图解答,青藏高原草毡层退化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土壤、生物多样性、温室效应等方面解答。【解答】解:(1)青藏高原的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需要克服低温冻害的影响;由于海拔高,氧气稀薄,需要克服高原反应;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紫外线强,需要做好防晒;青藏高原气温低,导致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河湖众多,通行不便;该地是高山高原气候,气候恶劣多变,地质灾害多发,给科考带来巨大风险和危险级别。(2)根据青藏高原草毡层示意图可知,青藏高原的草毡层集中分布在受季风影响的江河源区。根据题干可知,青藏高原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活、死根系交织缠结而成的毡状表土层,所以草毡层退化导致地表裸露,则土壤侵蚀加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河流径流量不稳定,洪涝灾害加剧,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量激增,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草毡层具有很强的隔热功能,所以草毡层退化则隔热功能退化,加速冻土的融化,加速温室气体的排放,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故答案为:(1)海拔高,气候寒冷,需要克服低温影响;氧气稀薄,需要克服高原反应;紫外线强,需要做好防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河湖众多,通行不便;极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多变,地质灾害多发,给科考带来巨大风险。(2)草毡层集中分布在受季风影响的江河源区。草毡层退化,地表裸露,会导致土壤侵蚀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河流泥沙量激增,生物多样性减少。热隔绝效应退化,加速冻土融化,加速温室气体排放,调节气候功能减弱。【点评】本大题以青藏高原的相关材料和图为切入点,设置2个小题,涉及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活动的主要困难、草毡层的分布特点和草毡层退化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等,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课本知识点的运用能力。15.(2023秋•南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目前泛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低、系统稳定性差的地区。材料二白城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科尔沁沙地东端,属生态脆弱区。这里湖沼遍地,但水质盐碱偏高。人们种田放牧,常年开采利用地下水。通过白城人民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原来的低洼易涝地、盐碱地、弃耕地得到了很好的改良治理,将满是“碱疙瘩”的草原湿地开垦成了大片田地。现在白城市已经成为国家级产粮大市、杂粮杂豆之都,该地生产的“白城大米”以其独特的弱碱品质,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如图为白城市区域简图。(1)阐述白城市过渡性地域特征的表现。(2)说明气候因素对白城市水稻生产的影响。(3)简述白城市为成为产粮大市所采取的措施。【分析】(1)城市过渡性地域特征的表现应从气候类型、农业类型、植被、地形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管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体育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体育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ASNT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突发性聋诊疗指南
- IDC数据中心项目建议书范文
- 风电场机组运输及安装方案分析
- 《钢筋等强度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
- 胆道射频消融技术PPT课件
- 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安装质量评定表及填表说明
- FURUNO电子海图完整题库(最新整理)
- 《学校文化战略纲要撰写提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