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清清的水教案_第1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清清的水教案_第2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清清的水教案_第3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清清的水教案_第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清清的水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清的水》教学设计

湖北省汉川市分水镇分水小学荣莉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清清的水》一课

中的活动一;活动二

教学设想:

1.通过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实验等探究学习方

式,从中学会主动观察,自主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探

究精神。

2.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观察到实验,认识液体及液体

的特点,体会自然界的美丽等,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参

与其中适当引导、指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把学会方法和培养能力作为本节课的教学核心,致力于观察、

探究、实验和获取信息方法的教学,着重培养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水的形态、性质和特点。

2、知道水的重要性。

二、探究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获取新知识及初步的归纳概括

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护利用好家乡的水资源,提高环

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一猜想与假设一一设计简单实验一一进行

探究实验一一整理探究资料一一表达与交流''的探究活动过程,认识

水的性质及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把学生的已奉知识经验与科学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

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发挥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猜想、

探究,从而找出水的性质及特点。

教学准备:

1.观察实验用:烧杯(多个)、白酒、白醋、纯水、牛奶、椰

汁、各种形状的容器等。

2、分组探究实验用:烧杯(多个)、盐、糖、油、小石子、

泥、茶叶、气球、清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动画演示并电脑解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

尤里•加加林乘坐载人飞船,登上太空绕地球飞行,并创了

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当加加林望向人类的家园一一地

球时,不由得惊叹“啊!好美啊,地球是蓝色的!”

(1)刚才我们看到和听到的说:地球是蓝色的!为什么会

是蓝色的呢?“蓝色”指的是什么呢?换成绿色或其它颜色行吗?

(2)地球上没有水,看上去还是蓝色的吗?试想想,如果地球

上没有水,将会是什么模样?

(3)大家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有

什么性质和特点?

(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

意,激发了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

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课件演示驱动页内容电

脑配上对话)

波波、琪琪、方方和冬冬一起到浅海湾划船。他们玩了很久,

波波觉得口渴了,伸手勺起海水正想喝,只见琪琪急忙说:“波波,

不要喝,海水不能喝!”方方听了,很纳闷,说:“海水很清澈,为

啥不能喝呢?”

同学们,大家想解开这个谜吗?有谁可以解释一下呢?好,下

面我们就来解开以上兀个谜团。

三、新课导学:研究水的性质及特点

(一)探究活动一:看一看、闻一闻、辨一辨

同学们,实验桌上放着三杯物品,标号是1、2、3,分别装有白

酒、白醋、纯水,请同学们想一下,用肉眼能分辨出纯水来吗?(学

生摇头,纷纷表示因它们颜色一样而不能用肉眼分辨出来)

1、那么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有部分学生说是白色,有部分

学生说无颜色,意见不一)

2、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牛奶和椰汁让学生观察这两种物品的颜

色,并与刚才的三种物品作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纯水是无颜色的

3、大家来看老师的这瓶矿泉水,透过瓶子,我们可以看到对面

的物体吗?(能)这说明什么?从而得出结论:纯水是透明的(板

书)

4、我们用肉眼分辩不出纯水,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小组讨论

后,代表作答)

生1:我们可以用鼻子闻一闻,找出白酒和白醋,剩下的那杯就

是纯水。

生2:我还可以喝一点点,尝一尝,有酸味的是白醋,有酒味的

是白酒,剩下的那杯就是纯水。……

5、据学生所答,老师强调: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

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

的办法呢?

6、学生作答: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

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

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老师立即作出肯定,并说这种办法

叫“扇闻法”)

7、学生分组活动,分辨纯水。

8、请你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结合刚才的实验,告诉大家,

纯水是什么味道的?

9、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纯水是无气味、无味道的

(二)探究活动二:给水变个样

1、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我们用手

捧起水,水会怎么样?说明水是怎样的?(学生实验后作答,得出

结果:水是流动的)

2、水究竟是什么模样的?有没有固定的形状?请根据你的生活

经验谈谈(学生讨论后交流)

3、同学们的分析都有道理,下面我们验证一下,分组来做一个

游戏:玩水球。怎样玩水球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复述强

调)玩水球时,各组组长拿起桌子上的气球,放进盆子里装水,注

意不要装太满,然后把气球的口扎实,最后组员轮流玩水球,挤压

气球,使它不断改变形状。玩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力太大,以免把气

球弄破,我们边玩边观察,体会水的形状变化。

4、学生活动毕,各组同学汇报交流,得出实验结果:水没有固

定的样子,它随气球的样子变化而变化。

(三)探究活动三:给水定模样

1、让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如果把水倒进

不同形状的容器,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生猜想)

2、让学生代表出来做实验,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里,观

察水的形状变化,验证猜想,得出实验结果: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水倒进什么样的容器就会变成容器的样子。

3、刚才我们为什么能把水倒进容器?进一步说明水可以怎么

样?(可以流动)

4、通过刚才玩水球和给水定模样的活动,我们来找一找水还有

哪些特点?(学生发言)教师加以概括并板书:像水那样可以流动、

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

5、进一步完善板书:纯水是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

液体。

(四)探究活动四:找同类

1、各组同学认真观察桌子上的几种物体(白酒、白醋、纯

水、牛奶、椰汁、盐、糖、油、小石子、泥、茶叶、清水),找出

哪些物体是液体?把它们放在一起。(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2、学生汇报交流。

3、生活拓展: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是液体,看谁的知

识最丰富,举出例子来。(学生举例,同学互评)

(五)探究活动五:(回顾驱动页,解开方方的谜团)

讨论:白酒、白醋都是无色透明的,它们和纯水有什么不同?

1、分组讨论。

2、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3、小结:白酒、白醋用肉眼看起来和纯水是一样的,但它们中

都比纯水多了一些物质,只是这些物质已经均匀分布有水中,被水

溶解了,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关于“溶解”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去

看书、问家长,先来了解一下,待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究,好吗?

4、讨论:海水很清澈,它与纯水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海

水不能喝呢?刚上课时,个别同学已经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谈了自

己的一些看法,通过本节课的探究,现在请同学们补充自己的不同

见解。

5、学生纷纷发言。

6、教师小结:海水虽然看起来清澈透明,但是,海水里面

却含有许多其他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钙、氯化

钾等物质,这些物质直接进入人的身体内将对人产生不利的作用,

所以,不能饮用海水6

四、教学评价: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相信大家对水有了更深的

认识,我们以后应该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呢?

2、学生发言后老师总结:对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

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我们要好好珍惜,

想办法节约用水,尽可能一水多用,保护利用好水的资源,使我们

生活的环境更加美丽,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五、提出新问题,拓展新生活。(为下一节课“往水里加点东西”

的探究作准备)

请同学们回去研究一下,做做实验,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哪些

能被水溶解?猜想一下:茶叶会溶解吗?想个办法证明你的想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

因素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引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

组织者,教师的科学素养、探究的能力以及营造的探究环境直接决

定着学生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1.教师是引导科学探究的设计者。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

过各种探究方法了解认识水。所以,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了对水的

观察方法上,运用了直观的图片,通过水这个载体,让学生学会用

多种方法去了解身边的物质和事物,并且让形式知道,观察是有一

定顺序的。

2.教师是科学探究的引导者。学生的思维是无序的,对同一事

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儿童这一特定的年龄特征所决定

的。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

什么学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刘默耕老师曾说过:“没有目的、没

有方法的探究,不是探究“。所以,我特别设计了教师亲自示范实

验,巧设悬念的环节,达到过渡和形成新任务的功效。使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围绕学习的目标完成探究任务。同时,为了避免学生

着重对水这一具体事物的观察而忽略科学的观察方法,因此,在教

学中我始终将学生引导到“你会怎样去了解它“、“怎样观察”、

“为什么这样观察”等,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认识

水,从而认识整个世界。

3.教师是科学探究的组织者。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要当孩子

们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中,他们才可能“敢问、爱问、会问",“敢

说、爱说、会说",“敢做、爱做、会做“。往往教师的一个眼

神、一句重话也能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作为科学探

究活动的组织者,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

这种愉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