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同步训练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_第1页
全册同步训练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_第2页
全册同步训练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_第3页
全册同步训练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_第4页
全册同步训练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选择题

1.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中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cmB.kmC.mD.mm

2.下图所示是四位同学分别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的情景,你认为正确的是

()O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得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二、填空题

4.物理课.上,老师要求大家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某小组的4位同学用相同的刻

度尺(分度值为1mm)分别测量了同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测量人小明小红小佳小辉

测量结果/cm18.7018.6818.6917.68

(1)经过讨论与交流,这4位同学发现有一个测量结果是错误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

的测量结果出现了错误,其正确结果可能是cm。

(2)该小组的4位同学纠正了记录错误以后,觉得应该用的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

才能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最后,他们得到了这次测量的最终结果应该是cm。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月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影响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

节用它测最物体的长度时,其测最结果将(选填“偏大M偏小,,或,,不变,,)。

5.小霞同学听老师讲了“伽利略观察教堂吊灯”的故事后,对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猜想摆来

回摆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摆的长度/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于是她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

一个小钢球做成了一个摆,如图所示。

(1)为了研究摆来I川摆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是否有关,她应该控制摆动的幅度$和摆的质量

机不变,只改变摆的o

(2)小霞同学发现摆来回摆一次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第2节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1.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南辕北辙B.夸父追日C.顺水推舟D.精忠报国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每时每刻都是相对静止的

D.起飞前的歼-15与辽宁号航空母舰相对静止

3.鲁迅的《社戏》中有乘船的描述:”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

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的“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A.划船的小伙伴B.船尾

C.河岸D.“我”

二、填空题

4.在下图《向左走,向右走》的漫画中,女孩的箱子相对女孩来说是___的:男孩相对

(选填“地面”"女孩''或"自己的行李包“)也是静止的。

5.为了锻炼阳阳的独立生活能力,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看望姥姥。

(1)她妈妈上午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阳阳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

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阳阳的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

开动呢。'‘想一想,她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

照物是。

A.铁路边的树木B.小孩子的座位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铁轨

(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地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阳阳同学看

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上写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

释其中的原理吗?

第3节运动的快慢

一、选择题

1.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速度可达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动物是旗伟.,速度可达108

km/h:空中长途飞行飞得最快为动物是雨燕,每分钟能飞行5km。它们中运动得最快的是()。

A.猎豹B.旗鱼C.雨燕D.三者一样快

2.(多选)下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3.龟和兔在路程为A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完成s。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在完成$。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在完成4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二、填空题

4.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9km/h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进行路面洒水作业。通过2.25km

道路所用的时间为ho洒水车Is行驶的路程是m。

5.李强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了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了下来。

观察次数里程碑示数记录时间

120km8h20min05s

230km8h35min00s

340km8h50min50s

450km9h05min20s

560km9h20min05s

(1)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一(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km/ho

6.一辆轿车正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经过某地时发现路边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1)①“南京40km”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②“120”的含义是。

③到达此地后,轿车以40m/s的速度向前行驶,这是否违反交通法规?请写明判断依据。

(2)如果要求这辆轿车从标志牌处匀速行驶到南京的时间为24min,则该轿车的速度应是

千米每小时。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

A.小车通过5」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i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的平均速度

2.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

步。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40min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的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A.6km/h,65cmB.1.5km/h,1.2m

C.6km/h,20cmD.15km/h,0.6m

二、填空题

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蜗牛的运动情况,籽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

并且每间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号一张图片第二张图片第三张图片第四张图片第五张图片第六张图片

击出翻33副

O45

IlllllllllllllllllIII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照片序号123456

时间t/s010203050

路程s/mm012.022.248.7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蜗牛在前20

s的平均速度是mnVs,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是mm/so

4.如图所示,邓琳和小明分别骑自行车从坡顶“自由下滑”(邓琳在前,小明在后),两人都感

觉自己“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他们两人的速度究竟谁大谁小呢?路旁的小敏和小刚分别用了不同

的方法来比较邓琳和小明运动的快慢。

(1)小敏用「观察法,她认为,如果邓琳和小明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则说明他俩下滑的速度

;如果邓琳和小明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则说明下滑的速度大;如果邓琳和小明

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则说明下滑的速度大。

(2)小刚用了测量法,他认为,可以用测出邓琳和小明下滑的某段路程,用

分别测出他俩在该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然后用公式分别计算出他俩的平均速度,再进行

比较。

5.如图所示为初二(9)班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

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的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

度为0.2nio

1234567

A・••••••

Be•••••••

12345678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的。

(2)小球B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B=in/so

(3)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i=m/s;小球A在编号5

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z=m/s。

(4)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三、计算题

6.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不断滴到地上(如图所示)。小

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

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找来了停表和卷尺。首先测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

的高度/?,再用停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

开启停表开始计时,并数T",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

数到“〃”时,按下停表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为上

(1)写出用上述物理量表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

(2)小刚测得。=1m,当数到〃=20时停表的示数/=8.7s,求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请写

出计算过程)

第一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2.在测量木块的长度时,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01234cm01234cm01234cm

A.B.C.D.

3.小东和小龙同骑一辆双人自行车游玩,若说小东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指路牌

B.路边的树

C.路边的石雕

D.小龙

4.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

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

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是()。

A.B.C.D.

5.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四张照

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

然为夫关关为夫为共夫关关期然为关我

A.B.C.D.

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

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A.所用时间为2.4hB.所用时间为2.6h

C.平均速度为48kni/hD.平均述度为50km/h

7.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

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由登和I谐I号汕■山,一

"皿夜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cm。

9.望安高速于2015年底建成通车,在安龙工作的王老师周末驾驶汽车回望谟,驶上望安高速

路后,王老师感到远处的小山禽他越来越近『,小山离他越来越近是以为参照物的。他驾

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min,这段时间汽车行驶了km。

10.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的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

沿斜面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利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下滑时间下滑路程s/cm平均速度v/(cm-s-1)

14.004

216.008

336.0012

464.0016

5100.00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cm/so

(2)物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做了以下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下滑6s

时通过的路程为cm。

三、计算题

11.轿车从某地往重庆方向匀速行驶,如图甲所示。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15,

此时距重庆120km,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45,此时距重庆70km。

y/fmS)

25

距重庆距重庆16

70km*

0271013t/s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2)若轿车以图乙中的最大速度匀速前行,问从B地到重庆需要多长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

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义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下列关于乐器产生声音部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提琴发声是由弓振动产生的

B.二胡发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C.吉他发声是由琴体振动产生的

D.鼓发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下表所示是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力(nrs-1)

空气(040331海水(25C)1531

空气(15*0340冰3230

空气(25C)346铜(棒)3750

软木500大理石3810

煤油(25℃)1324铝(棒)5000

水(常温)1500铁(棒)5200

A.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B.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5.下列现象中没有产生声音的是()。

A.吹哨子

B.演奏中的提琴

C.关闭的收音机

D.敲击水瓶

6.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通过______传人我们耳中的。

7.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

们距山崖大约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的形式传播c

8.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造成了声

音不一定由声源发出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

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弯

向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_____、密度____的路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

播的路径向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3)赤口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

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拐弯了。

三、计算题

9.声音在空气中和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34()m/s和5200m/s,一人用铁锤敲击一下铁桥一

端发出声音,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敲击声,且两次声音相差0.5s。问:铁桥的长约为多少?

第2节声音的特性

一、选择题

1.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

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琴弦的振幅

2.《宿迁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3.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被有些动物感受到,并有所反应。

表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能感觉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的是

()。

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Hz

蝙蝠1000~120003

海豚150〜150000

猫60〜65000

大象1〜20000

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

4.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

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二、填空题

5.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

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述实验。此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变与有关。

6.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

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

变了声音的;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7.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

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用筷子轻轻敲击时,瓶的音调最高;用嘴贴着瓶

口吹气时,瓶的音调最高。

第3节声的利用

一、填空题

1.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

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2.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通过机器运行时的声音判断其运行情况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清洗仪器

3.下列应用中属于回声定位的是()。

A.听到远处熟人的说话声

B.海豚通过接收到的回声判断远处小鱼的位置

C.通过闪电和雷声判断出雷电的位置和距离

D.雷达截获敌机发出的通信信号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强超声波可以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月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表下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引

爆,探头就可以接收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核爆炸

5.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B.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主要是利用声音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

C.超声波和次声波已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D.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使航船及早躲到安全区

二、填空题

6.鱼儿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诱人渔网,这种现象说明声音可以o若渔船上的声呐系

统向鱼群发射超声波,经过0.8s收到回波信号,那么鱼群距岗渔船大约是m。(声音在水中

的传播速度是150()m/s)

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面,可看到肥皂膜在,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

且能传递______。有•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引起牙齿周围的液体强

烈地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

8.两艘潜艇相距s,以相同的速度片成单纵队同向航行,后艇的超声定位器发出信号到达前艇

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等于电。,则后艇发出信号和收到回声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

隔为O

9.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螭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某种声波,蝙蝠靠这种声波的回声来

确定目标的方位和距离。科学家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种能测海中的冰山和暗礁位置

的装置。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船员们都

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近,

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会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蝙蝠靠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的方位和距离。

(2)科学家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轮船上利用这种装置从发出信号到接

收到暗礁反射回的信号经过了5s,则暗礁到船的距离约有m(设这种声波在海水中每秒传

播1500m)。可以用这种装置来测地、月之间的距离吗?一(选填“能”或“不能。

(3)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选择题

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声音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2.声音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A.一个无声的世界

B.30〜40dB的安静环境

C.80〜90dB的热闹环境

D.100dB以上的环境

3.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

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

D.部分高速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二、填空题

4.教学楼的楼道里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

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5.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通过__(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

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反映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o

7.阅读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生活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控制措施是: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

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动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

安静小区;禁止安装高音喇叭,禁止车辆鸣喇叭;积极搞好城市绿化,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

音(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采用质量算、强度高、隔音性能好日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

板作为隔音材料)。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装置,以增强每个公民控

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加强自我健康保护。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由以上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

(3)在教室里上课时,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

第二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

梦二胡演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胡的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2.汽车经过市M某噪声监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

82.3分贝可反映汽车喇叭声的()。

82.3分贝

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挑城市环境保护局

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

3.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某歌手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歌声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歌手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4.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音获得信息的是().

A.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B.有经验的养蜂人通过听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

C.往热水瓶内加水时,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否将加满

D.西瓜的生熟可以通过拍拍西瓜听声音来辨别

二、填空题

5.笛子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吹奏时,悠扬的笛声是笛子内空气柱产生的,用手指

按住不同的孔,改变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6.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作回声:如图乙所示,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______的标志。

甲乙

三、计算题

7.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

(1)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几次敲击声?为什么?

(2)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根铁管长约多少米?(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一、选择题

1.一天小柯感到身体不舒服,来到医院,医生给他测量体温后说他发烧了。你认为小柯发烧时的体

温可能是()。

A.37℃B.38.7℃C.47.5℃D.36℃

2.下列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3.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05060708。90100II。匕义="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4.小迪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少量热水倒人另一烧杯中,然后可像下图

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明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

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将少量水倒人另一烧杯,这会使热水温度降低

B.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C.温度计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水中

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而不应斜视

二、填空题

5.任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

(1)需要的器材除热水外,还有O

(2)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测量范围是:甲、0〜100℃;乙、-30〜55C;丙35〜42

选用温度计最适合。

(3)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下列操作的排列顺序依次为o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

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

6.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来测沸水的温度,它的示数是110°C;

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它的示数为-2°C。若用这支温度计测教室里的温度,示数为26℃,则教师室

里的实际温度是℃;如果用它测量冰箱内的温度,示数为-16℃,则冰箱内的实际温度是

℃o

7.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

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来测量温度的;

(2)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从C是与A点分别相差2°C的两点,则液柱在4处

时的温度是℃,在8处时的温度比A处(选填“高”或"低”)。

8.小宣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度〃

与温度人的关系:="C。

Z|/℃5560657()7580

田c485256606468

第2节熔化和凝固

一、选择题

1.婷婷的玩具灯笼里的灯泡不亮了,爷爷检查后发现是电路板的线断了,于是用电烙铁把断开的电

路重新焊接好了。则焊锡发生的变化是()。

A.熔化B.先熔化后凝固

C.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2.下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描述的过程可

能是()。

A.蜡的熔化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D.玻璃的凝固

3.已知酒精、燥油、水银的凝固点分别为-117℃、-30°C、-39C,南极最低气温可达-89.2℃,要

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D.三种温度计均可

4.要使物体冷却,用0°C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一些是因为()。

A.冰的温度比水低,可以使物体温度降得更低一些

B.冰比水凉

C.水凝固要放热,可以使物体温度降得更低一些

D.冰熔化成水吸热

5.下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温度/七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0().................n

C.在第5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80-卜;:

D.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20%一

6.根据表中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510152。时间/min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锯固态氢

熔点/9-391064108315353410-259

A.用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B.在-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TOC的气温D.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填空题

7.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

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盆水用容

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羽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根据

凝固过程记录的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冰水混合物

盐冰水混合物

(1)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min。

(2)从图象中可知,液体凝固为晶体时,温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盐水的凝固点为C。实验验证了小明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选填“高”

或“低”)了。

(4)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盐水凝固时间较长,在不改变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一种缩短盐

水凝固时间的方法:o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冰水混合物

中的冰会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第3节汽化和液化

一、选择题

I.下图所示为“充气式太阳能蒸储器''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

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

珠,最后将水珠收集。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凝固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D.先熔化,后液化

2.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

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o

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

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

3.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

镜面()。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4.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

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木加热时,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

要吸收大量的热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则水将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

5.夏天,老师建议不要将冰冻的瓶装矿泉水放在桌子上,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瓶的外壁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水滴会弄湿书本。

6.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将一种叫作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液化后,对■准

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防止伤口处形

成瘀血,同时减缓人的疼痛感。氯乙烷喷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

7.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甲乙丙

(I)图甲所示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无误后,当水温上升到88℃时,开始计时、测量并记录,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C:

(3)图丙中,A、B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选填或"B”);

(4)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节省实验时间的办

第4节升华和凝华

一、填空题

1.自然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里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深秋早晨大雾弥漫D.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2.某同学对卜.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

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

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

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3.某些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

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

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

过程是()。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D.金属直接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4.下图所示是太原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8度”上、

B.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C.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雨夹雪。/

D.雪熔化时需要放热-8~-2P*

5.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杳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微风

约为800C,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

粒吸热会(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

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两种方式停上加热后,

“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O

6.妈妈为了保鲜食品,将赠送的小干冰块装入空矿泉水瓶并旋紧瓶盖

与食品放在一起,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矿泉水瓶竟然发生了“爆

炸”,原来这是由于瓶内的小干冰块—热迅速________(填一种物态

变化名称),瓶内的气体增多,超过瓶的承受能力而“爆炸”。

7.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当温暖潮滉的地面空气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

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有时候,在湛

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那是高空中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

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

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1)在形成云带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2)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主要是烟尘起到了的作用。

8.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

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填物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