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冀人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冀人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冀人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冀人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人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1.空气的成分

一、填空题

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物质在不断地()着。

2.空气是由多种()混合而成的。

3.氮气的用途:用于()手术;用作灯泡();用于生产();

用于()

4.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使用氮气要注意安全!

5.氧气的用途:潜水员需要携带()装置;炼钢需要();()

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二、选择题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空气

2.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B.氯气C.氧气D.二氧化碳

3.下列属于氧气的作用的是()o

A.提高冶炼钢铁的效率

B.作为助燃剂,帮助燃料更好地燃烧

C.供人和其他动物呼吸

D.填充在灭火器中,用以灭火

4.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不是(

A.氮气B.氯气C.氧气D.二氧化碳

三、判断题

1.有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有的空气只含有一种气体。()

2.如果没有氧气,我们会窒息而死,所以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就是氧气。()

3.空气中的氮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4.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四、简答

1.为什么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会上升?

2.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气体的成分J6和原来的一样吗?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变化

2.气体

3.医疗填充气氮肥储存食品

4.氮气缺氧窒息

5.氧氧气氧烘焰液态氧

二、选择

LA2.A3.ABC4.BCD

三、判断

xxxY

四、简答

1.蜡烛燃烧会消耗氧气,瓶内空气减少,集气瓶内的水面就会上升。

2.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的空气成分与原来的不一样,支持燃烧的氧气消失,二

氧化碳增多。

2燃烧的秘密

一、填空题

1.可燃物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燃烧后生成的物质和原来的()。

2.不同物体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3.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过一会儿,会看见烧杯壁上有水蒸

气,从而证明蜡烛燃烧有()生成。

4.蜡烛燃烧时生成了()和()等物质。

5.燃烧的过程是()的。燃烧既能为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

()o

二、选择题

1.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进A、B两个装有气体的瓶中,能使木条继续燃烧的

瓶中装的气体不可能是()o

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

2.燃烧会给生活带来()好处。

A造成火灾B可以做饭C可以取暖D大火烧毁森林

3.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燃烧过木条的瓶子里,摇晃后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了,这说明木条燃烧后生成了()。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三、判断题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黄色的火焰。()

2.燃烧能生成新物质。()

3.澄清石灰水遇到氧气就变浑浊了。()

4.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所以蜡烛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5.燃烧是不可逆的。()

6.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和物质可能会有所不同。()

四、实验探究

【实验课题】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实验器材】蜡烛1支、石灰水、抹布、火柴、烧杯。

【实验过程】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苗上,观察杯壁上的现象。2、把杯子

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晃一晃倒出,再罩在蜡烛上。

【实验现象】杯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燃烧不一样

2.不同

3水

4.水二氧化碳

5.不可逆服务危害

二、选择

BBCC

三、判断

四、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工杯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变色游戏

一、填空题

1.放在空气中的苹果片会变成(),放在柠檬汁中的苹果片()。

2.苹果中含有一种叫做氧化酶的物质,苹果皮破了以后,这种物质与空气中的

()接触,就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苹果变色。

3.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色,用柠檬汁写的隐形字遇()会显现出

来。

4.物质的变化有些不产生新的();而有些,还会产生新的()。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苹果变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O

A.将苹果切成片后就产生了新的物质

B.破了皮的苹果变色是可逆的变化

C.只要苹果皮破了,它就一定变色

D.苹果变色说明有新的物质产生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水果和蔬菜切开后都会变色

B.一些水果和蔬菜切开后会变色

C.紫甘蓝汁遇碱变绿

D.土豆遇碘变蓝

3.苹果片在空气中会变成()。

A.白色B.褐色C.红色D.绿色

4.下列方法中,可以防止切开的苹果变色的有()□

A.在苹果上滴上柠檬汁

B.将苹果放在盐水中

C.将苹果放入水中

D.将苹果暴露在空气中

5.用柠檬汁在白纸上写字,干燥后字迹就()了,将纸拿到电灯泡上烤一会

儿,字就会()0

A消失

B.显现

三、判断题

1.除了柠檬汁,大蒜汁、洋葱汁、大葱汁、米粥等都可以做隐形墨水。()

2.破了皮的苹果变色是一种可逆的变化。()

3.紫甘蓝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时都会变色。()

4.苹果片变成褐色是因为它在空气中生成了新的物质。()

5.淀粉遇到碘酒不变色。()

四、简答

1.苹果切面为什么会变色呢?

2.想一想,果冻的两端为什么会变色?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褐色不变色

2.氧气

3.蓝热

4.物质物质

二、选择

l.D2.A3.B4.ABC5.AB

三、判断

四、简答

1.答:苹果中含有一种叫做氧化酶的物质,苹果皮破了以后,这种物质与空气中

的氧接触,就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苹果变色。

2.答:果冻下层白醋与紫甘蓝汁反应变成了红色,上层小苏打溶液与紫甘蓝汁反

4.生锈与防锈

一、填空题

1.铁生锈变成了(),这是一种化学反应。

2铁生锈与()、()、()等因素有关。

3.常见的防锈方法有()、()、()、()等。

4.每年由于生锈而报废的金属制品占全世界金属年产量的()

~(),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

二、选择题

1.铁在()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A.干燥B.潮湿C.真空D.炎热

2.将一根铁钉一半浸入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o

A.在空气中的一半

B.在水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D.无法确定

3.铁生锈后,发生的变化有()0

A.颜色改变

B.导电性变差

C.无法被磁铁吸住

D.质地变得更加坚硬

4.放置在()的铁制品更容易生锈。

A.干燥的沙漠里

B.潮湿的热带海边

C.干燥的高原上

5.下列关于铁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铁锈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铁锈是红褐色的

C.给铁制品涂上油漆可以防止它们生锈

D.车铃铛永远不会生锈

三、判断题

1.自行车上涂有各种颜色的油漆,主要是为了看起来更漂亮。()

2.长时间不打开的锁,总是很难开,这是因为锁里面生锈了。()

3.只要不接触水,金属就不会生锈。()

4.所有金属的锈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5.铁很坚硬,铁锈比较脆。()

6.铁制供暖设施在不使用时仍加满了水,目的是防止它生锈。()

四、实验探究

与其他同学说一说铁锈和铁有什么不同,铁生锈后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实验有无是否能否被磁

颜色光泽手感延展性

目的空隙导电铁吸引

铁锈

五、简答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掉漆的铁栏杆、卫生间的铁质水管、咸菜瓶的铁盖等物品很

容易生锈,这是为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铁锈

2.空气水盐

3.电镀喷漆组成合金加膜覆盖

4.20%40%

二、选择

IB2C3ABC4B5C

三、判断

四、实验探究

实验有无是否能否被磁

颜色光泽手感延展性

目的空隙导电铁吸引

铁银白色有光滑无能能有

铁锈红褐色无粗糙有不能不能无

结论: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

五、简答

答:掉漆的铁栏杆因为长期与空气以及空气中的水接触而生锈;卫生间铁质水管

因为长时间与水和空气接触而生锈;咸菜瓶里的铁盖因为长期与盐、空气、水接

触而生锈。

5刺激与反应

一、填空题

1.人体感官时刻接收着外界环境带来的并做出O

2.我们听到声音需要有接收声音的一,和物体发出o

3.不同的环境刺激带给我们的感觉o

4.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趋向,避开o

5.隔绝强光污染、噪声污染时,我们可以使用o

二、判断题

1.人体的感觉器官受到环境刺激时会做出反应。()

2.捏住鼻子喝饮料时的味道与平常一样。()

3.人体的感觉器官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

4.大多数感觉器官只能感受一种感觉。()

5.用眼睛也能感觉到物体的温度。()

6.眼疾手快是反应时间短的表现。()

7.有些非常迅速的反应是不受大脑控制的。()

三、选择题

1.下列信息中,皮肤不能感觉到的是()

A.冷热B.疼痛C.气味

2.需要多种感官综合作用的是()

A.分辨物体的颜色

B.感知物体的温度

C.品尝食物的味道

3.下列不属于感觉器官的是()

A.舌头B.毛发C.鼻子D.皮肤

4.用来接收温度的感觉器官是()

A.手B.眼睛C.皮肤D.嘴唇

5.在50m跑体能测试中,起跑反应时间会对最终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做法有

利于缩短起跑反应时间的是()。

A.不断练习听到起跑匚令起跑

B.不断练习跑步中的加速跑过程

C.不断练习跑步中的呼吸节奏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反应

B.人的起跑反应时间可以通过训练缩短,但是缩短范围有限

C.玩”翻转打手”游戏,被打次数多,说明反应速度快

7.当我们过马路时,必须走人行横道,并且等到交通灯变为绿灯时才能通行。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马路”是一种刺激,“走人行横道”是一种反应

B.“交通灯变为绿灯”是一种刺激,“通行”是一种反应

C.做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是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应

四、简答题

说说如何保护我们的感觉器官不受伤害。

答案:

一、、1.刺激反应2.耳朵声音3.不同4.有利刺激有害刺激5.防护用具

二、VxWxW

三、CCBCACC

四、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睡眠习惯。

2.保护感觉器官,正确清洗、适当放松、合理使月等。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6人体的司令部

一、填空题

1.人体的复杂而精密,在的指挥下,人体器官有条不紊地运转和工作

着。

2.脑的形状很像一个表面有凹陷的和隆起的o

3.脑的重量大约有克,脑皮层摊开后有效面积大约有张A4纸大。

4.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

5.人脑是形成认知、、意志和的生物基础。

二、判断题

1.脑是人体的总指挥,能控制人体的所有行为。()

2.脑的表面光滑平整,呈淡粉色。()

3.脑分为大脑和小脑。()

4.睡眠不足和过度用脑都是不健康的用脑方式。()

5.人脑的平均质量是500克左右。()

6.人大脑的左右脑功能相同。()

7.紧张学习之余的运动,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

8.上网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敏,所以我们应该经营长时间上网。()

三、选择题

1.下列对脑的叙述正确的是()o

A.人脑表面崎岖不平

B.人脑总是呈淡粉色

C.脑皮层摊开后有效面积大约有4张A4纸大

2.控制人体情绪和意志的是()。

A.神经

B.脑

C.心脏

3.下列属于合理用脑的是()o

A.熬夜读书

B.通宵游戏

C.体育锻炼

D.避免一切用脑行为

4.脑不能掌管人类的()。

A.思维

B.情绪

C.疾病

D.行为

5.脑通过()指挥人的行为。

A.神经系统

B血液

C.肌肉

D.心脏

6.右脑控制()的运动。

A.左侧身体

B.上半身

C.右侧身体

7.关于人工智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大脑

B.人工智能可以完成简单的、重复的工作

C.人工智能不利用人类大脑的发展,应该禁止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人脑有哪些功能。

2.请说一说你是如何保护大脑的。

答案

一、1.器官脑2.核桃仁沟回3.14004

4.脑5.情感行为

二、xxxYxxYx

三、CBCCAAB

四、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

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认知:识记课文、记忆游戏、回忆。

行为:手操游戏、舞蹈、跑步、走路、绘画、写作。

情感:高兴、悲伤、忧郁。

意志:情绪控制、集中注意力、决心、勇气。

2.(1)补允全面、合埋的营养。

(2)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的反应灵敏动作准确。

(4)睡眠可以让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每天应保证8-1()小时的睡眠。

7习惯与健康

一、填空题

1.可以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睡眠不足会导致

注意力不集中,时间长了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还会影响

2.会导致营养不良和缺乏,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3.酒精不仅会直接影响、,还会损害大脑,使记忆力减退,

影响学习。

4.长期不运动会造成抵抗力下降,易生病,不利于儿童______、的生长

发育。

5.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

和O

二、判断题

6.健康就是身体素质,属于遗传范畴,与生活习惯无关。()

7.努力学习到很晚是为了提高自己,不会影响健康。()

8.酒精会损伤肝肾,不会对大脑造成影响。()

9.睡眠不足和过度用脑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0.我们只要按时吃饭睡觉注意营养积极锻炼就一定会健康。()

三、选择题

11.下列生活方式正确的是()o

A.劳逸结合,保障充足的睡眠

B.多多吃肉有营养

C.少参加锻炼来保护我们的骨骼

12.(多选)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益处有()o

A.提高免疫力

B.促进肌肉生长

C.营养不良

D.损伤骨骼

13.下列习惯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吃快餐节约时间

B.通宵打游戏

C.坚持体育锻炼

D.避免一切用脑行为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心理不健康就是精神病

B.心理疾病不疼,不用治疗

C.积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健康

D.心理测评做一次就够了

四、简答题

15.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睡眠记忆力下降生长发育

2.饮食不均衡微量元素

3.肝胃

4.骨骼肌肉

5.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

二、判断题

6.x7.x8.x9.410.x

三、选择题

ll.A12.AB13.C14.C

四、简答题

15.饮食^娜聿、不均衡会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喝酒^损伤肝、胃、烟,造成i己忆力减

退、发育不良。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心理蝴等。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会导致骨骼、肌肉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不注意卫生易感染疾病,影响免疫力。

8环境与健康

一、填空

1.()、()都属于噪声污染,它们会损害人们的(),造成()下降。

2.()污染会损害我们的呼吸器官,我们可以采用()和()等方法来

应对。

3.常见的高压危险源有()、()、()等。

4.劣质装饰材料和家具会挥发出(),使人产生()、()、

恶心、呕吐、鼻塞等症状。煤气泄漏会使人()。

5.饮用被污染的水可能会造成()或()。食用被污水污染了的生

物可能会()o

二、判断

1.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具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2.看到危险标识后,应立即离开,并劝他人远离。()

3.刚装修好的房子应该通风一段时间之后再入住。()

4.野餐时可以直接饮用小溪里面的水。()

5.在设计制作防毒口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密封性。()

6.使用过的针管和针头清洗之后可以继续使用。()

三、选择

1.下列行为中,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把垃圾随手丢弃

B.在公共场所吸烟

C.废旧物品再次利用

2.下列不属于易爆危险源的是()

A.打火机

B.变压器

C.烟花

3.远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除了()o

A.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B.禁止化工厂在河里排放废料

C.减少农药的使用

D.只喝桶装水

4.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某工厂经常将度弃物料倒入河中

B.某商店为获得更多利润,以次充好

C.某水库中淡水被化工品污染

D.建筑工地经常在半夜开工并发出巨大响声

5.王强每天晚上都被邻居家唱卡拉0K的声音吵醍,他现在的状态可能是()o

A.头晕、乏力呕吐

B.恶心、鼻塞

C.心情烦闷、气喘

D.发烧、肚子疼

E.神经衰弱、脾气暴躁

四、综合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将下面图标与对应含义连接起来。

易燃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高压易爆

答案

一、填空

1.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听觉听力

2.空气戴口罩安装空气净化器

3.高压线路变压器变电站

4.有害物质乏力头晕一氧化碳,中毒

5.中毒引发疾病诱发疾病

二、判断

1J

2.4

3.4

4.x

5.4

6.x

三、选择

1.C

2.B

3.D

4.B

5.E

四、综合探究

易燃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高压易爆

9地表探秘

一、填空

1.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它是由于()形成的。科学家在考察喜马

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据此可以推断,很久以前,这里可能

是()。

2.1910年,德国科学家()通过观察地图图上大西洋两侧的()提出一个

假设:()。后来,他又提出所有大陆曾经连成一片,而后经过()、()直

至成为现在的样子。

3.现在,大多数地质学家都认为地壳是由()个大板块和约()个

小板块拼接而成的。亿万年来,当地壳板块移动时,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地壳

板块有的()、()、(),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高山。

4.()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可以告诉我们

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5.山崩地裂()和猛烈喷发的()等现象,都在告诉人们一些关于

地球自身变化的信息。

二、选择

1.在研究高山的形成实验时,多色橡皮泥模拟的是(),手的推力模拟的

是()。

A.地壳地球内部的力

B.土壤地球外部的力

C.地幔地球内部的力

2.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当地壳受到挤压后会弯曲

B.断裂的地壳在外力的作用下会被抬高或下沉

C.高山的形成与地壳的运动没有关系

3.1973年,在我国甘肃发现了一副骨架完整的象化石。根据大象生活的环境,可

以推测出甘肃省在古代的地理环境可能是()o

A.寒冷的高山地带B.炎热干旱的沙漠

C.潮湿、炎热、植物繁茂的森林D.广阔无垠的草原

4.人们在太行山带的山崖中发现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从而可以推断出这个地

带在很早以前可能是(:)。

A.湖泊B.平原C.海洋D.河流

三、判断

1.地球上的高山都是由地球板块移动时挤压作用形成的。()

2.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有高山、平原、海洋等,它们在不断变化中。()

3.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固定的,不会改变。()

4.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是由人们带过去的。()

5.地球上陆地本是块整体,但由于海浪的冲击而分裂成不同的小块。()

四、简答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上会有海洋生物化石?

五、综合探究

结合下面示意图说一说海洋是怎样变成高山的。

两块大陆开始接近海变吊了两块大伐推挤龙山

答案

一、填空

1.地壳运动海洋

2.魏格纳大陆海岸线轮廓大陆是移动的分裂漂移

3.化石化石

4.地震火山

5.魏格纳南北美洲亚欧大陆一块大陆地分裂开来

二、选择

1.A

2.C

3.C

4.C

三、判断

1.x

2.4

3.x

4.x

5.4

四、简答

答:喜马拉雅山在亿万年前是一片海洋,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导致喜马拉雅

山附近隆起,曾经的海洋就成了现在的高山,当年的海洋生物尸体也就被挤压到

了现在的山上,直到今天,形成了化石。

五、综合探究

海洋变成高山的原因是由于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挤压,各种挤压力导致地壳运

动,地壳中的岩石不断被挤压、抬升,从而形成了高山。

10地球的内部

一、填空

1.通过观察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可以发现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

别是()、()、()。

2.在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温度最高的圈层是()最厚的圈层是()最薄的

圈层是()o

3.地球内部圈层由内而外,温度越来越()o

4.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相当于地球的地壳,()

相当于地球的地幔,()相当于地球的地核。

5.地球像篮球一样是个(),它在太空中不停地()着。

二、选择

1.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最外面的一层,它的平均厚度约为()千米。

A.16

B.19

C.17

2.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3.地核的厚度约为()千米。

A.4500

B.3486

C.2900

4.地心处的温度高达()

A.2000℃

B.1500℃

C.6000℃

5.地壳是地球最外面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B.沙子C.土壤

6.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平均厚度最大的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

三、判断

(1)地球和篮球一样,它的内部是空的。()

(2)在收集地球内部结构的资料时,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获得。()

(3)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⑷地幔的温度达1500P左右,厚度约2900千米。()

(5)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400多千米。()

(6)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⑺地核是地球的垓心部分,温度比地幔低,厚度比地壳薄。

()

(8)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四、实验探究

地球的内部其实和鸡蛋非常相似,鸡蛋的各个部分相当于地球的哪个圈层呢?

答案

一、填空

1.地壳地幔地核

2.地核地核地壳

3.低

4.蛋壳蛋白蛋黄

5.球体运动

二、选择

1.C

2.B

3.B

4.C

5.C

6.C

三、判断

1.x

2.4

3.4

4.«

5.4

6.x

7.x

8.x

四、综合探究

鸡蛋:地球

蛋壳:地壳

蛋清:地幔

蛋黄:地核

11地震

一、填空

1.2008年5月12B,()省()县突发8.0级特大地震,地震伴随着()、

()、()、()等,使原本秀美的城区和农村瞬间变为废墟。

2.地壳的运动变化时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

发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o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

()就会快速地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震动,产生巨大的()

力量,造成()、(),绝大多数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

3.地震能引起()、()、()和()等,实在是太可怕了!

4.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并尽快做到:(),(),迅速跑

到室外(),并且远离()o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

等()的地方或坚固的臬子、床等家具(),并尽可能地找到一

些物品保护()o

二、选择

1.地震是由()的运动变化引起的。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2.下列现象中,不是地震造成的是()。

A.大地开裂

B.土地干旱

C.桥梁断裂

3.正在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o

A躲到课桌下面,双手保护头部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

C.迅速冲出教室,跳楼逃生

D.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地撤离

4.地震前,岩层变化的顺序是()o

A.弯曲T变形T断裂B.变形一弯曲一断裂C.弯曲一断裂T变形

5.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学会自救自护,下列避震措施正确的是()o

A.如果来不及下楼,迅速跳窗逃生

B.身在室外时,应该到建筑物下躲避

C.发生地震时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

D.来不及跑到室外时,可双手抱头蹲在墙角或结实的家具旁

三、判断

1.地震是目前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

2.地震发生时,不会引起山崩、地裂等自然灾害。()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预测地震的方法会越来越科学。()

4.地震爆发只能造成破坏,没有任何好处()

5.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保护自己的头部。()

6.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四、简答

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五、综合探究

在做下列实验时,所用材料分别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呢?

答案

一、填空

1.四川汶川房屋倒塌,岩石崩落大树折断地面出现裂缝

2.弯曲变形断裂能量破坏山崩地裂房屋倒塌

3.山崩地裂水灾火灾

4.保持冷静熄灭炉火切断电源空地上高压线卫生间狭窄

侧面头部

二、选择

1.A

2.A

3.C

4.A

5.D

三、判断

i.弋

2.x

3.4

4.x

5.q

6.x

四、简答

答:水灾火灾泥石流房屋倒塌桥梁断裂山崩地裂等

五、综合探究

木板:岩层

人的手:地壳运动

12.火山

一、填空

1.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灾害之一

2.1000多年前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一夜之间距维苏威火山10km远的繁华的

()就被火山喷发物掩埋了

3.地球内部的()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

却下来形成(),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

4.尽管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是火山喷发也有()的一

而,比如火山灰中含有丰富的(),可以使();火山岩又是优质的

();在火山喷发频繁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从而成为旅游

胜地,如日本的(),我国的()、()等。

二、选择

1.火山是地球内部的岩浆沿着()薄弱地带冲出地表所形成的山。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2.著名维苏威火山位于()o

A.法国

B.意大利

C.日本

3.下列山脉中,不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是()

A.富士山

B.长白山

C.泰山

4.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

A.地壳较薄处并有裂缝的地方

B.地壳较厚而坚固出

5.从火山喷发情况和喷发物不能推断出的是()。

A.地壳某些部位较薄弱

B.地壳某些部位有裂缝

C.地壳内有岩浆,内部压力大

D.地面上岩石严重风化

三、判断

1.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2.我国的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等旅游胜地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3.火山喷发会产生火山泥石流,山碎屑流等,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

城市没有有利的一面。()

4.在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中,利用了小苏打和酷的化学反应来模拟火山喷发现

象。()

5.地下的岩浆从地壳薄弱处冲出,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四、实验探究

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夜E注作£令,

1.实验中我们用()和()的反应来模拟火山喷发现象。

2.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答案

一、填空

1.自然

2.庞贝古城

3.岩浆岩石火山喷发

4.有利矿物质土壤肥沃建筑材料地热资源富士山五大连池

长白山天池

二、选择

1.A

2.B

3.C

4.A

5.D

三、判断

1.4

2.N

3.4

4.4

5.7

6.4

四、实验探究

1.小苏打醋

2.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

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13地壳的构成

一、填空

1.地壳主要是由()构成的。

2.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可以将岩石分成()、()和()三大

类。

3.岩浆岩是由()或()冷却凝结而形成的。沉积岩是由一层层的()

和()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前两种岩石在()和()作用下形成

的。

4.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和(),也是重要的(),

岩石还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雕塑一般用比较软的()、()

等雕刻制成。纪念牌一般用坚硬的()建造。赵州桥是用坚硬的()

建造的。

二、选择

1.在研究岩石的性质活动中,下列利用了化学方法进行观察的是()。

A.用锤子砸开,观察岩石内部。

B.用指甲、小刀在岩石上刻画。

C.在岩石上滴醋。

2.赵州桥是用坚硬的青灰色()建造的。

A.石灰石

B.大理石

C.砂石

3.下列岩石中能够出现化石的是()

A.变质岩

B,沉积岩

C.岩浆岩

4.一般情况下具有气孔装结构的是()

A.变质岩

B.沉积岩

C.岩浆岩

5.岩石学家常常观察岩石的(),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

A.颜色

B,光滑程度

C.成分和颗粒

三、判断

1.化石广泛存在于变质岩当中。()

2.我们可以通过滴醋来观察岩石。()

3.砂岩具有颗粒状的结构。()

4.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岩石表面的花纹和颗粒大小。()

5.我们只能在山上或陆地上找到岩石。()

四、综合探究

利用所学知识把下面的岩石归纳到相应的种类中。

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砾岩流纹岩大理岩片麻岩石英岩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答案

一、填空

1.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地下岩浆地表熔岩沙子淤泥高温压力

3.建筑材料生产生活资料工业原料工艺品大理石石灰石花岗

岩青灰色砂石

二、选择

1.C

2.C

3.B

4.C

5.C

三、判断

1.x

2.«

3.4

4.4

5.x

四、综合探究

岩浆岩:玄武岩花岗岩流纹岩

变质岩:大理岩片麻岩石英岩

沉积岩:石灰岩砾岩

光从哪里来

一、填空

1.我们把自身能够光的物体叫作()0

2.来自()的光或物体()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3.我们可以把光源分为()光源和()光源。

二、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来自光源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够看到光

B.来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该物体

C.来自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够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

B.月壳

C.水镜光

3.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极光

B.萤火虫

C.电灯

4.栉水母属于()

A.人造光源

B.天然光源

三、判断

1.雷电属于天然光源()

2.台灯属于光源()

3.月光属于光源()

4.我们只能看到光源()

5.想要看到物体就必须要有光进入眼睛()

四、简答

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物体?

五、综合探究

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打开发光物品的开关,从窥视孔观察,可以看到();关闭发光物品的开关,

再从窥视孔观察,就(:)。这说明()

答案

一、填空

1.光源

2.光源反射光

3.人造天然

二、选择

1.C

2.A

3.C

4.B

三、判断

17

2.7

3.x

4.x

5.7

四、简答

答: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我们一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C

五、综合探究

发光物品看不到说明了只有发光物品的光射进我们的眼睛,我们才能看见发光

物品。

15光的传播

一、填空

1.光在空气中是沿()传播的。

2.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

们把这样的现象叫()。

3.照相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4.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

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o

二、选择

1.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A.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的光

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C.舞厅里射灯发出的光

D.手电筒射出的光

2.光在空气中沿()传播。

A.直线

B.曲线

C.波浪线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o

A.小孔成像

B.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C.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D.日食

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的

景物范围会逐渐()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5.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时,三张卡纸上打洞的位置是()

A.不同的

B.相同的

C.任意的

三、判断

1.电灯发出的光,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传播()

2.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3.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4.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5.用照相机照的像是正立的像。()

四、简答

小孔成像的原因是什么呢?

五、综合探究

实验名称: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假设: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方法:用手电筒分别照射弯曲的空心管和竖直的实心管

实验现象:将手电照射湾区的空心管,从另一端()看到光线,用手电照射竖

直的空心管,从另一端()看到光线。

实验结论:()

答案

一、填空

1.直线

2.小孔成像

3.小孔成像

4.影子

二、选择

1.B

2.A

3.C

4.B

5.B

三、判断

1.x

2.x

3.«

4.<

5.x

四、简答.

因为孔很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火焰上超的光通过小孔后会照到纸屏的

下部,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会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就会出现与

蜡烛的火焰形状相似、倒立的像。

五、综合探究

实验名称: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假设: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方法:用手电筒分别照射弯曲的空心管利竖直的实心管

实验现象:将手电照射湾区的空心管,从另一端(不能)看到光线,用手电照

射竖直的空心管,从另一端(能)看到光线。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6.光的反射

一、填空

1.行进中的光遇到()等反光物体时,会发生(),光的传播现象会发生()。

2.生活中的反光物品有()、()等。

3.一束光可以被反射()次。

4.在水下航行的潜水艇,一般需要借助()来观察海平面和空中的情况。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进人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够看清外面的情

况。

5.反射后的光沿()传播。

二、选择

1.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

A.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

B.使用表而光滑的材料

C.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

2.下列有“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形“影”不离

B.立竿见“影”

C.杯弓蛇“影”

3.()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A.望远镜

B.照相机

C.潜望镜

D.太阳镜

4.下面反光能力最若的的是()

A.镜子

B.玻璃

C.泥土

三、判断

1.阳光照射在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路线。()

2.汽车反光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

3.反射后的光不再沿直线传播。()

4.晚上灯亮后,就能看见书上的字了,这是因为灯光照在书上,光又从书上反射

到人的眼睛里的缘故。()

5.利用平面镜可以把光反射到黑板上。()

6.只要我们能看见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四、综合探究

请画出光在潜望镜里的传播路线

答案

一、填空

1.镜子反射改变

2.镜子水面

3.无数

4.潜望镜潜望镜

5.直线

二、选择

1.C

2.C

3.C

4.C

三、判断

1.,

2.4

3.x

4.4

5.\1

6.4

四、综合探究

17.彩虹的形成

一、填空

1.太阳穿过三棱镜后,会形成()、()、()、()、()、()、()

的彩色光带。

2.将七色光混合在一起,会形成()光。

3.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它们就像()一样,将太汨光

分散成()种色光,形成彩虹。

4.1666年,()进行了光学现象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射人黑暗的房

间,然后用手中的()对准这束阳光,对面墙壁上立即出现了

()、()、()、()、()、

()、()七种颜色的彩色光带。后来他又将七色光合成了

()o

二、选择

1.在下面环境中,不可能出现彩虹的是()o

A.喷泉周围

B.雨后晴天

C.阴雨天

2.()不会出现彩虹。

A.背对太阳喷水

B.正对太阳喷水

3.夏天雷雨后,天空中经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而形成的。

A.空气中的小水滴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

B.太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时发出的光

C.云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的七种色光

D.空气中的水蒸气的颜色

4.彩虹的光环最内侧的颜色是()o

A.红色B.紫色C,蓝色

5.太阳光是一种()色光。

A.单B.双C.七

三、判断

1.只有雨后才会出现彩虹。()

2.我国的科学家最早发现太阳可以分散成七种色元。()

3.三棱镜和雨后天空中悬浮的小水滴一样,都能使混合光分散。()

4.把三棱镜放在太阳下,调整好角度,就能看到七色光。()

5.彩虹的形成与水没有关系。()

四、简答

请说一说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五、综合探究

透过不同颜色的塑料片去看相同的物体,颜色是一样的吗?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

物体红色塑料片绿色塑料片蓝色塑料片

红苹果

黄鸭梨

蓝色花

答案

一、填空

1.红橙黄绿蓝靛紫

2.白

3.三棱镜七

4.牛顿三棱镜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

二、选择

1.C

2.B

3.A

4.B

5.C

三、判断

1.x

2.x

3.«

4.<

5.x

四、简答

下雨时或雨后,空气中飘浮有大量的小水滴。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滴上,一

个个的小水滴就像棱镜似地把白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对阳光起分光色散作用,

从而形成彩虹。

五、实验探究

物体幻色塑料片绿色塑料片蓝色塑料片

红苹果红色黑色黑色

黄鸭梨黑色黑色黑色

里伊

蓝色花黑色八、、蓝色

18.勺柄是怎样变热的

一、填空

1.设计物体的传热实验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2.距离越大,热传导的时间越();距离越近,热传导的时间越()。

3.热总是从温度()的物体传递到温度()的物体。

4.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的部分传到温度()的部分,这种

传递热的方式叫做()0

二、选择

1.如下图所示,用蜡烛油在铁丝上粘上六根火柴,用酒精灯在中间给铁丝加热,

火柴落下的顺序是()0

A.123456

B.321456

C.342516

2.热在传到过程中()

A.只能在同一物体中传递

B.只能在不同物体中传递

C.既可以在同一物体中传递,又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递

3.有两个水杯编号为I和2,用手摸1号杯子、感觉是热的,摸2号杯子是凉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将热分别传给水杯1、水杯2

B.水杯1将热传给手,手将热传给水杯2

C.手将热传给水杯1,水杯2将热传给手

4.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热的传递方向是()。

A.向金属条的两端传递

B,向金属条的另一端传递

c.不能确定

5.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是()o

A.冬天天气寒冷,双手不停地搓动,手感到暖和

B.把手伸进热水中,手感到暖和

C.戴上手套,手感到暖和

三、判断

1.热只能在金属中传递。()

2.双手捂住一个装有热水的杯子外壁,手会变热。()

3.热量可以通过物体传递。()

4.把一根铁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无论放多长时间铁棒的另一端都不会热。1)

5.暖宝可以让手变热,这是热传导现象。()

四、简答

生活中有哪些热传导现象呢?

五、综合探究

热在水中的传递

1.通过实验我发现了()

2.通过现象我知道了()

3.通过实验我发现了()

4.通过现象我知道了()

答案

一、填空

1.热源传热物体传热现象

2.长短

3.较高较低

4.高低热传递

二、选择

1.C

2.C

3.B

4.B

5.B

三、判断

1.x

2.«

3.«

4.x

5.4

四、简答

暖宝取暖炒菜烙饼等

五、综合探究

1.热水温度逐渐变低,冷水温度逐渐升高。

热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在同一物体.中,热能从温度高的部分

传向温度低的地方。这种热传递的方式称为传导。

19传热比赛

一、填空

1.铜、铁、铝等()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木头、塑料、玻璃等()的

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材料。

3.厨房里的炒菜锅等炊具一般用()或()做成,而炊具把

儿则是用()做成。

二、选择

1.在烧杯中放三把长度和形状相同的勺子,一把陶瓷勺,一把不锈钢勺,一把

塑料勺,再每一把勺子的顶端用凡士林沾上黄豆,然后向烧杯里慢慢倒入热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